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关东六国仇恨秦国,却能坦然接受汉朝的统治是为何?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16 12:26:00 来源:戏说三国

战国末期,秦王嬴政先后扫灭关东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建立秦朝,称“始皇帝”。公元前209年,秦始皇去世的前一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

六国的旧贵族、士人、官吏等纷纷响应,拉起反秦势力,复辟故国。楚国贵族后裔项羽和沛县小吏刘邦最终成为反秦中坚力量,并最终推翻秦朝统治。

秦亡之后,楚汉相争历时四年,最终刘邦胜,并于公元前202年建立西汉。西汉建立之初,主要的政治军事动荡均为分封的异姓王谋反。西汉朝廷出手迅捷,手段狠辣,逐个将这些异姓王剪除,并代之以同姓王。

关东六国仇恨秦国,却能坦然接受汉朝的统治是为何?

这些异动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水花,以前的关东六国区域几乎再也没有出现复辟旧国的事情,西汉于是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时期。

在这段历史里,关东六国对秦汉两朝的态度差异鲜明。倘若关东六国因灭国而仇恨秦国,与此同时怀恋故国,一心想要复辟,为何却能坦然接受汉朝的统治?

这里的原因较为复杂,论述六国对秦汉的态度实在过于抽象与笼统。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六国之恨,当为六国人之恨;六国接受,也当为六国人接受。

关东六国仇恨秦国,却能坦然接受汉朝的统治是为何?

六国人为什么憎恨秦朝

1、灭国之仇

关东六国中,建国时间长的,如齐、楚、燕,建于周朝伊始,延袭几百年;即便建国时间短的,如韩、赵、魏,也有两百余年历史。如此漫长的时间里,各个诸侯国上下形成了很强的独立国家意识。

六国贵族自不必说。士人阶层忠于自己国家的事例在先秦典籍里俯拾皆是,如楚人申包胥,齐人王蠋。秦灭韩后,张良“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

并且,《左传》里记载了“弦高犒师”的故事。此事尚发生在春秋时期,一位普通商人便已经具有了“以身犯险,救国家于危难”的意识。到了几百年后的战国末期,六国一朝为秦所灭,从上至下必然弥漫着一种亡国之恨。

关东六国仇恨秦国,却能坦然接受汉朝的统治是为何?

然而对这种亡国之恨体会最深刻的必然是六国的旧贵族们了。统一天下之后,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除诸侯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这意味着关东六国彻底没有了。不仅如此,秦灭六国后,六国王室大都没有得到善待,而是被流放、软禁或者被杀。

六国其他贵族有些失去了以往特权,因宗法继承,转变为“宗法性地主”,有些被迫迁徙至咸阳、南阳、巴蜀等地,连土地财产也一并丧失。秦始皇建立的是一个封建国家,代表的应该是地主的利益。

关东六国仇恨秦国,却能坦然接受汉朝的统治是为何?

但是由于秦朝的专制高压统治,残酷手段等,并没有把原来六国的地主富豪等变成自己的支持者,反而使他们在感念故国中不断积累着对秦国的仇恨。

2、文化专制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制曰:“可。

关东六国仇恨秦国,却能坦然接受汉朝的统治是为何?

这就是秦朝的“焚书”之举,其初衷仍是为了真正做到天下一统,长治久安。“天下无异议,安宁之术也。”他们明白,统一并不只是在疆域、政治、军事以及经济上,最根本的是要统一人们的思想。只是秦人治国遵循法家,手段暴力,严刑峻法。他们以为这种方法在思想文化上同样有效。

那些所谓“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并且有其“私学”的人是谁呢?正是士人阶层,当时社会的知识分子、社会精英。

从正面角度来说,这些人往往有着独立人格、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这又加剧了士人同秦朝文化专制之间的矛盾。

关东六国仇恨秦国,却能坦然接受汉朝的统治是为何?

六国士人本来就对秦心怀灭国之恨,此时又填禁学禁言之苦,旧恨未销,又填新仇。也难怪,大泽乡起义后,最先跳出来响应的是士人。

3、赋税徭役,严刑峻法

我们有时容易忽略一点,那就是反秦大起义最初是由关东农民发起的。陈涉,阳城人,战国时属韩国,“少时,尝与人拥耕”,出身是在农民阶层中更低一等的雇农。吴广,阳夏人,战国时属楚国,大泽乡也在楚地。

对于以农民为主的六国底层人民来说,即使亡国意识可能相对淡漠一些,但是他们知道自己的兄弟丈夫死于秦人之手,这是他们仇恨的最初来源。但是中国历史上,王朝更迭,都会产生这样的仇恨。

关东六国仇恨秦国,却能坦然接受汉朝的统治是为何?

