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什么要灭佛?佛教究竟做了什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4 10:0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佛教大约是在西汉的时候传入中国。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佛教曾经相当兴盛,更是得到许多民众的信奉,更有不少帝王极力推崇佛教。然而中间也经历了四次的大规模的灭佛事件,差点让佛教在中国灭绝。

至于为什么灭佛,佛教究竟做了什么?

公元386年,鲜卑族建立了北魏政权,是北朝建立的第一个朝代。当时的社会动乱不安、民不聊生。然而佛教的主张生死轮回、因果报应就派上了用场,告诫人们寄希望于下辈子等。

佛教这套理论很适合统治阶级,利用佛教轮回去麻痹人民。让人民把希望寄托于来世,再加上北魏皇室是鲜卑族,许多部落并不是真心的归顺,只是惧怕北魏的军事力量。在北魏前期,经常发生大大小小的叛乱。因而讲求和平的佛教,是可以帮助感化这部分人。

北魏皇室也发现,虽然他们打败并统治了汉人。不过汉人的士家大族观念,甚至觉得鲜卑人是蛮夷之人,更看不起鲜卑人。而佛教中有众生平等的理念,这就可以减少汉人对鲜卑人的歧视。

为了进一步强化统治,北魏采取了汉化的态度,采用的是「拿来主义」,用佛教的信仰来统治汉人。于是北魏把佛教定为国教。其他南北朝的统治者,也大多崇佛礼佛。

对佛教的赞助不遗余力,简直是到了疯狂的地步。当时寺庙除了会供奉佛祖之外,也要为皇帝塑造金身,并当成佛祖供大家祭拜。

北魏皇帝不自称天子,而认为自己是佛的化身。著名的云冈石窟里有不少佛祖造型的北魏皇帝石像。

因为南北朝动荡不安,每天都进行大大小小的战争,朝代更迭让贫民百姓陷入了苦难,精神无所寄托。而佛教普度众生的理念则成了贫民百姓的精神寄托。

有战争就会有征兵,百姓就要交税纳粮,而出家人免交税费又免于徭役。寺院有自成一格的经济体,甚至还有武装力量以保寺庙平安。因此许多人会选择出家,皇帝热衷于盖寺庙、造佛塔,出家人也就越来越多。因此寺院开始累积财富,寺庙都建造的金碧辉煌。

南北朝时期,佛教终于摆脱了儒家与道教,开始独立发展,很快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对文化、思想、政治与经济都有很大的影响。

不过力量大了,就会威胁到统治者的地位,自然就会发生统治者的灭佛事件。

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灭佛事件的发起人是北魏的太武帝,北魏第三任皇帝,16岁登基,文治武功、励精图治,并多次御驾亲征统一了华北。

一开始的时候,武帝延续先帝的礼佛政策,利用佛教来稳定社会。武帝后来对佛教态度的转变,关键在于宰相崔浩。

崔浩出身于清河崔氏,家族势力庞大,个人能力也很出众,因此得到北魏皇室的重用,是皇室的三朝元老,并代表汉人的势力。

崔浩

在太武帝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多次力排众议,在军事上取得了重大成功。另外崔浩出身儒家大族,信奉的是天师道,所以他对佛教没什么好感。

受到崔浩的影响,武帝开始以儒道治国。此外武帝出身军旅,经常对外发动战争,战争需要人也需要钱。但是太多年轻人选择出家以逃避兵役,政府无处征兵就会容易引起矛盾。

于是武帝下令50岁以下僧人全部要抓回来当兵,不过这只是武帝灭佛的表面原因。

公元445年,卢水胡人盖吴在杏城(今陕西省黄陵县)起义,建百官,自称天台王,响应之人达十余万。盖吴联络刘宋,宋文帝刘义隆封他为雍州刺史、北地郡公。

最终经过一年的时间,北魏才成功镇压了这次叛乱。然而就在太武帝御驾亲征时,经过长安的一家大寺庙时却发现寺中藏有大量的金银、财宝和兵器,以及许多酿酒的器具,还有僧人与贵族妇人淫乐的密室。

武帝便怀疑佛教僧人与盖吴同谋造反,况且这些僧人六根不净,恋财贪酒又好色,还想要造反,便下达了残酷的灭佛命令。于是不分男女老幼,杀光了长安的所有僧侣。寺庙和佛像被大肆破坏,且从今以后谁也不许信奉佛教,违者满门抄斩。

