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秦文化大一统思想,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主要因素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30 18:24:00 来源:戏说三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结束了战国以来封建诸侯长期割据的局面,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疆域空前,东到大海,西至陇西,南边直到岭南,北面则一直到河套、阴山、辽东等地区。面对这个前所未有的封建大国,怎么才能成为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创建一个万世不拔、长治久安的基业,子子孙孙永远传承下去。这就需要一个绝对的权利制度来做支撑,而秦文化在这里为秦始皇提供了一整套管理制度的资源。

秦文化大一统思想,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主要因素

春秋战国的兼并战争

春秋战国这个诸侯争霸的时代,不断发生的兼并战争促使各国变法图强,更直接推动了百家争鸣这一时代现象的出现,也是秦文化形成的主要推动者,在形成过程中融入了以法家为代表的具有实用、功利特征的诸子百家的思想,逐渐凝练成秦国独有的文化特征。

我们知道秦人是从陇右的逐渐兴起,再到岐西之地的建国,后随周平王的东出,最终统一六国。在这个奋斗历程中,秦人逐渐形成了功利务实、开放包容、尚武坚毅的文化特征,他们有更强的法治观念,有上下一心的团队意识,有始终如一的坚定信念。正是这些文化特征和文化观念逐渐形成了“大一统”思想概念,形成的主导力量,更为日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之前曾在《秦国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对统一六国、治理国家有什么影响?》一文中略述了秦文化的形成及特征。秦文化是秦氏宗族文化进化和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地域环境、战争洗礼、民族性情多方面因素造就的,是一种重实效、讲功利、勇于创造的文化,这种“大一统”的文化精神特质造就了“跨海内制诸侯”的强大秦国。基于秦文化的这些特质,秦始皇创建了专制主义的一整套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树立了绝对皇权,巩固了统一。

秦文化大一统思想,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主要因素

周礼影响了两千多年的华夏文化

要清楚秦文化的“大一统”思想对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起到了什么推动作用,首先就要清楚秦文化中的大一统思想是如何形成的。

秦国的“大一统”思想最早起源于三皇五帝时代,在经过夏商西周时期中土、中国、天下、华夏等文化概念的出现而开始萌芽。到春秋战国时期,又经过了一些诸子学说提出的以仁政为王道来恢复周礼的大一统国家观的融合。最后才经过以商鞅、韩非、李斯为代表的法家的改造,以及吕不韦对诸子学说的创新整合,最终才形成了以君主集权为特征的新“大一统”理论。

从战国中晚期开始,历代秦国统治者由于受法家功利思想的影响,会创造性的将这种“大一统”观念运用于政治实践中。进而促进了秦国迅速崛起,最终统一。也由此逐渐形成了维护多民族中央集权的一整套“大一统”国家制度和运行体系,更由此奠定了中国两千年的中央集权统治制度、运行模式和传统文化。

秦文化是的“大一统”思想成为推动中央集权制度的主因,首先从秦非子受封于秦地,到秦襄公建立诸侯国,再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秦国经历了37代君王、600多年的励精图治,几乎每个历史阶段都经受战争的严峻考验与社会的重大变革。秦文化就是在纷争频繁的社会动荡和改朝换代中,不断发展、提升,不断获得补充和完善,每个朝代的变革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秦人知道这些成绩的不易,所以秦文化对于社会变革及和平这对矛盾存在具有骨子里有着向往和珍惜。

秦文化大一统思想,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主要因素

秦文化是在艰苦奋斗中磨砺而成

秦文化是通过艰难探索、反复实验、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通过世世代代秦国先祖把握发展机遇,主导社会改革,从实践中演变总结而成的。在秦文化形成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大一统”思想,其根源跟秦人的生活、社会变革等轨迹相互推动螺旋式向前发展,创建一个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根深蒂固深深的根植在秦人的心中,不可动摇。

其次就是秦文化对外来文化一向采取包容的态度,从秦穆公开始就注重引进人才,吸收外来文化。到了秦昭王时,博采众长,学术已出现“纳六国之士”的风气,秦文化已经和东方六国的文化融合越来越充分,逐渐形成了“大一统”的文化根基。到秦始皇执政时期,注重吸纳礼乐,“悉内六国礼仪,采择其善”,还让吕不韦召集六国学子,整理编撰了《吕氏春秋》,内容兼采各家学说,视野开阔,文化包容性极强,这时的秦文化已经具备了“大一统”的文化范畴,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提供了文化融入机制。