只要执政者予民活路,予民休息,农民起义或者动乱便不容易爆发。这样的仇恨也就会慢慢变淡。况且,秦时的农民经历了太多的战争,国仇家恨他们见的太多了。

然而秦统一后,六国农民发现自己面对的是更加变本加厉的压榨,高额的地租、沉重的赋税以及永无止息的徭役。

这一方面是因为秦始皇的对外政策所致。秦始皇希望把力所能及的范围都划入大秦的版图,对于鞭长莫及的,便在中间建立起一道防线。于是北逐匈奴、筑长城,南收两越。

关东六国仇恨秦国,却能坦然接受汉朝的统治是为何?

另一方面就是秦始皇的穷奢极欲。按照吕思勉先生的说法,就是“虐民以自奉”。下令建造阿房宫,在骊山建造皇陵,生前死后都要穷极奢华,还要四处巡游,以彰天威。这些都既需要人又需要钱。人和钱从哪里来?最终都会落到社会底层的人民头上。

《汉书·食货志》载:“男子疾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尤未足以澹其欲。”

除此以外,又加之以严刑峻法,兴连坐,赏告奸。人们生活必须小心谨慎,默默忍受,一旦不能按要求纳税赋,服徭役,很容易就变为刑徒,失去人身自由,优先去服最重的苦役。农民如若不想成邢徒,就只能“亡逃山林,转为盗贼”了,可这也是死路。

关东六国仇恨秦国,却能坦然接受汉朝的统治是为何?

现在失期当死、戍边死、“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于是,农民们就只能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把自己的愤怒和仇怨发泄出来了。六国人为什么接受汉朝

1、秦汉徙豪政策对比

秦汉实际上都很在意甚至忌惮六国旧贵族的势力和社会号召力,都在自己当权的时候采取一些措施来削弱旧贵族,防范其反叛。比如,秦汉当政时都采取了迁徙六国豪族的政策,简称徙豪政策。

《汉书·高帝纪下》载:“十一月,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姓关中,与利田宅。”

关东六国仇恨秦国,却能坦然接受汉朝的统治是为何?

汉朝虽承秦制,但是又注意借鉴秦之教训,因此汉政和秦政有很大不同。秦朝的徙豪,带有更多的强制和剥夺性质。秦“迁卓氏”,“独夫妻推辇行诣迁处”。

秦徙豪之后,又会把他们强硬地纳入秦朝原有的法律和风俗之下,而六国同秦在文化、法律、生活习惯等方面有极大的不同,这些势必会加大他们的不满和怨恨。

而汉朝会给被迁徙的贵族很多政策上的优待,鼓励他们发展生产,“与利田宅”,并且在生活上予以一定程度的自由。除此以外,汉在推动徙豪政策上也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从高帝始,至汉第十一代皇帝元帝结束。

关东六国仇恨秦国,却能坦然接受汉朝的统治是为何?

这样随着时间推移,汉渐趋稳定强大,旧贵族复国无望,转而依附汉王朝,成为利益共同体,共同拱卫汉家江山。

2、士人阶层复兴

《史记·儒林列传》载:“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间。”

从中我们能很直观地看出秦汉士人境遇的转变。汉初盛行黄老之风,从中央到诸侯国都推崇“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在社会文化上体现为,士人阶层大振,社会思想活跃,迥异于秦时文化专制。

关东六国仇恨秦国,却能坦然接受汉朝的统治是为何?

当时,战国诸子思想除法家外,经过多年压制,重又盛行。法家虽暂时遭到批判,但也未被排弃。诸子百家,六国故地,讲学者辈出。申培公于鲁,辕固生于齐,韩太傅于燕,将《诗》;董仲舒于赵讲《春秋》;乐臣公,“老子之言,显闻于齐”。田叔从乐臣公学,后出为相。汉廷对诸子经典也十分重视,“广立于学官,为置博士”。

3、重农减税休养生息

经历了战国几百年战乱,底层人民内心期盼着能够结束战争,安居乐业。但是秦王朝没有满足这一点。其实秦始皇对内对外的政治战略眼光不可谓不高远。这也是“汉承秦制”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东六国仇恨秦国,却能坦然接受汉朝的统治是为何?

