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焚 书坑儒” 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19 20:0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在秦始皇于咸阳宫举行的宫廷大宴上,又发生了一场师古还是师今的争论。焚,书之举正是由此引发的。

“焚 书坑儒” 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在宴会上,仆射周青臣,面腴秦始皇,吹捧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博士淳于越针对周青臣的腴词提出了恢复分封制的主张。他说: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辅枝。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又面腴,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秦始皇听后不动声色,把淳于越的建议交给群臣讨论。丞相李斯明确表示不同意淳于越的观点。他反驳说:三代之争,何可法也.儒生不师今而学古,道古以害今,如不加以禁止,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统一可能遭到破坏。为了别黑白而定一尊,树立君权的绝对权威,他向秦始皇提出焚,毁古书的三条建议:

“焚 书坑儒” 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李斯

(1)除《秦纪》、医药、卜筮、农家经典、诸子和其他历史古籍,一律限期交官府销毁。令下三十日后不交的,处以黥刑并罚苦役四年。

(2)谈论《诗》、《书》者处死,以古非今者灭族,官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

(3)有愿习法令者,以吏为师。秦始皇批准了李斯的建议。在宴会散后第二天,就在全国各地点燃了焚,书之火。

不到30天时间,中国秦代以前的古典文献,都化为灰烬。留下来的只有皇家图书馆内的一套藏书。

“焚 书坑儒” 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在焚,书的第二年,又发生了坑儒事件。坑儒不是焚,书的直接继续,而是由于一些方士、儒生诽谤秦始皇引起的。秦始皇在攫取到巨大权力和享受到荣华富贵之后,十分怕死。在统一中国之后,他异想天开地要寻求长生不死药。方士侯生、卢生等人迎合其需要,答应为秦始皇找到这种药。按照秦律谎言不能兑现,或者所献之药无效验者,要处以死刑。侯生、卢生自知弄不到长生不死药,不但逃之夭夭,而且诽谤秦始皇天性刚戾自用,专任狱吏,事情无论大小,都由他一人决断,贪于权势等等。秦始皇听后,盛怒不可抑止,以妖言以乱黔首的罪名,下令进行追查,并亲自圈定460余人活埋于咸阳。这即是所谓的“坑儒”事件。

“焚 书坑儒” 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来看看“焚,书坑儒”的实质,“焚,书坑儒”的实质其实是统一思想的运动。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在政治结构上,废除了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施行郡县制;在文化上,统一了文字,以小篆为标准的官用文字;在经济领域内,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这些措施都是国家大一统的基本要素,是国家强暴力能够控制的要素。但有些东西是国家强力结构很难驾驭的,特别是在秦朝初年,战国时期刚结束,百家仍然在争鸣中,思想领域内极度混乱,而一个国家能在多大程度上统一,最主要的条件是能在多大程度上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而思想混乱是形成共同价值观的大敌。

“焚 书坑儒” 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因此,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大一统措施还不行,最关键最长远的统一要素是思想的统一,形成统一的核心价值观念,才能让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内的统一措施有效。而当时最大两种思想潮流就是儒家和法家,儒墨并称显学,但墨家更侧重对农业方法的创新,种地务农。和道家更注重研究身心,人性观的形成探索,名家更注重形而上哲学思考。

“焚 书坑儒” 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对于刚刚统一的秦朝来说,统一思想就是维护大一统的关键措施。因此,秦始皇在找到了几个儒生茬之后,一场统一思想的文化运动就开始了,手段是激烈了点,但客观效果明显的。虽然统一的秦朝只持续了十几年,但秦朝以后的所有统治者,无一不把统一思想看成维护统治的关键手段,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大一统思想正式形成。此后所有的统治者,基本上都把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核心思想。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秦朝“坑儒”,和汉朝的“尊儒”,其实质是一样的,都是要统一思想。