接着是秦文化一直以包容的姿态接受各国文化的融入,从秦孝公开始秦国一直是诸子百家的政治摇篮,“门户开放“成为秦国的优良传统。秦文化在招揽六国人才的同时,大量吸收外部世界的新信息、新观念,像秦孝公时的商鞅,秦惠文王时的苏秦、张仪,秦昭王时期的范睢、蔡泽,秦始皇时的李斯、韩非、蔚缭、郑国等等,他们都是当时各诸侯国的贤士,他们将当时最前沿的思想概念带到了秦国,为秦文化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对当时的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秦国也成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最强的诸侯国,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提供了足够的政治野心。

秦文化大一统思想,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主要因素

社会变革极大的激发了士兵的作战能力

最后“王者不却众庶”的社会改革铲平了社会的不公,激发了强大的社会动员力。秦国从商鞅变法开始建立“县制”,推行土地私人拥有制,逐步废除分封制。打击了封建诸侯的地方势力,瓦解了勋贵们对大片土地的控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百姓可以合法拥有田地。这一系列的改革,推翻了周以来的“分封诸侯”制度,为中央集权制的出现,扫除了地方豪强势力的阻扰。普通百姓获得了基本的生存权利,有效激发了百姓的生产力,极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事不师古”进行了更彻底的改革,积极推动国家走向“君主法治”的中央集权政治思想,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出现提供了法治依据。

秦文化对形成中央集权有很重要的影响,中央集权政治制度与秦文化是有承袭关系的文化,对后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秦文化社会改革的彻底性,为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奠定了坚固的文化基础;秦文化大一统思想是在秦政治生活的主题,是能顺利过渡到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文化认同的重要因素。