统一初期,秦始皇也曾认识到安抚民心的重要性,“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也曾制定一些重农政策,但最终为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个人贪欲,这些政策都没有执行下去。

汉初,黄老之风、民本思想开始盛行。刘邦在经济上主张休养生息,制定了“重农、轻赋、以俭治国”三大政策,可谓件件都是在“惩秦之失”。

刘邦初登基便规定,农民租税“什五而税一”,至文帝时,发布《劝农诏》,在此基础上再减一半。

除此之外,汉初几位皇帝在生活上都极为节俭。文帝的陵墓皆以瓦器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关东六国仇恨秦国,却能坦然接受汉朝的统治是为何?

结语

关东六国对秦汉的不同态度,体现在六国各个阶层身上。对六国旧贵族来说,秦的灭国之仇尤深,且在统一之后,剥夺其权力和财产,强制迁徙异地;汉虽也有此政策,但手段更为缓和,易于接受。

对于士人来说,秦实行文化专制;汉初鼓励学术自由,士人境遇显著提升。对于以农民为代表的底层人民来说,秦赋税徭役繁重;汉主张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发展农业。

正是在秦汉两朝,关东六国之人的不同处境,使得他们仇恨秦国,却能够接受汉的统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6 22: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何关东六国愿意接受汉朝的统治,却如此仇视秦国
...在汉代几乎已经销声匿迹了。一、关东六国为何如此仇视秦国?1、从政治上来说,秦国直接剥夺了关东六国的统治权在秦朝统一中国之前,中国一直处于战国的割据时代,诸侯王并存,并且当时的
2024-05-28 10:22:00
秦兵百万、如此强大的秦帝国为何真么快就灭了
...。六国君主面临累卵之危,无论再怎样挣扎,也无法改变秦国所具有的压倒性优势了。秦国与各国总摊牌的日子为期不远了。对此,当时的有识之士已经看得很清楚了。战国晚期的大学者荀子,就曾
2023-03-15 22:42:00
秦国因变法改革才崛起,为何关东六国不效仿,进行彻底变法?
...、汉,在变强的过程中都有一个必要步骤,那就是变法。秦国自从孝公时期商鞅变法后,一步步走上了壮大的道路,才有了嬴政的天下一统,汉朝也是有了武帝改革后,才迎来了巅峰。似乎,变法永
2023-10-26 17:18:00
荆轲为何会杀不了一个养尊处优的帝王
...攻伐,昔日强大的关东六国逐渐变得日薄西山,而西方的秦国则是一步一步的蚕食着关中六国的人口势力,六国灭亡,已经是时间的问题。昔日强大的魏国,已经自己撤去了魏王的称号,向秦国称臣
2024-04-25 17:52:00
聊聊秦灭六国之战及其启示
...、韩、赵、魏、秦是其中强国,后人称之“战国七雄”。秦国自商鞅推行变法,迅速国富民强,逐渐在七国角力中,占据上风。关东六国虽多次合纵抗秦,但外因秦国强盛,内因内部勾心斗角,遂被
2024-06-06 20:28:00
重用外臣:秦国统一六国的关键策略
秦国兼并六国一统天下的功业是被商鞅、范雎、李斯这样的外臣所成就的,并不是说,秦国本土不生产人才,而是本土人才的包袱太重,根本不能轻装上阵将自身的能量发挥到极限。事实证明,只有商鞅
2023-12-05 21:53:00
秦灭六国,六国为何不联合对抗秦国
...有七个主要的诸侯国,这就是所谓的战国七雄,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从周朝初年的一千多个诸侯国变成战国晚期的7个诸侯国,那其它的诸侯国到哪里去了?全部
2024-07-15 21:07:00
从秦孝公到秦王嬴政,探析其明君辈出的原因
战国以秦国的大一统而宣告结束,虽然秦国并没有完成秦始皇“传承万代”的壮举,但完成统一也足以让秦国青史留名,那么在机会均等的情况下,秦国凭什么能够完成统一呢?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秦
2023-05-08 13:51:00
为什么秦能灭六国,难道这只是历史偶然吗
...战的历史上,先后出现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但是最后由秦国完成了统一战争,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个是目标坚定从秦孝公始,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间共计经历了五位国君,(秦孝文王在
2024-04-11 22:0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