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历史上的“举孝廉”制度是如何产生的?
...移便形成了一种“定期选举”,这样一种制度更名为“举孝廉”。早在汉高祖刘邦时期,当时的法律就有一定的规定“以法律为基础进行推荐”,若是有人才地方长官不推荐会受到相应的惩罚,比如免去其官职。举孝廉制度虽然...……更多
科举没有之前是怎么选拔人才
...汉末年,有一首流传很广的民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首民谣说的是什么意思呢?这还要从我国秦汉时期的选官制度说起。战国时期的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就废除了建立...……更多
汉朝选官制度“举孝廉”的利与弊
...没有科举考试,选拨人才与官员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举孝廉\"。孝廉制度由汉武帝所创,孝考核的是\"孝悌\"、\"孝顺\";廉考核的是\"廉洁\"、\"清廉\"。因为当时汉武帝重用董仲舒,确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儒家成...……更多
汉代没有科举考试,文人是怎么当上官的?途径有哪些?
...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才、孝廉,皆自仲舒发之。”到此时,已明确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主张。过去,人们常常注意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社会政治功能,而忽略了它也是汉...……更多
从举孝廉到公平考试:东汉察举制的演变与争议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可能会下意识回答:察举制就是举孝廉!谁更孝顺,表现的更优秀,就能得到推荐。而到了后期,察举制则是逐渐被世家大族垄断。只有世家大族的子弟,才有被推荐的资格。这个答案,也对,也不对。准...……更多
从世卿世禄制到九品中正制: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的演变
...过考试向上级举荐合格的人才。一般是一年两个,一个是孝廉,一个是秀才。孝廉,顾名思义就是孝顺和廉洁都要具备。古人的眼中是百善孝为先,如果不孝顺的话绝对是当不了官的。秀才和后来的秀才不一样,这个应该分开念...……更多
清朝时期选拔人才,西选、年选和佟选是什么意思?
...人选拔人才,比九品中正制还要落后。汉朝比较喜欢以举孝廉来选拔官员,也就是谁孝顺谁廉洁,那就选择让谁来做官。其实最后做官的,全都是大户人家的孩子。穷苦人家的孩子就算是再孝顺,那也没有露头的机会啊。所以说...……更多
举孝廉、唯才是举,曹魏政权为何多次更改选官制度?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这首童谣诞生于汉末桓帝、灵帝年间。当时卖官鬻爵已经成了非常普遍的现象。想要成为孝廉,再也不必博学多识,只要家中有足够的银两就可以入朝为官,或者朝中有人,运作一番,也...……更多
三国时期没有科举制度,通过什么方式选拨人才?
...天下的功臣外,就是被刘邦看重的刘氏子弟。汉武帝实行孝廉制度。品德高尚、行为正直、学识渊博的人,被州县举荐为官。在这种制度下,地方官员与权贵结盟,逐渐垄断了官员的来源,进而形成了对国家政权产生重大影响的...……更多
论冯唐易老:冯唐个人因素、汉初政治环境和用人制度的冲突
...本是按门第出身的九品中正制度。西汉的选官制度——举孝廉,一般是指汉武帝时期“郡举孝廉各一人”开始的,但实际上,吕后的时候就已开始实行了,据载“高后选孝廉为郎”,尽管此时尚未形成定制,但选拔孝子当官已是...……更多
科举是封建社会重要的人才选拔方式,为何朱元璋要废止长达十年?
...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察举制”的主要科目是“举孝廉”,即“以官举贤”,所以隋朝以前想要入朝为官基本上要依靠政府官员举荐,这种选举制度的弊端就是寒门难出贵子。到了隋朝,隋炀帝采取“十科取士”,其中的...……更多
科举制起源于什么时候
...主要是由地方的州郡长官向中央推举人才,其科目主要有孝廉、秀才两科。九品中正制推行了魏晋南北朝,是察举制的继承和发展,其内容是由中正官来品评人物,划分等级,然后进行了录取,名义上侧重于人物的德行和才能,...……更多
聊聊从泗水亭亭长到最后的西汉开国皇帝的刘邦
...改革起到的作用。看一下察举制主要是考核的科目:1、孝廉: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被推举的人,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2、茂才:就是秀才,这个主要...……更多
清朝的这五人买了个县官,三年后赚得盆满钵满
...前,还没有科举制度,普通百姓要想当官,基本都要靠举孝廉入仕,只有自己的品行端正,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赏识,才有入朝为官的可能性,但这也要有着很好的人缘,用现在的话来说就得“很会来事”,只有讨得了当地官员的...……更多
皇甫嵩:东汉末年的璀璨将星
