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公孙衍为何至死都不能和秦国对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17 20:49: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人们的印象中,与张仪作为政治对手的人是苏秦。还有人说,苏秦和张仪是同学,都曾一起就读于鬼谷子的门下。不过,据1973年出土的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记载,苏秦比张仪晚死26年。也就是说,张仪已经在战国政坛叱咤风云了,苏秦还是个一文不名的年轻人。这样一来,他们就不可能做对手了。

而真正作为张仪政治对手,又同样是出色纵横家的人,是公孙衍。

公孙衍为何至死都不能和秦国对抗?

作为纵横家的张仪,一生努力奋斗的事业,是连横。也就是让秦国与东方六国中的某一国或者某几国联合起来,攻打别的国家。同样作为纵横家的公孙衍,一生做的事情,则是合纵,也就是让东方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秦朝。

奇怪的是,公孙衍虽然一生都在致力于做合纵的事情,但是,他曾经是在秦国发迹的,曾被秦王任命为大良造。“大良造”是秦国二十级军功爵位中的第十六级,算得上是高级军官,白起就曾担任过这样的军官。而曾率军攻打赵国的王陵是九级五大夫、王龁是十级左庶长。可见,公孙衍这样一个爵位实在是不小的。

而且,公孙衍是作为商鞅变法事业的接班人,存在于秦国的。

那么,公孙衍已经当上了秦国的高级军官,又是商鞅变法事业的接班人,为什么后来却背叛秦国,一生致力于反秦抗秦呢?

我们先来看看公孙衍做过哪些反秦抗秦的事情。

公孙衍做的第一件著名的抗秦的事情,就是“五国相王”。当时魏国早已称王,韩国也已经称王,公孙衍便让魏国拉拢韩国,以及赵国、燕国、中山国四个国家一起称王。这样也就抬高了赵国、燕国、中山国的地位。这件事,最终由于秦国、楚国、齐国都反对,虽然最后失败了。不过,公孙衍却打出了自己的国际名声,为他后来提倡东方六国合纵,打下了基础。

当时张仪为了实现连横,在担任秦国宰相的同时,又回魏国担任宰相。当他担任魏国宰相后,秦国便想借道魏国与韩国,攻打齐国。不过秦军最终被齐威王的军队打败。于是,公孙衍便奔走呼吁,促成东方国家驱逐张仪。最终魏国把张仪驱逐,公孙衍担任了魏国宰相。

公孙衍担任了魏国宰相以后,就让魏国联合赵国、韩国、燕国、楚国合纵,组成五国抗秦。不过,由于当时的国家对合纵的概念不深,因此,实际参加抗秦的只有韩、赵、魏三个国家,而且最终也被打败了。

由于在魏国失败,公孙衍只好逃到韩国,担任韩国宰相。他在韩国依然积极地联合魏国、楚国合纵抗秦。

这时候,秦国已经发现了公孙衍主张的危险性,因此出面攻打韩国。虽然楚王出面救援,但是在秦国的强力攻击下,韩国打败。公孙衍的那些政敌,于是主张割地求和,最后韩王同意此做法。公孙衍在韩国呆不下去,只好逃走。

公孙衍为何至死都不能和秦国对抗?

公孙衍虽然连韩国宰相都不能当了,不过,他依然不放弃抗秦的做法。又撺掇秦国西边小国义渠趁秦国与东方国家作战的时候,从背后偷袭秦国。由于秦国国内空虚,义渠竟然打败了秦国。

公孙衍在韩国失败逃走后,又回到魏国。最终被魏国宰相田需嫁祸而被杀掉。

那么,公孙衍为何至死都要和秦国对抗呢?

直接的原因,是因为当初公孙衍在秦国的时候,曾帮助秦国打败魏国。后来,由于魏王割让土地给秦王,同时又由于魏国重金贿赂公孙衍,于是公孙衍说,可以趁秦魏和好的时机,先进攻别的国家。

但这时候,张仪也来到秦国。他为了取代公孙衍的地位,于是对秦王说,公孙衍这样做,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损伤秦国的利益,同时把魏国保起来。秦王相信了张仪的话,拜张仪为客卿,驱逐了公孙衍。公孙衍才不得不回到魏国。

公孙衍为何至死都不能和秦国对抗?

