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孟郊的一生是怎样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5 06:42:00 来源:戏说三国

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孟郊出生于昆山县(今江苏昆山市),父亲孟庭玢时任昆山县尉。母亲裴氏,出身名门望族。这一年,安禄山于长安城过生日,杨贵妃用锦绣做襁褓裹住安禄山,谓之“洗儿”。李隆基不怒反喜,赏了杨贵妃很多洗儿钱。从此安禄山出入宫掖不禁,或与贵妃对食,通宵不出,遂有反意。

孟郊六岁,安禄山起兵造反,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李隆基仓皇西遁,杨贵妃于马嵬驿香消玉殒,天下大乱。就在这一年,孟庭玢去世,留下裴氏和三个孩子。家里顿失顶梁柱,孟郊一夜之间长大了,虽然小小年纪,但是深明事理,待人接物俨然大人模样。直到三十岁,他都陪在母亲身边,侍奉母亲起居,没有结婚生子。

孟郊在村里呆着,除了种地,便是作诗。由于没有俗务缠身,所以把诗写的“神施鬼设”。有人劝他,写诗不能当饭吃,你该在科举上费点心血,考个功名,光耀门楣,每天整这些没用玩意干啥啊。孟郊说,还是把功名利禄让给别人吧,我就不跟别人抢饭吃了。

三十岁,孟郊开始出门游历。圣人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孝顺有两种,一种是一辈子陪在父母身边,好处是每天能看见,坏处是穷苦一辈子。一种是出外闯天下,坏处是可能一辈子再也见不着,好处是如果飞黄腾达,全家就能过上锦衣玉食的好日子。无所谓对错,都是一种选择。

孟郊也想陪母亲一辈子,但是母亲说,好男儿志在四方,怎能一辈子呆在田间地头,做个山野农夫。太白有诗云,我辈岂是蓬蒿人,你该出去闯闯。孟郊听了,前往河阳县(今河南孟县)游荡,不料正赶上李希烈叛变,遂滞留河阳,眼见黎民涂炭,心忧家中老母,“忽然两鬓雪,同是一日愁。独寝夜难晓,起视星汉浮。凉风荡天地,日夕声飕飗。万物无少色,兆人皆老忧”。

五年后叛乱平定,孟郊前往上饶县(今江西上饶市),遇到茶圣陆羽。陆羽在上饶城北三里外广教寺旁种了数亩茶田,建了一所茶舍,潜心专研茶道。孟郊盘亘数月,作诗告别:惊彼武陵状,移归此岩边。开亭拟贮云,凿石先得泉。啸竹引清吹,吟花成新篇。乃知高洁情,摆落区中缘。

世外桃源之状,跃然纸上。

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孟郊在湖州县(今浙江湖州市)“取解”。根据大唐科制,考生先在各州府参加“乡试”,过线的考生再由各州府将名单报往长安。不经考试直接报送的考生便称为“取解”,也叫“拔解”。一般取解都在每年七月下旬,正是槐花金黄时节,时人谚语:槐花黄,举子忙。

当年深秋,孟郊来到长安,携友同游终南山,作诗道: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孟郊羡慕隐居终南山修道者心无挂碍,不像自己为了俗世浮名刻苦攻读。

但是浮名并没有那么好得。翌年春试,孟郊毫无意外落榜了。科场失意,羁旅长安,落魄无聊,郁闷之情跃然纸上:十日一理发,每梳飞旅尘。三旬九过饮,每食唯旧贫。万物皆及时,独余不觉春。失名谁肯访,得意争相亲。直木有恬翼,静流无躁鳞。始知喧竞场,莫处君子身。野策藤竹轻,山蔬薇蕨新。潜歌归去来,事外风景真。

整天蜗居小旅馆,十几天才梳一次头,一个月才喝九次酒,吃的都是粗茶淡饭,朋友们纷纷奔走豪门,没一个来看他。朋辈成新贵,斯人独憔悴,其中况味,不堪细品。

夜半时分,孟郊孤枕无眠,举杯向月,自遣述怀:夜学晓未休,苦吟神鬼愁。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雠。死辱片时痛,生辱长年羞。清桂无直枝,碧江思旧游。