法家提出的思想是“富国强兵,依法治国”,主要是研究国家依法治理的方法,有一整套完整的理论支持,并不是纸上谈兵,实操性也很强,有具体的行动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秦文化“大一统”思想“兼收并蓄、融合创新、敦本务实”,融合商文化、周文化和西戎文化等多种文化因素,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这都为秦国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提供了理论支持和行动指导。奠定了大一统国家形态和大一统国家观念的基础,也就是奠定了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基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30 21: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聊秦国在战国时期的崛起与发展
...与巩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政治制度上,秦国实行的是中央集权制度,秦王朝的建立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完成的。秦国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以一位皇帝为中心,分封制度被废除,地方行政以郡县制
2023-05-04 10:13:00
聊聊中国古代中央集权
...合的过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所经历的过程吧!人王距中央集权仍存较长距离1.多方受限,遭人控诉当时的人们进入氏族社会已经历经了很长的时间,在当时的社会生产条件下,必须要依靠一个
2022-12-20 12:17:00
古代政治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商鞅变法
...,遭到车裂。其他人可能继承了其事业。新国家的新特征中央集权国家的出现和旧社会的同时灭亡,可以再恰当不过地用“革命”一词来定性。它提供了皇权的基础,并继续砥砺着中国社会中最基本
2024-06-22 14:33:00
秦始皇为何不沿用分封制,而是选择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的影响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它不仅引领了我国之后使用了两千多年的政治建构,在思想上也使大一统深入人心,成为日后历代帝王的目标。虽然在现如今看
2024-05-14 21:37:00
中央集权制度(centralizationofauthority)是一种国家政权的制度,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
2024-04-30 22:46:00
浅谈北魏中央集权的过程
...多个方面都有着独特的发展和变革,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其中央集权的过程。一、军事征服和政权建设:道武帝至太武帝时期北魏政权在建立初期,通过武力征服各部落,扩大了支配领域与支配力量。
2023-05-07 18:20:00
中央集权制度的简介中央集权制centralizationofauthority中国古代的政体---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封建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
2024-04-30 22:34:00
秦朝官僚制度与人才选拔
...中原的壮举。秦朝也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法家思想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功不可没。法家思想不仅起到了治理国家、整顿民风、维持社会安定的作用,还与当时的君主专
2023-10-12 15:39:00
秦始皇采取一系列手段掌握权力,看他是如何达到中央集权的
...的手段,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掌握权力,也就是所谓的中央集权。秦始皇采取的中央集权的措施,正式宣告了奴隶制的结束,封建制的崛起。而封建制也成为了后面皇帝的首要选择,乃至于统治了
2023-06-20 14:4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区少陵公园楹联
(曲苑亭 上联: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 下联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神仙)(莲香阁 上联:会松竹柳桐梅兰菊桂以为一体 下联:共冀青徐豫荆扬梁雍而称九州)(翰墨轩 上联
2025-10-27 11:45: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青莲阁楹联缅怀诗仙李白,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鲁网10月27日讯在兖州青莲阁内,现存一副楹联:上联:乘兴偶凭栏,问泗水长流,何殊昔日下联:欲吟还搁笔,有先生在上,不敢题诗诗仙李白
2025-10-27 11:47:00
电影《澎湖海战》发布致敬曲《澎湖》 统一台湾 势不可挡 扫码阅读手机版
10月25日,在台湾光复 80 周年这一重要日子,为了纪念台湾脱离日本殖民统治、重新回归祖国怀抱,海战电影《澎湖海战》在相关单位指导协助下创作并发布致敬歌曲《澎湖》
2025-10-25 12:28:00
10月25日,正值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日,《我的国籍我的血》读书分享会在福建农林大学福州仓山校区举行。
2025-10-25 17:37:00
10月24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山西财经大学东山校区5座元代墓葬发掘资料。5座墓葬形制基本相同,还发现有火葬及迁葬合葬现象
2025-10-25 19:08:00
尊古重先 崇德尚艺 ——郭尊先将军书法浅见
【书法家】艺术家简历 郭尊先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某学院原政治委员,少将军衔。国防大学书画研究院副院长、首都炎黄将军书画院副院长
2025-10-25 20:58:00
想吃一口穿越百年的醇厚?答案早藏在福州的烟火里了!佛跳墙的根,原来在这座城!福州聚春园的那坛,凭着老匠心守住了最正宗的魂。
2025-10-25 22:01:00
河北迁安:“胜迹千秋”书法展 笔墨传承黄帝文化
图为胜迹千秋主题书法展开幕现场。郭宝强摄河北新闻网讯(梁玉水、郭宝强)金秋送爽,翰墨飘香,10月24日,河北省迁安市“弘扬黄帝文化凝聚城市精神”主题系列活动之“胜迹千秋”书法展在迁安市博物馆开展
2025-10-25 07:15: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金卓)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北方联合影视集团携手湖南卫视
2025-10-24 14:40:00
大河网讯 郑州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建立的第一个都城——亳都,距今已有3600年历史。郑州商城的发现,今年正值七十春秋。10月23日
2025-10-24 15:23:00
张立奎作品全国巡展(临沂)系列报道四 | 重大题材作品
学术支持: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单位:临沂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临沂市美术家协会协办单位: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大众报业集团临沂新闻大厦北京龙族环球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北京玖玖文投艺术品有限公司北京海天高视国际文化传媒5A画廊承办机构
2025-10-24 16:00:00
千年繁茂一杏花
位于杏花岭区胜利街的“天”字桥 牛利敏 摄杏花岭区坐落于太原市中心腹地,西临汾河,东倚台地,自古便是山环水绕、人杰地灵的文明沃土
2025-10-24 21:29:00
鸠杖映重阳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山西博物院珍藏的一件北魏木雕鸠鸟,以无声的纹理,诉说着千年前与重阳节敬老传统深深交织的历史故事。这件出土于山西大同东郊
2025-10-24 22:00: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活力运河①|运河古城 赫赫“大名”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近年来,大运河河北段保护传承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
2025-10-24 08:17:00
涤尽尘心悟画禅 ——记巾帼画家柳咏絮
柳咏絮先生柳咏絮先生1937年出生于江西玉山,自幼受父亲柳子谷的熏染,矢志翰墨,深得其父绘画之三昧。她对中国画往圣先贤
2025-10-24 08: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