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征辟,是察举制度的补充,为两汉政权选拔人才做出突出贡献
“非主流”的征辟制:为汉代政权选拔人才,也引发了种种弊端如何为国家选拔人才一直都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治理国家的重要话题。由察举征辟到九品中正制,再至隋唐时期的科举成型,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更多
察举制与征辟制,是汉代优秀人才选拔晋升的重要途径
...但这种标准造成贵族附上对官制形成垄断,也不符合专制政权发展的需要。推行察举,命各郡国以荐孝廉‍‍自惠帝以来,中央在各郡县推选“孝弟力田”者,由朝廷和地方高级官员根据考察,推举品德贤良之人为官,得到推举...……更多
司马昭:在政治和军事上成就显著,对三国历史影响深远
...次年进爵为晋王。司马昭的政治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曹魏政权及西晋王朝建立过程的推动和巩固上。司马昭在父亲司马懿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司马氏在曹魏政权中的影响力。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出色的政治手腕,成功地...……更多
他是刘备第一个谋臣,建立一影响深远的选官制度
...而且此人还做了一件影响长远的大事,最终还摧毁了曹魏政权,他便是颍川名士陈群,他可是刘备的第一个谋臣。可能很多朋友对他不太了解,他的来头可不小,祖父和父亲皆是当世名士。而陈群小的时候天赋惊人,十分爱好读...……更多
清朝有座‘凤凰巢’?先后出过两代皇后
...太后的祖上三代同时也都被追封为三等承恩公。按照清朝制度,慈禧太后没有做过咸丰皇帝的皇后,娘家父、祖不应受封承恩公,但是慈禧太后破坏了这个制度。当时,慈禧太后的父亲惠征已经死去,由慈禧的兄长、惠征的长子...……更多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宋代科举对官学教育的影响
...的朝代,也是臻于成熟的朝代。宋太祖黄袍加身夺取后周政权后,吸取唐末和五代十国战火连绵、政权更迭的惨痛教训,为了避免地方军阀手握重兵权倾一方,陷入藩镇割据与混战不休的泥潭,维护宋王朝政权的长治久安,建国...……更多
吴、南唐的文职幕府,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这个时期涵盖了唐朝末年至宋朝初年,历经五代十国的政权更替,其中吴、南唐是其中两个重要的政权之一。五代十国的时代背景是十分混乱的。唐朝灭亡后,由于各地诸侯的割据和军阀割据的乱象,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秩序已...……更多
青齐士族对北魏政权的认同 与融入促进了民族融合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青齐士族对北魏政权的认同 与融入促进了民族融合——访山西大同大学教授马志强马志强在孔庙鲁壁前留影。本报记者 崔莉英近日,市委统战部组织我市文史专家赴山东考察调研,探索北魏时齐鲁文化对...……更多
举孝廉、唯才是举,曹魏政权为何多次更改选官制度?
...这一点,才前来投奔。而从唯才是举到九品中正制,曹魏政权为何要屡次更改选官制度?(一)、因时而异,需要不断变换所谓举孝廉,首先的要求就是孝顺,其次则是廉洁。而且要学识渊博,最重要的是能够在地方上有些名望...……更多
五代十国时期科举考试作弊现象及其应对措施
...一个内斗的状态。对于科举制度的发展,其实并没有南方政权那么重视,因为南方政权的领土呈现一种比较破碎的状况,生产力也是没有北方地区发达的。所以南方的一些政权其实更加依靠科举制度能够选出比较优秀的人才为他...……更多
曹魏颁布九品中正制的作用是什么?
