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西魏又变成了北齐与北周,佛教也持续发展。不过到了北周武帝时期,又发生一次大规模的灭佛事件。北魏末年,出家人口高达200万人,寺庙3万余座。历经的东西魏的持续发展,佛教势力极度膨胀,僧人越来越多。北周武帝时...……更多
中国古代四次灭佛运动:统治者对佛教的矛盾与利用
...位帝王就派兵去追杀僧人,推翻佛像,禁止臣民信佛!北周武帝,为了江山第二次灭佛运动的主导者是北周的武帝。这位帝王发起灭佛的原因主要是有以下几点。第一,由于周武帝在国内推崇的是强调着礼制尊卑的儒学,但是此...……更多
太子拓跋晃为何冒险抗旨灭佛行动
...诏书和灭佛意志已经在首都平城引发了巨大的恐慌。笃信佛教的太子监国拓跋晃先是苦劝太武帝收回成命,不想被太武帝一顿臭骂,眼看父亲一意孤行,不听劝阻,拓跋晃只能自己擅自行动了。他充分利用自己手中太子监国的权...……更多
宇文邕灭佛让300万僧侣还俗,加速了南北朝的统一
...有三次大规模的灭佛行动,来自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和唐武宗李炎。这三位皇帝的行为被称为“三武灭佛”,其中最大快人心的要属北周武帝的那场灭佛,让300万僧侣还俗,加速了南北朝的统一进程。周武帝下...……更多
宇文邕活了36岁就病逝了,民间传说他身患恶疾,是生前灭佛所致
北周武帝宇文邕神武过人,骁勇果毅,是南北朝一代英主。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改革内政,生活俭朴,除掉权臣宇文护,而后又御驾亲征,戎马倥偬,灭北齐,败南陈,征突厥,讨吐谷浑,如果不是英年早逝,恐怕结束南北...……更多
南陈宣宗陈顼篡位登基,但却是乱世中的一代雄主
...然横竖都是死,那我临死之前,也得把同行拉下水。(北周武帝宇文邕)武帝宇文邕皇帝听罢,深以为然,下了这样一道命令: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周书》打今天起,在咱们北周境内,就禁止佛教和道教这...……更多
北魏太武帝长子拓跋晃之死的原因
...具有不负担兵役、徭役,不缴纳租调的特权,由此导致了佛教与国家争财富、争人力。现在看来佛门还和反对势力勾连,已成祸端。经过深思熟虑在拓跋焘第二年下达了灭佛令。北魏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灭佛运动。太武帝镇压佛教...……更多
佛教为何屡屡遭到帝王的剿灭
佛教在中国发展至今,早已是中国五大宗教之一,但佛教在两汉时期传入中国之后,曾遭受过四次灭顶之灾,这四次分别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和周世宗柴荣组织的灭佛运动,直到宋朝独尊儒术,...……更多
梁武帝萧衍的崇佛政策与国家衰亡
...废朝政,才酿造了最后的悲惨结局。舍道事佛南朝是中国佛教兴盛的第一个高峰,有诗为证:“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一首《江南春》是由唐朝杰出诗人杜牧所作,道明了南朝当时佛教的兴盛,在如今小学五年...……更多
...、博士弟子秦景一起来到洛阳,随后在哪里建起了第一座佛教寺庙,白马寺,这个被认为是佛教在中国以及东亚的开端。白马寺也成了皇家寺庙。在皇家的支持之下,开始翻译佛经,第一步译著是《四十二章经》,也开始在国内...……更多
梁武帝萧衍与达摩祖师的禅宗公案:一段流传甚广的神秘对话
...是南朝历史上最为稳定富足的几十年。萧衍尊崇佛学,立佛教为国教,大建寺庙,晚年爆发“侯景之乱”,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饿死于台城,享年八十六岁。南朝演变公元420年-589年的170年中,是宋、齐、梁、陈四朝偏安于...……更多
唐代四贤相之一姚崇:反佛兴道,留下警世遗言
...时期,公主外戚都奏请度人为僧尼,还有用私人财富建造佛教寺庙的人,一些富裕家庭也出家削发为僧,以免税收,导致国家的僧尼数量飙升。这些僧尼占据了大量的土地,出租土地,雇用无地农民耕种,但不交税,使国家的财...……更多
...僧人被戮。废佛时间共六年。太武帝死后,文成帝继位,佛教又得以恢复。北周武帝灭佛结果:禁佛后,北方寺像几乎灭绝,僧众多逃奔江南。武帝死后,宣帝、静帝先后继位,佛法又兴。 唐武宗灭佛结果:佛教受到极大的打...……更多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从军事征服到灭佛运动的历史变迁
...战略,全国凡是50岁以下,15到16岁以上的男丁必须从军。佛教自北魏初期延续以前王朝的政策,佛门弟子可以免除赋税徭役,而且寺庙的土地不纳税。周期残酷的战争形势下,拓跋焘对佛教徒开始下手。元嘉十五年(438年),拓...……更多
南北朝佛教巅峰:梁武帝萧衍的宗教狂热与社会影响
