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秦灭六国,六国为何不联合对抗秦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15 21:0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1、春秋战国惨烈灭国战之下的仇恨《史记周本纪》:是时,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周武王灭商前,在津盟阅兵,不约而同前来盟津会盟的有八百诸侯。《荀子》: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周朝建立后,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姬姓诸侯国有53个。《吕氏春秋》: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周朝分封了四百多个诸侯国,臣服周朝的诸侯国还有八百多。西周初期到底有多少个诸侯国?没人说得清楚,周武王灭商前,光是会盟就有800个诸侯,周武王灭商后,又相继分封了71个,这就是871个了。按《吕氏春秋》的说法,周朝的诸侯国至少有1200个,而且还有很多诸侯是不受周武王控制和分封的,那这样一加诸侯国就更多了,超过了1200个。

秦灭六国,六国为何不联合对抗秦国

周初分封到了春秋时期,还有一百多个诸侯国,到了战国晚期,就只有七个主要的诸侯国,这就是所谓的战国七雄,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从周朝初年的一千多个诸侯国变成战国晚期的7个诸侯国,那其它的诸侯国到哪里去了?全部被兼并了。楚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一共灭亡了51个诸侯国,齐国灭亡了30多个诸侯国,晋国灭亡了20多个诸侯国,秦国灭亡了十余个诸侯国(不含东方六国)。从1200个诸侯国到战国七雄,能够在惨烈的灭国之战中活下来的诸侯国,没有一个是善茬。在惨烈的灭国之战,各个诸侯国也积累了相当的仇恨。比如齐国和燕国,齐国趁燕国子之之乱时,发兵占领了燕国大部分城池,中山国也趁火打劫,趁机占领燕国数十座城池,燕国几近亡国。齐国军队在燕国掠夺财富,毁坏宗庙,引发了燕人的抵抗,再加上赵武灵王企图联合楚国与魏国攻打齐国,逼得齐国撤军。赵武灵王后来将燕国公子职送还燕国继位为王,是为燕昭王,燕昭王韬光养晦、励精图治,一心想要报齐国亡国之仇。

秦灭六国,六国为何不联合对抗秦国

诸侯兼并齐湣王吞并宋国后,引发了五国(燕国、赵国、韩国、魏国、秦国)伐齐事件,燕将乐毅为主将,攻打齐国,几乎将齐国灭亡,只剩下2座城池没能攻下。田单利用反间计加火牛阵打败燕军,恢复了齐国,燕国虽然没能灭亡齐国,但也报了灭国之仇,从此燕齐两国成为世仇,而齐国则元气大伤。后来秦国灭齐时,齐国不战而降。齐国原本是战国一流强国,但秦灭六国中,齐国最容易灭亡,说明齐国的实力已经消耗殆尽,很多年都没有缓过来。说了这么多,想说的就是:秦灭六国,并不是秦国一个对付六个诸侯国,大多数情况下,战国七雄是在自相残杀,然后秦国逐个击破。除了燕齐是世仇之外,魏齐也是世仇,魏国原本是战国第一强国,但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齐军歼灭了魏军主力十余万人,导致魏国实力大为受损,从此一蹶不振。垂沙之战时,秦国、齐国、韩国、魏国联合起来攻打楚国,杀死楚国大将唐昧,攻占楚国北部大片土地,楚国实力大为受损。长平之战时,赵国缺粮,向齐国求援,齐国拒绝了,邯郸之战时,秦国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只有楚国和魏国发兵救援赵国,其他诸侯国则坐壁上观。虽然邯郸之战楚国、魏国、赵国三国联军击败了秦军,但赵国经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实力大为受损,无力再与秦国决战。

秦灭六国,六国为何不联合对抗秦国

五国攻齐战国晚期的矛盾并非只有秦国与东方六国之间的矛盾,而是各个诸侯国之间都有矛盾,有些还是世仇,这让东方六国缺少基本的信任,只有在利益的诱惑下,东方六国能够暂时联合共同对抗秦国,但即使是暂时联合,也是不长久的,而且非常容易破裂。2、合纵连横春秋战国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合纵连横史,诸侯国在合纵与连横之间不断转变,为了各自的利益,一会合纵,一会连横,全部都是利益在驱使。合纵就是六国联合抗秦,连横就是秦国联合六国中的某一个或数个攻打另一个或数个,连横与合纵是相对的。实行合纵政策的有两个著名人物,就是公孙衍和苏秦,实行连横政策的主要是张仪。公孙衍原本是秦将,后被张仪排挤,回到魏国担任魏将,企图联合赵国、韩国、燕国、中山国等国合纵抗秦,但效果不佳。后来公孙衍担任魏国相邦,成功促成了一次六国攻秦,魏、赵、韩、燕、楚联合秦国西边的义渠国共同攻打秦国,这是战国时期东方六国对秦国有威胁的一次进攻。但这次六国攻秦以秦国的胜利告终,秦国当时与齐国结盟,诱使齐国与宋国攻打魏国,而五国联军在函谷关被秦国击败,公孙衍的合纵未能成功。

