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论中医之满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朱光 河南中医药大学•身体的胸、胁、脘、腹等有空隙的部位出现堵闷、窒塞、䐜胀等不适感者,均可称之为满病,具体如结胸、胸痹、痞满、鼓胀、胆胀、肠痹等。•满之出现,基本病机为气机不...……更多
问止中医 | 于素丽医师:治胃胀伴牙龈肿胀出血
...的症状,如乏力、困倦、便溏或便秘等的表现。本病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痞满”“胃痞”等证范畴。胃痛之名最早记载于《内经》,《内经·灵枢·经脉》云:脾足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更多
人体的清道夫——保和丸,最适用于3类人群,看看你在不在其中?
...腹痞满胀痛,更有甚者,还可能会出现泄泻等症状,而在中医看来,这些都是典型的“食积证”,造成食积证的主要原因也就是饮食不洁、暴饮暴食,而在《黄帝内经·素问》中,也有着这样的说法,即“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更多
问止中医 | 于素丽医师:妈妈们注意,这3类不同的儿童咳嗽
...嗽11岁的N宝宝素体脾胃虚弱,易受寒的体质,先前在问止中医治疗脾胃和夜尿,近因咳嗽三天,时有打嗝来就诊。刻下症状:咳嗽,流清鼻涕,时有鼻塞,有痰但咳不出,纳可,时有打嗝,大便黏不成形,睡眠可。舌质淡红,苔...……更多
人老腿先老 背后“祸首”要弄清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郭仲华 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62岁的张先生自打退休就明显感到衰弱,身体不灵活,走远路、上楼梯很费力,他以为是缺钙,就经常吃钙片,但效果不佳,到医院老年科咨询医生,经检查和评估...……更多
《黄帝内经》手诊原理及运用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王建康 钟光辉 邓颖萍 陈璐佳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宁波中医院 陈丹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夏煜听 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手掌作为整体的一部分,通过经脉血络联通全...……更多
刘志明“胃痛宜和”思想探微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赵玲瑜 湖南省湘乡市中医医院•刘志明将“和”贯穿于胃痛审证辨治的全过程。他指出,胃痛有急有慢,急性胃痛有寒有热,热痛当清,寒痛当温,宜用“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的和法。慢性胃痛...……更多
问止中医 | 杨佩医师:治肠梗阻一例
...腻。腹诊:脐旁压痛;小腹压痛;少腹压痛。将症状录入中医大脑后开出处方。寒湿相搏,腑气不通,初步当化瘀通结,同时温里散寒。因为小朋友当时很痛,在爸爸跟奶奶的鼓励下,克服了对针具的恐惧感,握着爸爸的手进行...……更多
乍暖还寒话清明,济南南郊医院中医养生话健康
...旺,因此清明是一个尤为重要的养生节气。济南南郊医院中医科与大家聊聊清明节时期的养生话题。中医认为,春与肝相应,立春之后,人体肝气渐盛,在清明之际到达最旺,如若肝气升发太过或者郁滞不畅,就会造成脏腑功能...……更多
无精打采、身体乏力?也许是“春火旺”
...发而上火。如何清火养生、安然度春?一起来听听浙江省中医院风湿免疫科中医学博士吴山医生的建议。口苦目干、胸闷失眠竟是体内“火气”太旺25岁的小李(化名)是一名研究生,最近忙着处理毕业前的各项事情,压力较大...……更多
防治时令病 中医这样做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本报记者 章关春 楼彦 通讯员 许宝才 汪雯 方昉时令病又称时病,为不同于瘟疫的一类因四时不正之气引起的季节性疾病。清代浙江衢州医家雷丰以四时为主轴,论述不同季节外感时病的发生、发展机...……更多
中医:“老胃病可能病根儿不在胃,要肝胃一起调!”
