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张彦远的“画龙点睛”的故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27 21:40:00 来源:科普社会

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晴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历代名画记》张彦远

脍炙人口的“画龙点睛”的故事,其主人公是南北朝时期活跃于江南一带的著名画家——张僧繇。

张僧繇是吴郡吴中人,也就是出生在今天的江苏苏州,他生活于定都南京四朝“宋齐梁陈”中的梁代。张僧繇担任过国家公职人员,曾为梁武陵王萧纪的国侍郎,还担任过右军将军、吴兴(今浙江湖州)太守等职位。但他对于政治的兴趣不大,而是热衷于艺术创作,绘画正是其最擅长的技能。

张僧繇与同时代的顾恺之、陆探微,再加上唐代的吴道子,被并称为“画家四祖”。但与其他几人作为宫廷画师的身份不同,张僧繇更像是一位草根出身的民间画师,他曾与外来的画匠们有过广泛的交流。因此,他的绘画在吸收了传统艺术特点之余,又结合了外来艺术的优点,从而突破了顾恺之、陆探微等人的密体画法,创造出独具风格的疏体画法。所谓疏体画法,也就是绘画的笔法比较简练、粗放,却能把所绘物象的神韵生动表现出来。

张彦远的“画龙点睛”的故事

十一龙图(局部)南宋·陈容(传)

张僧繇对外交流学习的成果,集中体现在绘制佛教人物时,所采用的天竺(今印度)透视画法。他在为南京一乘寺创作时所留下的画作,唐人许嵩的《建康实录》对其做了如下的记载:“寺门遍画凹凸花,代(世)称张僧繇手迹。其花乃天竺遗法,朱及青绿所成,远望眼晕如凹凸,就视则平,世咸异之,乃名凹凸寺。”这种高超的绘画技法,或许可与当今的3D打印技术相媲美。

正是由于掌握了这样的画技,张僧繇才能创造出“画龙点睛”这样的神迹。这一传说尽管过于神异并非现实,但也是以夸张手法表现出张僧繇画作的神乎其技。因为,当张僧繇绘制完成鹰、鹞这样的猛禽之后,视其为天敌的鸠、鸽等禽类,见之而惊飞。因此,“画龙点睛”这个成语,最初只是用来形容画作之神妙,后又扩展其寓意,用以比喻人在写文章或者公开宣讲之时,通过一两句高度浓缩的话概括、点明实质,使得整体内容更加生动有力。

佛教画、山水画、禽兽画、历史人物画……这些不同题材的画作,张僧繇的创作都有涉及到,其作品的影响力极大。他曾为江陵天皇寺柏堂画卢耶那佛像的同时,还画了孔子十哲图,结果到了北周武帝下令灭佛、“焚天下寺塔”时,这一举动起到了保全作用。“(周武帝)独以此殿有宣尼(孔子)像,乃不令拆毁”。