南北朝时期,佛教十分盛行,各国统治者都崇拜佛教。有些皇帝对佛教的喜爱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他们为佛教所做的事情令人震惊且难以理解。小编不得不感叹,没有人疯狂到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就让我来介绍一下这位如...……更多
十六朝时期僧官制度的建立又有着怎样我们所不知道的的原因呢
...乱不断、烽烟四起,人们愈发需要新的精神支柱;这时候佛教便成为百姓脑海里所需要的。正是因为佛教的受欢迎,佛寺和僧侣的规模和数量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为了应对这样的情况,朝廷便设立了僧官制度进行规范。但是,...……更多
张彦远的“画龙点睛”的故事
...堂画卢耶那佛像的同时,还画了孔子十哲图,结果到了北周武帝下令灭佛、“焚天下寺塔”时,这一举动起到了保全作用。“(周武帝)独以此殿有宣尼(孔子)像,乃不令拆毁”。张僧繇的画迹如《维摩诘像》《吴主格虎图》...……更多
鸿胪寺与白马寺:佛教庙宇的起源与外交职能
...寺”就取自鸿胪寺的名字,此后一直沿用下去,逐渐成为佛教庙宇的称呼。 ……更多
北周武帝宇文邕沉毅有智谋,是南北朝最有作为的皇帝
周武帝宇文邕,小字祢罗突,是汉化的鲜卑族人,祖籍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生于同州武乡(今陕西大荔)。他是周文帝宇文泰第四子、周孝闵帝宇文觉和周明帝宇文毓异母弟,母文宣皇后叱奴氏。作为南北朝时期北...……更多
北周武帝宇文邕:鲜卑英雄的崛起与帝国的覆灭
前言北周武帝宇文邕,其一生可谓是一部充满了传奇与波折的历史。他隐忍了整整十二年,酝酿着夺取权力的计划,最终成功灭亡了北齐,让整个北方震撼。然而,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却有一个遗憾,他的儿子却没有继承他的...……更多
唐武宗灭佛事件:一次改变历史走向的宗教冲突
...稳定。唐武宗在会昌五年却突然下命令灭佛。众所周知,佛教是外来宗教,在汉朝时期传入我国。佛教传入我国后,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发展能力,虽然也遭到本土宗教和本土文化的排斥打击,但是经过数百年的不断融合吸收...……更多
和尚不杀生,能抗日吗?
...定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僧人也不例外。很快,中国佛教会响应命令,发布通告要求僧人参服各省兵役。然而,这份通告遭到了各省佛教界的抵制,理由是这有违佛教“不杀生”的教义,四川省佛教会公开通电政府:反对僧...……更多
佛教与唐朝政治相互依存与矛盾的演变
...历史发展为我国历史“心电图”上起伏最高的高点,这与佛教入我国,发展之路来说,大为相似。以唐朝自身而论,兴盛衰落,又与佛教兴衰的并驾齐驱。此举绝非偶然,而是存在某些必要的联系,接下来的论述,将从佛教这一...……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2月28日,西藏自治区2024年度藏传佛教学经僧人考核晋升格西拉让巴学位立宗答辩暨颁证仪式在西藏拉萨大昭寺举行,12名考僧通过答辩,获得格西拉让巴学位。格西,藏语意为“善知识”。截至目前,西...……更多
海宁市佛教协会回应“海宁一寺庙僧人开宾利”:宾利车系他人所有
...的管理。同时,也呼吁广大网友不信谣、不传谣。海宁市佛教协会2024年5月7日 ……更多
盘点历史上的奇葩皇帝荒诞行径背后的故事
...位给8岁的儿子,一路投奔南陈。半路被北周俘虏了,被周武帝宇文邕赐死。8、北周宇文赟——时装秀 南北朝北周的第四帝,即位后沉湎酒色,北周国势日渐衰落。他最钟情另类服类,给自己设计的服装造型:头戴通天冠,身...……更多
僧人为何大多比较“富态”,而道士却大多清瘦
...我国历史上,就有着比较主流的3大宗教,分别是道教、佛教和儒教。其中,要以佛教和道教最为主流,并且佛教还是信徒最多的一个宗教。不过,佛教并不是我国的本土宗教,而是在汉朝时期,从西域传到我国的。只不过,佛...……更多
为何周武帝时一举统一了北方而周世宗时却功亏一篑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两位皇帝:北周武帝宇文邕和后周世宗柴荣,二者都雄才大略,开疆扩土积极进取,为国家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者的出现,对于处在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乱世中的北周、后周这两个领土都算比...……更多
古代慈善公益:唐代悲田院到宋代福田院的发展与变化
...公益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即自西汉从西域传入中原的佛教文化。到了唐宋时期,在佛教影响下,还出现了相关的慈善公益机构——“悲田院”。一、民转官用的唐代“悲田院”1、“悲田院”之源“悲田”二字实则由来已久...……更多
魏晋南北朝时期,好男风同性之好名正言顺?
