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140箱典籍随浙大西迁的卡车启程,穿越五省2500公里险途,仅靠人挑马驮与浙赣铁路,在日军轰炸中艰难西进。1938年4月30日,这部“旷世孤本”终抵贵阳,后移至北郊地母洞。
喀斯特溶洞潮湿多雨,守护者以木台架空、石灰铺地、遮水瓦棚隔绝潮湿。烽火狼烟中,文脉得以永存,地母洞正如其名,像母亲守护孩子一样,让《四库全书》在抗战的烽烟中安然无恙,护《四库全书》一卷无损、一页未残。
1946年,《四库全书》东归故里,回到了杭州,而贵州的守护并未终结。2015年,《四库全书》影印本重返鹿冲关森林公园,历史以另一种方式回响,见证文脉永续的贵州担当。
从浙大西迁的轰鸣卡车,到地母洞中不熄的守护灯,贵州用“宁毁身家,不毁典籍”的信念,在抗战史诗中写下“文化黔军”的壮烈篇章。山河破碎时,这里不仅是地理的避难所,更是文明存续的精神高地。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伟豪
策划 戴静
技术 邓义原 毛恩山
编辑 骆航念
二审 李劼
三审 田旻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19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