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商鞅变法开辟秦国光辉道路,辉煌与阴影同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09 14:57: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中国历史上,商鞅变法无疑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改革。

这次变法彻底改变了秦国在战国时期的命运,使其从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迅速崛起为强大的霸主,最终实现了统一六国的伟业。

然而,任何一次历史性的改革都具有其进步性和局限性。

尽管秦国在统一了六国,但商鞅变法所产生的一些弊端,成为了使秦国仅维持了两代便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商鞅变法开辟秦国光辉道路,辉煌与阴影同存

初探秦国砥柱,研究兴起之源

商鞅,出身于卫国贵族,成年后成为魏国国相公叔痤的中庶子。

公叔痤患病时曾向魏惠王推荐商鞅,称赞他虽年轻却拥有非凡才能,希望魏惠王全国听从他的意见,但并未成功。

商鞅变法开辟秦国光辉道路,辉煌与阴影同存

随后商鞅来到秦国,没想到秦孝公求贤若渴,对他相见恨晚、彻夜长谈。

从此商鞅在秦国的舞台上一展拳脚,给秦国的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韩非子.奸劫弑臣》中说过“古秦之俗,君臣废法而服私,是以国乱兵弱而主卑。”《资治通鉴》中也说过“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商鞅变法开辟秦国光辉道路,辉煌与阴影同存

由此可见秦国早期内忧外患,综合实力相对落后。

因为秦国地理位置位于西北角,由于长时期被晋国封锁,导致其过于封闭。

然而正因为封闭地理环境的影响,使得秦国对先进生产力和改革思想缺乏敏感度与接受能力。

商鞅变法开辟秦国光辉道路,辉煌与阴影同存

秦国在变法前的经济也是欠发达,当时秦国采用奴隶制的经济制度,国家政权被一些氏族大家掌控。

由于缺乏先进的经济制度,秦国的经济发展滞后。

商鞅变法开辟秦国光辉道路,辉煌与阴影同存

当时的秦国政治制度,在变法前仍旧采用春秋时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这种封建奴的隶制度过于落后单一,这让秦国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随着战国诸侯称霸兼并战争时代的到来,很多国家为了提升自己国力争霸天下,先后开展改革和变法。

各国在人口开始出现增加、私田数量上升、生产工具也有很大的改进,生产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然而,变法前的秦国在这一时代变革下的政治制度变革背景下,并没有有所改变,生产力仍旧落后。

商鞅变法开辟秦国光辉道路,辉煌与阴影同存

在文化和习俗方面,在变法前的秦国,山东六国都在周朝初年立国,传承了许多先进的周朝文化。

而相较于其他国家,地理位置偏僻,难以与中原先进的文化所融合。

反倒因为与落后的西戎为邻,使得秦国的文化受到了许多戎族的影响。

商鞅来了秦国以后,凭借其非凡的才能和远见卓识,成功地推动了秦国的一系列改革,这就是著名的“商鞅变法”。

这些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和文化等诸多方面,使秦国从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迅速崛起为战国时期的强国。

商鞅掌舵崛起路,治理革新显辉煌

在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处萌芽阶段,商鞅变法顺应了当时的时代发展,符合当时秦国的国情。

他变法内容在秦孝公的大力支持下,涉及了政治、经济、军事、农业等领域。

他变法改革的内容是整体的、全面的,各个领域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

充分使得国家精力集中,大大减少了国家内部分裂的矛盾。

商鞅变法开辟秦国光辉道路,辉煌与阴影同存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

由此可见,政府的公信力关系到了百姓以及贵族对于政府的态度,同时也符合民众利益。

司马迁《史记》中记载“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于是商鞅在变法过程中,为了采取措施取信于民,上演了一场“徙木立信”,百姓看到商鞅变法的诚心决心,增强了政府的凝聚力和百姓的积极性。

同时对于变法的目的拥有广泛群众基础。

商鞅变法开辟秦国光辉道路,辉煌与阴影同存

秦国由于地处西北,国内的其他派别的思想并不流行,变法阻力相对较小,有利于实施。

同时统治者因为渴望富国强兵,所以要求变法的决心和信心比较强烈。

保障了变法的实施,秦国通过变法后政治形式,具有了军事化中央集权特点,这使得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百姓和官吏,采取强有力措施。

