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侵华日军强征中国劳工 62件档案首次公布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9-19 07:52:00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印证其有计划、有组织强征奴役中国劳工的反人类暴行。

黑龙江省档案馆档案整理处处长聂博馨介绍,这些档案形成于日伪统治时期,涵盖劳工统制政策文件、征用实施记录、待遇报告及反抗记载等,还原了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东北14年殖民统治中,以制度化手段大规模强征劳工的历史真相。

为维系战争、掠夺资源,日军以“供出劳工”为名,用行政强制与暴力胁迫中国民众从事筑路、开矿、军事工程修建等苦役,推行系统性殖民剥削。其中,关东军驻满洲731部队劳工征用记录,以及战俘被强征修筑军事要塞的原始档案,成为日军在华实施军事扩张与经济掠夺的直接佐证。

档案显示,日军通过伪满政权颁布所谓《军需征发法》,企图将劳工征用“合法化”,明确赋予日军最高征发权,对反抗者规定严厉镇压措施。1942年日本推行“第二次满洲开发五年计划”,劳动力需求剧增,遂通过“行政斡旋”实施层层摊派、暴力强征。在一份伪滨江省劳工数量分配计划表中,1943年度计划分配劳工数量多达14万人。

黑龙江省档案馆满文和外文档案开发处工作人员葛宏秋介绍,档案详细记载了劳工遭受的非人待遇:每日劳动时间很长,食物严重短缺,冬季无御寒衣物,大量劳工被迫高强度劳动。对逃亡劳工,日军及伪政权采取抓捕、连坐甚至虐杀政策,彻底剥夺其人身自由与基本尊严。

黑龙江省档案馆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批档案既为历史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更是驳斥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历史、美化战争罪行的有力武器。此次公开旨在铭记历史、捍卫正义,警示世人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新华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唐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19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原工程队”。据不完全统计,这里曾经关押过中国战俘、劳工数万人,是日军残害中国人民的重要物证。中共太原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人员张楠在采访中介绍,1938年前后,日军为了侵略需要,
2025-09-20 07:24:00
“我们是抗战的后备军”
...,生产决不放松。我们是抗战的后备军,我们是建国的小劳工。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唯一一首具有自贡抗战印记,且词曲完整的原创抗战歌曲。歌词中的“十年教育,奋发自为雄”点明了校歌的创
2024-03-17 18:23:00
“太原工程队”的血泪记忆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被关押劳工在“太原工程队”农场劳动。(图片由太原市档案馆提供) 众所周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日军在太原的暴行令人发指,其中“太原工程队”的罪恶更是铁证
2025-08-05 13:43:00
穿越历史星空,探访东宁要塞
...东南部的东宁市境内,1934年起,侵华日军强征17万余中国劳工共修筑了二十余处要塞构成了东宁要塞群。东宁要塞战役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一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
2024-09-03 19:19:00
郝志全为什么能成为抗日英雄?
...山西制造了罄竹难书的罪行,他们四处烧杀掳掠,大量抓劳工干苦力,甚至为了训练新兵,干脆把抓来的劳工和战俘当作活靶子。郝志全虽然年少,但他耳闻目睹了日本人对中国人犯下的罪行,因此
2023-08-07 19:26:00
...举行追悼活动,悼念二战时期死于修建相模湖水库的多国劳工。悼念活动开始后,3名当地小学生点燃蜡烛,寄托对死难劳工的哀思。随后,参加活动的全体人员起立默哀并向死难劳工敬献鲜花。多
2024-07-29 15:38:00
美国劳工节假期多地枪击案频发 已致超50人死伤
...多家美媒9月4日报道,每年九月的第一个星期一是美国的劳工节。在今年的劳工节假期,全美各地发生多起枪击案件,目前已导致至少50人死伤。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警方称,在刚刚过去的劳工
2023-09-05 10:59:00
...线所无与伦比的。”为确保工期,日军强抓1700余名中国劳工,在角田部队和“满铁”警备员的威逼看守之下,在隧道的南口和北口同时施工,昼夜不停。周密部署,破坏敌人关键工程自193
2024-05-06 03:14:00
...,这里曾是日本关东军苦心经营的军事要塞,是残害我国劳工的“魔窟”,也是埋葬日本“帝国迷梦”的“坟冢”。如今,这里是一座经贸繁荣的边境新城,是生态环境优良的“鱼米之乡”。70年
2023-09-21 03:1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闽侯廷坪乡各村村干部为“宝藏山货”代言,你认识这些山货吗?
2025-11-20 11:25:00
鲁网11月2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邹城峄山。峄山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拥有多处著名楹联,既有源自秦代《峄山碑》的篆书集联
2025-11-20 13:55:00
鲁网11月20日讯靖海卫故城位于威海荣成市人和镇,是明代海防体系的重要遗存,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见证了抗倭历史与卫所文化的融合
2025-11-20 15:10:00
河南首批省级地名保护名录发布,有你家乡吗?
大河网讯 地名,是地理位置的标识,是乡愁的情感载体,更是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哪些地名能承载一方的千年记忆?近日,河南省民政厅正式发布《河南省第一批省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25-11-20 16:33:00
大河网讯(记者 王怡潇)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长征,这支两千多人的“娃娃军”,怎样鏖战独树镇冲出险境
2025-11-20 12:57:00
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纪念邹韬奋诞辰130周年系列活动之“韬奋好书”暨“好书评”揭晓大会在北京举行。河北省两种出版物获评2025年“韬奋好书”
2025-11-19 08:36:00
10位无名烈士生前容貌被复原,26位烈士遗骸完成DNA鉴定,怀揣照片的烈士颅骨破坏严重,“可能战斗时就已经不存在了”(见习记者:边义婷 剪辑:刘响)
2025-11-18 17:18:00
《天地有正气——颜杲卿颜真卿双忠记》出版发行
日前,由历史文化学者孙万勇创作的《天地有正气——颜杲卿颜真卿双忠记》一书,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该书忠于史实
2025-11-18 17:23:00
傅山园里遇良师
中华傅山园牌坊重阳时节,我所在的三立书画院一行30余人,赴中华傅山园参加纪念傅山诞辰418周年的临摹画活动。见群中张喜淯老师等现场拍摄的精彩视频与照片
2025-11-18 18:27:00
趣玩山野!连江这个“宝藏营地”——元野营地焕新升级!
2025-11-18 13:01:00
一炉香火连两岸,一脉相承系宗亲——台湾彰化梁氏宗亲返乡谒祖
11月16日,南安翔云迎来台湾彰化县秀水乡的梁朝钦等41位宗亲返乡谒祖。“300多年前,弘丙公怀揣着对生计的期盼,从泉州蚶江港出发
2025-11-17 16:59:00
细品林黛玉魁夺菊花诗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插图曹雪芹先生虽是以小说家的身份而广为人知,但他还有一个重要身份:诗人。诗人曹雪芹来写小说《红楼梦》
2025-11-17 18:21:00
“陈陈相因”,出自《史记》,言太仓陈粮叠积竟溢仓外。身为普通读者,我深深偏爱青年作家陈陈相因的作品。她的创作,是冬日老墙缝里冒的新芽——根还缠着往昔的黄土
2025-11-17 18:22:00
文化不灭 国家永存——《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出版发行
今年10月,故宫博物院第五任院长、“故宫学”首倡人郑欣淼历时四年撰写的新著《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吉林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
2025-11-17 21:50:00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