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北宋奇懒的诗人是谁,一生只写一首诗
...有机会从同事们口中得知,原来杭州新任知州是一位名叫范仲淹的大人物,不仅品行高洁,对下属也极为关怀。这位知州大人有一双慧眼,总能发现人才,将属下们安排到合适的位置,使许多官员得到提拔,人人称颂他是一个顶...……更多
历史上最懒的诗人:一首诗只写2句,家喻户晓,流传千古
...宋杭州属县巡检。这两句诗是如何流传下来的呢?当时的范仲淹任杭州知府时,城中文武官员,大多得到过他的推荐提拔,受到过他的关心帮助,对他都很崇敬。但惟有苏麟,因为在外县担任巡检,不在杭州城里,因此没有得到...……更多
宋朝诗人苏麟一首诗只有两句,却被千古传诵
...是一个宋朝的官员,他写下这首诗后,呈递给北宋的名臣范仲淹,目的则是“学而优则仕”,希望范仲淹能够推荐自己做官。有人说想做官太贪图功名了,可是,做官其实是古代文人共同的理想,从孔子开始就是想从政、想做官...……更多
拍马屁也能流芳百世?范仲淹看到一首马屁诗立刻给诗人升官
...又是怎么样一段故事呢?原来,宋朝的大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曾经来到过杭州任职。在他的任期之内,范仲淹选贤举能,当地许多能力出众的人才都得到了提拔与重用,不少人更是获得了前往中央任职的机会。这时候,一位...……更多
聊聊宋朝的“懒”诗人苏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所作的《岳阳楼记》,不仅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还表达了范仲淹的爱国情怀,要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要为国家的前途与...……更多
聊聊北宋著名诗人、词人张先
...才能凭借才华以及士大夫的社会地位活得有滋有味。就如范仲淹、苏轼、欧阳修等,积极参与国事,晚年却备受政见不同的同僚折腾,欧阳修还差点因被攻击生活作风问题而身败名裂。再如柳永,虽然仕途不顺,只能寄情于青楼...……更多
揭秘历史上为妓女终身不娶的大诗人
...不像有些嫖客那样喜欢摧残幼女,“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就是一个。据清潘永因《宋裨类钞》之四《闲情》记载:“范文正公守鄱阳郡,创庆朔堂,妓籍中有小鬟者,尚幼,公颇属意。既去职,以诗寄魏介云:“庆朔堂前...……更多
...州、府选派京官充当判官时负责文案的工作。王十朋景仰范仲淹的清白之风,把范公作为自己的为政楷模。他不仅尊敬先贤,仿效先贤,还推荐当地的贤达人士出来为民做事,陆游的父亲陆宰便是其中一位。陆宰通诗文、有节操...……更多
从《断句》看苏麟:北宋文人的才情与仕途追求
...始终脱离不开的重要人物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但其实他的头衔还有很多,并且出自他手的千古名句更数不胜数。众所周知,范仲淹的为官理念为要提前为民间百姓忧虑、担忧,要率先将他们担忧之事解决。并...……更多
...愈发熠熠生辉。其中,北宋杰出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父子三人先后执掌太原权柄的历史,应该是太原政治史、官吏史上一段值得回味的章节。宋庆历四年(1044),北宋著名又短命的变革“庆历新政”流产后,56岁的范...……更多
“做官”和“隐居”究竟哪个好?