秦灭六国,六国为何不联合对抗秦国

合纵连横苏秦则历史上较有著名的纵横家,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成功说服六国结盟,共同对付秦国,苏秦最巅峰的时期佩戴六国相印,导致秦国15年时间不敢东出攻打六国。但苏秦并未达成六国联合攻秦的军事行动,后来秦国引诱齐国和魏国,并与他们联合攻打赵国,赵王责备苏秦,苏秦便离开赵国出使燕国,后又在齐燕二国之间周旋,做了很多像间谍一样的工作。合纵是很难的,因为要联合多个诸侯国一起对抗秦国,各个诸侯国之间又各怀鬼胎,秦国很容易破坏,各个击破。张仪也是著名的纵横家,他一生都在为秦国当说客,最为著名的事件就是张仪戏耍楚怀王,原本楚国和齐国结盟,共同对抗秦国的。张仪欺骗楚怀王,只要楚国和秦国结盟,就赠送600里土地,楚怀王信以为真,结果张仪只给了6里地,引发了秦楚之间的战争。秦国拉拢魏国、韩国攻打楚国,楚国拉拢齐国对抗秦魏韩三国,最终楚国大败,元气大伤。东方六国对秦国合纵最有威胁的一次是在公元前298年,齐国相国孟尝君田文率领齐、韩、魏三国联军攻打秦国,后来又有赵国和宋国加入,齐国名将匡章在函谷关击败秦军。

秦灭六国,六国为何不联合对抗秦国

战国七雄这是六国合纵攻秦第一次攻破函谷关,秦国被迫割地求和,把攻占的土地还给韩国和魏国,导致韩国与魏国退出合纵,六国攻秦再次被瓦解。在这之后,六国合纵攻秦再也无法危及秦国。六国为什么不能合力灭亡秦国?因为六国根本不可能齐心,各个诸侯国的利益诉求都不一样,各个诸侯国之间的关系也错综复杂,早上还是盟友的两个诸侯国,下午就有可能变成敌对关系,朝秦暮楚这个成语就说明了当时的实际情况。所谓的合纵,其实就是因为共同利益暂时联合在一起的诸侯国,根本不可能长久,而且这种联合非常脆弱,很容易被秦国连横打败。3、远交近攻范雎给秦昭襄王提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对于交界的诸侯国,秦国的主要政策是攻打,对于离得远不交界的诸侯国,秦国的政策是联合。秦国对于燕国和齐国的政策主要是联合与拉拢,对于韩、赵、魏三国,主要是蚕食,对于是楚国,是既联合又攻打,时时变化。

秦灭六国,六国为何不联合对抗秦国

远交近攻秦灭六国时,齐国一直冷眼旁观,既不援助其他五国,也不做备战,因为齐国是秦国拉拢的对象,齐国居然就相信了秦国,直到其他五国全部灭亡,齐国就成为最后一个灭亡的诸侯国。燕国就更搞笑了,长平之战后,赵国实力大为受损,燕国不仅不帮赵国,还发兵攻打赵国,企图趁赵国虚弱之际攻占赵国的城池,结果接连被赵国打败,赵军一直打到燕国都城,燕国割地求和,赵国才退兵。当秦国灭亡赵国,陈兵燕国边境时,燕国才感觉到唇亡齿寒,燕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结果失败,导致秦国发兵攻灭燕国。燕国和齐国都是这样的水平,楚国也好不到哪里去,楚怀王甚至被秦昭襄王骗到武关会盟,结果被秦国扣留,楚怀王最后客死秦国。后人开上帝视角觉得燕国、齐国、楚国的行为很可笑,但在历史上,他们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几百年战争打出来的仇恨,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影响六国不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秦灭六国之战时,秦国还有大量的政治行为来配合军事进攻,比如收买六国的大臣,散布谣言诬陷六国名将,最有名的应该是郭开诬陷赵国名将李牧。郭开被秦国收买,散布谣言说李牧谋反,导致赵王迁用其他将领来更换李牧,李牧不从,结果被赵王迁派人杀死,这种自毁长城的事在现代人看来非常愚蠢,但在当时却是经常发生的事,赵国能不灭亡吗?

