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秦始皇的恐惧:对周公制度的反思与大一统的决策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17 16:49:00 来源:戏说三国

序:周公和秦始皇,是跨越千年时间,隔空对话的存在,对话非常激烈,针尖对麦芒,冲突无可调和,最后秦始皇在对周公制度深深恐惧中,走上矫枉过正的大一统,也埋下了秦亡根源。

秦始皇的恐惧:对周公制度的反思与大一统的决策

公元前221年,48岁的秦始皇,尽十年之功,灭韩,破魏,平赵吞楚,席卷天下。

一个崭新的时代,在历经秦国六世雄主励精图治之后,终于到来。

那时,35岁的刘邦,还在乡间过着无忧无虑的流氓生活,每日斗鸡走狗,不务正业。

秦始皇主要工作,则是如何在新生的帝国施展抱负,如何让帝国长治久安,一代代传下去。

这时,摆在秦始皇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这帝国的制度,该如何设置?

秦始皇的恐惧:对周公制度的反思与大一统的决策

春秋战国时代,应算中国历史分水岭,这分水岭细分之后,春秋战国又截然不同。

春秋时代:因为周朝制度“周礼”的存在,无数国家施行的都是分封制度,公侯伯子男等而化之之,渐渐下沉的政治体系,维系了周朝制度的稳定与国家政治结构的稳定。

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还有新阶级地主阶级崛起,曾经的分封制旧贵族,在新阶级不断冲击下,在统治者不断主动被动变法之下,渐渐被瓦解。

可这渐进式的瓦解,并没有完全终结旧贵族,他们“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依然具有强大影响力。

进而在这影响力基础上,与朝堂之上和秦始皇开始了一场对于制度设置的斗争和辩论。

秦始皇的恐惧:对周公制度的反思与大一统的决策

辩论主题:秦帝国行旧有分封,还是行彻底集权的郡县制。

分封制,意味着旧贵族,依然可以在新生的秦王朝合法存续,依然享有特权。

郡县制,意味着旧规则,彻底从秦王朝统治序列中滚蛋。

利益之争攸关生死,可是利益的生死,在切实的死亡面前,依然不顶用。

秦始皇的决断是排除万难,一定要彻底的否决分封制,让分封尘归尘土归土。

彻底的郡县制,成了秦始皇的选择。

那么是什么促成秦始皇的这一步决断,答案则是恐惧!

恐惧与皇权被分裂的恶果,恐惧与提线木偶的前车之鉴,恐惧与曾经周王的无奈。

先秦之前的夏商周三朝,实质上都不是大一统帝国,而是氏族国家到帝国时代进化的阶段。

夏朝史料稀缺,可见的蛛丝马迹都说明这个朝代并不稳定,统治手腕手迫于经济发展,只能遥封,甚至间接控制。

商朝相对夏朝要强点,可是国都的不断迁移,还有大大小小的方国部落不断反叛,也证明他们的统治区域不够广大,统治根基不够牢固。

秦始皇的恐惧:对周公制度的反思与大一统的决策

周朝,则因为一套行之有效的分封制设置,反而成先秦三代治理最好的时代。

可分封制的弊端,也在周朝暴露无疑。

公认的天下共主周王室,统治区域受限于兵力,通信手段经济发展,仅仅只限于岐山周围的王畿和洛阳等西岐地区。除此之外的领土,都成了诸侯的乐园。

为了维持周朝统治的稳定。

周王不得不在政治制度的分封制规则下,给所有的诸侯国加上军事规则和领土规则的框框。

军事规则框框中,周天子拥有六军,大诸侯三军,中等诸侯两军,至于小诸侯仅仅设一军。不仅设置了军队限制,对于军队的人数也有严格要求,每军1.25万人。

在这样的军事规则设置后,周天子永远都比大诸侯多至少一倍的军事力量。

确保武力优势之后,周天子也对诸侯国的领土有了明确的规定。

周朝王畿千里,,公爵侯爵百里,伯爵七十里,至于子爵和男爵则是五十里之下的小诸侯。

秦始皇的恐惧:对周公制度的反思与大一统的决策

规定军事和领土规则后,周王终于在理论上有了爵冠天下的实力和生杀予夺的权利。

这也是周王敢于悍然烹煮齐哀公的实力依据!

(周夷王)三年,王致诸侯,烹齐哀公于鼎”-《竹书纪年》

有实力才有生杀予夺的权利!

可是这一切随着经济发展,人口繁衍,大量荒凉区域的开拓,渐渐成了伪命题。

周朝王室的衰弱和诸侯国的发展,还有不断兼并几乎同步进行。

根源则在于,“周礼”制度与周王的束缚。

周王的无数指令,还有需求帮助的举动,让为数不少的诸侯国都获得了拥立和护驾的功劳,有功要赏赐,如何赏赐?领土呗,因此周王室每隔那么十来年,都要牺牲领土作赏赐!

这一轮又一轮的赏赐,让周王朝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圈,也陷入了两难窘境。

如果废除周礼,如果不赏赐,等于废除自己的合法性,天下必定大乱,自己搞不好马上就要垮台,如果遵从周礼,维持规则,在规则制约下,自己将不断慢性自杀。

秦始皇的恐惧:对周公制度的反思与大一统的决策

周王朝不断被制度规则约束的时候,无数诸侯国却开始了异动。

促成他们异动的则是实力的增长,平王东迁之后的周王朝,早就威风不再!