...人对严子陵这种高风亮节的品格赞美得不得了,其中尤以范仲淹的句子著名:“名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范成大写《钓台》诗,来一句“各向此心安处住,钓台无意压云台”,难免就有...……更多
范仲淹与颍州的缘分
本文转自:阜阳日报通讯员 李援朝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祖籍邠州(今陕西彬县),后移居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又称“范颍州”。天圣三年(...……更多
...按创作时间先后排列的。其中人们所熟知的关于温州的三首诗——《戏题江心寺僧房壁》《泛瑞安江风涛贴然》《平阳驿舍梅花》,应该是他在奔赴福建宁德主簿途中路经温州时所作。《平阳驿舍梅花》有云:江路轻阴未成雨,...……更多
宋代灾民买不起米,知府却下令米价继续上涨,灾民:不愧是好官啊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名言。在大家的印象里,范仲淹好像就只是个钟情于山水的文学家,哪晓得他还是北宋在政坛上呼风唤雨的厉害人物呢。那范仲淹在官场到底是啥样的人呀,他又干出了啥令人惊叹的事儿呢?公元...……更多
宋诗中的哪场绝美夏雨,通篇模仿杜甫《春夜喜雨》
...如此雀跃,那田间的农人们,心里的开心自是不用提了。范仲淹曾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这首诗中我们在曾几身上找到了这种士人的人生境界。纵观全诗,只有一个“喜”字,却句句是喜,哪怕屋漏床淋,...……更多
“吴中诗冠”徐祯卿揭秘:宋朝富阳谢家的传世传奇
...先后担任过华容、公安两县的知县。他文章写得特别好,范仲淹说他“有文于时”,笔下颇有唐代名家韩愈和柳宗元的神韵,在当时与卢稹齐名,人称“卢谢”。谢炎后来可能回到了祖籍嘉兴居住,所以在《宋史》上,说他是苏...……更多
范仲淹运用经济学理念化解了哪两次危机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更多
...绅学子崇拜的七位历史人物,除豫让外,李白、白居易、范仲淹、欧阳修、于谦、王琼均有歌咏晋祠的作品流传于世。古诗词里的晋祠,以描写晋祠山水风光、人文景观、风俗民情、历史变迁为主,这些情景交融、引人入胜的诗...……更多
范仲淹:北宋的坚守与变革
...不阿;面对苍生的疾苦,总有人甘为民旗,舍生忘死。这就是范仲淹,一位北宋官场中率真坚守的正人君子。他以巍峨的志向和无私的情怀,一次次化解国家民生的危机。尤其是在杭州遇到千年一遇的大灾荒时,范仲淹制定和执行了一个...……更多
范仲淹:出身贫寒的儒生,一心革除弊政的朝廷重臣
范仲淹,字希文,祖籍邻州(今陕西彬县),生于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他出生后的第二年,任徐州军事长官秘书的父亲范墉因病去世,母亲随后改嫁到山东淄州长山县一户姓朱的人家。范仲淹改名朱说,在长山县长大成人...……更多
灾年大兴土木,这位杭州地方官是怎么想的?
↑北京故宫南薰殿珍藏的范仲淹像,清宫殿藏画本38岁那年,范仲淹第一次来到了杭州,对西湖的秀美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时的他,还是一位在基层辗转多年的小官,杭州于他,也只是过客。很多年以后,经历了人生的起落,以...……更多
...一个人事方面的感人故事,与北宋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有关。此外,另外一位北宋诗人苏麟因此成名,还被戏称为史上最懒的诗人。这究竟是啥回事呢?不妨一道赏析赏析。一、苏麟其人苏麟是宋仁宗时期的一个诗人,...……更多
豪放词宗 法学大家
...第一部刑法典。宋代的士大夫群体,如司马光、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苏东坡、朱熹等,知识渊博,“兼文章、经术、吏事于一身,融行政、司法、教化于一炉”。苏轼在科举考试的策论《刑赏忠厚之至论》中议论提到尧、...……更多
为力挺此人,杜牧不惜与白居易为敌,一首千古名作证明自己的实力
...易,但却颇有才华,杜牧形容他是“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当年张祜初到杭州,拜见了杭州刺史白居易,有意让对方举荐,可白居易却把手中的唯一名额留给了小诗人徐凝。这让杜牧气愤不已,为力挺张祜不惜与...……更多
晚唐宰相被贬海南,登高望远写了一首诗尽显旷达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抒发自己忧国忧民情怀的名句,我想此句用在李德裕身上,也绝不言过其实。“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因为,就算被贬蛮荒,回...……更多
宋仁宗时,四川果州南充县(今南充市)出了一位深为范仲淹敬重的饱学之士——何济川。济川名涉,自小熟读六经、诸子百家,还广泛阅读了地理、医卜之书。他的记忆力特强,有人向他请教书中的事,他能说出在某书某卷...……更多
罗隐的科举之路:十二年不第的悲愤与感慨
...第”。《自遣》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表现了他在政治失意后的颓唐情绪,其中未必不含一点愤世嫉俗之意,反映了旧时代知识分子一种典型的人生观。“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这句话表达了...……更多
伟大诗人白居易和他的古原草诗(172)
...声称赞:“道得个语,居亦何难?前言老夫戏之耳。”这首诗,连文坛老前辈都被折服了,可见造诣很高。后经顾大人推荐,白居易一举而成名。现在,这首诗的前四句,入选小学语文,当是人人会读,个个能背诵的。而整首诗...……更多
唐代诗人三千个,一生蹉跎是张蠙
...骆宾王七岁时写下《鹅颂》的故事,张伟小时候也写过一首诗,大概七八岁。第一首《单于台歌》:“边关将士春天归来,我独自去单于台。太阳从地里升起,黄河从天上来。沙子”转如波涛,风声如雷,欲去暗处,阴关笑不能...……更多
简介北宋时期名将杨文广
...杨文广以“班行讨贼”,后以军功升任殿直。四年(1044年)范仲淹和杨文广有过交谈,对他的军事才能感到惊奇,将他置于麾下。宋仁宗赵祯皇祐四年(1052年)狄青挑选陕西兵马赶赴广南两路助战,杨文广被调任广西钤辖(即广西临...……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 厦门受降地为何有两个?
