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秦始皇不是仁君,而是法家思想的代表
...下场,这难道能把他死亡的原因归咎到诸侯身上吗?二、秦始皇是仁君,二世而亡只因儒家迫害?在历史圈子里,有一个关于秦朝二世而亡的阴谋论,有人声称,秦始皇是古往今来少有的圣君,他所制定的法律保护了最底层百姓...……更多
揭秘秦朝速亡原因:“法家思想”需担负一定责任
...有过多欲望的人,法家思想认为欲望是混乱的根源。但是秦始皇在统一之后,很快就修建了阿房宫,皇陵等大型建筑,显然他并不是法家思想中所认为的圣明君主。其次,秦始皇和之后的秦二世其实并没有完全掌握法家思想,法...……更多
秦始皇兼并了六国,为什么又迅速二世早亡
01引言在古代历史上,最值得吹嘘的王朝就是秦朝。秦始皇可以说是千古一帝,统一了乱世,兼并了六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是令人惋惜的是,秦朝到了秦二世就将其断送了,这也是很多人比较匪夷所思的问题,秦朝与隋...……更多
李斯那么聪明,为什么选择暴虐的胡亥
...蒙恬,回到咸阳主持丧事,将自己安葬在咸阳。《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赵高当时的职务是中东府令,此外还兼管始皇帝的印玺,在嬴政的亲眼见证赵高密封信函,...……更多
揭秘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真相,他被冤枉了两千多年
前言在历史的迷雾中,秦始皇身上总有一层神秘的面纱,而其中最令人费解的谜团之一,莫过于他所被归罪的焚书坑儒的传说。多年来,秦始皇在这一事件中被扣上了残酷无情的暴君帽子,然而,新的历史解读揭示了一个令人...……更多
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国一统天下,结束了战国时期七雄割据的乱局,为天下带来了内部的和平与统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书同文,车同轨,度量衡、货币都进行了统一,全国各地的交流畅通无阻,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文化的隔...……更多
秦始皇的“法制主义”是政治形态根本特征
“法”在秦始皇的思想中占有核心位置。因为“法”是始皇话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当一个皇帝如此重法时,一定意味着他对政治和国家有一种独特的理解。当然这种理解并不具有多大的理论价值。在法家学说史上秦始...……更多
从商鞅到韩非子,法家名人的死亡之谜
...为强国。韩非子:除了君王都不是人韩非子的帝王术则让秦始皇嬴政看了大呼过瘾,主要核心思想是:质、镇、固。质,把大臣的妻子孩子当做人质,如果他不好好干,就收拾他的妻子和孩子。镇,给大臣高薪,同时断绝他的其...……更多
《商君书》和《吕氏春秋》哪个是大秦救命良方
...赏就会变成十罚无赏,到时候老百姓可真要反了。所以当秦始皇的对外战争结束之后,秦朝就不可避免变成了“蒙罪者众,刑徒相忘于道”的人间地狱了。 秦末起义那些英雄豪杰,比如彭越、英布和刘邦,全都是被秦朝苛政逼...……更多
揭秘秦始皇:历史上最英明的君王,却背了两千多年黑锅
...不同文化的交融,却被后人冠上了暴君之名。对,他就是秦始皇。在当代,秦始皇的形象似乎有些两极化,一方热烈赞美,一方则对其进行持续的抨击与批评。在接下来的篇章中,我们将为秦始皇正名,探寻他真实的历史面貌。...……更多
秦朝的建筑风格具体体现了当时文化的哪些特点呢
...制度和思想上的特点表现为中央集权和法家思想的兴起。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对权力的集中和对法律的规范。他建立了中央政权,取消了封建制度,实行郡县制,统一了币制和度量衡,统一了文字和车轮的尺寸等等...……更多
汉朝对商朝、周朝文化的继承和影响
...要是分邦建国。秦朝建立之后,这两个制度都被废除了。秦始皇去世后无论是被杀的扶苏还是继承皇位的秦二世胡亥,都没有说具体是不是嫡长子或者嫡子。这就看得出来,秦朝没有继承这个制度。至于分封制就更不用说了,秦...……更多
扶苏的死,在于他不懂秦始皇的布局
提到扶苏,总能想起他“公子扶苏”的名号。身为秦始皇的长子,秦始皇最为器重的接班人,十分有政治远见的人物,扶苏年少时的表现和其为人都赢得了后人的赞誉。司马迁的《史记》中提到“扶苏为人仁”。扶苏向来有一...……更多
韩非子的才能要强于李斯,为何含冤而死
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大一统时代,建立了君主集权的封建制度(其实这个封建和西方学术的封建并不一样),让我国的政治制度极大的领先于世界。这其中法家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法家两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一个...……更多
韩非是国王的亲戚,又是公认的盖世之才,为何没有得到韩王的重用