...药都不见效。究其根本,还是没有找到引起胃病的根源。中医胃病专家唐庆主任经手的胃病不计其数,很少有患者是单纯胃部问题,而是常与其他脏腑有关。唐庆主任表示:“很多人的胃病都和肝有关,表现在胃而病根在肝,所...……更多
升麻杏仁煎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名医名方升麻杏仁煎沈炳章,1943年出生,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太仓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曾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苏州市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更多
辨治口疮重在分清“火”之虚实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韩燕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口疮,也称为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其特征是口腔黏膜上皮的损伤和溃疡形成。口疮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好发于唇内侧、颊...……更多
基于“虚浊瘀毒”递进论辨治癌症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张智龙 王栩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癌症是全球人类第二大死亡原因,严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随着老龄化的加剧,癌症所致负担将逐渐增加。中医药在防治癌症方面有着一定优势,能够改...……更多
兵家思想对《黄帝内经》理论构建的影响(上)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张登本 陕西中医药大学•兵家思想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黄帝内经》在用药、用针治病如用兵的理念引领下,化用兵家“令行禁止”理念建构了生命科学知识体系中的相关原理和禁戒之...……更多
临床识病要“七辨”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曹建春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秦皇岛医院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的精髓,包含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丰富的技术体系。整体观念强调要全面地看问题,就是要掌握事物的方方面面,...……更多
中医:入冬之后怎么“补”?做好攻略很重要!
...冬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从中医的角度看,体质的强弱与饮食、作息有着很大的关系。一、饮食、作息是怎么影响体质的《黄帝内经》讲:“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更多
运用《汤液经法图》精准透视中医组方配伍本原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金锐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汤液经法图》《汤液经法图》收载于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以下简称《辅行诀》),是南北朝上清派道家传承人陶弘景所著。该书自1900年在莫高窟藏经...……更多
半夏泻心汤适用于脾寒胃热、中气虚弱者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陈玉铭 甘肃省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半夏泻心汤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多次出现,是临床常用的经方。本文从小柴胡汤的加减、下后的三种转机,结合个人对于药物剂量、加减变化的经验以及...……更多
高血压患者注意“寒露养生”
...丝丝寒意。10月8日,也恰逢第26个全国高血压日。江苏省中医院心血管病科行政副主任、高血压研究所执行主任、副主任医师刘鸣表示,这种气候变化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更易引起血压的波动,需要注意“寒露养生”。重保暖。...……更多
阮亦周辨治胃痛八法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阮宗武 江苏省盐城市中医院阮亦周系苏北名中医,师从清末民初兴化名医顾余斋,生前为江苏省盐城市中医院业务院长,德术兼备,擅长中医内科、妇科,处方用药轻灵平和、配伍精妙、匠心独运,...……更多
四季食饮中的中医智慧
...活最基本的要素,也是提供人体每日能量的重要保障。而中医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摄食养生上有着独到见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那么,四季食饮中有哪些中医智慧呢?饮食有节《黄帝内经》有言:“上古之...……更多
健脾法治疗小儿咳嗽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庞国伟 山东省邹城市中医院咳嗽者,即有声而复有痰也。一般治疗咳嗽常从肺论治,以止咳化痰为主,笔者临床多从脾论治,效果甚佳,曾治愈一位长期反复发烧咳嗽的6岁患儿,经治疗后患者咳嗽...……更多
《黄帝内经》生命之“神”探究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刘晨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是人类认识自然所形成的一个概念,其内涵十分宽泛,几乎涉及与人类活动相关的方方面面,如自然科学、人文、哲学等。中医学理论在其发生过程中,受传...……更多
饮之不当可致病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黄鸿昊 暨南大学中医学院饮食与养生息息相关。在现代,饮之不当的情况经常出现,过量饮用冷水、酒、茶、奶茶及各式饮料等,均可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必须重视“饮”的禁忌,避免伤...……更多
湿气有三源,只治脾可不行,参苓白术散这样搭配才有效
