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周礼》勾勒的廉政制度及其影响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22 07:5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法治网

□ 法学洞见

□ 郝铁川 (河南大学法学院教授)

“廉”的基本字义是指有棱角,比喻品行端方、有气节、廉洁、廉正、廉明等。“廉政”一词最早出现在《晏子春秋·问下四》:“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载齐相晏婴说:“廉者,政之本也。”《周礼》则归纳了西周到春秋战国执政以廉的思想,提出“六廉”观念。《周礼·天官》记载小宰的职责之一,是用公平治理官府的六项评断官吏的标准,辅佐大宰评断吏治,这六项标准是:“一曰廉善(廉洁而又能做好工作),二曰廉能(廉洁而又能推行政令),三曰廉敬(廉洁而又勤勉努力),四曰廉正(廉洁而又处事公正),五曰廉法(廉洁而又执法无误),六曰廉辨(廉洁而又明辨是非)。”东汉经学家郑玄注曰:“既断以六事,又以廉为本。善,善其事,有辞誉也。能,政令行也。敬,不懈于位也。正,行无倾邪也。法,守法不失也。辨,辨然不疑惑也。”意思是指考察官吏政绩的优劣,要以“六廉”为标准。“廉善”是指善于行事,获得好评;“廉能”是指能较好地贯彻法令;“廉敬”是指为官尽职尽责,履行岗位职责;“廉正”是指品行方正,公明正直;“廉法”是指遵纪守法,执法不阿;“廉辨”是指分清是非,明辨大义,厉行正道。

《周礼》不仅规定了选官的“六廉”标准,为此还制定了考核制度。《周礼·天官》载冢宰的职责之一就是“岁终,则令百官府各正其治,受其会,听其致事,而诏王废置。三岁则大计群吏之治而诛赏之”。意思是,年终的时候,命令各官府实事求是地整理文书资料,接受他们的会计总账,评断他们汇报的政绩,而帮助周王决定对官吏的罢黜和提升。三年大考核众官吏的政绩,从而帮助周王决定对他们的惩罚和奖励。小宰的职责之一则是“月终,则以官府之叙,受群吏之要。赞冢宰受岁会”。这表明小宰协助冢宰,负责月考、岁考和记录。

“六廉”是第一次以“廉”挂帅,将其运用于官吏职责各个方面而形成的一个较为全面的评价、考核官吏的标准,“六廉”的特点就是强调选拔官吏要首先重“德”(廉),“德”为主,然后才是具有“才”。在此后20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历代封建王朝都以“六廉”为基本指导思想,制定了大量详细的官吏廉政准则,建立相应的督促保障机制,从而形成中国古代历史悠久、完备连续的廉政机制。

在秦朝,从睡虎地秦墓竹简所载秦律可知,为了保障官吏的廉政,秦律规定,限制那些有劣迹和犯罪前科的人进入官吏队伍,以提高官吏队伍的整体素质,警示官吏奉公守法。例如,被撤职的官吏不能再被任用,否则任用者要被罚二甲;诸如“史”官一类的重要官吏,犯过罪而后被赦免的人,只能改任一般官职,不得再任“史”官一类重要的官职。

在汉代,察举是其重要的选官任官制度,而孝廉又是察举的重要科目之一。孝廉即孝子廉吏,举荐时二者分科察举。孝,指孝悌者;廉,指清廉之士。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即举孝举廉各一人。在两汉通常的情况下,孝廉则往往连称而混同为一科。两汉的察举与考试是相辅而行、相互为用的。察举加考试,是汉代选官制度中的两个重要步骤。察举之后,是否选得其人,还要经过考试,而后才能量才录用。孝廉一科,在汉代属于清流之目,为官吏晋升的正途,汉武帝以后,迄于东汉,不少名公巨卿都是孝廉出身,对汉代政治影响很大。

东汉为了促使官吏廉政,建立了任官回避制度。东汉桓帝时颁布了“三互法”,规定任官一是需要避籍,即本籍人士不得在本籍任官;二是需要避亲,即“婚姻之家及两州人士不得对相监临”。两州人士有婚姻关系者,其本人和家人不能到对方州任官,同时两州人士不得交互为官。据此规定,一种情况是甲州有人在乙州任官,那么乙州人士就不能赴甲州任职。另一种情况是甲州人士在乙州任职,乙州人士在丙州任职,那么丙州人士则不得在甲、乙两州任职;三是汉代地方长官任职时,既要避籍避亲,还要避近,即一些重要地区和关键职位,不得有亲近的人担任,如“宗室不宜典三河”(即宗室之人不得在河南、河东、河内三郡这些重要区域任职),外戚“不宜备九卿”,不得“封侯与政”。

