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两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发展演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12 15:53:00 来源:戏说三国

东汉中后期,由于宦官专权,政治腐败,察举选官名实不符,很难选拔到真正的人才。同时,汉末以来,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百姓背井离乡,“人士流移,考详无地”,难以掌握士人的真实情况,使察举制无法实施。

曹操在割据势力混战过程中,实行“唯才是举”,广泛吸收人才。曹丕称帝之后,为使"唯才是举"这一选举原则得到全面贯彻落实,遂根据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创立"九品官人法",亦称九品中正制。

两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发展演变

九品中正制的具体实施办法就是在州、郡、县设立“中正”,均由在朝廷担任高级官职的本地人充当。中正负责考察本地士人的家世门第和品德才干,评定等级(即品),共分九品,并写出评语,上报中央政府。中央有关部门选任官吏时,主要依据中正为士人评定的品第,授予相应的官职。

曹魏初行九品中正制时,由于中央选择的中正多以“贤有识见者为之”,中正能够采择舆论,品评人物也能够做到“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这项制度体现了“唯才是举”的精神,并且选拔出一些比较有才干的人充实官吏队伍。

两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发展演变

但是,到了曹魏后期,中正对士人的品评越来越重视家世门第,使九品中正制蜕变成维护世家大族政治特权的制度。

西晋时期,中正一职都为各地在京做官的世家大族所把持,他们品评人物时,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完全转化成为世家大族垄断选官途径的工具。九品中正制的发展演变,使世家大族的势力急剧膨胀,从而产生了士族门阀。士族门阀是以家族为单位,以门第为标准,在社会上、政治上形成的统治集团内部的特权阶层。

两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发展演变

士族门阀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汉代出现的世家大族。东汉时期,伴随着田庄经济的崛起,世家大族在经济上拥有大量土地和依附人口,在政治上通过察举选官和私家传授经学,形成了"累世经学,累世公卿"的局面。

三国初年,曹魏和蜀汉虽然采取一些措施,打击豪强大族,但其政权基础仍是世家大族。魏、蜀、吴三个政权都是依靠世家大族支持而建立起来的。司马氏代魏建晋,也是借助于世家大族的力量才得以实现的,其中平阳贾充、河东裴秀、太原王沈是其代表。所以,“泰始中,人为充等谣曰:‘贾、裴、王,乱纪纲;裴、王、贾,济天下。’言亡魏成晋也”,形象地说明了世家大族在灭魏建晋过程中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两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发展演变

于此可见,世家大族已经能够左右一个王朝的兴废。正因如此,西晋政权建立后,不得不采取措施,确认和维护世家大族的政治、经济利益,与他们共享胜利果实。

伴随着世家大族势力的增长,他们享有的各种特权由习惯上的传承变为法律上的承认。于是,魏晋之际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的法令规定。诸如曹魏实行的"租牛客户制",东吴的世袭领兵制和赐田复客制,西晋的官吏占田荫客制,以及九品中正制等。这些制度的实施,使世家大族的政治、经济特权通过法律的确认和维护,完成了制度化的历史过程。士族门阀制度终于在魏晋之际得以形成和巩固。

两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发展演变

魏晋时期形成的士族门阀制度,体现出士庶区分的严格性和士族政治、经济特权的合法化。士族门阀为了维护既得利益,极力扩大其与庶族寒门的差异,使二者之间的界限明朗、深化,史称"士庶之际,实自天隔"。

士族与庶族的政治地位不同,社会地位也相差悬殊,连生活习俗都保持着严格的区别,互不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士族门阀在改朝换代的风云变幻中,始终居于社会的统治地位,安稳地享受着世袭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经久而不衰,如琅邪王氏、太原王氏、陈郡谢氏等显贵士族门阀,历经两晋南朝各代,一直处于权力中枢地位,根深蒂固,坚如磐石。南朝梁时,琅邪王氏后裔王筠还自我夸耀说,两晋以来,“非有七叶之中,名德重光,爵位相继…如吾门世者也"。

两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发展演变

士族门阀制度在东晋时期达到鼎盛,其权益受到更多的保护。政治上,士族门阀“贵仕素资,皆由门庆,平流进取,坐致公卿”,凭借门第和资历垄断仕途,国家权力中心的录尚书事、中书监(令)、尚书令(仆射)等高官潜职,几乎完全被门阀所把持,庶族寒门只能充任一些低官独职。

士族门阀不仅享受依官品占田的特殊待遇,而且可以封占属于国家的山林川泽。士族门阀与庶族寒门之间的界限也更加严格,以“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作为政治准则,等于宣告士族门阀不受法律约束。

两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发展演变

士族门阀制度从东晋末年开始走向衰微,到南朝更趋没落,寒人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逐步上升。士族门阀的衰落,是经济关系变化、各种社会斗争的打击及其自身腐朽造成的结果。南朝时期,家族关系和依附关系发生变化,动摇了士族门阀依存的经济基础。

家族析分现象在南朝各代已经十分普遍,史载:“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弟异计,十室而七矣。庶人父子殊产,亦八家而五矣"。大家族在析分过程中,财产分散,破坏了家族经济的统一。各个家族的分支交往稀少,关系疏远,宗法观念淡漠,从而使士族门阀在家族分化的过程中势力减弱。