...烈竞争。3、宗教乱儒学独尊的局面被打破,玄学兴起,佛教,道教发展,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旧的思想桎梏解除,思辨哲学发展;佛教传入,带来新的信仰和文化元素;道教不断改造,神仙体系完善。...……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古岸开青葑,新渠走碧流。会看光满万家楼。记取他年扶路入西州。佳节连梅雨,馀生寄叶舟。只将菱角与鸡头。更有月明千顷一时留
2024-06-14 09:45:00
猪八戒刚加入取经队伍的时候,是非常积极的。离开高老庄后的第一难是“黄风岭之难”,回目直接表明“半山中八戒争先”,“筑死虎先锋”后
2024-06-14 09:45:00
“到了西湖,就觉着无限的快乐”“我到杭州去,路上所看到的一点生气所在的地方,就是那绵延不绝的稻田……”1924年,泰戈尔访华
2024-06-14 09:46:00
《诗》中生灵 | 半文(业余文字爱好者)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2024-06-14 09:46:00
本文转自:遵义日报1929年底在赤水县大同镇成立的中共赤(水)合(江)特别支部是遵义地区最早创建的中共地方组织,也是贵州省第一个中共特支
2024-06-14 10:18:00
为何吕布大多数时候不听陈宫建议
前言吕布,这位三国时期的绝世猛将,常常被誉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可谓威风八面。然而,面对智谋过人的军师陈宫,他却大多数时候置若罔闻
2024-06-14 13:52:00
李陵叛投匈奴,为何没有受到指责
前言在历史篇章中,李陵,这位曾经的汉朝将领,因叛投匈奴而名声大噪。令人意外的是,他不仅没有遭到后世的普遍指责,反而被一些诗人赞颂为英雄
2024-06-14 13:52:00
赤壁之战,为何曹操手下的名将一个也没有损失
前言赤壁之战,作为三国时期最为人熟知的战役之一,被后世广泛传颂为曹操的惨败。然而,历史的真相往往比传说更加复杂。在这场战役中
2024-06-14 13:53: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因为历代文人的介入,宜兴紫砂得以从功用的角度上升为艺术,进而延伸为颇具当代意义的紫砂文化
2024-06-14 07:53:00
博物馆之城深接触□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在南京,有一座《红楼梦》粉丝常去打卡的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是在清代“江宁织造”旧址上建成的一座博物馆
2024-06-14 07:54:00
读书撷英□珍珍周幽王宠爱褒姒,江山美人的背后暗藏怎样的王朝政治变局?寒门出身但才智不俗的李彪,时逢重建士族门阀的孝文帝
2024-06-14 07:54:00
可移动文物普查让国宝“活”起来走向历史深处,探寻文物背后的故事□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正在进行
2024-06-14 07:54:00
厦门集美:陈嘉庚与海上龙舟赛的故事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比赛现场。记者 施辰静摄金鼓齐鸣,百舸争流,人声沸腾……5月25—26日
2024-06-14 08:46:00
一曲吟唱四百年
本文转自:江西日报九江烟水亭 本报全媒体记者梁振堂摄□ 阿 詹明天启二年(1622年),一个草长莺飞的季节,壬戌科殿试金榜放榜
2024-06-14 04:19:00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平津战役纪念馆与香山革命纪念馆联办专题展破解“永葆青春活力”密码刘茵本报讯(记者 刘茵)日前,平津战役纪念馆与香山革命纪念馆联办的“永葆青春活力”——香山时期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实践专题展
2024-06-14 05: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