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公孙衍:战国合纵大业的缔造者与终结者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08 05:51:00 来源:戏说三国

现在外交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很重要的部分,古代外交史上最精彩的时刻莫过于战国了。

1976年以前,由于史料有限,所以一般认为是张仪苏秦师兄弟的合纵连横,而随着马王堆汉墓文物的出土,我们可以了解到张仪和苏秦没有活跃在同一个时代。

真正使用合纵与张仪的连横争锋的是魏国的公孙衍,号称犀首。《孟子》中有一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也间接证实了这一点。

1.由魏入秦

公孙衍是魏国阴晋人,一开始在魏国担任将军,曾率兵攻打齐国。

公孙衍:战国合纵大业的缔造者与终结者

公元前334年,魏国相国惠施主张“合齐、楚以按兵”,组织徐州相王,使齐、魏互尊为王,达成齐、魏的联合。

公孙衍建议魏惠王趁机暗中交结楚国,这样两国都自恃与魏国交好,必然开战,到时魏国便可以适时而动。

魏惠王采纳了他的建议,次年楚威王就派兵攻打齐国取胜,是为徐州之战。之后,公孙衍离开魏国,前往秦国出仕,秦惠文王任用他为大良造。

公元前333年,秦惠文王任命公孙衍为主将迎战魏国,两国在雕阴爆发大战,公孙衍大败自己的母国魏国。

这一次大战与两年后的再一次河西之战,彻底伤了魏国的元气,魏国无力再与秦国抗衡,不得不将河西之地拱手让于秦。

2.被迫返魏

秦国本可以继续进攻秦国,以攫取更多的利益,但是公孙衍心中或多或少对自己母国还是有感情的,再加上魏国的贿赂,公孙衍劝止了秦惠文王的继续进攻。

公孙衍:战国合纵大业的缔造者与终结者

本来公孙衍能将这件事糊弄过去,但是偏偏这时秦国来了他的魏国同胞兼一生之敌张仪。

张仪来秦国就是奔着出仕的,但想要出仕就要表现出自己的能力,于是他将目光瞄向了公孙衍。

他给秦惠文王分析了当前局势,并表示了自己对攻打魏国的看法,最后还夹杂着公孙衍身在秦国心在魏的暗示。

于是秦惠文王开始对公孙衍怀疑起来,公孙衍也知道丧失了君主的信任不会有啥好结果,于是公孙衍主动离开了秦国,重新回到魏国。

3.合纵大业

公孙衍重新回到魏国后仍被任命为将领,这一年楚国进攻魏国,秦惠文王采纳张仪的建议,帮助公孙衍打败楚国,秦国也得以顺利接收河西地区。

公孙衍:战国合纵大业的缔造者与终结者

公孙衍看到魏国国力已经衰退,单独一家已经不能再限制住秦,于是公孙衍开始联络拉拢其他国家,希望联合起来一起限制秦国强大,这就是“合纵”。

公元前325年,公孙衍先是拉拢齐将田朌一起进攻赵国,随后又与韩、赵、楚修复关系。

也是这一年,魏惠王与韩威侯在巫沙会盟相王,又带着太子入朝于赵,又将自己的儿子送去齐、楚为质,初步形成了五位一体的局面。

魏国的对手秦国自然不会放任公孙衍的合纵策略顺利实施,张仪先是亲自率兵攻打魏国,迫使魏国亲附秦国。

然后又与齐楚两国在蘖桑会盟,在盟会上极力拉拢齐楚,从而破解了公孙衍竭力促成的局面。

公孙衍:战国合纵大业的缔造者与终结者

公孙衍为了促成合纵,又拉拢韩、赵、燕、中山四国,发起了“五国相王”,借此联合各国与秦国对抗。各国君主最后都称了王,但是公孙衍合纵的目的却没有达到。

为了彻底破解公孙衍的合纵,张仪从秦国来到魏国担任相国,想让魏国专一事秦。魏惠王自然不肯,于是秦惠文王攻打魏国以使魏惠王屈服。

魏惠王虽表面上屈服,但是暗地里还在采用公孙衍的合纵之策。秦国借道韩、魏攻打齐国,在桑丘这个地方大败,公孙衍从中看到了合纵的机会。

随后张仪被驱逐回秦国,公孙衍也再次回到魏国担任相国,这一年魏惠王去世。继位的魏襄王继续支持公孙衍的合纵策略,希望能借机收回河西、河东之地。

于是公孙衍说服各国与魏国合纵抗秦,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五国便推举楚怀王为带头大哥,发动“五国攻秦”。

公孙衍:战国合纵大业的缔造者与终结者

韩、赵、魏先行与秦国在函谷关一带交战,结果联军大败,魏国只好求和,联军纷纷退兵,此后公孙衍的合纵彻底宣告失败。

4.结束

公孙衍的合纵策略虽然看着很高明,但是相比起连横策略更难实现。

合纵需要多个国家参与,这种战争为主格调的时期,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就很难和谐相处,那么就会暗生龌龊,合纵自然不稳定。