...多了,运动的时间少了,喝冷饮的次数多了。不少人去看中医时,舌头一伸,就会得到一个答案:“有湿气。”有湿气怎么办呢?一提到祛湿,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参苓白术散可以健脾祛湿,但是用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效果也不...……更多
肢体瘦弱,却腹部肥胖?不妨多了解下
...就是身体和四肢都不胖,唯独就腹部鼓鼓囊囊的,也就是中医时常提及的“腹型肥胖”。腹型肥胖要如何理解呢?对于腹型肥胖的人来说,他们的身形很是不匀称。硬要说他们肥胖吧,但是除了腹部外,其他肢体四肢又显得比较...……更多
李佃贵应用僵蚕经验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姜冲 王绍坡 李佃贵国医大师工作室僵蚕,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在书中被列为中品。蚕染病而死,死而不朽,故名僵蚕。《神农本草经》对僵蚕的功用进行了初步的记述,言其主治“小儿惊痫夜...……更多
体内有病,舌头先知?医生提醒:这些变化可能暗示脏腑出现疾病
舌象是身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其实“望”除了包括看气色、看身形等,看舌象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舌象反映出的身体变化,往往会早于我们的感受,可以对我们起到提示或预...……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多散步真的对血管好吗?医生说实话:年过50,坚持3件事比运动
韩大爷今年62岁,身体一向还算硬朗。然而,3个月前,他被查出了高血脂。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健康问题,韩大爷并没有选择坐以待毙
2024-06-17 13:39:00
女性身高152—176cm标准体重对照表,若你达标,不用减肥
女性在形象管理的道路上,历来都对自己的外貌有着极高的要求。其中,脸蛋与身材无疑是她们最为关注的两大焦点。这两点不仅是女性魅力的体现
2024-06-17 13:42:00
为什么脑梗逐渐增多?医生提醒:睡觉时常有4个异常,要及早检查
脑梗全称脑梗塞,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是脑卒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之一。它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诱发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
2024-06-17 13:39:00
女性绝经后,会衰老吗?医生:4物要舍得吃,或有帮助
似乎一提到女性脾气不好,便会被认为她不是在月经期,就是更年期了。其实,这并不是无理取闹,是所有女性都要经历的生理过程,也是过渡到老年期的重要阶段
2024-06-17 13:43:00
转告父母:服用“他汀药”期间,尽量少碰这4物,别再忽视
他汀类药物,作为临床降脂的得力助手,以其卓越的疗效在医学界崭露头角。这类药物能够巧妙地调和人体内的脂质成分,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024-06-17 13:51:00
女护士处理男患者隐私部位时,会觉得尴尬吗?27岁护士说出实话
一旦出现明显的身体不适,多数人会选择去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医院里除了有医生之外,还有很多女护士。女护士又被称为辛勤的“白衣天使”
2024-06-17 13:51:00
绝经后的女性,是否有保养子宫的必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进入绝经期后,女性的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包括荷尔蒙水平的改变、骨密度下降、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等
2024-06-17 13:44:00
浙大研究:每天多吃一个鸡蛋,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李阿姨,您的骨骼密度测试结果真是让人叹为观止,这份健康报告上显示的数值,简直比许多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还要优秀!您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如此精心地呵护自己的骨骼健康的呢
2024-06-17 13:47:00
56岁大妈用艾叶当枕芯,半年后去医院体检,医生羡慕:气色红润
李大妈今年56岁,从农村老家归来后,手中提着一兜沉甸甸的晒干艾叶,脸上洋溢着喜悦与期待。她兴冲冲地宣布,要用这些艾叶制作一款艾叶枕头
2024-06-17 13:45:00
用艾叶泡脚,真的能“祛湿”吗?艾叶究竟是降火还是上火?
艾草,这味历史悠久的中药,早已深深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日常生活之中,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24-06-17 13:52:00
大爷顿顿不离大蒜,7个月后去体检,医生疑惑:平常咋吃的?
大蒜是国人饮食中常用的一种调味食材,也是民间传说具有各种神奇效果的“治病神器”,有人说大蒜可以杀菌灭虫、还有的人觉得大蒜抗癌有一套
2024-06-17 13:46:00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冠心病的前兆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是一家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三级心脑血管专科医院,是黑龙江省市医保、新农合定点单位,哈尔滨市急救中心香坊第三分中心
2024-06-17 14:16:00
喝下中药多长时间有效果?如何判断是不是对症了?医生告诉你
在我国古代,药学堪称璀璨夺目的瑰宝,它深深根植于华夏大地,凝聚了中华民族千年来的智慧与心血。中国传统医学的药学理论,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
2024-06-17 13:58:00
北京好年华五维锚定双眼皮:“五眼比值”为什么比“眼裂长度”更科学
对于咨询或者面诊过双眼皮手术的姑娘们来说,“眼周数据测量”是一个并不陌生的环节,比如眼裂长度、眉眼间距、内眦赘皮、上睑下垂等等
2024-06-17 14:16:00
高血脂不能吃香菜?医生:若想降低血脂,3种菜尽量少吃
老李自从去年查出高血脂,就一直有控制饮食,为了降血脂更是连肉都不吃了,想着每天吃素总不会有血脂问题了吧。没想到3个月后复查
2024-06-17 13: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