•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中国古代官吏回避制度:从西周到明朝的演变
...建法治之大成,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相对而言最完善的官员回避制度。这套官员回避制度为制衡地方官员权力提供了法律保证,同时也有效地避免了宗族血缘关系对司法程序的左右,这是历史的进步。明政府在回避制度上又细化了...……更多
明朝官吏都有哪些任务?对约宗族的影响有哪些?
到了明朝时期,随着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政府的中央集权制得到了大大加强。此时的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政府的管理与控制较为严格,作为基层政府的州县官吏,在中央严密的审查与监视之下,这些官员一方面做到了对中央政...……更多
明朝会审制度的执行:明德慎罚原则之下,重大冤假错案如何处理?
...其他县的县太爷对你的案件进行审理,这便是明朝的诉讼回避制度,这个笔者不在此赘述了。读到这里会有读者疑惑,为什么明朝不能越级上告,京城的中央官员不审理老百姓的案件,不等于吃干饭吗?非也!首先要明白一个大...……更多
明朝应对教育腐败的治理举措有哪些
...忘利。另外,科考中的监考官、阅卷官、誊写官等也实行回避制度,与考生有关系的都尽可能回避。提学官选授依据经明行修的标准,若达不到标准,不以滥充,随意授职。同时还加大对官员的考核,对表现良好的给予嘉奖,对...……更多
...代政治影响很大。 东汉为了促使官吏廉政,建立了任官回避制度。东汉桓帝时颁布了“三互法”,规定任官一是需要避籍,即本籍人士不得在本籍任官;二是需要避亲,即“婚姻之家及两州人士不得对相监临”。两州人士有婚...……更多
保尔:清朝的“制度建设”,水平有多高?
...新清史”爱好者,也不能不承认,清朝的诸多制度承袭自明朝。有人将这种情况简单描述为清朝入关之初制度草创,不得已而沿用前代。事实上,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清朝选择学习明朝的制度,绝非发生在入关之后,早在皇...……更多
从一介布衣到反腐斗士,看朱元璋宁枉勿纵式反腐
...太祖。这里只说喝着翡翠珍珠白玉汤,从一个草根崛起的明朝创始人—朱元璋。洪武十一年(1378),朱元璋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这一年朱元璋已经50岁了,看今朝,忆往昔,一时思绪就回到了几十年前,仿佛“见苍颜皓首,忽...……更多
宋朝科举改革: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完善之路
...立考场,别派考官,即“别头试”。可以说这属于是一种回避制度。宋太宗赵光义在雍熙二年有诏:“凡(考官)亲属就举者,籍名别试”。从此以后别头试成为一种制度延续下去。第三个就是对考场进行规范。在雍熙二年,也...……更多
征辟,是察举制度的补充,为两汉政权选拔人才做出突出贡献
...征辟制度如何在汉代一步步确立的汉初主要选官方式汉初官吏的选任主要通过军功选位、任子、赀选与积久为官四种方式,军功选位,是指依照军士所立战功之大小授予不同等级的位,因军功得官,伦功行封任子,指官僚子弟可...……更多
朝鲜王朝的殿试,又与明朝殿试有何不同呢
...殿试的公平公正性,防止舞弊的发生,两国殿试均采取了回避制度。朝鲜王朝实行“备三望”的选任试官制度,试官多是三品以上德才兼备的官员;明朝则是各部门重要官员,其中都要有内阁人员和各部尚书等高级别官员充任读...……更多
朱元璋实行分藩制度,其原因主要有哪些?
...后,他对于治理国家有自己的一套看法。而分藩制度作为明朝制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一定有其独特的设置原因。笔者认为,朱元璋实行分藩,有“御北”“仿古”“藩屏”三个方面的原因。由于残酷的民族压迫和统治集团的腐...……更多
古代“民告官”怎么告?盘点古代“民告官”的五种途径
...专设登闻鼓院和登闻鼓检院,两院皆受理吏民申诉之状,明朝从太祖朱元璋时便设登闻鼓,并由专人管理,一旦有百姓申诉,皇帝亲自受理,官员如有从中阻拦,一律重判。不过,明朝中期以后,“登闻鼓”制度虽然未被...……更多
2022-12-16 15:23民告官,盘点,途径
宋朝时期的司法制度如何防止腐败?
...职事关系皆有回避使回避的范围逐步扩大不断补充完善的回避制度对防止审讯活动中官官相护或借机进行报复确保审一讯的公正是十分有益的客观上为保证司法公正创造了条件。司法检验制度更有所创新为全面预防司法腐败奠定...……更多
聊聊唐代的刑讯制度,有哪些限制性规定?
