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张彦远的“画龙点睛”的故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27 21:40:00 来源:科普社会

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晴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历代名画记》张彦远

脍炙人口的“画龙点睛”的故事,其主人公是南北朝时期活跃于江南一带的著名画家——张僧繇。

张僧繇是吴郡吴中人,也就是出生在今天的江苏苏州,他生活于定都南京四朝“宋齐梁陈”中的梁代。张僧繇担任过国家公职人员,曾为梁武陵王萧纪的国侍郎,还担任过右军将军、吴兴(今浙江湖州)太守等职位。但他对于政治的兴趣不大,而是热衷于艺术创作,绘画正是其最擅长的技能。

张僧繇与同时代的顾恺之、陆探微,再加上唐代的吴道子,被并称为“画家四祖”。但与其他几人作为宫廷画师的身份不同,张僧繇更像是一位草根出身的民间画师,他曾与外来的画匠们有过广泛的交流。因此,他的绘画在吸收了传统艺术特点之余,又结合了外来艺术的优点,从而突破了顾恺之、陆探微等人的密体画法,创造出独具风格的疏体画法。所谓疏体画法,也就是绘画的笔法比较简练、粗放,却能把所绘物象的神韵生动表现出来。

张彦远的“画龙点睛”的故事

十一龙图(局部)南宋·陈容(传)

张僧繇对外交流学习的成果,集中体现在绘制佛教人物时,所采用的天竺(今印度)透视画法。他在为南京一乘寺创作时所留下的画作,唐人许嵩的《建康实录》对其做了如下的记载:“寺门遍画凹凸花,代(世)称张僧繇手迹。其花乃天竺遗法,朱及青绿所成,远望眼晕如凹凸,就视则平,世咸异之,乃名凹凸寺。”这种高超的绘画技法,或许可与当今的3D打印技术相媲美。

正是由于掌握了这样的画技,张僧繇才能创造出“画龙点睛”这样的神迹。这一传说尽管过于神异并非现实,但也是以夸张手法表现出张僧繇画作的神乎其技。因为,当张僧繇绘制完成鹰、鹞这样的猛禽之后,视其为天敌的鸠、鸽等禽类,见之而惊飞。因此,“画龙点睛”这个成语,最初只是用来形容画作之神妙,后又扩展其寓意,用以比喻人在写文章或者公开宣讲之时,通过一两句高度浓缩的话概括、点明实质,使得整体内容更加生动有力。

佛教画、山水画、禽兽画、历史人物画……这些不同题材的画作,张僧繇的创作都有涉及到,其作品的影响力极大。他曾为江陵天皇寺柏堂画卢耶那佛像的同时,还画了孔子十哲图,结果到了北周武帝下令灭佛、“焚天下寺塔”时,这一举动起到了保全作用。“(周武帝)独以此殿有宣尼(孔子)像,乃不令拆毁”。

张僧繇的画迹如《维摩诘像》《吴主格虎图》《梁武帝像》《梁宫人射雉图》《醉僧图》《田舍舞图》《咏梅图》等,多数延续到了唐代尚存,令唐代知名画家阎立本、吴道子均远师于他,对隋唐绘画的风格的塑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8 05:45:4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张彦远提出了哪些观点
...此正与当时唐朝雄强、阳刚的传统意识相冲突。于是他把吴道子雄强、阳刚的绘画列为最高品第,而吴道子并不是文人隐士,是职业画家。这正与自己提出的思想想矛盾。因此“自然为上”的思想不
2023-06-09 11:23:00
当代吴道子:点墨传承人 白描点墨大师刘名哲
...版24孝之涌泉跃鲤(刘名哲)《唐朝名画录·序》记载:画圣吴道子曾感慨:“画技满身,唯点不可攀”。点,就是指的点墨技巧。吴师为什么会如此感慨?大家都知道吴道子被尊为“画圣”,尤
2023-08-02 14:45:00
《唐诡2》的“点睛”名场面,还真有原型
...常重要的地位。莫高窟《降魔成道》壁画看故事“画圣”吴道子因嫉妒杀人?唐代,佛教得到大规模的发展,关于佛教故事的壁画也在寺庙中流行起来。《唐朝诡事录》中画的巨幅壁画《降魔变》,
2024-08-19 12:03:00
裴旻与吴道子之间有关系吗
裴旻,唐代著名剑客,被誉为“剑圣”。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被尊称为“画圣”。这两位在各自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人物,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呢?本文将带您走进这段传奇的师徒情缘。一、裴旻与
2023-09-04 20:10:00
你尽管提,一样儿不精通算我输!画圣吴道子告诉你什么叫吴带当风
...品也被称为吴带当风,而且被民间的画工称作“祖师”,吴道子究竟有什么样儿的能耐,才有如此高的评价。来看看样样精通的吴道子有怎样的操作。贫苦孩子早当家,吴道子同样也是照应了这句话
2024-08-06 17:42:00
裴旻与吴道子是什么关系?
...唐代开元时期的人物,唐代著名剑客,被誉为“剑圣”。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被尊称为“画圣”。这两位在各自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人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裴旻在年轻时曾游历四方,结识
2023-08-31 06:43:00
宿州文旅喊话《黑神话·钟馗》制作团队:来灵璧解锁更多文化灵感
...久,传承至今已有千年。自唐代起,灵璧便因钟馗传说和吴道子所绘钟馗像的传播而成为钟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当地画家世代传承吴道子的画法,融合民间技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2006
2025-08-25 22:37:00
唐朝:绘画艺术的高峰与多样化
...制,更为贴近生活,有着很强烈的生活气息。例如大画家吴道子,他就特别擅长画人物画,他在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画工,还去过西域学习拜访过一段时间,后来被唐玄宗招为内教博士,他在吸取了
2024-01-08 15:51:00
探讨吴道子的死亡真相
...们的生平细节却常常被时间的尘埃所掩盖。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便是这样一位艺术巨匠,他的画作至今仍受到世人的推崇,但他的生命终结却笼罩在一片神秘之中。本文旨在探讨吴道子的死亡真相,
2024-10-11 20: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