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阮亦周辨治胃痛八法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2-13 10:1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 阮宗武 江苏省盐城市中医院

阮亦周系苏北名中医,师从清末民初兴化名医顾余斋,生前为江苏省盐城市中医院业务院长,德术兼备,擅长中医内科、妇科,处方用药轻灵平和、配伍精妙、匠心独运,尤其对诊治胃痛颇有心得。现整理总结其治胃痛八法如下,以飨同道。

1 首重胃气以固其本

胃为五谷之腑,又号太仑。水谷入口,皆注于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浊气归心”“经气归于肺”,故称“胃者,五谷之海”,其气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成为奉养生身之大源。经云:“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故胃气在疾病的发展及转归中起主导作用。李东垣指出:“脾胃虚,则五脏六腑、十二经十五络、四肢百骸皆不得营运之气,而百病生焉。”阮亦周通过多年临床实践深切体会到“故凡欲察病者,必须先察胃气”之理,曾说:“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明代医家缪希雍说:“谷气者,譬国家之饷道也。饷道一绝,则万众立散。胃气一败,则百药难施。”所以“治阴阳诸虚病,皆当以保护胃气为急”。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阮亦周首先关注胃气盛衰,取方轻灵,认为用药不宜攻伐,苦寒太过,以免耗伤胃气。若胃气一败,后天化源告竭,则终成败局,临床屡见不鲜。因此,大病初愈时,邪气一退,须甘平养胃、扶正固元,饮食进,胃强而安和五脏。实践证明,注意扶持胃气建立在整体观念基础之上,是临床辨证的精髓,而养胃扶正以祛邪、通调气机以和胃则为具体的主要治疗措施。

2 舒展通降以调气机

适应症:胸闷不畅,嗳气频频,胃脘胀满,脘痛连胁,时欲吐酸水,舌苔薄白,脉弦。胃痛,俗称“肝胃气”,临床上情志怫郁、气机不畅类型多见,由于肝气郁积,横逆犯胃,胃失通降而见诸症。张景岳指出:“胃脘痛证,多有因食、因寒、因气不顺者。然因食、因寒,亦无不皆关于气。”故气机郁积、升降失调是本病之关键,法当理气和胃。亦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所说:“今胃被肝乘,法当补胃,但胃属腑阳,凡六腑以通为补。”时人多用柴胡疏肝饮加减,而阮亦周喜用四七汤加减,药用苏梗、制半夏、川厚朴、茯苓、白术、佛手、木香、枳壳、金橘叶、香橼皮之类。疼痛者加川楝子、延胡索;气逆噫嗳者加代赭石、旋覆花、沉香花;腹部胀满者酌加乌药行气消胀。用药同时注意忌刚用柔,做到疏肝不忘和胃,理气还防伤阴,辛燥耗气药物用量宜轻。

3 苦降辛通以调升降

适应症:脾胃不健,升降失常,寒热互结,清浊相干。症见心下痞满,作胀不舒,嗳气频频,口苦心烦,时有嘈杂欲吐。治以辛开苦降、寒热并投。选方以仲景半夏泻心汤为主。药用制半夏、炒黄芩、黄连、干姜、淡吴茱萸、太子参、白术、甘草。疼痛者加川楝子、延胡索;痞满胀甚者去太子参、甘草加木香、枳壳;嗳气频频者加佛手、绿梅花、金橘叶、香橼皮芳香理气之味;胁痛者可加醋柴胡3g、醋制香附10g,药宜轻灵条达。即前人谓“治肝即可安胃”之说。

4 温中和胃以散寒止痛

适应症:胃痛时作,畏寒喜暖,喜饮热饮,痛时按之则舒,时有泛吐清水,舌苔薄白,脉细缓。寒邪犯胃,或食生冷,以致寒积于中,阳被寒遏,气机不展而疼痛。选方以良附丸加味,药用高良姜、制香附、荜澄茄温中止痛,太子参、白术健脾益气,半夏温胃止吐,陈皮、佛手、沉香花、香橼皮理气畅中、和胃止痛。

5 活血止痛以化瘀阻

适应症:胃脘疼痛,痛有定处,痛如针刺,伴有嗳气、口苦口干,舌边有紫斑,脉涩。病机为气滞日久、瘀阻脉络,治以活血止痛,兼化瘀阻,方选用血府逐瘀汤合手拈散加减,药用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五灵脂、玫瑰花。疼痛者加制乳香、没药、延胡索等,亦可加入醋炒柴胡、郁金、枳壳行气之类;疼痛甚者加炙九香虫、炙刺猬皮等虫类药物。“气行则血行”,理气之药不宜用辛温耗气伤津之味。(注:手拈散出自程钟龄《医学心悟》,由醋炒延胡索、醋炒香附、醋炒五灵脂、酒炒没药组成)