...人不提供口供的前提下,要想快速破解案件,刑讯是众多官吏的首选,他们可以通过刑讯的手段较快地获得口供,但刑讯的残暴程度也是极其严酷的,这样极易出现因为屈打成招,造成冤假错案。因此,为了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更多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三层内涵
...。 行政中的廉政意识不仅体现在监察制度上,也体现在官吏的使用规则上,如荐举中的连带责任制,任职中的回避制,以及道德与能力并重的考核制等。这些廉政措施所形成的政治理念上升为廉政文化,在整个中国古代廉政制...……更多
宋朝咸平年间是如何抑制腐败的
...建立了一套监察官员的渎职惩处制度、选拔的标准和职务回避制度。宋朝对具有纪委职责的监察官员有着严格的规定,甚至监察官违反出巡制度都要受到处罚。还特别规定了监察官失察、自身贪暴受惩处的制度。对于失察的监察...……更多
古代科举考试中如何防止舞弊?唐朝创设了各种措施
...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完善科举考官舞弊监察制度。就回避制度而言,唐宋元三朝都规定考生若与考官有亲属关系,则该考官必须回避,到了明代,不仅考官在亲属参加考试时需要回避,而且还不能担任原籍贯地的主考官,还...……更多
...止御史坐大成势、滥用职权,有的朝代还实行定期轮换和回避制度,御史出巡时要回避出生地、籍贯地、亲戚故旧等,不得在任期内与地方官员结交,以防止利益输送和腐败行为的发生,从而保证了巡视工作的公正性和有效性。...……更多
宋朝的财政制度,是导致国家财政危机的原因之一
...咸平四年(1001年),就已经有人建议要一次性裁减天下官吏19.5万余人,可想而知官吏的数量。冗官之外,还有冗兵。冗兵就是兵员过多,大多是无用之兵。养兵的政策是宋太宗时期就定下的制度,养兵的原因,赵匡胤就说得很...……更多
南北榜之争:明朝政治与文化的缩影
明洪武三十年,明朝迎来三年一度的科举会试。经会试考核,以78岁高龄的大儒刘三吾为主考的考官们选出贡士51名,均为南方考生。因此,大批北方落榜考生鸣冤告状,“科场舞弊”成为当时最大的话题。随后,朱元璋下诏彻...……更多
东汉时期的流民问题,为何如此尖锐
...,以此来让他们致力于农事耕耘,达到国富民强的目的。明朝时期,已经有了对“流民”更贴切的定义:“年饥或避兵他徙者曰流民”(《明史·食货志》)。明朝时期对流民的概念,已经认识到了灾祸战乱对人民的伤害,以及...……更多
北宋咸平之治有哪些政治举措
...别对法司之官,既有明确的转官年限,也有严格的考课与回避制度。宋代官员有试用期,试用员转正要有若干名正式官员保举,按规定,不得保举曾犯有贪污罪的官员转正。宋朝允许在职官员参加科举考试,考中者可提前转正或...……更多
军屯是卫所制的伴生品吗?是利还是弊
...。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军事家,当时明朝军事防御策略的中心思想就是“进可以取,退可以守”,进退有序、有据需要良好的配套系统及政策支持,而屯田政策就是这其间最重要的环节。明代早期确立屯田,...……更多
陈安高中状元20天就被朱元璋车裂处死,他为何如此苦命?