商鞅变法开辟秦国光辉道路,辉煌与阴影同存

在商鞅变法之后,郡县制开始实行。

郡县制是以“中央—郡—县—乡—里—村”的分级模式进行治理全国的,这种层层集中管辖的网络,使得中央的法令政策一贯到底。

杜绝了封地势力阻挠,官僚政治取代原来的血缘政治,让中央对地方拥有绝对权力。

从此,秦国中央政令下达通畅,国力凝聚。这一制度的实行,其中部分至今还在沿用。

商鞅变法开辟秦国光辉道路,辉煌与阴影同存

郡县制的实行后,增强了中央集权,极大限度的发挥国家力量,创造奴隶时代所不可能的奇迹。

如整顿财政、统一六国、修建长城等。

秦以后历代王朝继承严格层级管理体制,促进了中华的文明融合、发展。

今日中国治理无障碍,可追溯到商鞅变法郡县制,没有郡县制就没有今日之泱泱华夏团结统一。

军事方面,在变法后秦国实行的军功爵制,奖励勇敢杀敌,为国捐躯的士兵,处罚贪生怕死。使得秦人视战斗为光荣,战斗力惊人。

这种制度让秦军与六国作战65次中,全胜58次,斩首129万,夺取城池147座,攻占领土建立14个郡。

军功爵制在战争中具有极大诱惑力,加速了统一进程。

商鞅变法开辟秦国光辉道路,辉煌与阴影同存

立法方面,商鞅继承法家思想,主张立法分明,以法治国,法律成为判断功过是非和行使赏罚的标准。

商鞅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使当君主意志和法律间出现矛盾时,君主也必须依法行事。

这种法治政策,大大的打击了以阶级划分刑法的关系,同时也使得社会治安良好,民生昌盛。

从这一时期开始,平等的思想原则开始以法律的手段所表现。

商鞅变法开辟秦国光辉道路,辉煌与阴影同存

在经济制度方面,商鞅废除了原有的井田制,开始实行阡陌制。

原先的井田制使得土地归君主、诸侯宗氏所有,人民只能在井田上耕作。

变法后的阡陌制规定可以开垦土地,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赋税根据各人所占有的土地多少来平均分担。

商鞅变法开辟秦国光辉道路,辉煌与阴影同存

阡陌制使得奴隶制土地所有制的被废除,从而促进了封建关系的发展。

商鞅这种做法,毫无疑问大大提高了农民耕作的积极性。

商鞅变法可谓是一场改革的奇迹,它不仅彻底颠覆了秦国原有的社会制度,而且为秦国的腾飞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商鞅通过全面改革政治、经济、军事和农业等领域,实现了中央集权,成功打造了一个强大、稳固的国家治理体系。

同时,他通过推行法治,打破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壁垒,为民众带来了公平正义,使得国家的繁荣昌盛成为了可能。窗体顶端

变法局限显苍凉,社会影响成谈资

为了加强专制政权,商鞅提倡使用严刑峻法。在以重刑主义原则制定下的刑法过于严苛。例如族刑和连坐法。

族刑是指一人犯罪,其亲属也会受到惩罚,通常用于直接危害君主统治和王权的重罪。

这种刑罚的目的是消除潜在威胁,确保罪犯的家族不再产生后患。族刑不仅惩罚犯罪者,还波及其无辜的亲属。

商鞅变法开辟秦国光辉道路,辉煌与阴影同存

《汉书·刑法志》记载“秦用商鞅,连相坐之法,造三夷之诛。”

连坐则是另一种“罪及无辜”的刑罚方式,一人犯罪,与之有一定关系者连带受刑。

根据不同情况,连坐法有家属连坐、邻里连坐、军事连坐、官吏连坐等形式。

连坐法的适用范围不仅限于亲属,刑罚也不局限于死刑。其目的是使人心存畏惧,不敢违法。

然而,这种做法虽然让许多无辜百姓和基层士兵受到重刑,伤害人伦亲情,激化社会矛盾。

商鞅变法中轻罪重罚,偏重刑法而轻视道德教化。

虽然让犯罪概率大大减少,但人民对于秦王朝怨恨却日剧增加,甚至连商鞅本人最终也遭重罚车裂而亡。

商鞅变法开辟秦国光辉道路,辉煌与阴影同存

在生产力方面来看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强调农业发展,抑制商业。

这种政策在当时,对打击人的私欲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这种做法却造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停滞。