我读书那么刻苦,每天熬夜点灯,从无一丝懈怠,为啥考不上?让我回去怎么跟老妈交代。我特么真想一死了之,长痛不如短痛。

落榜生有多难,落过榜的都知道。路遥在《平凡的世界》写孙少平,高考落榜后躺在窑洞炕上十天十夜,有饭就吃,不吃也不饿,不洗不梳,家人知道他心中烦痛,也不管他。过了十几天,也就消停了。太阳照常升起,日子照样得过。

帝都显而易见待不下去了,长安不仅米贵,房租更贵,孟郊只好告别好友韩愈李观,前往徐州,临行作诗赠别:富别愁在颜,贫别愁销骨。懒磨旧铜镜,畏见新白发。古树春无花,子规啼有血。离弦不堪听,一听四五绝。

字里行间透露出无尽苦楚,令人读之心碎。

孟郊回到昆山,跟母亲呆了不到半年,于贞元九年(793年)再入长安,参加第二次科考,结果再次落第。孟郊痛心疾首,作《下第诗》: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再作《落第诗》:晓月难为光,愁人难为肠。谁言春物荣,独见叶上霜。雕鹗失势病,鹪鹩假翼翔。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剑伤。

一个人失败一次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了一次又一次。

贞元十二年(796年),孟郊第三次来到长安,这次命好,终于考上了。多年郁闷一扫而光,喜作《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又作《同年春燕》诗:高歌摇春风,醉舞摧花枝。意荡晼晚景,喜凝芳菲时。马迹攒騕褭,乐声韵参差。视听改旧趣,物象含新姿。红雨花上滴,绿烟柳际垂。永与沙泥别,各整云汉仪。郁抑忽已尽,亲朋乐无涯。浮迹自聚散,壮心谁别离。

此所谓境由心生。同样是春天,以前没考上,春天在他眼里只有寒霜冷月,现在考上了,就有了春风春燕,春光春花,春意春芳。

但是考中进士还笑得太早,进士只是礼部试,通过礼部试,还有吏部试。韩愈连续三年没中吏部试,只好去宣州当推官。孟郊送走韩愈,在长安呆了半年,眼看进入寒冬,工作还没着落,只好也赴宣州吃闲饭,宣州司马陆长源对他照顾有加。贞元十五年(799年),韩愈离开宣州,孟郊随后离开。两人离开没几天,陆长源便被乱兵杀死,二人逃过一劫。

贞元十六年(800年),孟郊前往洛阳参加吏部试,被授溧阳县尉。作《初于洛中选》:尘土日易没,驱驰力无馀。青云不我与,白首方选书。宦途事非远,拙者取自疏。终然恋皇邑,誓以结吾庐。帝城富高门,京路绕胜居。碧水走龙蛇,蜿蜒绕庭除。寻常异方客,过此亦踟蹰。

张爱玲说,成名要趁早,晚了就没那么爽了。孟郊一生蹉跎,五十岁才弄了个从九品下阶小官,不仅没有感到欣慰,反而感到很累很烦。但是既然好不容易当了官,就去干呗。于是回昆山接了老母前往溧阳。

漂泊半生,终于能让母亲享几天清福,过几天好日子了。母亲见儿子终于出息了,心中也很欣慰,给他密密麻麻缝了新衣,孟郊眼含热泪,作《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此时孟郊还没结婚,一直跟老母相依为命。30岁离家远游,20年一事无成,五十岁还在穿母亲缝的衣服,吃母亲做的饭菜。这份母爱,宛若三春阳光孕育小草,小草区区孝心,不能报答万一。

孟郊来到溧阳县,恰逢陈县令离任,遂和一帮同事于唐兴寺观蔷薇花相送:忽惊红琉璃,千艳万艳开。佛火不烧物,净香空徘徊。花下印文字,林间咏觞杯。群官饯宰官,此地车马来。

新任县令名叫季操,性情“卞急”,加上新官上任必烧三把火立威,孟郊很快就吃不消了。唐制,县令负责全县政务,县丞辅佐县令执政,主簿负责勾检文书,县尉负责具体执行。司法捕盗、审理案件、判决文书、征收赋税等等,全是县尉的活儿,诚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孟郊一个五十多岁闲散惯了的文人,根本不能胜任如此繁杂琐碎的基层工作,只好跟季县令请假,季县令汇报州府,调了一个临时工(假尉)下来,帮助孟郊干活,官府不另外出钱,孟郊把俸禄一半分给假尉。孟郊月俸三千钱,还得分一半给临时工,生活立马捉襟见肘。