大概受《周礼》的影响,秦汉时期创设专门的官吏考核机构。秦代御史和监御史负责官吏的考核和监督。汉朝建立后,对官吏的考核与监督分离,以御史府司职监察,以司徒、司空主持京官的考核,由郡守和上计吏负责地方官吏考核,形成了一套简易的考核机构和考核制度。

有关考核、惩戒官吏的立法也逐渐建立。云梦秦简中的《厩苑律》《仓律》《金布律》《为吏之道》《牛羊课》等都是考核官吏的立法。汉代的《上计律》也是考核官吏的法律。

秦汉对官吏的利用职务之便受贿枉法的处罚比较严格。云梦秦简中的《除吏律》和《法律答问》中规定,官员不执行政令的,要处以流放以上的惩罚,即使已经免职或调任也要追究责任。法官在司法审判中犯错误要负刑事责任。汉代实行“十金法”,规定官吏贪污数额在“十金”即十万钱以上者,要处死刑。利用职权私自挪用官钱,亦作贪污盗窃论处,要黥为城旦,且不能用爵位减免赎罪。凡是贪赃受贿的官吏,一经查出,非但本人被罢官,而且世代禁锢,不得为官。

因此,《周礼》一书对后世廉政建设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表明对廉政实践加以理论总结,再去指导廉政实践,是推进廉政建设的必要任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2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成也周礼败也周礼,看周礼是如何影响周朝兴衰的
...每一次都没有将周朝彻底摧毁,深挖其中原因,便是因为周礼。周礼可以说是周朝建立的纲领,在《周礼》一书中详细且明确的规定了各项制度,这些制度不仅划分了当时社会的阶级,还确定了周天
2023-04-28 13:56:00
古代城市规划理论著作 《周礼·考工记》
《周礼·考工记》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理论中最早、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一部著作,提出了我国城市,特别是都城的基本规划思想和城市格局。其中,涉及宫城设计的《匠人建国》和《匠人营国》两节
2023-07-12 06:56:00
周公:从辅政到周礼,开创周朝辉煌的幕后推手
...的政治地位,也为后面辅政打下了基础,令人信服。二、周礼的出现在如今用科学的态度看来,当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但周公却也利用这种手段提升了自己的形象。同样也更加注重突显领导者
2024-02-22 05:17:00
《周礼》,原称《周官》,西汉末刘歆始称《周礼》。《周礼》传说为周公旦所作,近人定为战国时作品。“周”字或以为指“西周”,或以为指“周天之官”。《周礼》分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
2024-05-17 19:31:00
秦始皇的恐惧:对周公制度的反思与大一统的决策
...之后,春秋战国又截然不同。春秋时代:因为周朝制度“周礼”的存在,无数国家施行的都是分封制度,公侯伯子男等而化之之,渐渐下沉的政治体系,维系了周朝制度的稳定与国家政治结构的稳定
2023-11-17 16:49:00
周朝时期的中央官,文明的跨越
...政机构的建设情况,“周成王既黜殷命,参考殷官制为《周礼》,以作天地四时之名,谓之六卿。各有徒属,周于百事。”虽然此说,被很多学者认为是战国时期的人构筑的理想方案。但不可否认的
2023-05-04 11:09:00
“周礼”真是导致周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吗
...灭亡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重点,周朝之亡,亡在周礼。春秋时期周国小编查阅资料,认为周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国之不国。这个意思就是周朝虽然名义上是个国家,但实际
2024-06-03 15:18:00
名垂青史:中国历史上十位传奇丞相盘点
...式进入文明的礼乐社会。周公旦制定的一系列制度统称为周礼,是周朝统治的根基,这些制度影响了后世数千年的华夏社会,直到春秋晚期礼乐崩坏,周礼才开始走向衰弱,周朝也就逐渐走向灭亡,
2024-04-09 15:26:00
王莽对当时岌岌可危的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呢
...儒家经典,并且曾自比是周公,而且在篡位之后也是恢复周礼,以周礼作为改制大纲,推出了一系列的改制。首先王莽为了巩固皇权,第一件事就是削弱原本的汉朝宗室。于是王莽要求各地原本王侯
2023-05-28 10:3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