张僧繇的画迹如《维摩诘像》《吴主格虎图》《梁武帝像》《梁宫人射雉图》《醉僧图》《田舍舞图》《咏梅图》等,多数延续到了唐代尚存,令唐代知名画家阎立本、吴道子均远师于他,对隋唐绘画的风格的塑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8 05:45:4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张彦远提出了哪些观点
...此正与当时唐朝雄强、阳刚的传统意识相冲突。于是他把吴道子雄强、阳刚的绘画列为最高品第,而吴道子并不是文人隐士,是职业画家。这正与自己提出的思想想矛盾。因此“自然为上”的思想不
2023-06-09 11:23:00
当代吴道子:点墨传承人 白描点墨大师刘名哲
...版24孝之涌泉跃鲤(刘名哲)《唐朝名画录·序》记载:画圣吴道子曾感慨:“画技满身,唯点不可攀”。点,就是指的点墨技巧。吴师为什么会如此感慨?大家都知道吴道子被尊为“画圣”,尤
2023-08-02 14:45:00
《唐诡2》的“点睛”名场面,还真有原型
...常重要的地位。莫高窟《降魔成道》壁画看故事“画圣”吴道子因嫉妒杀人?唐代,佛教得到大规模的发展,关于佛教故事的壁画也在寺庙中流行起来。《唐朝诡事录》中画的巨幅壁画《降魔变》,
2024-08-19 12:03:00
裴旻与吴道子之间有关系吗
裴旻,唐代著名剑客,被誉为“剑圣”。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被尊称为“画圣”。这两位在各自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人物,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呢?本文将带您走进这段传奇的师徒情缘。一、裴旻与
2023-09-04 20:10:00
你尽管提,一样儿不精通算我输!画圣吴道子告诉你什么叫吴带当风
...品也被称为吴带当风,而且被民间的画工称作“祖师”,吴道子究竟有什么样儿的能耐,才有如此高的评价。来看看样样精通的吴道子有怎样的操作。贫苦孩子早当家,吴道子同样也是照应了这句话
2024-08-06 17:42:00
裴旻与吴道子是什么关系?
...唐代开元时期的人物,唐代著名剑客,被誉为“剑圣”。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被尊称为“画圣”。这两位在各自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人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裴旻在年轻时曾游历四方,结识
2023-08-31 06:43:00
宿州文旅喊话《黑神话·钟馗》制作团队:来灵璧解锁更多文化灵感
...久,传承至今已有千年。自唐代起,灵璧便因钟馗传说和吴道子所绘钟馗像的传播而成为钟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当地画家世代传承吴道子的画法,融合民间技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2006
2025-08-25 22:37:00
唐朝:绘画艺术的高峰与多样化
...制,更为贴近生活,有着很强烈的生活气息。例如大画家吴道子,他就特别擅长画人物画,他在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画工,还去过西域学习拜访过一段时间,后来被唐玄宗招为内教博士,他在吸取了
2024-01-08 15:51:00
探讨吴道子的死亡真相
...们的生平细节却常常被时间的尘埃所掩盖。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便是这样一位艺术巨匠,他的画作至今仍受到世人的推崇,但他的生命终结却笼罩在一片神秘之中。本文旨在探讨吴道子的死亡真相,
2024-10-11 20: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9月9日,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女士携研究团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访,并向馆方捐赠其二战期间日军印制的宣传画报实物。
2025-09-09 19:36:00
9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作为核心举办地
2025-09-09 11:38:00
一缕温烟袅袅升 穿越红楼品古香
姜江正在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焚香方式隔火熏香,品鉴梅花香饼。 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
2025-09-09 07:43:00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举行八年级英语组暑假读书分享活动
鲁网9月8日讯9月5日,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八年级英语组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师暑假后读书分享活动。在此次分享活动中,多位教师聚焦教育类书籍
2025-09-08 16:38:00
山水意境与体悟哲思结合,问心之旅打造旅游新体验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500多年前,王阳明因触怒宦官被贬至贵州龙场(今修文县),成就了中国哲学史上无法遗漏的章节——龙场悟道
2025-09-08 17:36:00
传承泉城历史 感悟名人风骨|一场与历史对话的沉浸式研学之旅
9月7日,由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主办的“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活动第八期“文脉传承·历史名人探访之旅”顺利举行。第一站来到大明湖的汇波楼
2025-09-08 17:37:00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节”“亡者节”或“七月半”等,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中元节
2025-09-08 18:18:00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勇担使命强国有我
当 亲 切 的 问 候 萦 绕 在 校 园 , 当 温 暖 的 笑 容 绽 放 在 每⼀ 张 脸 庞 , ⺠ 族 ⼩ 学 的 学 ⼦ 带 着 期 盼 与 欣 喜
2025-09-07 18:45:00
陈纳德雕像前,一眼深情“对望”,胜过万语千言
抗馆公布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增补和勘误名单,抗日航空英雄和英烈后代捐赠珍贵文物,飞虎队创始人外孙女嘉兰蕙也来了陈纳德雕像前
2025-09-06 09:54:00
30年绘就14年抗战烽火,画家崔宁抗日战争长卷展在龙口开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王明城9月5日,在龙口市美术馆,一幅50米长的抗战长卷徐徐铺展,瞬间将观众拉回1931-1945年的烽火岁月——这是退休警营画家崔宁用30年光阴
2025-09-06 12:52:00
淮河三峡第三峡:明光浮山峡
大皖新闻讯 浮山,位于淮河右岸安徽明光段。因南北朝时期,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建浮山堰而出名。浮山堰处在淮河三峡中的第三个峡口浮山峡
2025-09-06 15:38:00
9月6日,“河北五超”第四轮,秦皇岛队远征保定,“榜眼”“探花”即将上演论剑争锋!
2025-09-06 19:11:00
抒写庸常中的传奇|读若非小说集《十二盏微光》
读《回煞记》的时候,我心里在想,民俗的东西竟能够带出这样的一片深情,这再一次印证了好的小说对读者而言从来都是一份情感的馈赠
2025-09-06 23:27:00
大众网记者 周琛 路鑫 张勇 菏泽报道80年的沧桑巨变,你们曾浴血守卫的山河,已是全新的模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
2025-09-05 09: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