溧阳县城南五里有片树林,郁郁葱葱,草木旺盛,孟郊无事一身轻,隔三差五来林下吟诗作赋,日出而来,日夕而还。这种离群索居的日子不言而喻过得很悲催,他融不了现实圈子,被排挤冷落也在情理之中。

《溧阳秋霁》:晚雨晓犹在,萧寥激前阶。星星满衰鬓,耿耿入秋怀。旧识半零落,前心骤相乖。饱泉亦恐醉,惕宦肃如斋。上客处华池,下寮宅枯崖。叩高占生物,龃龉回难谐。

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越是小地方,越是熟人社会,混圈子越是重要。任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不混圈子就是然并卵。

此时韩愈正在长安任国子监四门博士,一个穷教书的,跟孟郊境遇不相上下,听闻孟郊对自己处境颇有怨言,遂写信劝解。大家都是命,半点不由人,认了吧。

贞元二十年(804年),孟郊这种苦逼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干脆辞职,带着老母回家种地。又过两年,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故友郑余庆当了河南尹,请他来洛阳干协律郎,协律郎是个闲职,正八品上阶,钱多事少。

孟郊很高兴,在洛阳市中心立德坊租了房子,作《立德新居》十首,其一曰:立德何亭亭,西南耸高隅。阳崖泄春意,井圃留冬芜。胜引即纡道,幽行岂通衢。碧峰远相揖,清思谁言孤。寺秩虽贵家,浊醪良可哺。

欣喜之情,跃然纸上。

安顿下来以后,经郑余庆拉线,孟郊娶了媳妇郑氏,可谓双喜临门。然而美好日子总是短暂的。元和三年(809年),儿子出生未久便不幸夭折,孟郊肝肠寸断,作《杏殇》九首,其一曰:此儿自见灾,花发多不谐。穷老收碎心,永夜抱破怀。声死更何言,意死不必喈。病叟无子孙,独立犹束柴。

祸不单行,第二年,相依为命大半生的母亲裴氏也去世了。孟郊去职丁忧,由于上司便是好友郑余庆,所以虽然不上班,郑余庆照样给他发工资。孟郊给长安一位郑姓朋友写信:戆人年六十,每月请三千。不敢等闲用,愿为长寿钱。非关亦洁尔,将以救羸然。

一个月工资三千钱不敢随便花,留着养老救急。

元和九年(815年),郑余庆调任兴元(今陕西汉中)尹,聘请孟郊为行军参谋,孟郊携夫人西上,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郑余庆闻知痛惜,给钱数万作丧葬费用。

郑氏将丧讯报给韩愈,韩愈遂召贾岛、王建、张籍等一干生前好友于洛阳料理后事。料理完毕,韩愈写信跟郑余庆汇报,除却一切开销,还剩二百七十千钱,足够郑氏安度余生。孟郊死后多年,郑余庆每年还给郑氏生活费,可谓仁至义尽。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郑氏本来便是郑余庆本族亲眷,不是外人。