九品中正制是曹魏政权推行的一项重要制度,旨在对官吏进行考核评级,并且在升迁任用方面依据其评级进行安排。这项制度的出台,对曹魏政权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九品中正制的历史背景、制度特点和作用三...……更多
赠官制度:封建统治者维护政权的手段和演变
...基础根据时代背景加以改善,既影响了当时的社会,促进政权安稳,也对后世赠官制度产生深远影响。一、赠官的定义要分析五代的赠官制度,我们首先就要了解赠官的定义,据《中国历史大辞典》中关于“赠官”的定义:“朝...……更多
浅析唐代“嫡庶”之别
...为了自己的权力逐渐收拢中央的权力。唐初,隋朝刚灭,政权割据,有薛举的西秦、李轨的西凉、萧铣的南梁、王世充的郑国、窦建德的夏国、梁师都的北凉。当然不止这些,还有刘武周、李子通等人建立的政权。当时的局面是...……更多
东汉时期的监察制度与官吏犯罪预防
...东汉地方监察官为了控制地方上的官吏,避免其成为中央政权的离心力,维护地方官吏与皇帝的君臣关系,东汉皇帝在地方十二州各设刺史一人。因为督邮仅有监察权,并无处置权,在纠察不法官吏时需向皇帝请示,所以时常出...……更多
贞观之治,为何被后人赞誉千年
...吐谷浑、西域的高昌等诸多国家,以及高原上新生的吐蕃政权,都虎视眈眈。在李世民刚刚登基半个月之后,突厥便兵临长安城下。后来还是李世民玩了一出空城计,才吓退了突厥。李世民刚即位的时候,唐朝的国家安全,其实...……更多
春秋战国之谜:鲁国衰落与齐国崛起的背后
...而亲亲\"的用人原则。坚决贯彻世卿世禄制度,确保掌握政权的人必须是伯禽之后的同姓卿族成员。在鲁国的统治阶层中,异姓人才受到排挤,难以获得应有的地位和权力。即使偶尔有如曹刿这样的异姓得到重用,他们也难以真...……更多
探讨大唐多少年来的传承与创新
...六部制:唐朝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这是一套完整的中央政权机构。三省六部制使得国家政治运作更加高效,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地方行政制度:唐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分为州、郡、县三级。州是最高的地方行政单位,郡是...……更多
魏晋时期皇、士之争,造成了“上品无寒门”的现象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也是我国历史发展上比较特殊的时期,它始于东汉的灭亡,终于隋朝的建立。并在这动荡的时代,产生了我们古代第二大官吏选拔制度\"九品中正制\",也因九品中正制度的不断发...……更多
三国时期没有科举制度,通过什么方式选拨人才?
...与权贵结盟,逐渐垄断了官员的来源,进而形成了对国家政权产生重大影响的力量。三国时期,曹操曾短暂地实行过打压土豪任人唯贤的政治政策。曹丕为了取汉取而代之,不得不向权贵让步,实行九品中正制。从而形成了上层...……更多
为何外籍人才纷纷投奔秦国?
...封建礼制,转向更为集权的政治体制。这种变革使得各国政权的掌控更加集中,铁器、青铜器等兵器的使用,以及车兵、步兵等兵种的设立,都使得战争的规模和激烈程度大大增加,兼并战争越来越频繁,小国几乎被消灭殆尽,...……更多
古代的“幕后谋臣”是如何产生的?
...不直接对国家负责。封建阶级的等级分化导致了这种幕僚制度的出现,而统治者是不希望这种不受国家管理的文人群体壮大的。所以多数朝代对这种幕僚制极为反对,但实际需要又使得幕僚制度在特定的时期极为普遍。本文就将...……更多
浅谈北魏中央集权的过程
北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是稳定地统治中原地区100多年的第一个少数民族王朝。其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都有着独特的发展和变革,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其中央集权的过程。一、军事征服和政权建...……更多
北宋的诸多政策为何与南唐有很多的相同之处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此时藩镇割据诸侯争霸政权快速更迭,天下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川蜀之地的南唐却是一片祥和,甚至于国内的诗词歌赋文艺事业发展繁荣。五代十国结束于北宋时期,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取...……更多
(一)袭爵制度:嫡长子继承制清沿明制,衍圣公袭爵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对于这一点,乾隆六年(1741)山东巡抚给衍圣公府的一件咨文就提到“查定例,衍圣公袭封由长子承袭”[56]。终清一代,这种嫡长子继承包括三种...……更多
唐太宗:通过友好外交和民族政策巩固国家统一
...三、四年的认真努力,国家的经济实力有了明显的好转,政权得到一定的巩固。在政治方面,相较于前代,唐太宗时期在机构设置、人才政策、羁縻制度等三方面的民族政策,取得了积极的统治效果。在机构设置上,在延续前代...……更多
东汉时期的寒门子弟想出头,有多难