...。才华横溢,只见其书就深受赏识最佩服韩非的敌人,非秦始皇莫属。秦始皇读了韩非的《孤愤》《五蠢》后,被其中的思想、主张和文笔深深折服,甚至说“如果我能见到作者,就死而无憾了”。能让敌人心心念念的人很多,...……更多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功绩最伟大、历史地位最重要的皇帝,没有之一,却绝非仅仅因为他首创皇帝制度,是有史以来第一个皇帝。此外,和通常大众印象的“暴秦”不符,秦始皇更是对功臣最信任、待遇也最优厚的开国皇帝之...……更多
秦文化大一统思想,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主要因素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结束了战国以来封建诸侯长期割据的局面,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疆域空前,东到大海,西至陇西,南边直到岭南,北面则一直到河套、阴山、辽东等地区。面对这个前所未有的封建大...……更多
孔子周游列国:儒家思想的早期传播与影响
...实际上,秦能统一和儒家没有关系,孔子主张也不能帮助秦始皇打天下。秦统一是大势所趋孔子周游列国期间,秦国的统治者为秦惠公和秦悼公,这两人并非雄才大略的君主。此时的秦国并非后世秦国,虽经秦穆公努力,秦国国...……更多
韩非:法家学派的璀璨明星
...狱中的韩非送去了毒药,让他自尽谢罪,韩非想亲自面见秦始皇,可被李斯拒绝,最终只好含恨而死,嬴政在韩非下狱不久便后悔了,下令赦免他,得知韩非已死的消息,嬴政非常痛心,却又无可奈何。在韩非子一书中,韩非系...……更多
为什么古代中国要重农抑商
...到可以干预政治。比如,大商人吕不韦经过一番运作,把秦始皇的父亲异人扶上秦国的王位,等到儿子接位成为国君,也当上秦国宰相。商人可以左右政局,这就会威胁到君主的利益啊。处处为绝对君主利益着想的法家,当然会...……更多
秦始皇为何宁愿得罪读书人,也要焚书坑儒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现大一统的皇帝,也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的功绩和罪过,一直是历史学家和文人墨客的热议话题。其中,最为人诟病的,就是他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下令焚毁书籍、坑杀学者的事...……更多
秦始皇如果用西汉文景之治的黄老之术治国,秦朝能长久吗?
...用什么思想治国不能生搬硬套,要视历史环境而定。假如秦始皇以黄老之术治国,很显然就是东施效颦,贻笑大方。文景二朝以黄老治国有其可行的历史条件,秦朝统一后却不具备这种条件。黄老治国的核心思想及条件黄老思想...……更多
为什么三国子孙在金朝灭亡的时候任由自己被屠戮
...亚,人们书写相同的文字,使用相同的货币……这虽然是秦始皇的伟业,但也算是春秋战国,第一个黄金乱世最后的答卷,通俗地说就是五个字:中国初具规模!第二个金色混沌是三国时期!这是另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与春秋...……更多
为何商鞅认为必须弱民以强国
...力。商鞅的弱民,主要手段是禁止人民持有武器,和后面秦始皇收缴民间武器是一样的思路。《过秦论》说秦在统一六国之后“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也是对商鞅弱民政策的践...……更多
如果秦始皇传位给扶苏,他能带领秦国走向辉煌吗?
...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诗道尽秦始皇的雄才伟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自此以后开启了华夏民族的大一统时代。尽管每一个王朝到最后总会出现地方分裂,但是过不了多久华夏民...……更多
扶苏自刎的主要原因,是与秦始皇有分歧
秦始皇的长子,素有贤良勇毅之名的扶苏,是当时百姓心中储君的不二人选。谁知,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一封遗诏被送到上郡:“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将军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谋。为人臣不...……更多
“焚 书坑儒” 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在秦始皇于咸阳宫举行的宫廷大宴上,又发生了一场师古还是师今的争论。焚,书之举正是由此引发的。在宴会上,仆射周青臣,面腴秦始皇,吹捧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博士淳于越针对周青臣的腴...……更多
辉煌与陨落:五位二代皇帝的传奇与悲剧
...二代皇帝,看看最悲剧的是谁?一、秦二世胡亥。胡亥是秦始皇嬴政的第十八子,公子扶苏之弟,秦朝第二位皇帝,即秦二世。胡亥年幼时跟随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赵高和丞相李斯合谋,秘...……更多
秦始皇遗诏之谜:扶苏继位还是胡亥篡位?