...却不被人们所看好。但考取状元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明朝几百年的历史中,状元只有89位。而我们现在的高考每年录取这么多人,可还是很多人觉得高考很不容易,但是如果和古代的科举相比较,那就容易很多了。就算是考...……更多
“礼部尚书领锦衣卫指挥使”,明朝官吏制度确实如此吗
...领锦衣卫指挥使”这一设定显然存在严重的历史错误,与明朝官吏制度相悖。在明朝,礼部尚书是六部尚书中的一员,地位显赫,负责管理与规制有关的事务。而锦衣卫则是皇帝的私人特务机构,属于内廷范畴,由皇帝直接统辖...……更多
明代科道官的职责与影响:巩固皇权、抑制权臣与监督官吏
...既要肯定科道官在各历史时期的积极表现,也要看到其在明朝政治生态中所展现出的不足。历史作用一、巩固皇权纵观有明一代,无论是前期,还是中后期,维护皇权始终是科道官的首要任务。洪武、永乐、宣德时期自不必说,...……更多
...定工作流程,加强劳动能力鉴定医疗卫生专家管理,建立回避制度,确保现场鉴定更加规范有序、鉴定结论更加客观公正。(王芳 黄岩) ……更多
万历党争的起点,癸巳京察引发的内阁与部臣斗争
...的对立。万历二十一年二月底,万历皇帝朱翊钧领导下的明朝完成了对在京官僚六年一次的大考察,此次京察的具体主持人是吏部尚书孔鑨和都察院左都御史李世达,吏部考功司郎中赵南星、文选司顾宪成等人协助。自明弘治年...……更多
汉灵帝也曾想力挽狂澜,拯救大汉于危亡之际
...传》东汉名臣蔡邕 1、镌刻石经,反腐倡廉东汉时期选拔官吏的制度就是统一的策试,地方察举推荐到朝廷的人才,以及学有所成的太学生,都必须通过参加统一的考试,才能被任命官职。考官就是博士官,考试的主要内容就是...……更多
...行招生信息公示公开制度;坚持做到过程公平,认真执行回避制度,考试、招生工作人员有直系亲属或利害关系人参加考试的,按规定主动报备、实行回避;坚持做到结果公平,要心怀大局、秉持公心,不打“极端分”“感情分...……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自从秦始皇开始,中国一共出现了四百多位皇帝。而在所有的帝王当中,大概分为三中层次,最低的一种应该就是那种昏庸无道的,朝堂当中奸臣祸乱朝纲
2024-06-05 06:30:00
事实上,曹操在屠杀徐州市以前,与夏侯淳等别的诸侯国并无二致。这一次曹操讲出了“不臣之心”,那单纯是看低了曹操。那时候曹操起先在会盟讨伐董卓
2024-06-05 06:30:00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初夏,细雨迷蒙,刘禹锡出生于苏州嘉禾县(今浙江嘉兴)。刘禹锡自称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跟刘备同宗
2024-06-05 06:31:00
公元958年,后周世宗柴荣派他出使金陵,南唐国主李璟派升州太守韩熙载接待他,韩熙载小心翼翼毕恭毕敬,可是陶谷却狂得不行
2024-06-05 06:32:00
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四月二十三日下午,日影西斜,七十九岁的大唐战神李靖形容枯犒,命在旦夕,病榻前坐着满脸泪痕的妻子红拂
2024-06-05 06:33:00
在蜀汉任官时期,谯周一向以反对北伐战略而闻名。见姜维多次北伐而虚耗蜀汉国力,因而不满,著《仇国论》力陈北伐之失。到了炎兴元年(263年)
2024-06-05 06:34:00
演义中,庞统跟随刘备入川作战,战死于落凤坡,使刘备的军队遭到重创,不得不让荆州诸葛亮支援。诸葛亮入川,辅佐刘备,统一益州
2024-06-05 06:35:00
历数中国历史,两宋时期,是文人地位最高的时代。这是一个宽和自由的时代。没有血腥的宫廷政治,没有动辄剥皮示众的酷刑,没有飞扬跋扈的外戚
2024-06-05 06:35:00
彼时,刘表能够割据荆州,和众多诸侯相抗衡,麾下自然少不了能征善战的将领。比如大家熟悉的魏延、黄忠、甘宁、文聘等武将,就曾是荆州牧刘表的部下
2024-06-05 06:36:00
缙云丨龚农:向母亲致敬——写在重庆大轰炸纪念日
向母亲致敬——写在重庆大轰炸纪念日文/龚农不能忘却的纪念——历史的年轮碾过了83圈,但83年真的遥远吗?一段刻在重庆人民脑海里的记忆
2024-06-05 06:37:00
唐玄宗元和七年(812年)阳春三月,乍暖还寒,李商隐生于怀州获嘉县,其父李嗣时任获嘉县令。李商隐也是“先前阔”,祖上为西梁武昭王李暠
2024-06-05 06:41:00
对于秦始皇来说,能够在10年时间内消灭六国,一统天下,离不开历代秦国君主的努力。正所谓“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2024-06-05 06:41:00
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孟郊出生于昆山县(今江苏昆山市),父亲孟庭玢时任昆山县尉。母亲裴氏,出身名门望族。这一年,安禄山于长安城过生日
2024-06-05 06:42:00
在《大秦赋》这部古装电视剧中,段奕宏饰演的秦国丞相吕不韦,无疑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吕不韦来说,一开始担任的是丞相一职
2024-06-05 06:43:00
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于桃园结义,虽然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他们三人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是生死之交。因此
2024-06-05 06: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