秦灭六国,六国为何不联合对抗秦国

秦灭六国齐国丞相后胜也被秦国收买,在秦灭六国之战时,后胜劝齐王建保持中立,等到秦国把其他五国灭掉,就轮到齐国了。长平之战时,秦国散布消息说害怕赵括,不怕廉颇,导致廉颇被撤,秦国换上白起,白起对赵括,长平之战一战就坑杀40余万赵军,赵国从此再也无力对抗秦国。这都是秦国的政治行动,是配合军事行动来灭亡六国的,六国能够看清天下大势的人少之又少,天下人才大多聚集在秦国,最终秦国灭亡六国,也是历史的选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5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何说六国合起来都无法灭秦国,看六国状况就知道了
...都被秦国灭了,秦国一统天下。当然,秦国之所以能灭了六国,和自己的发愤图强是有很大关系。其实,当时秦国虽然强大,但和其他六国比起来,实力并不是说有很大的优势。如果其他六个国家联
2023-06-21 16:43:00
...他几个国家,为什么不能联合起来击败秦国呢?其实当年六国,确实尝试过联合起来攻击秦国,但是因为两个原因,导致六国的联合攻秦失败。当年公孙衍和苏秦发起了合纵的策略,准备联合六国,
2024-06-06 09:32:00
战国格局:揭秘六国合纵攻秦为什么不能成功?
...体制。这些改革成果最终使得秦国逐渐崛起,为后来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背景在商鞅主导的两次深刻改革中,秦国不仅改变了内部体制,还崛起为军事强国,奠定了国力的基础,秦国开始主动与周
2024-03-30 06:49:00
秦国统一六国时,六国为何不联合起来抵抗?
相信很多的人对于秦朝统一六国的事情并不陌生,想必大家都知道秦朝在商鞅变法之后,整个秦国的实力就不断的强大起来了。不仅经济强大,而且在军队的战斗力上面也是比其他的国家强很多。又经过
2023-07-03 14:26:00
探究六国为何无法战胜秦国
在战国时期,六国曾联手对抗强大的秦国,但最终仍未能战胜秦国。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六国的失败?本文将从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六国为何无法战胜秦国。一、军事实力差距秦国在军事上拥
2024-10-20 19:46:00
公孙衍为何至死都不能和秦国对抗?
...仪,一生努力奋斗的事业,是连横。也就是让秦国与东方六国中的某一国或者某几国联合起来,攻打别的国家。同样作为纵横家的公孙衍,一生做的事情,则是合纵,也就是让东方六国联合起来,共
2023-08-17 20:49:00
楚汉战争是不是第二次秦灭六国
楚汉战争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都不是第二次秦国东灭六国。1、战争双方不同楚汉战争的双方都是靠反秦起义壮大的诸侯,一方是刘邦,另一方是项羽,他们都是楚国人,有一个名义上的共主-楚怀王
2024-07-15 20:49:00
公孙衍为何在秦国被排斥?
...心。2、公孙衍是战国时期为数不多认为只有东方五国或六国联合起来才能抵抗秦国的人。正因为公孙衍在秦国为官多年,所以对秦国非常了解,离开秦国效忠魏国后,公孙衍同样认识到秦国的强大
2023-08-27 06:19:00
...导,并没有变成一个务实的战术指导。合纵就是集合东方六国的力量共同对抗强秦。对抗如果成功大不了就是强秦不东出,不攻打东方六国,而主要的是不攻打与秦国相临的魏、韩、赵、楚四国,相
2024-08-01 14: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从金代的酒务官署到明代的宰相赞誉,再到清代的帝王题诗,最终在新时代绽放出非遗光彩……在山东茌平,有一抹酒香穿越千年时光
2025-09-05 10: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
功德碑,记功载德,颂扬政绩。在曾担任夏津县知县的朱国祥纪念馆内,就立有一块“功德碑”,记载了他在夏津任职期间勤政爱民的功绩
2025-09-04 17:26:00
和平必胜!战火中的“东洋妈妈”
岩濑妇佐,在《贵州省志·人物志》中出现的唯一一个日本名字。在战火与偏见交织的20世纪,这位来自日本的女医生——岩濑妇佐用一生诠释了“医者无国界”的和平真谛
2025-09-04 20:24:00
吉刻新闻记者 陈志文 王昕摄像 马瑞 孙上修制作 马瑞
2025-09-04 21:32:00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
2025-09-05 01:05:00
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9月8日在济举行
9月8日,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将于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趵突泉院区举行。届时,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学术讲座将于收徒仪式后召开。
2025-09-04 18:01:00
社会性质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的总和,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依据。第一个历史决议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为切入点
2025-09-04 18:57:00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