“焚 书坑儒” 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实际上从汉朝以来,所有的封建统治者,基本上都是施行的“阳儒阴法”,或者是“实法名儒”,就是表面上是采用儒家观点,实际上却是法家的手段。皇帝用法家的方法统治天下,而用儒家的学说教化百姓。法家强调的是法、术、势,古人把这些东西当成是帝王术,作为驾驭百姓群臣的方法;而儒家学说主要是强调仁和礼,仁和礼最大的益处就是从道德上形成行为自觉,而不用采取暴力措施,是维护等级制度的好工具,所以历代统治者都用儒学教化天下。

“焚 书坑儒” 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因为秦始皇焚,书坑儒留下千古骂名,给人看为大暴君,其实是冤枉秦始皇了。这个数字事实上是非常小的。在长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杀人成千上万的事情多不胜数。但是,这件事情最大程度上得罪了文人儒生集团,儒家从战国以来一直是个非常猖狂的集团,它反映了要想治国必须以儒术为中心,所以和墨家不合,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更让儒家有重要的权力。他们得志后,把罪人指向秦始皇,所以秦始皇成为万世暴君、遗臭千年。比如:刘向杜撰的《唐雎不辱使命》与《荆轲刺秦王》。

“焚 书坑儒” 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本来在事实上焚,书坑儒就不是什么大过,焚,书坑儒在当时只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才那样做的,而且,当时的博士淳于越口口声声地说“不遵从以前的制度和风俗,是不会长久的”,反对郡县制;李斯反对这种说法,才建议始皇焚,书的,而且焚,毁的只是那些《诗》、《书》、百家语和史书,医药、算卦、农业方面的书并没有焚,毁啊。由此,才为坑杀术士铺下了道路。

其实之前,方士侯生、卢生替始皇帝求长生不老药,一直没有寻到,却拿着始皇给的赏赐假心装作忠心。到了焚,书后的第二年,方士侯生、卢生与儒生私下批评秦始皇为人反面,始皇得知大怒,认为“平日里这么信任他们,他们却欺骗和背叛我”,这才下令让御史大夫查办,最后认的认,供的供,才有后面的“坑杀术士”。

秦始皇并没有杀淳于越,坑杀术士也是依法处理,欺骗国家财产,在古代是欺君之罪,欺君之罪就是杀头的罪,在今天也是死罪,不是死罪,也是终身监禁。虽然失去很多价值的书,令人感叹,但是秦始皇焚,书与坑儒是合情合理。

“焚 书坑儒” 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对于坑儒,史学家们仍有争论。一般来说有三种看法:

(1)第一是历史上并无焚,书坑儒一事,这纯属后人的杜撰。持这一观点的是民国时期兴起的“疑古派”,近几十年的出土文物,有力地支持了司马迁《史记》的真实性,从而证明了“疑古派”观点的不成立;

(2)第二是的确坑了一些人,不过那只是些方士,或称术士。秦始皇焚《诗》、《书》,医、卜之类的文籍,不在焚,烧之列。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从未提起过“坑儒”二字。且司马迁与汉武帝年龄相仿,按最迟计算(汉武帝崩于公元前87年),司马迁距离焚,书坑儒发生的时间,最远不过120多年。120年的时间跨度,是什麽概念?就相当於今天的2012年到1896年(清光绪年间)的跨度。司马迁从十多岁起,就开始遍游中国,二十三岁的时候,其父司马谈去世,司马迁就已经接任其父的职务,担任汉太史令了。如果从司马迁20岁开始算起(-147年),距离焚,书坑儒(-212年)的时间跨度,不过65年而已。即相当於2011年往前推65年(相当於中华民国时期的1946年)。在这样一个狭小的时间跨度之内,以司马迁的学识和所处高层的地位,焚,书坑儒这样大的事件,不可能不清楚。

3.在关于郡县制的辩论中,丞相李斯斥责儒者依古制实行分封制的主张不合时宜。

所焚,何书?为何而焚?

