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汉朝选官制度“举孝廉”的利与弊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27 06:28:00 来源:戏说三国

汉朝时,还没有科举考试,选拨人才与官员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举孝廉"。

孝廉制度由汉武帝所创,孝考核的是"孝悌"、"孝顺";廉考核的是"廉洁"、"清廉"。

因为当时汉武帝重用董仲舒,确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儒家成为国家治理的思想标杆。

而儒家又十分看重品德,所以,其成为选拔官吏的重要考核标准。

汉朝选官制度“举孝廉”的利与弊

▲孔子

当时汉代的各个郡国,每一年都要向朝廷推荐人才,并有人数的限定。

后来为了公平起见,设定了以人口为标准,人口满二十万每年举孝廉一人,满四十万每年举孝廉两人,以此类推;人口不满二十万,每两年举孝廉一人;人口不满十万,每三年举孝廉一人。

汉朝选官制度“举孝廉”的利与弊

孝廉被举至京师后,先入郎署为郎官,相当于实习期。

在实习期内,会让孝廉们熟悉朝廷事务,并考核他们业务能力。然后再被任命不同的职位。三国时,很多的名公巨卿都是孝廉出身,如曹操、孙权等。

汉朝选官制度“举孝廉”的利与弊

▲曹操(影视剧形象)

举孝廉看似还不错,但是造成了一个问题:厚葬。

那些想出人头地的人,为了证明自己的孝顺,在长辈去世时,便会厚葬,恨不得把所有的好东西都埋进土里。因为孝顺作为一个主观性很强的选拔标准,陪葬品相对来说容易量化。

不过,这样一来,直接后果就是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间接后果就是让盗墓成风。

汉朝选官制度“举孝廉”的利与弊

▲汉长安城

尤其是在东汉末年,汉室衰微,群雄并起,民间盗墓开始成群结队。

不仅如此,当时的曹操起兵,军饷成为重大问题,为了解决军队的口粮,曹操非常大胆,设立了两个职位: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

"而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莽突,无骸不露。"(《为袁绍檄豫州文》)

《为袁绍檄豫州文》是在袁绍与曹操大战之际,袁绍请著名的大家陈琳,为他写一篇檄文,说白了就是好好骂一骂曹操。

据说,读这篇檄文时,曹操正在犯着头疼病,被陈琳这么劈头盖脸的一骂,头疼当时就好了。

后来,袁绍兵败,陈琳成为了曹操的笔杆子。

汉朝选官制度“举孝廉”的利与弊

▲《鬼吹灯》剧照

发是"发掘"之意,"丘"是"坟墓"之意。"摸"是"偷盗"之意,"金"是"财宝"之意。

所以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说白了就是挖坟盗墓。把汉墓里的好东西挖出来,换成军饷。

