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汉朝选官制度“举孝廉”的利与弊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27 06:28:00 来源:戏说三国

汉朝时,还没有科举考试,选拨人才与官员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举孝廉"。

孝廉制度由汉武帝所创,孝考核的是"孝悌"、"孝顺";廉考核的是"廉洁"、"清廉"。

因为当时汉武帝重用董仲舒,确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儒家成为国家治理的思想标杆。

而儒家又十分看重品德,所以,其成为选拔官吏的重要考核标准。

汉朝选官制度“举孝廉”的利与弊

▲孔子

当时汉代的各个郡国,每一年都要向朝廷推荐人才,并有人数的限定。

后来为了公平起见,设定了以人口为标准,人口满二十万每年举孝廉一人,满四十万每年举孝廉两人,以此类推;人口不满二十万,每两年举孝廉一人;人口不满十万,每三年举孝廉一人。

汉朝选官制度“举孝廉”的利与弊

孝廉被举至京师后,先入郎署为郎官,相当于实习期。

在实习期内,会让孝廉们熟悉朝廷事务,并考核他们业务能力。然后再被任命不同的职位。三国时,很多的名公巨卿都是孝廉出身,如曹操、孙权等。

汉朝选官制度“举孝廉”的利与弊

▲曹操(影视剧形象)

举孝廉看似还不错,但是造成了一个问题:厚葬。

那些想出人头地的人,为了证明自己的孝顺,在长辈去世时,便会厚葬,恨不得把所有的好东西都埋进土里。因为孝顺作为一个主观性很强的选拔标准,陪葬品相对来说容易量化。

不过,这样一来,直接后果就是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间接后果就是让盗墓成风。

汉朝选官制度“举孝廉”的利与弊

▲汉长安城

尤其是在东汉末年,汉室衰微,群雄并起,民间盗墓开始成群结队。

不仅如此,当时的曹操起兵,军饷成为重大问题,为了解决军队的口粮,曹操非常大胆,设立了两个职位: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

"而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莽突,无骸不露。"(《为袁绍檄豫州文》)

《为袁绍檄豫州文》是在袁绍与曹操大战之际,袁绍请著名的大家陈琳,为他写一篇檄文,说白了就是好好骂一骂曹操。

据说,读这篇檄文时,曹操正在犯着头疼病,被陈琳这么劈头盖脸的一骂,头疼当时就好了。

后来,袁绍兵败,陈琳成为了曹操的笔杆子。

汉朝选官制度“举孝廉”的利与弊

▲《鬼吹灯》剧照

发是"发掘"之意,"丘"是"坟墓"之意。"摸"是"偷盗"之意,"金"是"财宝"之意。

所以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说白了就是挖坟盗墓。把汉墓里的好东西挖出来,换成军饷。

这相当于盗墓领域的"国家队"。所以,汉朝的墓葬,基本上"十室九空"。

汉朝选官制度“举孝廉”的利与弊

曹操本人也深知厚葬的百害无一利,还容易被盗墓人扰了清静。所以他提倡薄葬,而且亲自做到。

目前公认的曹操墓是安阳高陵,相对于汉室墓葬,东西少得可怜。

据说当时在挖掘现场,还在出土了一袋方便面,上面印着汪涵的头像……估计是后人在此留下的纪念品。

汉朝选官制度“举孝廉”的利与弊

网上还有一个段子,说是在挖掘曹操墓的时候,发现一大一小两个棺材,专家没有确定那个小的棺材是谁的,有网友说可能是曹操小时候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7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汉武帝的什么政策,帮助曹操成就了一番伟业
...的盗墓机构。设立了后世耳熟能详的官称: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比如汉武帝的亲弟弟汉梁孝王刘武和李王后的陵墓就被曹孟德挖掘一空。最终,曹操靠着挖掘汉墓而获得了巨额财富。利用这些财
2024-06-22 14:45:00
历史上的“举孝廉”制度是如何产生的?
...移便形成了一种“定期选举”,这样一种制度更名为“举孝廉”。早在汉高祖刘邦时期,当时的法律就有一定的规定“以法律为基础进行推荐”,若是有人才地方长官不推荐会受到相应的惩罚,比如
2023-02-02 18:53:00
哪个古墓盗洞无数,盗墓者骨骸遍地,文物却一件没丢
...多时候可能还没有被负责“举孝廉”的官员知道,便被“摸金校尉”们洗劫一空了。盗墓贼之所以盗墓就是为了墓中价值连城的陪葬品,它与考古人员的保护性开发不同,盗墓贼们往往会将墓室洗劫
2023-07-21 13:38:00
论冯唐易老:冯唐个人因素、汉初政治环境和用人制度的冲突
...本是按门第出身的九品中正制度。西汉的选官制度——举孝廉,一般是指汉武帝时期“郡举孝廉各一人”开始的,但实际上,吕后的时候就已开始实行了,据载“高后选孝廉为郎”,尽管此时尚未形
2024-08-08 09:31:00
举孝廉、唯才是举,曹魏政权为何多次更改选官制度?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这首童谣诞生于汉末桓帝、灵帝年间。当时卖官鬻爵已经成了非常普遍的现象。想要成为孝廉,再也不必博学多识,只要家中有足够的银两就可以入朝为官,或者
2023-02-17 20:03:00
科举没有之前是怎么选拔人才
...汉末年,有一首流传很广的民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首民谣说的是什么意思呢?这还要从我国秦汉时期的选官制度说起。战国时期的秦国
2023-05-17 19:47:00
没人举孝廉,亚裔哪怕考满分也上不了美国名校
...只能靠推荐了。这种制度实际上是倒退回了中国汉朝的举孝廉制度,谁能拿到推荐信谁牛逼,根本不靠科举选拔。只有当那些拿到推荐信的孩子都入学完了,有钱人(以是否愿意捐款/行贿为标准)
2023-06-21 13:37:00
摸金校尉简史:曹操为什么创立摸金校尉?
《鬼吹灯》中说到:人点烛鬼吹灯。摸金校尉要擅长找墓,掘开墓时,在墓室内要点上蜡烛,放在东南角方位,然后开始摸金。最近潘粤明主演的《鬼吹灯:龙岭迷窟》霸屏,险象环生的龙岭迷窟,演员
2023-05-08 18:14:00
三国时期重孝廉,曹操凭什么唯才是举?
...里小编就不过度描述了,歌谣在这: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更何况汉桓、灵帝时期,都发展为公开的“买官卖官”了,曹操时期的世家名流们到底是
2023-05-10 09: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