6 温化痰饮以鼓胃阳

适应症:头昏如蒙,目眩,胸闷不畅,泛吐痰涎,并见胃痛嘈杂,舌苔薄白腻,脉濡。水谷精气得脾之健运、肺之治节、肾之温煦、三焦之气化,以生气血津液,营养全身。脾胃虚弱,中阳不振,运化失职,输布失司也可以成饮成痰。《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云:“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即指饮在肠胃。饮停中焦,气机不利,故见胸闷、胃痛时作;浊邪上逆、胃阳受戕则见泛泛欲吐。饮为阴邪,得温则化,选方以苓桂术甘汤加减,药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温化痰饮。脾胃不和,运化失健,水谷精微失其正,积成痰涎停积于心下胃脘,则可见心下痞满、两胁胀痛、胃脘疼痛、咽似物阻、苔腻脉弦等症,诚如朱丹溪指出:“痰因气滞而聚,即聚则碍道路,气不得运,故作痛矣。”阮亦周则以痰湿论治,常选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绿海粉、大贝母、半夏、橘红等理气化痰。呕吐者加黄连、干姜苦辛并用,可收显效。

7 甘寒生津以养胃

适应症:胃痛隐隐,时发低热,口燥咽干,胃脘时有灼热感,大便时干,舌红少津,脉细弦。胃属阳明而主燥,属阳土,以阳气为本,赖津液之濡养。胃者体阳而用阴,由于呕吐、发热、药过辛燥以致郁热伤阴、津液内耗、胃络失养而感胃痛隐隐、胃有灼热感;津不上乘,则觉咽燥口苦、肠道失润而见便燥。治当以甘寒生津养胃,方用一贯煎加减,药用南沙参、麦冬、生地黄、枸杞子、石斛、当归。便秘者加瓜蒌霜、火麻仁;胃脘灼热者加蒲公英、菝葜,对津伤胃痛者有益胃生津之效。另外亦可加入佛手、陈皮、梅花等清香理气开胃不伤阴之品,以助药力。