第一次受降●时间:1945年9月28日●地点:鼓浪屿海滨旅社旧址(现鹿礁路2号)●厦门受降代表:海军少将李世甲、厦门要港司令刘德浦第二次受降●时间
2025-08-15 08:39: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⑩|青纱帐里的“阿庆嫂”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张海音 陈亚飞文案:张灵 刘杰 刘岚制作:齐媛媛 赵燕杰 马然 刘彤瑶鸣谢:中共容城县委组织部灵韵数字艺术工
2025-08-15 09:07:00
1966年上映的影片《地道战》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新利用地道战的斗争方式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2025-08-15 09:42:00
河北日报讯(记者田恬)8月15日,由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荣誉出品,河北影视集团有限公司等出品
2025-08-15 09:53:00
大禹文化②丨九州与德州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8-15 11:07:00
文学里的抗战·红旗谱三部曲丨烽烟淬笔绘红旗
梁斌。 散襄军供图盛夏,蠡县辛兴镇梁庄村。天空湛蓝如洗,干热的风裹着草木芬芳,拂过冀中平原。土地变得滚烫,像燃烧过一样
2025-08-15 11:19:00
80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分享一个热知识:《恭喜恭喜》不是拜年歌,而是庆祝抗战胜利的歌曲。
2025-08-15 11:20:00
文学里的抗战·平原枪声丨从未远去的“平原枪声”
抗战时期的李晓明。 肖张镇政府供图夏风,从平原上涌起,掠过无垠的青纱帐,晨曦里的肖张镇从酣睡中醒来。合上《平原枪声》最后一页
2025-08-15 11:22:00
80年前,抗日烽火燃遍燕赵大地。在那个鲜血与战火交织的年代,河北作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并以笔为枪打响文学里的抗战
2025-08-15 11:40:00
文学里的抗战·小兵张嘎丨苇淀深处觅“嘎子”
徐光耀近照。徐丹供图在百岁老人徐光耀床头的经典版画里,嘎子与玉英坐在船头,咧开的嘴角里盛着满溢的阳光——那是烽火岁月里最澄澈的笑
2025-08-15 12:30:00
文学里的抗战·野火春风斗古城丨暗夜星火耀古城
图为李英儒。 李小龙供图8月1日18时许,北京长安大戏院内热闹非凡,由抗战经典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改编、北京京剧院创排的同名京剧即将首演
2025-08-15 12:30:00
文学里的抗战·敌后武工队|敌后尖刀写传奇
1942年,敌后武工队军事行动前的留影,左起第一持枪者为冯志。 资料片“伟大的作品将来一定要产生,而且一定会产生在前线
2025-08-15 12:34:00
文学里的抗战·烈火金钢|烈火中的“金”与“钢”
河间市冀中烈士陵园内矗立的冀中革命烈士纪念碑。河北日报记者 田 恬摄夏日的滹沱河,阳光洒落碧波荡漾,一片绿意盎然。这条发源于山西的河流
2025-08-15 12:35:00
菏泽民盟书画院系列作品展——花风归来·田立致敬家乡国画作品展
菏泽民盟书画院系列作品展之首展——花风归来·田立致敬家乡国画作品展主办单位:民盟菏泽市委会承办单位:郓城县博物馆民盟郓城支部协办单位
2025-08-15 15:22:00
光耀太行 | 山西抗战中的白求恩
图为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外观。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张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西抗战历史长卷中,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以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2025-08-15 16: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