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陵叛投匈奴,为何没有受到指责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14 13:5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前言

在历史篇章中,李陵,这位曾经的汉朝将领,因叛投匈奴而名声大噪。令人意外的是,他不仅没有遭到后世的普遍指责,反而被一些诗人赞颂为英雄。

李陵的选择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复杂情感和无奈?他为何能够在背叛国家的情况下,赢得文人墨客的敬仰?

在这背后,究竟是怎样的故事使得他在历史的评判中脱颖而出,成为诗人笔下的传奇人物?

李陵叛投匈奴,为何没有受到指责

李陵的家族命运

对于李陵这个人物,我们不得不先从他的家族背景说起。李陵的祖父李广,曾经是西汉王朝最为著名的将领之一,他率领大军多次出征,与匈奴作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但是,即使如此显赫的家族背景,到了李陵这一代,家族的声望和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了。在《滕王阁序》中,王勃曾经感慨"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其实也就是对李陵家族遭遇的一种隐喻。

李陵叛投匈奴,为何没有受到指责

李广虽然有着辉煌的军事成就,但是他的几个儿子最终都未能继承他的声望,大都英年早逝,唯一有才干的孙子李陵,竟然最终投降了匈奴,导致整个李氏家族被汉武帝"族诛"。

可以说,李陵的家族命运就像是一部悲剧,沧桑而又凄凉。从李广的巅峰时期,到李陵这一代家族的一落千丈,再到最终被灭门的悲惨结局,这样的遭遇的确让人不禁唏嘘感慨。

李陵叛投匈奴,为何没有受到指责

李陵的出身与早年经历

尽管李陵出身显赫,但是在他年少的时候,李家已经不复当年的威风了。作为名将李广的孙子,李陵在军中只能承担一些简单的任务,像是运送辎重,或者接应其他部队这样的工作。

对于这种状态,李陵显然是十分不满的。他主动找到了汉武帝,请求能够带领自己训练的士兵出塞作战,试图通过立下功勋来重振家声。

汉武帝本来并不打算派遣李陵出战,但在得知李陵只需要自己的部曲,不需要其他兵马的情况下,便同意了他的请求。这也就为李陵改变命运的浚稽山之战,拉开了帷幕。

李陵叛投匈奴,为何没有受到指责

浚稽山之战

浚稽山之战可以说是李陵一生中最为关键的转折点。在这场战役中,李陵及其麾下的5000名士兵,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战斗力。

起初,大将李广利率领大军出击匈奴右贤王于天山,为了牵制敌军,便派遣李陵率领步卒5000人出城千余里,在居延地区对匈奴进行牵制。

李陵叛投匈奴,为何没有受到指责

李陵在出城后不久,就遭遇了三万匈奴士兵的包围。面对如此不利的局势,李陵下令士兵列阵驻守,并利用弓弩对匈奴的骑兵造成了巨大杀伤。

在八天的苦战中,李陵的部队终于冲到了距离汉朝城塞百余里的浚稽山一带。此时,匈奴将领也感受到了李陵麾下士兵的惊人战斗力,他们担心汉朝方面会派援军前来接应,于是便有了退兵的想法。

李陵叛投匈奴,为何没有受到指责

但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李陵部中出现了一个叛徒,他告知匈奴李陵不会得到任何援助,而且自己的弓弩也即将用完。

得知这一消息后,匈奴立即派遣了更多的部队,对李陵展开了更加猛烈的进攻。这时,李陵部中的武器和箭矢已经全部耗尽,士兵们只能拆掉战车的轮子,用轮毂作为武器进行抗击。

李陵叛投匈奴,为何没有受到指责

李陵深知如果再这样下去,部队只会全军覆没。于是,他下令士兵在夜间发动突击,试图突围而出。在激烈的突围战中,李陵部下有400名勇士成功突破,但李陵自己却不幸被匈奴俘虏。

李陵既想自尽以报国,却又被随从劝说或许还有重新报效汉朝的机会,才放弃了自杀的念头。

李陵叛投匈奴,为何没有受到指责

李陵的投降与命运转折

虽然李陵在浚稽山之战中表现出了顽强的战斗意志和惊人的指挥才能,但最终还是难逃被俘虏的命运。

对于这一结果,汉武帝也感到十分后悔,他本来准备派遣援军,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未能及时赶到。

在得知李陵被匈奴俘虏的消息后,汉武帝非常愤怒。他从匈奴那里听说李陵正在为他们训练兵马,顿时一怒之下,便将李氏全族"族诛"。

李陵叛投匈奴,为何没有受到指责

这也为李陵的前途彻底画上了句号,也让他失去了重新归顺汉朝的机会。但即便身陷敌营,李陵也从未忘记自己的身份。

在与苏武的交谈中,他多次表达了对投降这一行为的悔恨,这也充分展现了他内心依然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

当苏武最终回到汉朝时,李陵亲自前来相送,并悲伤地舞蹈表达了对苏武的送别之情。这一幕让人们不禁对这位英才产生了更深切的同情和怜悯之情。

李陵叛投匈奴,为何没有受到指责

与苏武的对比

通过上文的描述,我们可以发现,李陵和苏武的遭遇其实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是身为汉朝将士,却最终因为种种原因,被迫投奔到了匈奴的阵营中。

但同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结局又有着天壤之别。苏武最终凭借自己的坚韧和忠诚,经过长达19年的蹉跌,终于得以回到了故土,并赢得了赞誉。

李陵叛投匈奴,为何没有受到指责

而李陵则由于一个叛徒的出卖,彻底遭到了汉武帝的灭族灭门之祸,连重新归顺的机会都失去了。

这让人不禁感叹,命运的安排实在是难以捉摸。两个身为汉将的英雄,最终走向了如此不同的结局,这不仅反映了战争环境的复杂性,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