与此同时,东晋与南朝各代政权多次实行将侨居人口按现居住地登记管理的"土断"政策,以及放免奴客等措施,使士族门阀控制的依附人口大为减少,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这也削弱了士族门阀的势力。

两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发展演变

农民反抗斗争的打击,对士族门阀的衰落起了重要作用。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多次发生农民起义,尤其是孙恩、卢循领导的农民战争,直接打击了一些士族人物,有的家族“合门遇祸,资产无遗”。

统治集团内争及其相互残杀,促使士族门阀整体力量遭到削弱,如东晋初年的王敦之乱,诛杀周颤、沈充等士族人物,周、沈两家士族势力从此一蹶不振。桓温专权时期,极力排斥庚氏和殷氏等士族,司马道子执政和桓玄叛乱,沉重打击了太原王氏家族势力。梁朝发生的侯景之乱和江陵之变,使南方士族门阀迭遭致命打击,势力愈益衰弱。

士族门阀由于政治、经济特权受到法律保护,高门子弟凭借门第就可以“坐致公卿”,从而丧失进取心和竞争力。他们普遍追求享乐,不学无术,参加策试雇人答卷,出席宴会请人赋诗。平日里宽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乘车,入则人扶。

两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发展演变

长期的寄生生活,使他们“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赢气弱,不耐寒暑”,生存能力也大为下降,一经变乱,只能坐以待毙。凡此种种,无不表明士族门阀已经失去继续掌握政权的能力,从而为庶族寒门的崛起提供了良机。

南朝时期,寒人的政治地位及作用都明显提高。他们在国家机构中担任的官职虽然品级仍不很高,但机要性极强,因此掌握了许多实权。寒人担任的中书舍人一职,原来只是中书省的一般官吏,职责为掌理表启章奏。但在宋、齐时已经侵夺了宰辅机构长官中书令的职权。

中书舍人分掌政务,往往专权用事。刘宋时,寒人出身的戴法兴、戴明宝、巢尚之等人担任中书舍人,孝武帝刘骏处理官吏的选授、升降和赏罚等大事,都与他们商议,然后作出决定。

两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发展演变

寒人在地方州镇担任的典签,原先不过是府州内部议论政事时传递文书的小吏,但在南朝各代大力加强皇权的过程中,它的作用受到重视。从宋孝武帝时起,为了抑制士族在地方府州中的势力,便任命寒人为典签,对府州行使监察权,以至"诸州惟闻有签帅,不闻有刺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2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一聊“士族”集团是怎么出现并走向成熟的
...这一个赐予,就不得不提及一个选拔人才的制度,那便是九品中正制度,这一时期朝廷选拔人才主要参考的标准便是德行和背景。秦朝时期分封制被废除,贵族以家族的形式延续了下来,在地方上形
2023-05-14 13:11:00
魏晋时期皇、士之争,造成了“上品无寒门”的现象
...在这动荡的时代,产生了我们古代第二大官吏选拔制度\"九品中正制\",也因九品中正制度的不断发展,造成了士族与寒门的阶级差异性不断扩大,皇权与士族的矛盾日益激化。并由此出现了\
2023-04-25 11:07:00
历史上的门阀士族前后几百年,为何还是走向湮灭?
...、以才论人的科举制取代了自上而下直接任命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使得门阀士族对地方官的垄断被打破门阀士族形成一个集中的政治集团的重要原因,便是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这种可操作性的选
2022-12-31 22:41:00
士族门阀形成历史条件和衰落原因
...间,曹丕登基称帝后,开始推行“九品官人法”,也就是九品中正制。这是他为了获取世家大族支持,把汉朝时期的门阀特权,以法定的形式严格固定了下来。而士族门阀制度,也在这个时期正式确
2023-05-31 11:50:00
曹操的用人之道:唯才是举
...定性因素。二、曹操不喜门阀力求改革,曹丕妥协的产物九品中正制虽说曹操思想开明,但他依旧无法完全摆脱时代的局限性。在门阀豪族崛起的魏晋时期,曹操倘若不借助世家力量,也很难完成崛
2023-09-19 20:15:00
五姓七望的衰落,标志着古代门阀朝廷走向的结局
...压,是必然的。一方面是科举取士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到了九品中正制度,缓解了统治者的人才获取。以往因为九品中正制,统治者不得不选择向士族门阀妥协,来寻求治国人才。而科举制则给了统治
2023-02-01 15:52:00
我国古代的贵族,为什么没能延续至今?
...度。东汉末年分三国:蜀汉、东吴、曹魏,曹丕称帝后将九品中正制作为选官制度,各州郡每年向皇上举孝廉,称为“中正”,中正的选拔标准有三:家世、才能、道德,制度实行之初,大多还算公
2022-12-26 21:00:00
西晋王朝的兴衰:士族势力与文人的影响
...亡。一、西晋读书人多为门阀士族子弟,缺乏上进心1、九品中正制使得士族门阀子弟轻易获取官职身逢乱世,读书人应该肩负起救国救民的责任,反观西晋时期的却没有这么做,读书人过的很是潇
2023-11-26 15:40:00
魏晋时期,外戚势力为何将女子送进皇宫
...,但是终究还不曾被朝廷承认。直到三国时期,曹操实行九品中正制,这些士族的政治地位和权利才被政府正式承认。但是渐渐地,士族门阀权力越来越大,皇族和选官制度也成为了他们掌控国家政
2023-05-01 11:0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