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赤壁之战前夕,曹操把酒临江,眼见北方大定,心中豪情万丈,于是横槊赋诗,写下《短歌行》一诗,以表明自己对人才的渴求之意。
所谓"为政之要,惟在用人",作为一个优秀的枭雄,曹操自然深刻了解。但不同的是,两汉选拔人才,奉行察举制征辟制,更加看中"唯德(贤)是举"。也就是说,名气大、人品好的人,更容易做官。
但曹操选人用人,却反其道而行之,他注重"唯才是举",赏拔人才向来不拘一格,从而造就了曹魏账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的繁盛之景。
唯才是举与曹魏兴盛的原因
纵观曹魏发展史,曹操早年能在中原站稳脚跟,离不开他对人才的包容态度。
裴松之注引《魏书》评曰:"(曹操)知人善察,难眩以伪,拔于禁、乐进于行阵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其余拔出细微,登为牧守者,不可胜数。"
也就是说,曹操善于提拔人才,而且不看他们的出身与来历。曹魏军中的外姓将领,当以五子良将为先。
这其中,于禁、乐进出身都不高,乃是寒族人氏;而张辽、徐晃更是降将。但在曹操的妥善任用下,这些人在日后都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至于其他人才,更是数不胜数。
所以在北方大定之后,曹操开始将自己"唯才是举"的用人思想具现化,并以法令形式明确提出。
这便是后世大名鼎鼎的求贤三诏,即建安十五年(210年)的《求贤令》,建安十九年(214年)的《敕有司取士勿废偏短令》,以及建安二十三年(218年)的《举贤勿拘品行令》。
从三道求贤诏令来看,曹操唯才是举的语气越来越强烈,他将"士有偏短,庸可废乎"的思想贯穿其中,并以韩信、陈平"负辱之名"为例,表明自己的用人思想。
简单来说,曹操用人,不看才子们的过去与品德。但凡有一技之长,曹操都会欢迎他的加入。
如谋士郭嘉"不治行检",曹操却对他信赖有加,所以郭嘉发出"十胜十败论",为曹军打下官渡之战立下必胜之信念。
又如杜夔,是个杰出的音乐家。《三国志》中说便他"善钟律,丝竹八音无所不能",于是曹操命他为军谋祭酒,负责雅正之音,从而促使了曹魏音乐史的繁荣。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综上,曹魏人才济济,离不开曹操唯才是举的用人思想,这也是曹魏政权无比兴盛和率先崛起的决定性因素。
二、曹操不喜门阀力求改革,曹丕妥协的产物九品中正制
虽说曹操思想开明,但他依旧无法完全摆脱时代的局限性。在门阀豪族崛起的魏晋时期,曹操倘若不借助世家力量,也很难完成崛起。
这是因为北方的豪族势力最为团结,也最有凝聚力,即便曹操手段再高明,也难以一己之力撼动。
因此在曹魏的人才体系当中,士族力量依旧占据多数。不妨参见以荀彧为代表的汝颍士族集团。
裴注《彧别传》中说:"前后所举者,命世大才,邦邑则荀攸、锺繇、陈群,海内则司马宣王,及引致当世知名郗虑、华歆、王朗、荀悦、杜袭、辛毗、赵俨之俦,终为卿相,以十数人。"
作为五大谋士之首,荀彧为曹魏政权的前期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
但不可否认的是,尽管这13位才子大多都如愿身居高位,但无一例外,他们都是世家出身。而颍川籍人士,如陈群、钟繇等,更是多达9人。
话虽如此,曹操"唯才是举"的用人思想,本质上还要看才干。上述这些名臣能得到曹操赏拔,也多依赖于他们自身的才华。不同的是,这些世家出身的才子,更加容易被曹操赏识罢了。
曹操会生出"唯才是举"的用人思想,主要有两个方面影响:
其一,曹操反感名士的作风。
曹操所在的谯县曹氏,只能算是乡里氏族,与门阀士族尚有一定差距。而且曹操的祖父曹腾,还是宦官出身。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令宦官集团与党人集团势同水火。
尽管曹操初入仕途时,曾多次与宦官叫板,以表明自己的立场,但难免还是有人对他的身份指指点点。
比如陈琳在袁绍手下时,便骂他是"阉赘遗丑"。可见士族对曹操的出身,还是有些瞧不起的。这段经历,让曹操对名士清流有了抵触心理。
