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健脾法治疗小儿咳嗽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4-11 09:5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 庞国伟 山东省邹城市中医院

咳嗽者,即有声而复有痰也。一般治疗咳嗽常从肺论治,以止咳化痰为主,笔者临床多从脾论治,效果甚佳,曾治愈一位长期反复发烧咳嗽的6岁患儿,经治疗后患者咳嗽发作次数及每次发病时间明显减少,现将经验整理分享如下。

刘某,男,6岁,2024年1月26日初诊,大寒。主诉:咳嗽20余天。患儿家长诉患儿平素易感冒发烧,每次均需输液治疗,每次感冒持续时间较长。本次发热20余天,输液治疗后已退烧3天,现仍有咳嗽咳痰,流黄涕,口干有味,夜卧不安,便秘。舌淡,苔薄,脉沉滑。

诊断:咳嗽。

治法:健脾化痰,调节气机。

方用枳桔二陈汤加减:枳壳6g,桔梗6g,半夏6g,茯苓6g,化橘红6g,炙甘草3g,柴胡6g,黄芩3g,前胡6g。5剂,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2月2日二诊:患者未发热,咳嗽咳痰未作,纳可,鼻塞,大便微秘,舌淡,苔薄,脉沉缓。方用六君子汤加杏仁加减:党参6g,白术6g,茯苓6g,炙甘草3g,化橘红6g,半夏6g,炒杏仁6g。5剂,煎服法同上。

2月16日三诊:患者再次咳嗽3天,鼻塞,便秘,舌淡,苔薄,脉沉。方用六君子汤合桂枝汤加减:党参6g,白术6g,茯苓6g,炙甘草3g,化橘红6g,半夏6g,桂枝6g,白芍6g,生姜4g,大枣6g,焦山楂6g,炒六神曲6g,炒麦芽6g,炒杏仁6g。5剂,煎服法同上。

3月8日四诊:患者发热2天,未输液,已退烧3天,咳嗽咳痰,舌淡,苔厚,脉沉。方用枳桔二陈汤加减:枳壳6g,桔梗6g,半夏6g,茯苓6g,化橘红6g,炙甘草3g,焦山楂6g,炒神曲6g。5剂,煎服法同上。

按 《素问·咳论》载:“五脏六腑,皆能令人咳,非独肺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说明胃中寒可以导致肺寒。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孩童常食用油腻零食及各种生冷瓜果,伤及脾胃,导致脾土虚湿,运化失司而成湿痰。《素问·咳论》有“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之说。脾与胃相表里,脾为胃行其津液而上输于肺,痰饮聚于胃,则脾阳亦困于湿。脾属土,肺属金,土生金,脾土为木,肺金为子,母病及子。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所以治痰一定要治脾,尤其是小儿脏腑未充,本就脾胃虚弱,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脾升胃降功能正常,肺的宣发肃降功能才能正常发挥。另外患儿有口味,夜卧不安,同样说明脾胃运化不及,胃腐熟不及则口气上溢,胃不和则卧不安。

枳桔二陈汤出自《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由枳壳、桔梗合二陈汤组成。桔梗性味苦辛平,能开宣肺气,祛痰排脓,开肺气之结。《黄帝内经》云:“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枳壳味苦,能泄至高之气。二者相伍,升降气机,有“通肺利膈下气”之效。二陈汤为化痰基础方,健脾化痰,“持中央,运四旁”。患者初诊时发热20余天不退,考虑邪羁留在半表半里不去,少用黄芩、柴胡,一是去邪,二是促肝左升之气,前胡助肺右降之气,从而使气机升降顺达,则咳嗽止。患者二诊时,咳嗽咳痰均好转,唯有鼻塞,用六君子汤护脾胃,助脾胃运化,防痰生,加用杏仁止咳润肠。三诊时患者再次咳嗽并出现外感症状,在健脾化痰消食的同时予解表药,5剂后好转。四诊时可见患者再次发热,但是发热时间较以往减短,脾胃损伤非一朝一夕就可好转,预防仍是关键,平时的养生保健及护理不可缺少。始终嘱患儿禁食生冷油腻,保护患儿的生生之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1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医里“五积”究竟是哪“五积”呢
...实,懂中医的朋友不难发现,五积散实际上就是平胃散、二陈汤等方剂的“进阶版”,只不过又加入了一些其他的药物罢了,五积散这个方剂重用苍术,因为本药不仅可以解表,又能祛湿,再配合厚
2023-07-12 17:22:00
小儿食积为什么会发热
小儿食积为什么会发热?食积是中医的一个病证,是指小儿乳食过量,损伤脾胃,使乳食停滞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肠疾患。食积一证多发生于婴幼儿,主要表现为腹部胀满、大便干燥或酸臭、矢气臭秽、嗳
2023-06-05 16:50:00
长时间宝宝腹泻怎么护理
...用中药汤药,多以补脾燥湿利水处方用药。常用的方剂有二陈汤加减(陈皮9g、茯苓9g,白芍9g,防风9g,泽泻9g,竹茹9g
2023-06-14 13:56:00
东城中医医院:眩晕病症怎么办?化浊清窍,中医有方!
...匮要略》的“泽泻汤”,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二陈汤”有机化裁而成。健脾利湿,祛痰理气,主治痰湿中阻之眩晕。眩晕宁丸功能主治具有健脾、燥湿、祛痰之功效。用于痰浊中阻所致的
2024-07-23 17:26:00
五苓散为主治疗紫癜顽疾
...结。病程缠绵,难有速效,更难以治愈,故运用五苓散、二陈汤、苓桂术甘汤等方剂辨证加减,在健脾利湿基础上化痰祛瘀。肺脾肾同治,气血水同调,理法方药完备,治无定法,有是证即用是药,
2024-03-13 11:29:00
二陈丸巧搭配,上祛肺痰,中清脾痰,下除肾痰,挖走全身顽痰老痰
...等症状。二陈丸的名字来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二陈汤,是中医化痰祛湿的经典方剂之一。二陈丸的组方简单而精妙,半夏和陈皮都是化痰良药,半夏擅长燥化痰湿,陈皮擅长理气化湿,两
2024-06-03 11:19:00
血瘀,是百病之源!4句口诀自测一下,中医:3个药方帮助调理
...需要以健脾化痰和活血化瘀为主要原则,常用的药方包括二陈汤和逐瘀汤。这些方剂的成分包括柴胡、赤芍、当归、圣地、川穹、太红、枳壳、桔梗、怀牛膝、姜半夏、茯苓、陈皮、射干、全瓜蒌、
2024-07-15 12:03:00
中医如何应对小儿积食发热
小儿经常出现发热,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常常不知所措。实际上,发热只是一种症状表现,大多数与体内炎症有关。积食是小儿发热的常见原因之一,积食会导致一系列消化问题,继而引起炎症反应。在
2024-07-05 08:43:00
咳嗽就喝急支糖浆?大错特错!2个中成药,分清寒热,有效止咳
...半夏、茯苓、炙甘草,这4味药,其实就是”化痰鼻祖“二陈汤的成分,二陈汤整体都比较温燥,对于肺中的寒痰、湿痰均有消除作用。还有枳壳、前胡两味药,与急支糖浆中的药物一样,是宣降肺
2024-07-19 10:5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