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魏晋时期皇、士之争,造成了“上品无寒门”的现象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25 11:07:00 来源:戏说三国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也是我国历史发展上比较特殊的时期,它始于东汉的灭亡,终于隋朝的建立。并在这动荡的时代,产生了我们古代第二大官吏选拔制度"九品中正制",也因九品中正制度的不断发展,造成了士族与寒门的阶级差异性不断扩大,皇权与士族的矛盾日益激化。

并由此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现象的产生,使得魏晋南北朝时期出身寒门的有志之士,报国无门,才华得不到展示和赏识。但与此同时,这个动荡的朝代,也产生很多文学大家,艺术大家;所以,翻开历史的画卷,让我们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寒门,皇权的分析,来了解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现象的成因与历史遗留问题。

魏晋时期皇、士之争,造成了“上品无寒门”的现象

一、"九品中正制"的背景

九品中正制被建立在一个政局混乱,战火连天的时代,它起源于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又称九品官人法,在魏武帝曹操在位时展露头角,魏文帝曹丕继位时正式成立。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各州郡中的官员的选拔,来选举出有贤能,有地位,有名望,和擅辩别人才的官员来担任"中正官"。

而中正官也有大小之分,其中对大中正官的选拔尤为的苛刻,它必须由中央二品以上的官员来担任,而中正官的责任就是,从中央给他们的人才资料册中,通过对人才们的家世,形状,定品的评判,把人才们分为九等,分别是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以此处的评判,作为他们入士之后,被授予官职品阶的依据。

2、"九品中正制"的实行有何影响

"九品中正制"建立之初,它为中央提供了大量的地方上的人才,并使中央集权也得到了极大的加强,但随着中正官慢慢被门阀士族所把控,九品中正制对中央的作用慢慢减弱,对门阀士族的作用慢慢加强,这使得出现在朝廷上的上品官员皆是由士族子弟担任。等到了曹芳继位时,司马懿把持朝政,这更使得选拔官员的范围变得更加的狭窄,把从各州郡选拔人才逐渐演变成了从世家大族中选拔,以至于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现象的产生。

魏晋时期皇、士之争,造成了“上品无寒门”的现象

并且随着"九品中正制"的不断发展,它严重偏离了对人才选拔的初衷,从起初建立时对才能,德行的重视,到西晋时只对家世门第的重视,造成了朝堂上,上品的官员皆是由士族门第来担任,"九品中正制度"逐渐变成了用来加强士族门阀自身势力的工具;这使得士族门阀地位变得空前的强大,皇权的地位被削弱的更加严峻,而寒门子弟报国无门,不受重视,致使人才大量流失,这极大激化了皇权和士族之间的矛盾。

三、皇权与士族的相辅相成

1、魏晋时期士族的地位

士族在中国古代是家世显赫,家学渊源的象征,由于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影响,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上学的机会,而士族由于家庭条件的优越性,往往是有文化,有知识的代表,《晋书许迈传》曾说道:"家世士族,而迈少怡静,不慕仕进。"而那些地方豪强,军事势力的幕僚常常都会以士族来担任,很少有平民百姓来担任。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出现,士族的地位达到了极盛。并且由于朝廷官员大部分由士族担任,致使"门阀士族"的诞生。

2、士族对皇权的两面性

在曹魏时期,魏文帝曹操为了笼络势家大族,没有收缴他们的武装力量,而是设置中央官职,派遣"都督",到各势家大族的军队里充当统帅,这也间接的使他们的武装力量,受中央所监管;等到了曹丕继位后,建立了更加完善的"都督制",这个制度的建立使中央集权空前加强,也使更多的地方势家大族朝着中央靠拢,但由于统治者过于追求中央集权,使得地方势家大族的地位不断地提升,与此同时,也导致了外重内轻局面的出现,助长了地方割据势力。

魏晋时期皇、士之争,造成了“上品无寒门”的现象

曹丕

曹丕为了削减地方势力,加强皇权,曹丕不得不依靠士族的力量,来使朝廷和地方达到平衡。在魏晋时期的早期,这样的做法,对削减地方势力有很大的好处,也对中央集权的加强有很大的好处,但由于曹丕长期对士族的暧昧状态和对他们的放任,使得士族不断地发展壮大,慢慢的,士族把控了选官制度,导致中央没有人才可用,失去了对朝廷官员最强的控制权,而那好不容易加强的中央集权,也渐渐的被削弱了。

所以,就像道家老子所说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不能只看它好的一面,而忽略了它不好的一面,就拿士族和皇权来说,正是因为统治者过分追求对中央集权的加强,而忽视了士族的不断壮大,使得最后皇权不得不受到士族的限制。

四、历史遗留问题

1、皇权和士族的矛盾达到顶峰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历了数不清的皇帝的更替,但无论皇权怎么变化,士族的地位一直不变,皇权和士族相互扶持,相互反哺。

在魏晋之初,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建立九品中正制,这使得皇权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但由于统治者过度的对地方的控制,致使选官的权利落入了门阀士族之手,而又由于中正官大多是以朝廷二品以上的官员担任,导致士族把握了选官的权利,等到了魏晋南北朝的中期,士族达到了全盛时期,从而使得皇权被削弱。

