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中国古代如何开展巡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12 03:3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学习时报

李宪堂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巡视在整肃吏治、加强权力监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古代的监察权源于封建王朝的皇帝和皇权,很容易自我膨胀从而危害正常的行政体制和社会秩序。如何有效地监管和制约巡视机构、防止其滥用职权,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解决权力监督问题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它们解决此课题的首要途径和办法就是制定完善相关法律和规定,确保巡视机构和巡视官员“依规依法巡视”。

在监察制度初具规模的秦汉时期,就有了对监察权比较详细的法律规定。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汉朝中央政府制定了一部性质明确、内容简洁的监察法规——《监御史九条》,又称《御史九法》,规定了明确的监察内容。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部(州),每部(州)派刺史一人,于每年秋天巡行郡国,按“六条问事”,监督郡国。“六条”对刺史监察的范围和权限进行了较为详明的规定,为后世王朝约束监察权树立了典范。隋朝亦制定“六察”条文,规定了御史巡视地方的具体内容。唐朝在此基础上加以细化,推出了《巡察六条》。元朝颁布《提刑按察司条画》《设立宪台格例》等条文,规定提刑按察司的职责多达三十余项,对巡视机构的权限、巡视纪律等都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明清时期监察制度进一步完善发展到法典化的程度,如洪武年间颁布《宪纲》,到英宗时期细化为《宪纲条例》,清代制定了《钦定台规》,使巡视官员履职皆有法可依。

隋唐以后,历代中央政府都注重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来监管和制约巡视机构,以确保其行使权力的合法性、透明性和有效性。有关措施包括:中央政府制定详细的巡视制度规范,明确巡视官员的职责、权限和工作流程,确保巡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立严格的报告和审查制度,巡视官员需定期报告工作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果,中央政府对巡视机构的行动计划、调查与处置结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审查和评估,以确保其符合中央政府的政策和法律要求;以严格的条文和程式定期对巡视官员进行考核,根据表现给予奖励或惩罚,并且各个朝代大都设有对巡视官员的责任追究制,对于违反巡视制度规定的官员,中央政府依法进行严肃处理,包括撤职、降级、罢免等处罚措施,以儆效尤;对巡视官员采取“重刑峻罚”政策,犯同样的罪过受到的惩罚比一般官员要更加严重。如元朝颁布的《禁治察司条例》规定巡视官员违法犯罪,罪加一等;明朝法律明确规定,巡按御史犯法,罪加三等。多数王朝对监察官犯罪的纠治,都要比对一般官员犯罪的处理更为严厉。

为了防止御史坐大成势、滥用职权,有的朝代还实行定期轮换和回避制度,御史出巡时要回避出生地、籍贯地、亲戚故旧等,不得在任期内与地方官员结交,以防止利益输送和腐败行为的发生,从而保证了巡视工作的公正性和有效性。明初巡按御史出巡只能骑毛驴,带两名书吏,不能也不敢扰动地方。中央政府还设立了专门机构对巡按御史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确保其能够忠实履行职责,出巡活动经费由中央严格控制,回京复命后要将开支账目上报都察院核销。

中国古代巡视制度的一个重要经验在于其具有较为鲜明的法制化和组织化特点,规范的制度设计和严格的选拔、考核程序,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巡视官员的效能和忠诚。然而古代权力的私有性、巡视制度的局限性,决定了法制措施容易受到利益和人情的冲击,一旦约束失范、管控不力,监察权就会迅速失效、变质乃至变异,使原本纠奸治罪的巡视职能变成聚敛谋私的途径或手段。如东汉末年,朝纲废弛导致以巡视监督为本职的刺史权力日益膨胀,逐渐成为凌驾于郡守之上的一级行政长官。同时,传统生产方式下行政管理的局限性比如信息传递不畅、审计能力不足等情况,很容易使监察权与行政权和地方势力纠缠在一起。汉、唐两代的刺史最后成为独霸一方的诸侯,元代的肃政廉访司成为腐败的渊薮,都是因为监察权没有受到应有的管控而恶性蜕变的缘故。