而在思想上,曹操没有受到传统封建礼教的束缚,他更倾向于名家与法家思想。傅玄曾说:"魏武好法术,而天下重刑名。"
因此曹操对东汉名士标榜的名节、德行表示反感,认为他们是腐儒朋党,思想观念过于落后。
其二,曹操想要打破士族垄断。
东汉末年,随着豪族势力的不断崛起,他们掌握的资源也越来越丰厚。而这,则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因此曹操在政治、经济、军制上进行改革,其根本目的在于打破士族垄断。
在政治方面,州郡之间的豪强士族通过联姻的方式互相联合,他们借助察举制,使得世家中的后辈子弟能顺利进入朝堂。经过多年发展,豪族逐渐演变成门阀,就像汝南袁氏这样,便是门人故吏遍布天下。
所以曹操推行"唯才是举",便是对士族"唯贤是举"最好的反击。
在经济方面,豪族集团在崛起的过程中吞并了很多的土地,造成很多农民流离失所,从而破坏了国家的稳定。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又大力推行屯田,将土地收归国有,使得百姓恢复生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豪强集团在地方上的影响力。
在军事方面,豪强集团拉拢了不少流民,让他们成为族中的部曲。这些部曲尽管名义上听从曹操,但实际上,他们只忠诚于家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曹操创造性地改进了都督制。他委派曹仁、夏侯惇等心腹将领为一方都督,令他们对辖区内的部曲进行统一调配。为了获取军功,这些豪强不得不听从都督的调遣。
不仅如此,曹操在掌权之时,曾多次擅杀名士。这种手段虽然强硬,但在镇压士族这方面上,的确起到了奇效。
曹丕能顺利即位,也离不开曹操对士族的打压之策。但曹操去世以后,门阀士族的小动作又随着曹丕篡位而愈演愈烈。曹丕若效仿曹操的暴力手段,势必会引起士族的更大反弹。
就在这个时候,陈群提出一道权宜之计,即九品中正制。
这种选官方式,将"家世"与"才干"都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从而有效缓解了曹氏与门阀士族的利益分配问题。
三、九品中正制为何沦为形式?
九品中正制刚推行之初,起到了不错的效果。据《宋书·恩幸传》记载:"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
曹丕在位时,秉承父亲"唯才是举"的用人思想,同样收获了不少人才。但九品中正制的本质,便是一道权益之计,它能在推行之初起到有效作用,是因为两种培养它的两种环境,尚且处在变化之中。
首先,曹魏政权之中,曹氏与士族集团的斗争尚不明确。正因为双方角力,曹氏才能如愿收拢寒门才子为己所用。
但在曹魏后期,代表士族阶层的司马氏一族崛起。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掌握朝中大权之后,朝廷选拔人才便开始向士族倾斜,最终造成西晋年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
其次,三国鼎立时期,战争依旧频繁,人口迁徙与流动现象也始终存在。
西晋史学家卫瓘评价道:"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且为一时选用之本耳。"
显然,九品中正制设立的另一原因,便是适应这种频繁的人口流动现象。中正官为朝廷举荐自己辖内的同郡(乡)才子,是朝廷选拔流寓人才的必要手段。
结语:
西晋一统之后,中华大地进入短暂的和平时期。再加上代表司马氏一族的上位,导致门阀世家最终确立了自己在政治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九品中正制彻底沦为形式化工具,从而成为门阀世家维护自身地位的绝佳手段。东晋年间,"王与马,共天下",可见门阀士族的影响力堪比皇权。
即便此时的社会依旧处在战争与动荡之中,但九品中正制也早以固化,再无转圜的余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0 0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