阻碍了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也造成了人民的不满足感严重,导致了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内部失衡。

商鞅变法开辟秦国光辉道路,辉煌与阴影同存

在文化方面,商鞅实行文化专制,焚烧儒家等诸子百家经典,压制人民思想。

这种极端做法破坏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局面,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实行愚民政策。

这种做法激起了诸子百家的对立情绪,失去了知识分子对变法的支持。直到后期秦始皇焚书坑儒也与商鞅的做法脱不了关系。

商鞅变法开辟秦国光辉道路,辉煌与阴影同存

商鞅也特别反对道德的教化,推行严刑峻法和轻罪重罚的秦律,虽在短期内有效。

但这导致社会道德失序,民风败坏。贾谊在《治安策》中提到,商鞅违背礼义,弃伦理,导致秦国民风日衰。

在商鞅变法后,秦国人民趋向功利,虽使秦国强盛,最终统一六国,但民风败坏,文化颓废。

商鞅变法开辟秦国光辉道路,辉煌与阴影同存

商鞅变法忽视了思想文化建设和道德礼仪教化,为追求短期目标,片面强调“富国强兵”。

实行连坐制度,人民互相监督揭发,破坏了淳朴民风。民众生活在恐惧中,即便物质充裕,也难以感受幸福。

由此可见,商鞅变法的局限性不容忽视,过度强调严刑峻法,忽略道德教化。

导致社会矛盾加剧、民风败坏、使得百姓对于统治者怨恨。

结语

商鞅变法是一次重大的历史改革,为秦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然而,这场改革同时也存在局限性,如法制过严和对农民的剥削。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在借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关注改革中的人文关怀,确保改革成果惠及更多人。

兼顾效率与公平、权利与责任、发展与可持续性,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与人民幸福安康的和谐统一。