“焚 书坑儒” 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最主要的一本是《尚书》,因为尚书记载上古圣王的治世理念,而秦始皇自以为“功高三皇,德迈五帝”,所以要用自己的治世观念代替上古圣王的治世思想,欲厚今乃焚,古。

其次是《诗经》,因为诗经中多赞颂历代君王,始皇不愿有六国遗党颂六国先王。

但,最最重要的或是一本方士《道经》。这道经非现在的老子道德经。此经唯留十六字,十六字心传。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古文尚书·大禹谟》)

《荀子·解蔽篇》中也有类似的引注,称:“《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由此推断曾有一本道经,绝非仅有现存的十六字。)

所坑何人?为何而坑?

所坑非儒,而是方士。

“焚 书坑儒” 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因方士所言长生非始皇帝所能修成,长生也非是小小丹药所能达到。(己心不净,何以修行?何以长生?人人本有长生草,己心不净,田园荒芜,何以种得长生。海外三仙山,蓬莱,方丈,瀛洲,不过是人身三大丹田。外求何处求……)

方士接近始皇,非要炼药寻丹,乃是要传《道经》于天下。

始皇恼羞成怒,认为方士们在耍弄自己。于是,先焚,道经,后坑方士。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0 00: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长生不老的代价:秦始皇的追寻与悲剧
...出怎样的代价?长生不老的追求在中国古代,统一六国的秦始皇嬴政是一位雄心勃勃的帝王。他铁腕统治,建立了中华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然而,就在他达到人生顶峰之时,一个新的梦想开始在他
2024-04-25 11:17:00
秦末时期三个神秘人物,一个成就张良一个害了项羽一个坑了秦始皇
...害了项羽,使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身亡;一个坑了秦始皇,长生梦碎,帝国陨落。三试张良,圯上传书黄石公张良,本来是韩国的贵族,祖上五代都是韩国的相国。秦灭韩国后,张良家族也跟
2024-01-15 11:28:00
秦始皇是因吃“元水”薨逝的?元水是什么东西?
...社会,则不得不提建立起皇帝制度,建立起大一统思想的秦始皇。秦始皇在史书记载中的形象虽然是一暴君,虽然历朝历代官员对于秦始皇的评价是褒贬不一的,但是当我们来到了民主文明的新时代
2022-12-31 22:30:00
“焚书坑儒”被骂惨,在“坑儒”一事上可能冤枉了秦始皇
秦始皇是千古一帝,同时也是一个暴君。这一点应该没有什么争议。秦始皇的罪行中,有“焚书坑儒”。但是这其实是两码事,“焚书”固然是对文化的破坏,但是在“坑儒”这件事上,秦始皇可能被冤
2023-06-11 11:53:00
秦始皇的禁忌是什么?
...国的伟业,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帝国——秦朝,自封为秦始皇帝。一时间,神州大地寂静无声,仿佛都在为эт位魄力惊人的皇帝敬畏战栗。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巩固统治
2023-08-29 16:31:00
秦始皇为何会相信长生不老?
...楼景象,无法用科学解释的情况下,徐福一顿忽悠,导致秦始皇信了鬼神之说。三是秦始皇并非醉心长生,更多是一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秦国特色的商鞅变法秦始皇统一天下后,
2023-05-24 10:47:00
盘点古代想要长生不死却死得无比难看的皇帝
...自己长生不死,最后却死得非常难看的皇帝们。第一名:秦始皇作为中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无疑是最想长生不死的,他以为只要自己活着,自己的江山就可以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当然这是他的
2023-06-30 05:12:00
秦始皇陵为什么不敢挖?神秘图腾守护陵墓无人能破!秦始皇嬴政,中国封建帝王第一人,十三岁登基,二十二岁亲政,三十九完成统一六国大业,四十九岁的时候,死于巡游途中,葬入秦始皇陵,享受
2023-08-31 11:03:00
秦始皇爱喝的“元水”究竟是什么呢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一代伟大的帝王,他扫六合、统一天下的事迹至今让人心潮澎湃。历史记载,始皇身体强壮,并无体弱之相,身居高位的他生活水平也比普通人好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秦始皇年
2024-02-07 17:2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