春秋大国,如齐国、晋国、楚国、秦国、甚至吴越,都在经济和国土面积上,纷纷超越周王室。

受限于周礼规则约束,还有争斗的需要,甚至传统的需要,他们并没有在明面上打破这套规则的条条框框,可是却在不断制度创新中,找到迂回方式,去完成自己的目的。

比如军队就是如此,周礼规定,天子六军,大诸侯三军,中两军小一军。

可是三军兵力合计也不过才3.75万人,如何能满足争战需要?

于是晋国就在曾经上中下三军的基础上,于晋景公时期,创造性的发明了“新上军,中军和下军”,也成了手握六军的诸侯。

这个口子一开之后,各个诸侯国不断跟进,大家再也不管啥周礼制度约束了,纷纷开始扩军备战,由此才有战国时代,大规模战争,动辄几十万斩首数目的出现。

秦始皇的恐惧:对周公制度的反思与大一统的决策

形同虚设的周礼制度,被强势崛起的诸侯国冲击的七零八落。也让遵循周礼的周王室,成了分封制的牺牲品。

周朝八百年,后续的四百年几乎都是生不如死的存在。

傀儡,吉祥物,符号,成周王标签,除需要政治大义的时候尊周之外,其他时候,你是谁?

时间到秦始皇时,从小就看到周王窘迫的秦始皇,又如何能升腾起对分封制的爱?

在秦始皇的眼中,周王那无奈的眼神和渴求的目光,甚至寄希望与朝贡的双眸,挥之不去。

这一切都是分封惹的祸,今日你们还敢跟我提分封,是不是希望我成吉娃娃?成傀儡?成符号?

绝对不行,一定要大一统,一定要集权,一定要皇权至高无上。谁也别想分我的权利。

于是,秦始皇在历史转折时刻,坚定的选择了郡县制作为国家政治制度。进而在郡县制设置之后,又进行了一系列的统一。

随后,秦国因为旧贵族的反叛,还有一系列统一的后遗症成了一个昙花一现的王朝。

至于后遗症为何请看下一篇经济上的秦帝国:

秦赵楚三国贸易战背后,统一的秦帝国,面对的难解经济问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8 00: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名垂青史:中国历史上十位传奇丞相盘点
...人敏锐、冒险、长远的眼光,通过一系列的运作,成功将秦始皇的父亲子楚推了秦国太子的位子,这简单就是神话。正是因为吕不韦将子楚推上秦国国君之位,才有了后来的秦始皇统一天下,可以说
2024-04-09 15:26:00
秦始皇为何不沿用分封制,而是选择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秦朝封建体制的建立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对当年的秦始皇来说,却是一个超越了时代的创举。那么,背后又是什么原因才促使他做出一系列改革举动呢?剧照:秦始皇有鉴于周朝分封制所造成
2024-05-14 21:37:00
春秋战国时期的封君制,君和侯有什么区别?
...庶长、关内侯、彻侯(汉武帝之后避讳改为烈侯)。在《秦始皇本纪》里头有这么一段记载,说秦始皇巡视天下到琅琊郡这个地方的时候,随行者有“列侯武城侯王离、列侯通武侯王贲”。这个“列
2023-02-03 20:33:00
秦始皇的一个决策,让中国领先世界上千年
...元前221年,一个雄才大略的帝王统一了华夏大地,他就是秦始皇。在历经数百年的分裂与战乱后,他成功地将六国纳入自己的版图,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然而,统一之后
2024-02-03 17:01:00
秦始皇统一六国,但他对华夏大一统的贡献超越了秦始皇
秦始皇是我国古代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皇帝,对于他的贡献大多数中国人是认可的。可有一个人的贡献是远超秦始皇的,可惜的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他是谁。战国时期,诸侯国已从西周初年的上千个诸侯国
2022-12-26 21:49:00
大秦横扫天下,为何偏偏不灭掉巴掌大的卫国
...国里面的文化高地,军事能力很弱,文化软实力却很强。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其实也是非常重视文化建设的,春秋后期,一些士人为了贩卖自己的治国理政学说,各种博人眼球的颠倒黑白、混
2024-04-26 22:58:00
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看完“焚书”的全部内容就知道了
...一流派就是“分封制”的坚定支持者。单就这一点,就与秦始皇的执政理念形成了巨大的冲突,从而引爆了“焚书坑儒”事件! 第一点:秦始皇为什么要 “焚书”?(焚书场景)始皇三十四年
2023-08-31 18:01:00
秦国为什么要吞并周天子?
...应该的。汉朝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很明显就是因为,虽然秦始皇采用了暴政,但是毕竟刘邦是秦始皇的臣民。刘邦推翻秦朝的统治,无论如何,有一些“以下犯上”的嫌疑。而且这种“以下犯上”,
2023-08-11 06:27:00
杨慎:遇赦不赦,六次大赦下的不屈之魂
...严惩。只是在当时,也只是一种理念,并没有实施。直到秦始皇时期,秦始皇认为大赦破坏法度,也不予执行。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赦,是胡亥主导,为了挽救农民起义,可是没人相信胡亥,所以这次
2024-03-14 14:2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