秦始皇传位于胡亥的记录见于《赵正书》: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王死而胡亥立。而赵高、胡亥、李斯联手篡改了始皇遗诏的记录见于《秦始皇本纪》:(赵)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李斯阴谋破去...……更多
关东六国仇恨秦国,却能坦然接受汉朝的统治是为何?
...,于公元前221年建立秦朝,称“始皇帝”。公元前209年,秦始皇去世的前一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六国的旧贵族、士人、官吏等纷纷响应,拉起反秦势力,复辟故国。楚国贵族后裔项羽和沛县小吏刘邦最终成为反秦中坚力...……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问题在于:《越公其事》是不是可信?古史突出范蠡文种,弱化勾践,越公其事突出勾践,弱化范蠡文种,两者都有不可信之处,但相比之下
2024-06-26 15:08:00
作为皇帝的朱棣还做了两件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大事。第一件事是好事。朱棣营建、迁都北平,树立了北京在之后的政治文化地位。当今天的游客在故宫
2024-06-26 15:08:00
通过上文可知,古史严重扭曲了勾践的形象,《越公其事》中的勾践形象可能更为真实一些。那么,这里带来一个问题:灭吴之后,一个雄心勃勃
2024-06-26 15:08:00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家族的男人往往在天性上和思维方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看来这话不假,朱元璋的残忍在他的子孙身上如同密码一样流传着
2024-06-26 15:09:00
朱棣:1403年-1424年在位,明朝第三代皇帝,朱元璋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燕王,性格多疑好杀。攻败明惠帝之后夺位
2024-06-26 15:09:00
毕竟当时司马昭控制着洛阳城中的禁军,即便曹髦再不怕死,也没有人敢伤害曹髦,但曹髦终究不能以一敌百,他手下的数百名杂兵也不可能将洛阳城里的禁军完全诛杀
2024-06-26 15:10:00
当时曹髦左右的人怒斥司马伷一行人,以至于司马伷的士兵都被吓得逃走了。此时中护军贾充赶了过来,迎面与曹髦战于南面宫阙之下
2024-06-26 15:10:00
在中国历史上通过“靖难之役”而获登大位的明成祖朱棣,按照汉儒文化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来说,其获皇权之道,似总有被后世正统史学家们有所指摘与诟病之嫌
2024-06-26 15:10:00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他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末群雄争锋的年代。公元1360年朱棣出生,11岁被封为燕王
2024-06-26 15:10:00
南京乃虎踞龙盘之地,既是六朝古都,又是朱元璋的老根据地,朱棣却为什么要迁都呢?明成祖迁都北京,是雄才大略。朱棣的胸襟,一般人
2024-06-26 15:11:00
吴国,吴王寿梦时期,吴国开始联晋反楚,国力日益强盛,至在吴王阖闾、夫差时期,国力达到鼎盛。大约公元前512年,孙武携带《孙子兵法》来到了吴国
2024-06-26 15:11:00
朱元璋65岁的时候,太子朱标病死,其子朱允炆以长孙的地位,被立为皇太孙。各地的藩王大多是朱允炆的叔父,眼看皇位继承人落在了侄儿手里
2024-06-26 15:11:00
唐朝之时,一位叫孙壬林的官员,《唐故魏州昌乐县令孙君墓志铭》:周幽王遭犬戎之难,武公将兵,佐周平戎,其有功平王命命卫为公□□□□□□为卫上卿□邑于□其孙武仲
2024-06-26 15:12:00
可以阅读大量兵书,由此在继承前人军事思想与分析现实军事案例的基础上写下《孙子兵法》。在孙武眼里,深受周礼束缚的战争思维
2024-06-26 15:12:00
孙武祖父孙林父,是卫国的卿,但由于为人专横且逞强,与卫国国君关系非常紧张。但孙林父有一个大靠山晋国,因此经常能够利用他与晋国的关系来制约国君
2024-06-26 1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