从历史上看,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巡视在法律的框架内运作,是巡视制度建设的首要也是根本之务。对巡视机构的地位与职能,对巡视官员的角色、身份、权力范围、基本义务以及巡视活动的程序、处理措施以及巡视官员的选拔与任命等,都要有严密的规定,使巡视官员一切以制度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确保其权力行使的合法性和透明性,这是被历代实践所证明的、保证巡视制度行之有效的必要条件。而一旦法律的框架和底线被突破,巡视制度的监督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2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唐宋时期的监察制度:维护国家秩序的重要手段
...他的机构共同审理案件的“三司受事”。唐朝统治者对于监察权的理解甚至有些超越当时的思想束缚。在古代历任统治者之中,哪一代的执政能力更强总有争论,但是要论哪一代思想更加开放,皇帝
2023-10-27 15:06:00
胡惟庸案与明代科道官的设立:皇权加强与监督体系的形成
...演变明代科道官品秩为七品,由低级官员对高级官员行使监察权,是明代监察制度中的一大特色。 洪武六年,朱元璋“定设给事中十二人,秩正七品。”,给事中的职能仅限于“于殿廷左右,执
2024-04-04 06:54:00
唐朝的御史台制度,又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呢
...度架构到官吏选任,比较全面完备的的监督体系,从建立监察权的制度设计目的上来看,是为了保证在监察机构在审慎用权、约束权力的基础之上使监督效能最大化,在保障监察部门独立性的基础上
2024-02-23 21:12:00
汉代刺史制度的设立与职能演变
...以此平叛,却反而亲手葬送了自己,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监察权如果不得到有效监管就会导致监察的变质,只有正确处理好监察和权力之间的关系才能保障中央和地方的稳固。
2023-09-24 14:38:00
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西汉王朝抗击腐败进程中的作用
...夫系统却是更为专业的监察官吏。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监察权与行政权会逐渐分离,司直作为行政监察官,直到东汉末期,仍隶属于丞相,至“北齐、隋时,司直已彻底退出行政系统而为大理寺的
2023-01-06 21:54:00
宋真宗颁布的“天禧诏书”,为何被视为台谏制度发展的里程碑
...。自此可以看到,在宋朝时期国家统治者就已经开始分离监察权与行政权,这其实是古代中国典型的“二权分立”的思想,比起单独的“御史台”制度,这种台谏制度无疑更适合宋代。3.天禧诏书
2023-06-15 09:22:00
浅谈唐朝司法制度
...百官,并参与重大案件的审理。对刑部、大理寺的工作有监察权。三个部门的基本工作流程是:唐律规定的案件提交大理寺审理,大理寺根据适用法律判刑,之后提交刑部复核;刑部复核大理寺及地
2024-05-08 19:49:00
...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指太守)乎”。就监察权和监察方式而言,武帝还实现了监察制衡和形式灵活多样。前文提到,在中央监察中武帝进行了进一步划分。而这些细分的监察单位
2024-06-08 06:34:00
北宋时期的刑部是怎么设立的?刑部都有哪些职责?
...,御史台属于一个上诉的司法机构。宋代的御史台在具有监察权的同时也具有司法监督和审判的职能。(三)刑部与审刑院 审刑院设置于太宗淳化二年(991),在神宗元丰三年(1080)
2022-12-24 16:3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观高清影像 探秘应县木塔木构奇迹
郭苑甫 摄“应县木塔——千年木构的奇迹与回响”展于9月21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130余幅高清影像,系统梳理应县木塔的建筑遗存
2025-09-22 07:2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济源三章:黄河岸边的千年治水史诗
大河网讯 王屋山下,济水源头的济渎庙内,一棵千年古柏的枝叶轻拂着红墙。龙池中,珍珠般的水泡从池底不断涌起,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这里曾是济水的源头
2025-09-21 18:5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