8 大病瘥后,重在调理脾胃

适应症:头昏乏力,面黄无华,胃痛时作,纳谷不香,舌淡,脉缓。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气旺则五脏受荫,胃气伤则百病丛生。大病之后,气血不充,脾胃受损,治当调理脾胃、建运中州以复气血生化之源。诚如清代名医张璐玉所说:“故凡病久不愈,诸药不效者,唯有益胃、补肾两途。”阮亦周一般选方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培建中土,使药气四达,则周身气机流通,水谷精微得以敷布。贫血者亦可配以四物汤随证施治。六君子汤为健脾益气之剂,可使脾胃表里相合,络脉相通,气血循回浑然一体以治胃痛。故健脾益气即在治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3 13: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刘志明“胃痛宜和”思想探微
... 赵玲瑜 湖南省湘乡市中医医院•刘志明将“和”贯穿于胃痛审证辨治的全过程。他指出,胃痛有急有慢,急性胃痛有寒有热,热痛当清,寒痛当温,宜用“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的和法。慢性
2024-01-24 10:06:00
气郁、湿热、瘀血、虚寒均能引起胃痛?4个中成药,理气和胃止痛
胃痛,可能是我们大多数人都遇到过的毛病,有时候吃饭不注意,饮食不健康,或者生气之后呢,就容易出现胃脘部的疼痛感,有的人是胀痛,有的人是刺痛,还有的人是隐隐的痛。那不同的疼痛,往往
2024-04-09 12:08:00
胃胀痛、消化差?可能是脾虚气滞在 “捣鬼”!
...家揭开它的真面目,掌握科学调理方法!一、脾虚气滞:胃痛背后的“隐形推手”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负责运化食物与水湿。当脾气虚弱,无法正常推动食物消化,就会导致气机
2025-04-27 11:18:00
奥美拉唑服用多年不管用,治疗方向错了,不妨看看中医
...便不通、舌苔白腻的表现。寒邪客胃受寒后突然出现剧烈胃痛,伴有呕吐甚至出现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等表现。这一类型的患者可喝点生姜红糖水或热水袋热敷,就能缓解症状。肝气犯胃肝气犯胃型的
2024-05-09 10:42:00
李佃贵结合胃镜辨治慢性胃炎
...减少疾病复发等方面有确切疗效。慢性胃炎属于中医学“胃痛”“痞满”范畴,病因病机多与饮食伤胃、脾胃虚弱、外感六淫和情志不遂等有关,常见证型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寒、脾胃气虚、胃阴不
2023-11-02 06:54:00
调和法治脾胃病
...和、胃肠不和、肝肠不和七种情况。调和法属于中医治病八法之一。《素问·运气》最早提出的“从其气则和,逆其气则病”即强调了人体气机调和的重要性。临证时重视相邻脏腑“失和”的病因,
2024-04-29 10:01: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王雪茜:中医如何认识胃痛?日常又该如何调摄?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发生疼痛为主症的一种脾胃肠病证。胃痛的病因饮食不规律包括节食或饮食过饱等行为。长时间空腹会导致胃部分泌胃酸,胃酸会对胃壁产生损害,会导致胃痛。吃的
2025-01-26 14:55:00
萎缩性胃炎不难治,搞对思路很重要,做到这几条,没什么大问题
...里。初诊:舌淡暗胖,苔白厚腻、双脉弦细滑,加上她有胃痛、嘈杂、失眠症状,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弱证,治则:益气健脾,和胃行气,遂开方。治疗1周后复诊,患者诉胃痛症状几乎不明显,偶觉
2024-07-01 13:04: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任加峰:消灶调机 以通为补治疗胃溃疡
...。另外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气机阻滞也会导致胃痛。长时间久病不愈,损伤了脾胃的阳气也会引起脾胃虚寒,导致胃部隐隐作痛,或者是热邪伤阴、胃阴不足引起的阴虚胃痛。任主任从医
2024-08-16 16:5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本草茶饮飘香武当,健康理念“圈粉”中外游客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柴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武当山景区内外,数家以“本草茶饮”为特色的体验店,以其独特的健康理念与清新口感
2025-10-07 17:40:00
四川友谊医院蒋林君介入治疗技术怎么样?
宫颈癌作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其防治工作一直备受关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手术与放化疗之外,微创、精准的介入治疗
2025-10-07 18:04:00
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中西汇通,以患者为中心的肿瘤诊疗观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西方医学虽然占据主流地位,但中医药学在肿瘤防治领域的独特价值与临床潜力,仍有待深入挖掘。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
2025-10-07 18:05:00
素颜霜选对不浪费!五大高性价比品牌,学生党也能入
在日常美妆护理中,众多女性正受困于素颜霜选择难题:早八通勤想快速提亮却怕假面感;敏感肌换季泛红时,既想遮盖瑕疵又担忧成分刺激
2025-10-07 18:05:00
痔疮膏怎么选?2025年痔疮护理膏7款权威推荐:细分场景精准适配
《2025 中国肛周健康消费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痔疮患病人群突破 6.1 亿,25-50 岁群体占比 85%,细分场景痛点显著
2025-10-06 23:03:00
四川友谊医院:为不同病情患者制定更贴合实情的诊疗方案
针对肺癌、宫颈癌治疗“分期不同、需求各异”的痛点,四川友谊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依托多学科协作、尖端设备与个性化方案
2025-10-06 23:04:00
津力达从“治已病”到“防未病” 助力糖尿病的“防”与“控”
近年来,随着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攀升,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2024年12月31日发布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明确推荐津力达颗粒用于2型糖尿病的防治
2025-10-06 23:06:00
节日餐桌鲜味足 时令蔬菜扎堆上市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养生美味上餐桌、“药食同源”受青睐、火锅食材花样多。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厦门各种秋季时令蔬菜丰富“菜篮子”
2025-10-06 08:50:00
节日饮食“三注意” 吃得开心又健康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陈莼)国庆中秋佳节,正是亲朋好友欢聚好时光。无论外出就餐还是居家团聚,市疾控中心提醒:节日饮食“三注意”
2025-10-05 08:34:00
假期作息不规律 当心麦粒肿找上门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 通讯员 陈芳)国庆中秋双节假期过半,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眼表与角膜病科接诊量增多
2025-10-05 08:34:00
“火烧第一,友谊第二,比赛第三”?别再纠结方的圆的!这个假期跟着美食游河北
“驴肉火烧必须是方的!”沧州球迷的呐喊声响彻沧州体育馆“地球可以是方的,但是驴肉火烧必须是圆的”保定球迷则亮出巨型条幅坚定回应10月4日晚“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的赛场上球
2025-10-05 18:19:00
记者走基层·假日消费 活力涌动|麻油月饼 老手艺做出年轻味
10月3日,张家口市裕兴长糕点店的生产车间内,糕点师傅们正在制作麻油月饼。 河北日报记者 刘雅静摄“来五包麻油月饼,每包里各种馅儿都来一个
2025-10-05 08:36:00
消化系统疾病急诊患者增多 医生提醒:享美食也要有节制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记者昨日从厦门市各大医院获悉,假期以来,各医院急诊科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明显增多,其中急性胃肠炎患者增多尤为明显
2025-10-04 09:20:00
视频|孩子秋季腹泻 烟台毓璜顶医院儿内科专家提醒:高油、生冷、高糖… 这些食物吃了会更严重
胶东在线9月30日讯(记者 栾雪 通讯员 李成修 王婧)秋季是儿童腹泻高发期,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或饮食不当都可能让孩子拉肚子
2025-10-04 02:03:00
减什么肥?贵州这么多美食,吃饱再减!
谁说贵州只有山水?丝娃娃的酸辣、酸汤牛肉的鲜醇、羊肉粉的浓香、活油烙锅的焦脆……贵州美食特立独行,拒绝千篇一律。这个假期
2025-10-03 22: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