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商鞅认为必须弱民以强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03 19:0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秦国从边远贫弱的小国,一跃成为荡平六国的强国,得益于商鞅对秦国多方面的改革,与历代君主的励精图治。

商鞅是诸子百家里的法家代表人物,他的改革思想核心就在于削弱平民百姓的力量,来维持国家的绝对统治,通过驾驭平民来确保集权专制,最终达到政权稳固的目的。

今天我们就来浅析为何商鞅认为必须弱民以强国,在商鞅看来,百姓在社会是什么定位,和国家政治有什么关系?他的这种思想有何渊源,在战国的时代背景下又有什么意义和影响?

为何商鞅认为必须弱民以强国

1.商鞅变法

商鞅(公元前390-公元前338),卫国人,在英雄辈出的战国时代也算得上是一位声望如雷贯耳的名人,后人评价商鞅的思想,总体上批判大于褒奖。

商鞅的改革确实加强了秦的集权,稳定了社会秩序,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但商鞅作为一个法家的门徒,其思想核心仍然是韩非子那套“轻仁爱而重刑罚”的理论。

在他的认识里,黎民百姓可以是农耕的工具,战争的武器,政权的血肉,唯独不是活生生的人,而作为其代表观念并且被后人骂得最厉害的,莫过于他“民弱国强”的政治理念。

不同于春秋时期,战国时代举世无仁义之战,吞并别国,最终称霸天下的暴力霸道取代了昔日周天子的王道仁义,因此所有的诸侯国都以对外战争武力扩张为一切社会活动的最终目标。

为何商鞅认为必须弱民以强国

商鞅提出“弱民以强国”的主张,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人口增长速度,最终为秦国参与诸侯混战,争霸天下提供源源不断的战争支持。

因此,商鞅指定的弱民政策,也带有浓厚的战国时期普遍的军国主义思想,他对待人民的政策只有一个思路:所有的平民只能是耕战之民——也就是说百姓本质上没人权,只是农具和武器,可以被国家政权肆意使用到死的一种“资产”。

“弱民”的本质,也是为了强制人民无论是心理认同还是劳动生产,不管主动被动,都必须参与到支持对外战争的社会活动中,而弱民政策的主要手段就是“驭民六术”。

为何商鞅认为必须弱民以强国

2.驭民六术

公元前359年,商鞅的“驭民六术”与其他变法的经济改革土地改革措施一起推出,驭民六术是法家尚奸思想的政治反映,不同于儒家讲究仁义礼智,墨家讲究尚贤尚同,法家追求的是一种残酷冷血的极端社会秩序,尚奸是用奸民治善民,以民斗民,国家才能轻易拿捏一盘散沙的民众。

《商君书》曰:尚奸必出恶政,商鞅之恶政,就是驭民六术,包括以维持社会治安和集权专制的弱民,愚民,虐民和辱民,以及加强农业耕种和经济生产的疲民,贫民。

驭民六术的核心在于弱民,后面的所有手段本质上都是对弱民的进一步发挥,弱民主要目的就是打压民众力量,削弱民众和国家政府对抗的能力。

商鞅的弱民,主要手段是禁止人民持有武器,和后面秦始皇收缴民间武器是一样的思路。

为何商鞅认为必须弱民以强国

《过秦论》说秦在统一六国之后“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也是对商鞅弱民政策的践行。

然而,弱民只是收缴了人民的武器,却不能消灭人民反抗的意志。思想不怕子弹,因此商鞅的愚民政策,其目的就是为了瓦解甚至完全根绝人民产生反抗思想。

如何才能影响人的思想?当然是从文化教育方面,后世的满清搞文字狱八股文同样是通过打压知识分子,钳制有思想有能力的上层群体,进而阻止广大人民群众觉醒触反抗暴政的意识。

后世都批判秦始皇焚书坑儒,极大的摧毁了古代思想繁荣,百家争鸣的盛况,然而早在商鞅变法的时候,他制定的秦律就禁止百姓读书学习,并且烧毁了民间绝大多数流传的儒家经典,甚至连从周朝就流传下来的舞乐等艺术也一并禁止,其对文化艺术层面的破坏堪称是一场灾难。

为何商鞅认为必须弱民以强国

3.暴虐苛政

如果说弱民和愚民还有稳定社会秩序,维护社会治安的考量,那商鞅的弱民政策也不能说是毫无意义,但商鞅还有疲民,贫民和虐民,辱民政策,这些手段则是暴秦“苛政猛于虎”最好的诠释,秦朝二世而亡,也是因为暴政导致天下届奋起反秦。

辱民,是商鞅所代表的法家毫无人道主义,蔑视人权,只把人当工具这种残忍思想的表现形式。

昭烈帝曾说过:惟贤惟德,能服于人,靠道德教化和文化熏陶才能培养长期稳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商鞅却反其道而行之,用各种苛捐杂税和沉重的徭役,以及动辄用重刑判重罪的严酷律法来虐民,辱民以维持百姓对政府的恐惧和服从。