当然了,除了这种直接的原因以外,公孙衍之所以后来一直坚持合纵,还有为了实现自己主张,与张仪一争高下的想法。

毕竟他们两人都是纵横家的代表,谁能成为纵横家中执牛耳的人,公孙衍无论如何都要和张仪比一比。所以,此后一生,他都主张合纵,和张仪的连横对抗。

只可惜当时东方六国人心不齐,公孙衍没能实现理想。如果当时六国齐心,可能战国后期的形势,将是另外一番光景。

(参考资料:《史记》《韩非子》《战国纵横家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8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公孙衍为何在秦国被排斥?
...抱负和政治理想,同时获得同等的政治地位和物质财富。秦国大良造公孙衍同样的道理,也能放在公孙衍身上,公孙衍是魏国人阴晋(今陕西省华阴市)人,这个地方就是战国时期的河西之地,是秦
2023-08-27 06:19:00
外交家张仪与他的头号对手公孙衍,是如何斗智斗勇的?
...首)。有意思的是,公孙衍虽然出生在魏国,但他以前是秦国名将。将魏国拉下霸主宝座的第五次河西之战(雕阴之战)就是公孙衍指挥的,公孙衍也凭借战功成为秦国大良造(商鞅生前的最高官爵
2023-04-21 18:51:00
张仪与公孙衍,连横与合纵的较量孰强孰弱?
公孙衍与张仪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国力蒸蒸日上,战争动员能力、军事实力、粮草器械、士气民心等一年好过一年。举个例子,刚经过商鞅变法时,也就是秦孝公时期的秦国,能够一打一完胜,一打二
2023-03-07 18:17:00
公孙衍:战国合纵大业的缔造者与终结者
...齐国取胜,是为徐州之战。之后,公孙衍离开魏国,前往秦国出仕,秦惠文王任用他为大良造。公元前333年,秦惠文王任命公孙衍为主将迎战魏国,两国在雕阴爆发大战,公孙衍大败自己的母国
2024-03-08 05:51:00
张仪与公孙衍:战国连横与合纵的真正创始人
...是千古第一臣,兼佩六国相印,联合山东六国军队,围攻秦国,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当是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面临的第一次大危机,但是苏秦并不是张仪真正的对手,而苏秦也不是合纵第一人
2023-11-27 09:04:00
以天下做棋局,众人皆棋子,历史上的特殊组织鬼谷派
...就去到了楚国,结果不被重用,随后又辗转反侧,去到了秦国,当时他的对手公孙衍就在秦国,这个公孙衍是魏国人,在魏国不受重用,于是就来到了秦国,听起来可能有些乱,他领军攻打魏国,并
2023-02-16 18:06:00
这6个奇才为何都要离开魏国
...人才输出,整个战国的格局可能都会发生变化。甚至,连秦国能不能一统天下都是未知数。这个国家就是魏国。别人是一把好牌打稀碎,它是一手好牌直接送人,然后让别人把自己打得稀碎。不过魏
2024-09-29 14:04:00
为何说公孙衍是低配版的苏秦
...重用,但魏国却是个不折不扣的人才绝缘机。你比如,在秦国变法,帮助秦国强大的商鞅,是魏国撵走的。帮助楚国变法,致使楚军战斗力飙升的吴起,也是魏国撵走的。剩下如孙膑,张仪,乐毅,
2024-05-13 21:03:00
本是秦王最信任的人之一,后来却成了秦国的死对头
...最信任的人之一。后来由于张仪的到来,他才逐渐退出了秦国的政治舞台。在当时,他与张仪合称为“纵横家”的创始人,他就是——公孙衍。两人的身份和地位,用正史里的一句话可以很合适的描
2023-07-09 16:2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