...公贵族的,但是非贵族要做官其实也有出路,如汉朝的举孝廉,一般来说,能被举孝廉的人都是小吏或者是儒生。比如说,东汉末年第一名将就曾经是举孝廉上位的,他就是名字听着耳熟的皇甫嵩。说到皇甫嵩这个名字,很多人...……更多
汉武帝的什么政策,帮助曹操成就了一番伟业
...了,巩固了皇帝的中央权力。另一方面,汉武帝设计了以孝廉为主要内容的察举考试来选拔人才。孝廉就是是孝顺父母和做事廉明的意思。在科举制度之前,这个制度成了选拔官员重要途径。而曹操就是东汉末年经过举孝廉而登...……更多
举荐制度、学校制度和科举制度:明朝时期的当官途径
...贤才的科目有:聪明正直、贤良方正、孝弟力田、儒士、孝廉、秀才、人才、耆民等。“时中外大小臣工皆得推举”,被推举者又可以“转荐”,也就是可以推荐身边人。这时期举荐的范围很广,主要是鼓励百姓在道德上升华自...……更多
细谈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月,因此又称“秋闱”。乡试录取的考生称为举人,俗称孝廉。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是地方科举考试中的最高荣誉。会试是在乡试次年春天举行的更高一级的考试,考试地点在北京,由礼部主持。参加会试的考生是各省的举人...……更多
谁的朝代只有37年,制度却影响1300年
...举。岁举,就是每年由地方官员定期向朝廷进贡当地的“孝廉”“秀才”进行考试,合格后即行任官。而诏举,则通常由皇帝不定期下诏给刺史、郡守等地方官吏,要求他们在地方征集优秀特殊人才,输送到中央参加官员选拔考...……更多
科举制度的演变:从周朝到宋朝的选拔之路
...射箭。在汉朝,也是由各位官员举荐贤才,这就是后来举孝廉。挑选的贤才,要满足孝顺,和清廉。满足了德行,还要有一定的能力,所以有了秀才。但是汉朝官员的选拔,不看秀才,被谁举荐决定最终命运。在三国时期,因为...……更多
察举制与征辟制,是汉代优秀人才选拔晋升的重要途径
...也不符合专制政权发展的需要。推行察举,命各郡国以荐孝廉‍‍自惠帝以来,中央在各郡县推选“孝弟力田”者,由朝廷和地方高级官员根据考察,推举品德贤良之人为官,得到推举的人可以获得免除徭役的优待。汉文帝以后...……更多
...重要的官职。在汉代,察举是其重要的选官任官制度,而孝廉又是察举的重要科目之一。孝廉即孝子廉吏,举荐时二者分科察举。孝,指孝悌者;廉,指清廉之士。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即举孝举廉各一人。在...……更多
征辟,是察举制度的补充,为两汉政权选拔人才做出突出贡献
...举选官制度。汉武帝听取董仲舒的对策建议诏令郡国岁举孝廉自此,察举制成为汉代选官的主要途径。公元前130年汉武帝听董仲舒之言“征吏民有明当时之务,习先圣之术者”。开始大规模征召,遂成定制,而至东汉为盛,至此...……更多
古代人有多看重孝道
...的言行举止的,然后,会有专门的官员向朝廷举荐秀才和孝廉这两方面的人才。在当时,秀才主要是用来代指那些对儒家思想和经典著作有一定造诣的人。不过,在东汉统治的中后期,凭借秀才当上官员的人很少。这主要是有以...……更多
三国时期重孝廉,曹操凭什么唯才是举?
...里小编就不过度描述了,歌谣在这: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更何况汉桓、灵帝时期,都发展为公开的“买官卖官”了,曹操时期的世家名流们到底是些啥东西,懂的都懂所以曹操...……更多
...制之下,对于德行与能力的标准被重新定义。察举制以举孝廉、秀才为常科,举孝廉指举孝子、察廉吏,即以宗族亲属伦理与行政伦理为选拔标准。前者在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地方社会中仅为人际纽带之一条,并不能完全代表先...……更多
中国封禁了千年的山,从唐朝下禁令:进入者,斩立决
...印度一样,被门阀士族的制度而毒害。自两汉以来,“举孝廉”的科举选拔制度畅行。所谓的“举孝廉”就是其他官员推荐而来的。官员们大多会举荐自己的后辈,所以当时的官位基本上就是在少数的家族中流转。长期以往,就...……更多
东汉的四世三公是如何形成的,四世三公家族哪个更厉害?
...在自己管辖的区域内考察、选拔人才,按照一定的科目如孝廉、贤良方正、秀才等定期或不定期的向朝廷推荐合乎相应标准的人才,朝廷再通过适当的考核,对其授予官职。如曹操的谋士荀彧就是举孝廉出身。察举制 这种举荐...……更多
聊聊古代科举那些事儿
...秀才。秀才应三年一度的乡试,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举人参加在北京的会试殿试,合格者称为进士。殿试第三名称探花,殿试第二名称榜眼,殿试第一名称状元。再看考生李炜,考了那么多年也就只得...……更多
士族与皇权的对抗: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与门阀统治的形成
...于这两种,要么家族有做官的人内部推荐,要么直接走举孝廉的路,但举孝廉也是通过推荐,于是又产生了关系这一说。有了这个漏洞可以钻,世家大族们几乎世代公卿,他们手下握有很多资源。在这种条件下,便形成了门阀统...……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红楼梦》最贪欲的少奶奶,伙同四个女人,为了金钱出卖了灵魂
怡红院的小红是个不甘心久居人下的丫头。这种人要么出人头地,要么被打压。她勾引贾宝玉不成,被秋纹、碧痕发现后一顿羞辱,知道在怡红院无法立足
2024-09-22 20:07:00
红楼梦:有谁注意到甄士隐的岳父封肃?就是“他”害苦了贾宝玉!