为何商鞅认为必须弱民以强国

辱民政策下的平民地位还不如牲口,古代耕牛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但无论如何,畜牲都不应该比人还重要,而商鞅的辱民政策甚至规定如果农民的耕牛如果瘦了,就要重刑惩罚农民。

春秋战国百年战乱,民众尚且面黄肌瘦甚至饿死,暴秦却重视牛甚于人。《商君书》里说“民辱则尊官”,把人民看得比畜牲还不如,方显得人民卑微,反衬国家政权的绝对威严,进而确保人民不敢反抗。

贫民,疲民和虐民对劳动人民来说是最残酷的政策,商鞅因此背上千年骂名死不足惜。

贫民和疲民是虐民的具体措施:

虐民就是夺走人民本有的,然后赐给他们,从而彰显国家仁慈。

为何商鞅认为必须弱民以强国

贫民是让人民一辈子都只能挣扎在贫困线上,一旦人民通过农业耕种或者经济生产获得了财富,就用各种苛捐杂税和沉重徭役夺走。

疲民自然就是以此让人民永远都为了温饱而辛苦劳作,一辈子都疲于奔命,无暇反抗官府,从而维持国家政权的绝对统治。

可以说,商鞅弱民是为了加强集权专制,同时把社会生产压榨到极致,来为秦国发动对外战争提供支持,但这种政策虽然暂时达到了“弱民以强国”的政治目的,却为未来埋下了祸根。

秦国的灭亡,正是因为各种弱民政策把人民逼到了极致,终于有起义的农民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掀起了天下反秦的浪潮,最终把秦国送上了绝路。

为何商鞅认为必须弱民以强国

总结:

商鞅变法,核心在于弱民以强国,其成功帮助秦国迅速强大起来,最终统一六国。

但弱民以强国的政策一旦失去了战争这个最大的源动力,就迅速变成了秦国灭亡的根源。

秦国和秦朝都深受根深蒂固的战国时代军国主义思想遗毒,导致在和平年代该停止压榨社会潜力以换取战争资源的时候仍然僵化的施行“弱民以强国”,因此后世王朝无不批判商鞅弱民以强国的思想,都追求国富民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4 00: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历史的假设:如果商鞅变法失败了会产生哪些影响?
...变秦国的落后面貌,于是下了一道变法图强的求贤诏令。商鞅就是在这个时候自魏国来到秦国的。 商鞅到秦国后,宣传“强国之术”,决心协助秦孝公进行社会改革,因此得到秦孝公的信任,任
2023-05-13 11:00:00
秦国实力并不强,为何能接连吸引商鞅、张仪等人才?
...统一六国,离不开秦国历代先王的苦心经营,更离不开以商鞅、张仪为代表的能臣名将们的出谋划策,那么,为何这些人才会在那时放弃比秦国实力更强大的诸侯国,反而甘愿委身于前期实力不强的
2023-06-19 12:56:00
商鞅变法是如何改变秦国被魏吞并的命运的
...酝酿变法。借此机会,我们从春秋战国,七国争霸中了解商鞅为何变法,如何变法,及商鞅变法的利与弊。引言:首先,我们应当了解商鞅变法前,秦国的法制与地位。春秋战国之交,天下局势大变
2024-04-22 15:56:00
秦孝公与商鞅:战国时期的改革双雄
...,决定变法,广贴招贤榜,终于招来了一个法家大咖——商鞅。商鞅商鞅是卫国人,所以又叫卫鞅,他是卫侯的庶子,姬姓,公孙氏,所以又叫公孙鞅,变法成功后,秦国给他的封号是商君,封地在
2024-01-17 21:28:00
商鞅变法开辟秦国光辉道路,辉煌与阴影同存
在中国历史上,商鞅变法无疑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改革。这次变法彻底改变了秦国在战国时期的命运,使其从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迅速崛起为强大的霸主,最终实现了统一六国的伟业。然而,任何一次
2023-11-09 14:57:00
商鞅变法强国,为什么他被车裂却无人同情?
当年,商鞅从魏国逃到了秦国,秦孝公赏识他,让他做了秦国的丞相。秦孝公死后,商鞅也告老还乡了,但是秦惠文王还是把商鞅车裂了。商鞅变法成效不错,但是他的死却无人同情,这是为什么呢?主
2023-07-08 15:25:00
商鞅变法究竟是对了还是错了
当年商鞅变法使秦国一跃成为一个强国,所以商鞅他自然是做对了事情的。商鞅变法发生在秦孝公时期,当年秦孝公继位之后,他想要改变秦国一直弱于山东六国的局面,因此秦孝公下令招贤,商鞅就此
2024-04-11 20:53:00
大秦一统天下的奠定者,结局却异常悲惨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众所周知,秦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而秦朝的开创者嬴政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所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和封建帝制被后世的无数帝王所沿用。
2023-05-21 09:37:00
他一手缔造了秦国的强大,却落得诛灭全族的下场
...统一六国,首先兵多将广是一方面,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商鞅君的变法,才使得秦国从边远小国一跃成为霸主级别的,从而吞并了六国,但是作为幕后最大的功臣,商鞅却没能享受到胜利带来的幸福
2023-01-05 19: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