这相当于盗墓领域的"国家队"。所以,汉朝的墓葬,基本上"十室九空"。

汉朝选官制度“举孝廉”的利与弊

曹操本人也深知厚葬的百害无一利,还容易被盗墓人扰了清静。所以他提倡薄葬,而且亲自做到。

目前公认的曹操墓是安阳高陵,相对于汉室墓葬,东西少得可怜。

据说当时在挖掘现场,还在出土了一袋方便面,上面印着汪涵的头像……估计是后人在此留下的纪念品。

汉朝选官制度“举孝廉”的利与弊

网上还有一个段子,说是在挖掘曹操墓的时候,发现一大一小两个棺材,专家没有确定那个小的棺材是谁的,有网友说可能是曹操小时候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7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汉武帝的什么政策,帮助曹操成就了一番伟业
...的盗墓机构。设立了后世耳熟能详的官称: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比如汉武帝的亲弟弟汉梁孝王刘武和李王后的陵墓就被曹孟德挖掘一空。最终,曹操靠着挖掘汉墓而获得了巨额财富。利用这些财
2024-06-22 14:45:00
历史上的“举孝廉”制度是如何产生的?
...移便形成了一种“定期选举”,这样一种制度更名为“举孝廉”。早在汉高祖刘邦时期,当时的法律就有一定的规定“以法律为基础进行推荐”,若是有人才地方长官不推荐会受到相应的惩罚,比如
2023-02-02 18:53:00
哪个古墓盗洞无数,盗墓者骨骸遍地,文物却一件没丢
...多时候可能还没有被负责“举孝廉”的官员知道,便被“摸金校尉”们洗劫一空了。盗墓贼之所以盗墓就是为了墓中价值连城的陪葬品,它与考古人员的保护性开发不同,盗墓贼们往往会将墓室洗劫
2023-07-21 13:38:00
论冯唐易老:冯唐个人因素、汉初政治环境和用人制度的冲突
...本是按门第出身的九品中正制度。西汉的选官制度——举孝廉,一般是指汉武帝时期“郡举孝廉各一人”开始的,但实际上,吕后的时候就已开始实行了,据载“高后选孝廉为郎”,尽管此时尚未形
2024-08-08 09:31:00
举孝廉、唯才是举,曹魏政权为何多次更改选官制度?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这首童谣诞生于汉末桓帝、灵帝年间。当时卖官鬻爵已经成了非常普遍的现象。想要成为孝廉,再也不必博学多识,只要家中有足够的银两就可以入朝为官,或者
2023-02-17 20:03:00
科举没有之前是怎么选拔人才
...汉末年,有一首流传很广的民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首民谣说的是什么意思呢?这还要从我国秦汉时期的选官制度说起。战国时期的秦国
2023-05-17 19:47:00
没人举孝廉,亚裔哪怕考满分也上不了美国名校
...只能靠推荐了。这种制度实际上是倒退回了中国汉朝的举孝廉制度,谁能拿到推荐信谁牛逼,根本不靠科举选拔。只有当那些拿到推荐信的孩子都入学完了,有钱人(以是否愿意捐款/行贿为标准)
2023-06-21 13:37:00
摸金校尉简史:曹操为什么创立摸金校尉?
《鬼吹灯》中说到:人点烛鬼吹灯。摸金校尉要擅长找墓,掘开墓时,在墓室内要点上蜡烛,放在东南角方位,然后开始摸金。最近潘粤明主演的《鬼吹灯:龙岭迷窟》霸屏,险象环生的龙岭迷窟,演员
2023-05-08 18:14:00
三国时期重孝廉,曹操凭什么唯才是举?
...里小编就不过度描述了,歌谣在这: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更何况汉桓、灵帝时期,都发展为公开的“买官卖官”了,曹操时期的世家名流们到底是
2023-05-10 09: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三国时代的\
在刀光剑影、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历史舞台似乎总是被那些运筹帷幄的谋士与冲锋陷阵的武将所占据。诸葛亮、周瑜、司马懿等人的名字如雷贯耳
2025-04-22 09:18:00
本文转自: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渡江战役纪念馆坐落于巢湖之滨,2020年8月19日下午,在安徽合肥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
2025-04-22 09:41:00
朱元璋曾用“蚊刑”叮死中国最后一任宰相,“蚊刑”,到底是什么?
很多人都听说过满清十大酷刑,那是相当残忍,事实上每朝每代都有骇人听闻的残酷刑罚。古代行刑都是公开执行,于是这些血腥的场景还能起到震慑作用
2025-04-22 05:57:00
朱元璋想杀沈万三,指着猪蹄问:这是啥菜?沈妙答3字保全性命
中国古代有着历史悠久而庞大的官僚体系,按照士农工商的等级制度来划分,为官者处于最高的社会阶层,现在备受推崇的商人倒是位于歧视链的底端
2025-04-22 06:16:00
朱元璋悬挂一铁牌,不到80年他摘下来毁掉大明王朝:也就这样完了
文/花开无田图/网络图片宦官是一个争议不断的存在,按照存在即合理的观点,宦官的出现是种顺势的潮流,皇宫里的男人只能有皇帝
2025-04-22 06:19:00
琅琅书声穿越千年 “解码”山西书院阅读特展
培育读书风尚 建设文化强国图为“锦绣千年弦歌不辍”书院展第六展厅:“山右风雅——山西书院阅读特展”。王韵菲 摄白鹿踏云
2025-04-22 07:30:00
洪秀全有一张大床,含有特殊机关折磨人,妻子都不愿躺上去
我国历史上下五千年,经历过四百多位皇帝,每一次朝代的更替,都免不了战乱,而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陈胜吴广起义,他们可以说是农民的代表
2025-04-21 22:51:00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扒一扒赵匡胤的家世根儿!
然而在赵弘殷转战疆场开拓功名的同时,作为妻子的杜氏却生活得很不容易。赵弘殷初入军伍时收入微薄,杜氏拖儿带女生活异常艰辛
2025-04-21 23:19:00
程咬金为何可以?被誉“天下第一福将”,看看他妻子背景就明白
无论是在史料记载中,还是在后世的传奇故事中,程咬金都有两个妻子。不同的是,在两个人中,两位女士的地位和她们与程咬金结婚的时间都不同
2025-04-21 23:19:00
曹操留下3员猛将,本指望他们保卫子孙江山,不曾想被曹丕全部除掉了
提起曹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不仅是三国的霸主,还是曹魏的奠基人,他的功绩更是很多人无法能及,只不过比较可惜的是这份硕果最后却被野心更加强大的司马家占为己有
2025-04-21 15:06:00
她是刘伯承的第二任妻子,14岁参军,还培养了四个将军,活了91岁
引言刘伯承元帅被称为军神,足见他在我军地位之高,革命战争年代,他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幸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以至于根本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
2025-04-21 15:21:00
唐初攻城略地最多的将领-李孝恭
如果问大唐的江山是谁打下来的,许多人会说是李世民,其实建唐之初,攻城略地最多的人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李孝恭,甚至说是李孝恭打下了半壁江山也不为过
2025-04-21 15:36:00
水浒传中,如果宋江死了,卢俊义会是梁山首领吗他没有资格
水浒中,宋江在梁山的威望是独一无二的。在宋江活着的时候,谁也没有代替宋江,成为梁山首领的机会。但如果宋江死了,梁山的头领又会是谁呢
2025-04-21 15:47:00
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有三个人没有丧命,只因他们身份用处特殊
朱元璋是历史上,少有的草根皇帝之一,他建立了明朝,人们对他的评论也是褒贬不一,他当过和尚也乞讨过,但最后能成为开国之君
2025-04-21 16:07:00
抗日英雄肖万世,半生戎马,立下10个一等功,战友:他有两副面孔
唐朝诗人李白曾在《侠客行》中写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战场英雄的高度赞叹
2025-04-21 16: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