话说甄士隐家被葫芦庙大火烧毁后,夫妻只得退居田庄过活。谁知又赶上连年的天灾,实在无法支撑,变卖了田产不得已投奔岳父而去
2024-09-22 20:08:00
多姑娘讥讽贾宝玉:没药信的炮仗,人到中年才懂其中深意
晴雯病中被王夫人撵走,贾宝玉不舍去到晴雯表哥多浑虫家里探望。晴雯此时病重必死,二人都知此别将是永别,便忍不住相对饮泣讲出很多心里话
2024-09-22 20:08:00
王熙凤的真正敌人不是尤二姐,恰恰是那个笑呵呵接纳尤二姐的贾母
贾琏不顾国丧家孝和人品淫奔无耻,执意偷娶尤二姐在外,给了王熙凤致命一击。王熙凤日防夜防,没想到贾琏竟躲过她的封锁,在外头“停妻再娶”
2024-09-22 20:08:00
《红楼梦》里没讲出的真相:甄士隐的出家,是不是暗示他死了?
上文讲述甄士隐遇人不淑,落难后与妻子投奔岳父封肃,不想又遭算计家财一败涂地。封肃者,风俗也。原籍大如州人士,寓意大概如此的意思
2024-09-22 20:09:00
《红楼梦》里隐藏的一场大灾难,波及全国,比贾府抄家更加悲剧
迎春的大丫头司棋想要吃一碗鸡蛋羹,派了房中小丫头莲花儿去小厨房,吩咐柳家的给做来。柳家的见莲花儿一不给钱,二不是个人份例
2024-09-22 20:10:00
贾宝玉蒙难,为何不用风月宝鉴救治?只因镜子能救凤姐却救不得他
贾瑞被王熙凤害得病入膏肓时,跛足道人来到门前,交给他一面名“风月宝鉴”的镜子,只要贾瑞坚持不看正面,就肯定能救得性命。可惜贾瑞最终没忍住心中欲望
2024-09-22 20:10:00
红楼梦:你有没有想过为何是跛足道人度化甄士隐,而不是癞头和尚
话说甄士隐家破人亡后,又遭天灾人祸,不得已变卖田产投奔岳父封肃。谁知封肃非人,竟落井下石坑骗自家女婿,使得甄士隐察觉所托非人
2024-09-22 20:11:00
红楼梦:看懂《好了歌》,才明白甄士隐出家的真正目的不是做神仙
上回讲到甄士隐在即将下世前,跛足道人出现度化。至于为何跛足道人而不是癞头和尚来度化甄士隐,抽丝剥茧就会发现真相。甄士隐的劫
2024-09-22 20:12:00
红楼梦:妻子死于丑闻,续弦不生孩子,他却将怀孕情人送给叔叔?
贾蓉在秦可卿死后彻底放飞自我。尤氏不管他,也少了妻子的劝谏,跟着父亲贾珍无所不为。宁国府聚麀之诮,就是讲他父子与尤氏姐妹的丑事
2024-09-22 20:12:00
《红楼梦》最恶毒的少奶奶,放纵贪欲出卖灵魂,更糟蹋了肉体
贾琏偷娶尤二姐后,小厮兴儿在她跟前儿买好,将王熙凤的情况,以他的立场一五一十介绍出来。尽管多有不尽不实,却也大体不错。(第六十五回)尤二姐笑道
2024-09-22 20:13:00
甄士隐注解的《好了歌》,解开了《红楼梦》隐藏的最核心真相
上回讲到跛足道人来到即将下世的甄士隐面前,口唱《好了歌》度化于他。甄士隐本有慧根,加上人生连番磋磨,便有了感悟。《好了歌》的真意并不是劝人放手
2024-09-22 20:13:00
尤三姐一死,柳湘莲马上变脸,终于看清她“不正经”的原因
尤二姐嫁给贾琏后,“洗心革面”要做贤妻良母。可有尤三姐在身边,不免贾珍常过来骚扰,好说不好听。尤二姐未雨绸缪,两次三番请求贾琏将妹妹“找个好人家”嫁了
2024-09-22 20:16:00
红楼梦:只有看懂薛宝琴的姻缘,才明白薛宝钗为何一定要嫁贾宝玉
薛家是四大家族第一个败亡的家族。原因有两个也不复杂,分基础和客观。基础因素是薛家只是先帝当年家臣。经商天下成为先帝耳目
2024-09-22 20:17:00
《红楼梦》里最大的反派,从没正面出场,却逼得贾家万劫不复
上回讲到甄士隐本想着再给贾雨村写两封举荐信,将他安排给京城仕宦朋友之家落脚,不想贾雨村急不可耐,当天清早就启程去了。甄士隐由此看出贾雨村的急功近利
2024-09-22 2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