魏晋时期皇、士之争,造成了“上品无寒门”的现象

魏晋的后期,统治者开始崛起,他为了把朝堂的控制权力,从士族手里夺走,建立了司徒和被评人,来限制中正官的权利,这促使皇权得到复燃,但统治者没想到的是,这个举策,加大了士族和寒门之间的矛盾,也加大了士族对统治者的不满,使得魏晋后期进入崩溃阶段。而皇权与士族的矛盾问题,也间接地为后世统治者在对待士族,寒门的态度和政策上,获得了更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2、民族大融合带来的冲击

自东汉覆灭以后,统一的多民族大帝国分崩离析;之后,又历经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以及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在这政权分裂、战乱频发的三百多年中,我国古代出现了历史上第二次空前的民族大融合,北方的民族往南方迁徙,南方的民族往北方迁徙,这使得我们的民族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北魏孝文帝在建立北魏政权后,为了巩固统治地位,促进经济发展,他模仿汉代的政治制度,实行三长制,均田制,改胡姓为汉姓,倡导胡人与汉人之间联姻,这些制度的实行,使得胡人和汉人之间的隔阂逐渐缩小,并且胡族百姓积极接受汉文化的熏陶,学习和实践汉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再加上孝文帝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积极推广均田制,极大地促进百姓对农业的热情。

魏晋时期皇、士之争,造成了“上品无寒门”的现象

北魏孝文帝

同时也促进了少数民族由游牧生活向农耕生活的转化,加速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对我们第二次的民族大融合起到了重要的影响。正是由于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使得长期受战乱影响的百姓们得到了暂时的休整,也使国家的经济得到了繁荣发展,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为后世隋朝建立民族大一统的格局奠定了基础。

五、结语

在这样皇权被架空的历史背景下,统治者对于崛起的门阀士族,只能用暧昧的状态来维持他,既不能太亲近,也不能太冷淡。同时,统治者为了维持朝廷稳定,为了维持国家的繁荣,只能另辟蹊径,通过加大对内官的扶持力度,加大对寒门人才捆绑,使自己的封建王朝得以达到势力的均衡。但由于士族门阀的阻碍,寒门依然不能进入朝堂的中心,这使得统治者的地位岌岌可危;魏晋时期的统治者只能作为门阀士族的傀儡,来维护这可笑的王朝统治。

魏晋时期皇、士之争,造成了“上品无寒门”的现象

而寒门子弟,由于国家朝堂的腐败,统治者的无能,使得那些才华横溢的寒门子弟的抱负得不到施展的机会;也使得他们最终辞官,归隐田园。这既是寒门子弟的悲哀,也是他们的幸运,悲哀的是壮志难酬,幸运的是减少了虚伪王朝对他们的迫害。正因他们对官场的失望,使得他们把满腔的热血,都奉献给了中国古代的文化产业。

所以对于魏晋南北朝这个时代,我爱恨交织,爱它为我们中国文坛做出的贡献,恨它给百姓们带来的疾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5 13:45:3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两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发展演变
...做官的世家大族所把持,他们品评人物时,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完全转化成为世家大族垄断选官途径的工具。九品中正制的发展演变,使世家大族的势力急剧膨胀,
2024-01-12 15:53:00
我国古代的贵族,为什么没能延续至今?
...根基深厚,轻易不能动摇,入朝为官的人大多出自豪门,寒门子弟要想为官,必先拜入豪门才可被选拔入朝。这也就是人们常用“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来形容这一时期的选官制度。东汉末年分
2022-12-26 21:00:00
曹操的用人之道:唯才是举
...团的斗争尚不明确。正因为双方角力,曹氏才能如愿收拢寒门才子为己所用。但在曹魏后期,代表士族阶层的司马氏一族崛起。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掌握朝中大权之后,朝廷选拔人才便开始向士
2023-09-19 20:15:00
考试选官制度源自隋朝,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寒门弟子出不了头
...坚带领下,慢慢建立的一种公平公正公开的政策,让每个寒门的有志之士都能为国家出力,为社会做贡献,但是在那制度之前,寒门无仕族,不是说说而已。咱们来说说那时候的寒门混的多凄惨,首
2023-07-12 07:11:00
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的官员选拔制度
...的门路,他们只以家世背景定候选人品级。只要你是出身寒门,哪怕人品和才能再出色,也只能被定为下品。而如果你是出身于豪门世家,哪怕你品行不端,只要不出格,就能被定为上品。所以,这
2023-10-04 13:58:00
聊一聊“士族”集团是怎么出现并走向成熟的
...毫不费力地就可以进入仕途,成为了士大夫阶层的一员,寒门子弟即使成为了官吏也因爵位低下不具备政治特权。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度的确是维护士族政治特权的政治工具,因为皇权想要正常
2023-05-14 13:11:00
...豪”。我们要弄清一个概念,什么叫“豪门”?什么叫“寒门”?“豪门”是“豪门士族阶级”的简称,“寒门”是“寒门士族阶级”的简称,所谓的“出身寒微”就是指出身于“寒门士族阶级”。
2024-01-31 20:51:00
科举制为何到隋唐才出现,是​什么催生了科举制的诞生?
...阶层。再加上选拔机制以身世背景为主的关系,导致出身寒门者即使品德才学评价再高,也只能被定为下品;而出身豪门者即使无才无德,却可以凭借家世被定为上品。于是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
2023-05-18 09:55:00
古代的录取通知书是什么样子的
...,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科举萌发于南北朝时期,真正成型是则是在唐朝。而古代第一份「正经」的录取通知书,也是那时发展出来
2023-05-17 15:4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