此外,挨揍的毕竟是魏国,秦国还没有显示出他独强的实力,那么其他国家自然更喜欢趁火打劫,而不是雪中送炭帮助魏国。

即使最后合纵真的实现,也会因为利益分配或者失利问题而瓦解,更何况帮助魏国抗秦好处不多呢,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三国时的十八路诸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8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张仪与公孙衍:战国连横与合纵的真正创始人
...仪出使游说各诸侯国,以“横”破“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张仪也因此被秦王封为武信君。而苏秦则是千古第一臣,兼佩六国相印,联合山东六国军队,围攻秦国,使秦十五
2023-11-27 09:04:00
...想到一个新兴的齐国却让魏国屡次吃瘪,成为魏国霸业的终结者。三、诸侯挑战,霸业难求 魏武侯不仅把父亲留下的基业打干净了,还使得魏国四面树敌,魏武侯本人没有意识到情况的危机,但
2024-06-05 06:11:00
诸侯第一次合纵攻秦占据天时地利却失败了,错不在公孙衍
...得如鱼得水的时候,苏秦可能还在襁褓之中,尚不知何为合纵连横,更别提能成为张仪的对手了。这里你可能要问了,为何《战国纵横家书》要比《史记》、《资治通鉴》可信呢?这是因为,纵横家
2023-05-21 11:04:00
伊阙之战为何成了合纵、连横战略的大转折
...齐、韩、魏三国讨伐秦国成功之后,让整个东周都看到了合纵的威力。公元前296年,齐、韩、魏、赵、宋、中山五国再次合纵伐秦,一直攻击到盐氏(今山西运城市盐湖区)。这次面对五国军队
2023-01-17 20:58:00
为何面对秦国的进攻六国签署的合纵盟约犹如白纸一张
...”,但是另外五国还处于“合纵”状态。而且对于合纵的缔造者苏秦来说,他肯定不会坐以待毙,一定会全力反击的。
2023-03-13 16:42:00
张仪与公孙衍,连横与合纵的较量孰强孰弱?
...益进行说服加盟,或是壮大自己,或是保存自己。连横与合纵学说应运而生,不同纵横家根据不同国家的需要选择合纵与纵横,致使战国中后期的百余年时间里,各国上在外交和军事上的行动十分频
2023-03-07 18:17:00
公孙衍为何至死都不能和秦国对抗?
...的国家。同样作为纵横家的公孙衍,一生做的事情,则是合纵,也就是让东方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秦朝。奇怪的是,公孙衍虽然一生都在致力于做合纵的事情,但是,他曾经是在秦国发迹的,曾
2023-08-17 20:49:00
公孙衍为何在秦国被排斥?
...境局势,而只正在于公孙衍和张仪谁说得更有道理而已。合纵连横从后来的情况看,公孙衍五国伐秦时,秦国西边的义渠趁机攻打秦国,大败秦军,差一点就灭亡秦国来看,公孙衍的观点并不是没有
2023-08-27 06:19:00
张仪真正的对手应该是谁呢
...张仪,并认为他们二人是一辈子的对手,张仪连横,苏秦合纵,两人斗了一辈子。但事实并非如此,史书上记载苏秦的主要活动是在张仪身死之后,也就是说张仪任秦相国时,苏秦还没出道那,所以
2024-10-19 12:4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鲁网10月27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10月24日,德州天衢新区长河街道簸箕刘社区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培训活动——“学四书五经
2025-10-27 17:00:00
【大风影像】黄河岸边谒祖祠——万荣后土祠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2025-10-27 17:39: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区少陵公园楹联
(曲苑亭 上联: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 下联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神仙)(莲香阁 上联:会松竹柳桐梅兰菊桂以为一体 下联:共冀青徐豫荆扬梁雍而称九州)(翰墨轩 上联
