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太子拓跋晃为何冒险抗旨灭佛行动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01 14:0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太子拓跋晃为何冒险抗旨灭佛行动

太武帝的“灭佛”旨意下达后,整个北魏王朝一夜间陷入一片腥风血雨,巨大的灾难笼罩在了每一个人的头上,不光是僧人遭殃,就连那些帮助保护僧人的百姓也被牵连了进去。

此时太武帝人还在长安,但他的诏书和灭佛意志已经在首都平城引发了巨大的恐慌。

笃信佛教的太子监国拓跋晃先是苦劝太武帝收回成命,不想被太武帝一顿臭骂,眼看父亲一意孤行,不听劝阻,拓跋晃只能自己擅自行动了。

他充分利用自己手中太子监国的权力,将太武帝灭佛的诏书扣留在太子留台,拖延时间不下发各地。然后派人奔赴各地通知那些高僧大德迅速转移,平城附近的寺庙得到了太子的通风报信,及时转移藏匿了珍贵的经书、佛像,和尚们也四散逃亡。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先保住性命再说。

拓跋晃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剩下那些无法转移的寺庙房舍、塑像、佛塔只能含泪舍弃了,不久后都遭到破坏毁弃。

自太平真君四年(443年)起,太子拓跋晃已经成为仅次于太武帝的第二号人物,他深知父亲的旨意不容抗拒。但他又是虔诚的佛教徒,让他下令灭佛,他实在做不到。

怎么办?

太子拓跋晃为何冒险抗旨灭佛行动

经过权衡利弊,拓跋晃终于咬牙选择了阳奉阴违,表面上支持父亲的灭佛国策,暗地里处处设法保护僧人和经书佛像。太武帝的灭佛指令到了太子手里便打了折扣,除了长安附近卷入盖吴之乱的僧人被处死外,大部分地区的僧人只是被要求还俗,并没有大范围的杀戮。

同时也没有任何一位官员因为包庇僧人而被罚,信仰佛教的百姓都在自己家里诵经念佛,只要不公开做佛事就没有问题。

灭佛运动搞到这一步,令寇谦之深感震惊,他的新天师道虽然和佛教是竞争关系,有很深的矛盾,但毕竟属于学术竞争,还是人民内部矛盾,没必要搞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全国成千上万和尚被杀,血淋淋的事实令寇谦之触目惊心,他多次找到崔浩表示反对灭佛,认为不该和佛教闹到鱼死网破的地步。

崔浩此时正在兴头上,根本就听不进去任何忠告。寇谦之无奈地说你不听我言,只怕你马上就要大祸临头了,身死族灭,灭门不远矣。

寇谦之见崔浩油盐不进,心知这老小子早晚会坏了大事,从此心灰意冷,隐居在自己的静轮天宫里修道。

两年后的太平真君九年(448年)羽化成仙了,享年八十三岁。

天师死后,太武帝身边最亲近的人只剩下一个崔浩了。

太子拓跋晃为何冒险抗旨灭佛行动

此时的崔浩是太武帝身边的第一红人,不论是仕途还是人生都达到了巅峰,加授侍中、特进、抚军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司徒,成为北魏朝廷里的二号人物。

表面看崔浩似乎成了最大的赢家,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平城花,就是这种感觉。实际上崔浩已经到了生死关头了,这场由他主导的灭佛运动,将以太子拓跋晃为代表的,崇佛派鲜卑贵族彻底得罪光了。

得罪了满朝文武,你崔浩还想混吗?

果不其然,仅仅四年后,崔浩便因为卷入了国史之狱,满门抄斩,七十岁的崔浩也被腰斩于闹市,惨烈无比。

崔浩被杀后,太武帝似乎意识到自己被利用了,对于当初冲动的下令灭佛,他多少有点后悔,可开弓没有回头箭,他是皇帝,皇帝一言九鼎,岂能出尔反尔!

事已至此,也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了。

太子拓跋晃为何冒险抗旨灭佛行动

太子拓跋晃看穿了父亲的心思,他有心想恢复佛教名誉,又不敢向父亲说明。其实太武帝何尝不想从头再来呢,只是张不开嘴啊。

太武帝虽然没有松口服软,但灭佛的禁令确实逐渐松弛了,很多信徒都在家里悄悄礼佛,和尚们也在私底下到处做法事,可以说是暗流涌动。

不过毕竟太武帝的禁令并没有作废,有关部门也不敢松懈,佛教还是不能在平城公开活动。这个禁令一直持续了八年,一直到太武帝死后,即位的文成帝拓跋濬才下诏恢复佛教,正式结束了长达八年的灭佛运动。

太子拓跋晃为何冒险抗旨灭佛行动

文成帝拓跋濬是太武帝的孙子,他的父亲就是前面那位努力保护佛教的太子拓跋晃。很遗憾,这位太子并没有活到登基那一天,他死在了太武帝前面,被追谥恭宗景穆太子。他的儿子拓跋濬即位后,将拓跋晃升格为景穆皇帝,奉入太庙。

拓跋濬受父亲影响,也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在他即位后便果断下令废除了太武帝颁布的灭佛令,正式恢复了佛教。从此佛教再度在北魏兴盛了起来,并迎来了佛教发展的又一个高峰。