此外盖吴的主力卢水胡人信佛教,被北魏打败的北凉政权全是信佛的。佛教成为了「反魏联盟」的代表,那么灭佛原因就很明了了。

不过在灭佛的4年后,崔浩因为文字狱被杀,武帝自己也被宦官杀死,灭佛几位关键的核心人物相继去世。

十二岁的文成帝继位,佛教很快就在北魏满血复活。在政局方面来看,北魏分裂成了东魏和西魏,东魏和西魏又变成了北齐与北周,佛教也持续发展。

不过到了北周武帝时期,又发生一次大规模的灭佛事件。北魏末年,出家人口高达200万人,寺庙3万余座。

历经的东西魏的持续发展,佛教势力极度膨胀,僧人越来越多。北周武帝时,北方三千万人口中就有三百万的僧人。

周武帝是一位勤政爱民,体恤百姓的皇帝。自然对这群佛教僧侣无法容忍发展下去。不过他并没有采用暴力手段灭佛。

为了禁佛,他微服出巡,与僧人们一同讨论佛法。并召开了辩论大会。由道士,儒生与僧人辩论。

这说明了周武帝的灭佛,是经过深思熟虑和比较谨慎的。经过5次的大型辩论,最终的排名是儒、道、佛。佛教排名最后,因此受到排挤。

不过周武帝是和平灭佛,不讲求肉体的消灭,也没有破坏寺庙和佛像。只是强迫僧尼还俗,并没收寺产等。

这次还俗的僧人占了总人口的11%,灭佛确实大大减轻了北周百姓的负担,更充实了国库。北周的国力明显提高,进而灭掉北齐统一了北方。

578年,坚决废佛的周武帝去世没多久。杨坚灭周建隋,杨坚是一个佛教信徒,佛教再度起死回生。随着时代的发展,佛慢慢变成了人们经济、精神与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4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古代四次灭佛运动:统治者对佛教的矛盾与利用
...位帝王就派兵去追杀僧人,推翻佛像,禁止臣民信佛!北周武帝,为了江山第二次灭佛运动的主导者是北周的武帝。这位帝王发起灭佛的原因主要是有以下几点。第一,由于周武帝在国内推崇的是强
2023-12-02 22:04:00
聊聊南北朝十六国君主对儒释道选择
...教虽然强盛一时,但经过三家宗教多年融合和较量下,在周武帝时儒释道三家被强行排定了位次,儒为首,道为次,佛为末;这也由此表明了,教权要始终服从于皇权,教徒内守教戒,前提是必须外
2024-06-22 21:49:00
太子拓跋晃为何冒险抗旨灭佛行动
...诏书和灭佛意志已经在首都平城引发了巨大的恐慌。笃信佛教的太子监国拓跋晃先是苦劝太武帝收回成命,不想被太武帝一顿臭骂,眼看父亲一意孤行,不听劝阻,拓跋晃只能自己擅自行动了。他充
2023-02-01 14:09:00
盘点历史上“与佛杀佛”的四位皇帝
...。这四位皇帝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和后周世宗柴荣,史称“三武一宗灭佛”。那么,事情的来龙去脉到底是怎样的?图1九色鹿本生北魏壁画太武帝
2022-12-24 11:15:00
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大兴,为何其它宗教做不到
...运动没有全面铺开,太武帝逝世后佛教又再次盛行。随后周武帝时期的灭佛运动就较为柔和,他们主张佛教僧侣入世成为普通民众。同时,周武帝会先与佛教中人进行辩论探讨出最优解才去实施,没
2024-06-15 10:57:00
宇文邕灭佛让300万僧侣还俗,加速了南北朝的统一
...有三次大规模的灭佛行动,来自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和唐武宗李炎。这三位皇帝的行为被称为“三武灭佛”,其中最大快人心的要属北周武帝的那场灭佛,让300万僧侣还俗,加
2023-01-30 13:35:00
北魏太武帝灭佛与北周武帝灭佛相比有什么区别
...大批的僧侣还俗重新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充实兵源。三北周武帝面临的情况,和北魏太武帝差不多。他个人对儒学更有兴趣,但当时社会中的权贵有很多信奉佛教的。他也曾经试探过进行灭佛活动,
2023-05-13 15:35:00
宇文邕活了36岁就病逝了,民间传说他身患恶疾,是生前灭佛所致
北周武帝宇文邕神武过人,骁勇果毅,是南北朝一代英主。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改革内政,生活俭朴,除掉权臣宇文护,而后又御驾亲征,戎马倥偬,灭北齐,败南陈,征突厥,讨吐谷浑,如果不是英年
2022-12-16 14:12:00
北魏太武帝为人很大度,却为何容不下佛教?
...乏使得北魏太武帝,在军事行动上,感到捉襟见肘。那么佛教与军事有什么关系呢?南北朝时期,佛教发展非常迅速,因此很多人都信佛教,这样就造成了军事人员的数量下降。可是北魏太武帝想统
2023-05-15 21:4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