2025-10-27 11:45: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青莲阁楹联缅怀诗仙李白,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鲁网10月27日讯在兖州青莲阁内,现存一副楹联:上联:乘兴偶凭栏,问泗水长流,何殊昔日下联:欲吟还搁笔,有先生在上,不敢题诗诗仙李白
2025-10-27 11:47:00
电影《澎湖海战》发布致敬曲《澎湖》 统一台湾 势不可挡 扫码阅读手机版
10月25日,在台湾光复 80 周年这一重要日子,为了纪念台湾脱离日本殖民统治、重新回归祖国怀抱,海战电影《澎湖海战》在相关单位指导协助下创作并发布致敬歌曲《澎湖》
2025-10-25 12:28:00
10月25日,正值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日,《我的国籍我的血》读书分享会在福建农林大学福州仓山校区举行。
2025-10-25 17:37:00
10月24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山西财经大学东山校区5座元代墓葬发掘资料。5座墓葬形制基本相同,还发现有火葬及迁葬合葬现象
2025-10-25 19:08:00
尊古重先 崇德尚艺 ——郭尊先将军书法浅见
【书法家】艺术家简历 郭尊先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某学院原政治委员,少将军衔。国防大学书画研究院副院长、首都炎黄将军书画院副院长
2025-10-25 20:58:00
想吃一口穿越百年的醇厚?答案早藏在福州的烟火里了!佛跳墙的根,原来在这座城!福州聚春园的那坛,凭着老匠心守住了最正宗的魂。
2025-10-25 22:01:00
河北迁安:“胜迹千秋”书法展 笔墨传承黄帝文化
图为胜迹千秋主题书法展开幕现场。郭宝强摄河北新闻网讯(梁玉水、郭宝强)金秋送爽,翰墨飘香,10月24日,河北省迁安市“弘扬黄帝文化凝聚城市精神”主题系列活动之“胜迹千秋”书法展在迁安市博物馆开展
2025-10-25 07:15: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金卓)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北方联合影视集团携手湖南卫视
2025-10-24 14:40:00
大河网讯 郑州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建立的第一个都城——亳都,距今已有3600年历史。郑州商城的发现,今年正值七十春秋。10月23日
2025-10-24 15:23:00
张立奎作品全国巡展(临沂)系列报道四 | 重大题材作品
学术支持: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单位:临沂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临沂市美术家协会协办单位: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大众报业集团临沂新闻大厦北京龙族环球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北京玖玖文投艺术品有限公司北京海天高视国际文化传媒5A画廊承办机构
2025-10-24 16:00:00
千年繁茂一杏花
位于杏花岭区胜利街的“天”字桥 牛利敏 摄杏花岭区坐落于太原市中心腹地,西临汾河,东倚台地,自古便是山环水绕、人杰地灵的文明沃土
2025-10-24 21:29:00
鸠杖映重阳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山西博物院珍藏的一件北魏木雕鸠鸟,以无声的纹理,诉说着千年前与重阳节敬老传统深深交织的历史故事。这件出土于山西大同东郊
2025-10-24 2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