这是我们在回顾商鞅变法的同时,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借鉴的宝贵财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9 17: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商鞅变法:顺应时代需求,创造秦国辉煌的改革
商鞅,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变法之后,秦国逐渐从落后变得富裕强大,为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改革户籍、实行什伍连坐法、明令军法奖励军
2023-12-11 09:02:00
变法强秦,功成身死:商鞅的辉煌与悲剧
商鞅,战国时期秦国的名相,他在变法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却最终因政敌的陷害而遭到吊裂的悲剧命运。商鞅的生平充满传奇。商鞅之所以备受推崇,源于他在秦国变法中的卓越贡献。当时,秦国内部腐
2025-03-18 10:54:00
悝、商鞅、申不害都是法家,为什么只有商鞅成功了
...法就成了战国时代变法的主流,魏国的李悝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都属于法治变法,甚至于在后代人看来,韩国的申不害变法也属于法家变法的一部分。可是,这些变法虽然种类非常的丰富多样,可
2023-07-30 22:15:00
赵国胡服骑射与秦国商鞅变法差在哪里,为何没有让赵国强大起来?
战国七雄,竞相争霸,各自掀起变法热潮。秦国商鞅锐意进取,推行新法;齐国齐威王大刀阔斧,实施改革;赵国则勇于创新,胡服骑射引领风潮。各国变法各具特色,共同谱写了战国时代的辉煌篇章。
2024-08-13 12:22:00
战国七雄都有过变法或改革,但只有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最彻底
...万生力军,自此也不复昔日辉煌。战国七雄中只有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始终稳打稳扎,期间虽然也有波折,但笑到最后的始终还是秦国,到秦始皇的时候终于是横扫六国统一天下。秦国成功的原因很
2022-12-30 16:25:00
聊聊秦始皇的生前故事和他的后事如何
...,粗鄙不已。可是秦国遇到了一个如救星般的人,那就是商鞅。我们经常历史书会提到的商鞅变法,使秦国在短短数年晋升成强国之一。商鞅的许多举措,都让秦国的战斗力飙升,才有后来所向披靡
2024-07-06 16:26:00
最后统一六国的为何是秦国?
...而统一天下根本不是一代人能够做到的。即使是秦国,“商鞅变法”后历代皆出明君,统一天下仍然用了七代人一百二十余年,通过不断蚕食六国才最终得以力压六国,而六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
2023-08-30 19:30:00
从地理、政治到变法,秦国统一六国的多维优势
...有主动权,可以迂回进攻楚国,同时牵制韩国、魏国。 商鞅彻底的法治变法使秦国富国强兵秦国之所以能够强大,源于商鞅彻底的法治变法,秦国的变法比山东六国的变法都要彻底,法家代表人
2024-01-14 05:44:00
为何说卫国是个很神奇的地方
...嬴政的荆轲,也是卫国人。乃至于我们本篇文章的主人公商鞅,也是卫国人。同为卫国人,商鞅年轻的时候,李悝和吴起已经成名已久。这俩仁兄,一个是文化巨匠,一个是战场杀神,那都是卫国的
2024-05-14 15:3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高山仰止、史笔昭世、河山之阳……穿过一座座木牌坊拾级而上,一步一脚印登上拔地40余米高的汉太史司马迁祠,放眼望去,大河奔涌,长桥飞跨,史圣凝望!#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 相
2025-08-06 11:48:00
赵培宪:从战俘营到正义审判的血泪控诉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赵培宪同志(图片由太原市档案馆提供) 位于太原市小东门附近的“太原工程队”的血泪记忆旧址,静静地隐匿在城市的喧嚣当中
2025-08-06 13:00:00
在陕西韩城司马迁祠墓的祈福墙上,学子们留下心中所愿。“逢考必过”、“圆梦西工大”、“学业所成”......你们许下的心愿都实现了吗?#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相关热词搜索:心愿
2025-08-06 13:25:00
池州学者喊话《长安的荔枝》原著作者及出版社: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创作地非泾县应为秋浦县(今贵池)
大皖新闻讯 随着暑期档电影《长安的荔枝》热映,其原著小说也引来一些阅读爱好者青睐。近日,池州市贵池区文联主席张华在研读原著时发现
2025-08-06 14:30:00
武当武术名家陆国柱向武当山特区档案馆捐赠珍贵档案资料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江 通讯员 王婷婷)8月5日上午,当代著名武当武术名家、书画家陆国柱先生珍贵档案捐赠仪式在武当山旅游发展中心隆重举行
2025-08-06 16:24:00
【图说政务】上周看点:荔波县今年新增5种病种实现“跨省通办”
编辑:骆文文一审:王曼二审:徐红三审:袁小娟
2025-08-06 18:49:00
“看·见殷商”展览新增四件国博珍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实习生 陈玺炀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8月5日,从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引入的四件殷商时期珍贵文物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看・见殷商”展览正式亮相
2025-08-06 20:05:00
《南京照相馆》六安家书让人泪目 金寨最新揭开三封“哑谜”家书背后真相
大皖新闻讯 电影《南京照相馆》开头,一对夫妇拦住邮差苏柳昌问:“阿昌,有信吗?六安寄来的。”在拿到信后老两口兴奋不已:“是我女儿的字
2025-08-06 20:18: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殷维制作 孙上修
2025-08-06 21:5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烽火岁月里的课本 见证不屈民族脊梁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蒋巍 朱江 田晶晶)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近日,记者在武当山一位收藏爱好者家中
2025-08-06 19:58: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②|栗子树下的交通站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刘丽普 曹青文案:宗苗淼 王学峰 李春炜制作:齐媛媛 曹旭 翟晓晖 宋学双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室
2025-08-05 08:28:00
97岁抗战老兵刘益谦:只想把受伤的战士照顾好,少疼一分是一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回望烽火岁月,97岁抗战老兵刘益谦的话语朴实而坚定:“一当兵我就被分到了卫生队,其实心里想得很简单
2025-08-05 12:05:00
团城演武厅 香山脚下的清代阅兵场
◎户力平在香山脚下,有一座椭圆形的城池建筑,青灰色的城墙,绿色的琉璃瓦顶,在远山的映衬下,显得雄伟而古朴,这就是具有260多年历史的清代阅兵场——团城演武厅
2025-08-05 14:45:00
山河铭记丨新四军东进肥东白龙:皖中抗战的中流砥柱
大皖新闻讯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2025-08-05 14:46:00
读方志 行贵州|地方志勾勒的榕江摆贝苗族风情画
当我们翻开那泛黄的《榕江县志》《榕江县乡土教材》等,榕江县兴华乡摆贝苗寨的风俗画卷,便在眼前徐徐铺展。这座隐匿于月亮山深处的古老苗寨
2025-08-05 14: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