...,可表面上他们还是只能不断放纵、启用这些门阀以确保政权的合法性和运转。而这种饮鸩止渴的权宜之计最终的结果是,当他们全部去世时,门阀势力已经彻底无法解决了。“公侯子孙,必复其始,贤者之后,宜宰城邑。”在...……更多
浅谈我国古代智囊制度的发展
...明时期得到了充分的验证。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取得后周政权后,为了避免自己所做的事情再度发生,他通过杯酒释兵权、重文轻武的政策压制武将在宋朝一期的发展与壮大。明朝时期朱元璋为了避免骄兵悍将威胁大明江山的利...……更多
尊老敬老:宋代养老制度的历史贡献
...安排和具体措施上都有系统的安排。甚至到了南宋时期,政权在南方稳定后,也积极谋划恢复养老制度。每年农历十月,政府都会统计全国鳏夫、鳏夫和老人的数量,然后在次月以皇帝的名义向这些老人分发粮食。这不仅体现了...……更多
宋太祖赵匡胤的科举制改革,既可维护政权稳定,又能柔性的集权
...武将在军中的权利也有文官进行制衡,根本上保障了北宋政权的稳定。开宝六年以后“殿试”成为定制,通过科举进入北宋朝堂的文人们正式成为了“天子门生”,再加上大量增加的入选名额,科举制也成为了皇帝控制朝臣、提...……更多
历来国家统一为何总是北方政权统一南方
...后是由北方统一南方,而不是南方统一北方呢?当时南方政权和北方政权究竟是有什么区别?下面就为大家做个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读三国演义,开篇就讲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大势,简简单单八个字,却道出了天下分...……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184年黄巾起义发生后,在起义军的强大攻击面前,东汉政府慌得一塌糊涂。为保住摇摇欲坠的统治,他们在抽调武装力量进行镇压的同时
2024-06-01 09:25:00
“但将千岁叶,常奉万年杯”,在我国历史中,诞生了无数的朝代,自然在这些朝代当中就有许多贤明的君主治国有方,使得百姓安居乐业
2024-06-01 17:53:00
吕雉,字娥姁,大家通常都称呼她为汉高后、吕后、吕太后,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优秀的女政治家。由于吕后卓越的政治贡献,她还被太史公司马迁记载到了《史记·吕后本纪》之中
2024-06-01 17:54:00
外戚侵权这种事情,在战国时期的一些国家中就已经出现了这种现象了,而且这也是一种曲折稳固皇权的办法。吕后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
2024-06-01 17:55:00
通过我国古代的历史,可以看出,历朝历代短则在数十年、长则在数百年之内,大都会迎来衰败没落的结局,这似乎已经是成为了一种定律
2024-06-01 17:57:00
《元史》有记载:“大宁和众县何千妻柏都赛儿,夫亡以身殉葬,旌其门。”殉葬制度是奴隶制社会所产生的没有人性的制度,后来奴隶制社会被废除
2024-06-01 17:57:00
在古代,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审美文化。汉代皇宫在挑选后宫妃子时,喜欢瓜子型的女人,而唐代则喜欢有点微胖的女人。但不管如何挑选
2024-06-01 17:58:00
万历十年,万历亲政,万历帝亲政之初对师傅张居正可谓极度赞美,给其无限荣誉,但一年后,张的荣誉全部被剥夺,再一年,张家被抄家
2024-06-01 18:13:00
秦朝灭,汉朝立,刘邦在建立汉朝的过程中,他的众多沛县老乡出力甚多。刘邦称帝后,也没亏待众人,萧何、曹参、周勃、樊哙、夏侯婴等都皆得到了重用
2024-06-01 18:12:00
老婆跑了,丈夫就上门去接,这是一般小户人家的常态。但是如果这丈夫是皇帝,或者后备皇帝、准备当皇帝,还能照这样子吗?就像一般结婚
2024-06-01 18:13:00
黄忠阵斩夏侯渊带来的震撼,不在这件事本身,而是它所代表的划时代意义:“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完全可以形容此战后的刘备
2024-06-01 18:14:00
在古代历史上,曾出现过“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这样因为皇室宗亲们对皇帝不满而引起的乱世,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七国之乱”的发起人刘濞这个人的人生经历?秦末时期
2024-06-01 18:14:00
她历经高祖、文帝、景帝、武帝四代,从一个普通农家女,到入宫为婢,再到母仪天下,最后权倾朝野,一生充满传奇!出身普通,幼时父亲早亡人的命运实在是妙不可言
2024-06-01 18:17:00
刘邦的皇后吕雉在历史上的评价比较极端,《汉书》中认为:“高帝与吕后共定天下。”但是在另外一些史学家眼中,吕雉却是一个祸乱朝政的皇后
2024-06-01 18:18:00
之前介绍过蜀汉的蜀汉的黄权、黄崇父子。黄权跟随刘备东征,失败后被迫降魏,刘备却没有惩罚其家属,依然给予优待。蜀汉灭亡前夕
2024-06-01 18: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