孟郊死后,诸友作诗祭奠,尤以王建二首最为知名。

吟损秋天月不明,兰无香气鹤无声。自从东野先生死,侧近云山得散行。

老松临死不生枝,东野先生早哭儿。但是洛阳城里客,家传一本杏殇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5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寒门贵子”考了四次才登科,作一首诗将狂喜展现得淋漓尽致
孟郊,是中唐时期著名的“寒门贵子”。因为出身比较低微,一生又遭遇不幸,所以他特别爱写一些“穷愁寒苦”的诗,所以被苏轼讥讽为“寒虫号”。不过,孟郊也并非总写愁苦的诗歌,他事实上是一
2023-02-14 19:30:00
三年磨一剑,贾岛的诗作与苦吟精神
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天恐文章浑断绝,更生贾岛著人间。——韩愈《赠贾岛》在中唐和晚唐的诗坛中,有着这么一群另类的诗人,他们与大多诗人洒脱飘逸的形象不同。更多的以徘徊吟哦
2024-02-15 17:59:00
...;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驳斥荒谬议论;他跟孟郊说:“物不得其平则鸣。”大抵事物不能平静时就会发出声音,但我认为这更像是他对自己的贴切形容。政论、表奏、赠序、人物传记、
2023-12-29 06:44:00
“诗囚”孟郊,为何仕途之路极为坎坷,转而文学成就突出?
...:孟之诗,五言高处,在古无二,其有平处,下顾两谢。孟郊是唐朝时期著名诗人,一位出色的文学创作者,其诗作格外突出,专门描写世态炎凉以及民间疾苦,因此有诗囚的称号。在少年时期隐居
2024-10-20 10:55:00
...,绝胜烟柳满皇都。就在这一年,韩愈认识了大他17岁的孟郊。韩愈少年苦读时,曾经梦见被一个天神掐住喉咙,将一卷书硬塞到嘴里,让他吞下去,旁边有一个人拍掌大笑。韩愈醒来,觉得胸口
2024-06-05 06:12:00
聊聊大唐第一斗士韩愈
...榜者,一共23人,梁肃就举荐了8人。在长安,韩愈认识了孟郊、裴度、柳宗元、刘禹锡等人,大都是古文的倡导者。韩愈在幕府工作时,也曾教导几位青年练习古文,比如张籍、李翱等人。这是
2023-10-27 20:21:00
大文豪苏轼是柳宗元的超级“粉丝”
...,这是一个很高的评价。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苏轼对孟郊诗歌的评价。苏轼认为,读孟郊的诗,“初如食小鱼,所得不偿劳。又似煮蟛蜞,竟日持空鳌”,似乎多少有些索然无味。究其原因,陈
2023-07-13 08:02:00
韩愈的坎坷功名路:一路坎坷考上功名,致仕同样充满磨难
...“好事成双”,韩愈考中进士这一年,结识了怀才不遇的孟郊,此后两人互相砥砺,这次初见,也成了中唐“韩孟诗派”的起点。终于考中进士的韩愈,本以为自己可以顺利进入朝堂为官,辅佐朝纲
2023-01-27 14:10:00
...狂客”。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诗囚”——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囚”简介:孟郊(751年—81
2023-08-28 20:2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为啥却被几万金兵灭掉?原因让人尴尬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宋禁军人数众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北宋军力如此雄厚
2025-04-02 14:37: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2 17:15:00
鲁网4月2日讯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2025-04-02 19:17:00
在地理概念中,“八百里”多为虚指,强调疆域之广袤。明宪宗朱见深的一纸敕书,将巍峨的武当大山凝结成四方界石——东抵冠子山奇峰
2025-04-02 20:18:00
曹操有七个女儿,全都年轻貌美,为何曹操让她们全嫁给一个男人?
对曹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东汉末年那个乱世之中,曹操异军突起,成为了曹魏北方霸主的奠基人。对于曹操的评价,历史很难进行界定
2025-04-02 21:01:00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都有谁)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指的是腹背受敌,被别人困在中间,到了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的囧境。可很少有人知晓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讲的是谁
2025-04-02 21:04:00
清明追思先哲 赓续关学文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千百年来,张载先生的“横渠四句”以及他的关学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与文化
2025-04-02 13:44:00
遇见《韵之队诗集》:一场跨越时空的诗意对话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碎片化的内容充斥着,心灵似乎也变得愈发浮躁。然而,总有一些美好的事物能够穿越喧嚣
2025-04-02 15:28:00
豫人为善丨大别山下56年的守望
大河网讯 带着准备好的鲜花,扛着扫帚,沿着97级台阶走到墓园……“老朋友们,今天我又来看你们了。”在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花山村花山寨烈士陵园内
2025-04-02 15:30: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吴祚麓芜湖,是一座古老的商埠城市,地处长江下游,南依皖南山系、北临江淮平原,居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交通枢纽位置
2025-04-02 15:36: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诞辰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又译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德森等
2025-04-02 11:32:00
季布一诺:楚汉风云中的诚信丰碑
他是项羽麾下骁勇善战的猛将,令刘邦闻风丧胆;他也是汉高祖悬赏千金也要生擒的“死敌”。可当生死攸关之际,竟有人甘冒灭族之险
2025-04-02 09: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