太子拓跋晃在世时非常尊重高僧昙曜,他曾苦劝昙曜暂时还俗避避风头,但遭到了昙曜的拒绝。他表示宁死也不脱下袈裟,这种精神深深触动了拓跋晃。

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后,昙曜请求在平城附近的武州塞开凿一处石窟,这是他当年答应太子拓跋晃的。

文成帝同意了昙曜的请求,经过不懈努力夜以继日地赶工期,昙曜主持开凿的石窟终于竣工了,在当时这里叫武州塞石窟。

今天,这处石窟有了一个更响亮的名字——云冈石窟。

太子拓跋晃为何冒险抗旨灭佛行动

当年昙曜开凿的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并列中国三大石窟。云冈石窟里的第十七窟是典型的三世佛格局,主佛像被视为弥勒佛,也就是未来佛。

这尊未来佛形象巨大,当年的工匠把地面往下降了很多。有人推测这尊未来佛象征了太子拓跋晃,当年拓跋晃没来及即位便去世了,人们感念他在灭佛运动中为保护佛教而做出的贡献,将他塑造成了未来佛的形象。

而在隔壁的第十八窟里,主佛像则普遍被认为象征了太武帝拓跋焘。这尊佛像高大雄伟,神态刚毅,面部充满自负与傲慢,身材魁梧丰腴,巍然自立。此佛像身披千佛袈裟,寓意赎罪,似乎是文成帝拓跋濬为爷爷当年的荒唐举动,向佛祖谢罪的表示。

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太武帝亲征关中剿灭了盖吴起义,在这期间魏军缴获了宋文帝刘义隆册封盖吴为雍州刺史的委任状。

盖吴逆贼居然敢和岛夷刘义隆狼狈为奸,沆瀣一气,真是岂有此理!

太武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想教训一下刘义隆,本打算出兵攻打刘宋。不巧北方的邻居柔然再次闯进家里抢东西,无奈之下太武帝只得先集中兵力对付柔然。

一直到四年后的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才结束了北方战事,将南征提上了议事日程。这年正月,刚过春节,太武帝便亲自领兵南下,第一站就是洛阳。

太子拓跋晃为何冒险抗旨灭佛行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1 15: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宗爱:北魏最牛的太监,权势滔天却最终身死族灭
...、一位王爷,更身登相位、封王爵。这位太监,便是北魏太武帝时期的大宦官宗爱。宗爱出身低微,曾是一名办理杂物的低级宦官,但凭借反应敏捷、事务周到的表现,赢得了太武帝的赏识。他在太
2023-12-15 15:42:00
北魏太武帝长子拓跋晃之死的原因
...)明元帝,16岁诞下长子。拓跋焘(408年~452年3月11日)太武帝,20岁诞下长子。拓跋晃(428年~451年7月29日)景穆太子
2023-01-29 17:16:00
北魏权谋风暴:太监宗爱如何玩弄皇帝与大臣,最终称王失败
...重的灾难。宗爱剧照太监宗爱一跃成“红人”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了北方地区,结束了几十年来的分裂局面。在他的治理下,北魏王朝再度焕发了生机。当时太武帝继位的时候年仅十五
2024-02-16 12:04:00
北魏第四位皇帝是谁,为何最终被宦官弑杀
...族。拓跋余是北魏王朝第四位皇帝敬寿帝(452年在位),太武帝拓跋焘之子,景穆帝拓跋晃异母弟,母为闾左昭仪。在北魏历史上,拓跋余的在位时间甚至不到一年,这促使其存在感相对较低。
2024-05-17 17:31:00
451年正月,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长江北岸举行盛大的朝会,向参加南征的功臣们“颁奖”,其中有一个宦官被封为秦郡公。此时的拓跋焘志得意满,他已经创造了历史,成为第一位饮马长江的少数民
2023-03-13 16:40:00
子贵母死:北魏王朝的残忍规矩与皇权之争
...另一个“怪胎”——“乳母干政”。第一个出场的,便是太武帝拓跋焘的乳母窦氏。窦氏抚养拓跋焘长大,自然与太子焘结下很深的母子情,待到太武帝继位,窦氏堂而皇之地当上了保太后。保太后
2024-01-21 13:21:00
魏帝拓跋焘为何一人有两幅面孔
...方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后来北魏出了一位骁勇的皇帝,太武帝拓跋焘。拓跋焘先后消灭了好几个对北魏有威胁的国家。在对外战争中,太武帝有着太多的战功,但是北魏的内部情况却不容乐观。虽
2022-12-28 13:25:00
赫连皇后为什么会当帝国的皇后
...真是一个乱,战争不断,小王国并立。北魏的第三代皇帝太武帝拓跋焘的皇后赫连氏是夏国武烈皇帝赫连勃勃的女儿,也就是夏国的公主了。一般亡国公主的命运都不好,成为俘虏就被敌国的国王和
2022-12-28 13:11:00
连杀两个皇帝的太监是谁,结果如何
...。北魏时期,佛教相当盛行,太子拓跋晃崇敬佛法,但是太武帝拓跋焘却对佛教相当不满,父子二人因此事终于产生了嫌隙。太武帝轻信了小人之言,将太子幽禁,可怜的太子因此幽怨而死。可怜的
2023-05-19 22:0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