李陵叛投匈奴,为何没有受到指责

李陵的成就与人品

虽然李陵最终沦为投降匈奴的"叛徒",但我们仍不能忽视他在战场上所展现出的惊人才能。

在浚稽山之战中,他率领区区5000名士兵,就成功抵挡住了三万匈奴大军的进攻,并在激烈的战斗中,造成了匈奴极大的伤亡。

这种指挥才能和组织协调能力,无疑是令人叹服的。再加上李陵在被俘后仍对汉朝怀有忠诚的态度,以及他与苏武的情谊,都更加彰显了这位英才的人品高洁。

李陵叛投匈奴,为何没有受到指责

即便沦为俘虏,他也从未忘记自己的身份,反而一再向苏武表达了对投降的悔恨。这种赤子之心,让他获得了众多文人墨客的同情和崇敬。

正因为如此,即使在历史上被视为"投降"的"叛徒",李陵却从古至今都获得了广泛的同情和美誉。王绩的诗中甚至把他和民族英雄苏武,放到了同一高度,充分体现了对李陵的崇敬和钦佩。

李陵叛投匈奴,为何没有受到指责

总的来说,李陵这位英才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广泛的赞誉,关键在于他出色的才能和高洁的人品。

尽管遭遇了不公的命运,但他依旧保持了一名汉将的骄傲和忠诚,这也成为了后世人们一直怀念他的重要原因。

李陵叛投匈奴,为何没有受到指责

结语

英雄的命运时而高歌猛进,时而蒙尘沉沦。李陵的遭遇,却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生写照。但正是这种跌宕起伏,才彰显了他的才能与品格。

无论身陷何种命运,他都未曾忘记汉将的骄傲和忠诚。这份赤诚之心,令他赢得了后世无数文人墨客的敬仰。

李陵的故事,是一个值得反复咀嚼的历史典范,告诉我们即便命途多舛,也要保持一颗正直不移的信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4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节你不知道,那就是司马迁被施以宫刑是因为李广的孙子李陵投降匈奴的缘故。李广,一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让大家对于李广这个将军印象很深,什么是李广难封呢?原来在公元前166年,也
2023-04-16 21:40:00
...人抓获,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张骞、李广、苏武、赵破奴、李陵以及李广利等。有意思的是,这些人被匈奴抓获后,所呈现出来的表现十分不同。1、张骞张骞是汉中人,汉武帝建元年间(前140-
2023-03-07 21:30:00
汉武帝骁将李陵,为何落了个满门抄斩
...肥羊肉之后,能从那些汉人身上收取的财货越来越少了。李陵率领步兵押运粮草随同大单于祭天的各部落首领中,除了浓眉大眼高鼻梁的草原土人,也有一些汉人。右校王李陵和丁零王卫律等汉人降
2023-02-01 11:23:00
匈奴为什么不杀被俘的汉将,一起来了解一下
...没有杀他而是把他送到了妻子那里。还有被俘的汉朝将军李陵也在匈奴的地盘上娶妻生子,留下了后人。甚至到了南北朝时期,北魏皇室还是坚持称自己是李陵的后人。所以,这也是劝降汉族高级官
2023-01-01 14:43:00
苏武和李陵,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
...匈奴使者归国,以表投桃报李之意。作为苏武的知交好友李陵,因张掖防务在身,无暇归长安相送,心中未免遗憾,但他仍然很是替苏武高兴:君为使节,我为将军,建功扬名,时不远矣!两人并不
2023-05-06 18:58:00
...在成就英雄史诗的时候,也有着悲情人物的存在,他就是李陵。李陵,根正苗红,出生于李氏名将世家,为汉将李广之孙。天汉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99年,汉武帝任命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征匈奴
2024-08-18 15:15:00
他打仗天资最高,却因自负被俘,司马迁因他被罚宫刑
...去病和卫青相继离世后,开始有意的培养抗匈将领,其中李陵、苏武、霍光、上官桀、赵充国这五位年轻的将才在这批武将中尤为突出,而五人之中,属李陵天资最高。李陵的祖父是名震匈奴的飞将
2023-03-07 13:04:00
李广之孙投降匈奴,辱没了祖辈风采
...最悲痛的事情莫过于让一个人绝望。01负面印象大家认识李陵大多是从苏牧羊的故事当中了解的,当年苏武被流放到北海之地,曾有一位受降匈奴的汉人前来劝说他和自己一道投降。这个人便是飞
2023-10-16 16:38:00
...个匈奴女子,生了下胡人儿女。而这两人,便是李广之孙李陵与苏建之子——苏武。年轻时,李陵和苏武便一同在汉武帝手下担任郎官,可谓是至交。公元前100年,苏武作为使节出使于匈奴。当
2023-07-22 17:0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山东万诚拍卖丨“琅琊典藏”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即将启幕
2025年9月28日上午10:00,山东万诚拍卖行将在新闻大厦四楼举行拍卖会,公开拍卖书法、绘画及钱币共计204项拍品
2025-09-11 10:51:00
山西河津一村竖碑“汉太史公司马迁故里” 韩城市文旅局:地方政府应正确引导群众
近日,山西省河津市西辛封村在村口立起“汉太史司马迁故里”的石碑,引发争议。近日,网友“达岸872”在网上发布文章“别让错位‘故里碑’侵蚀文化根基”一文
2025-09-11 07:59:00
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令宝玉神游了一回太虚幻境;黛玉的窗前飘出的是一缕“幽香”,使人感到神清气爽……据红迷们统计
2025-09-10 08:16:00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年九月十日是教师节。那么古代有没有教师节呢,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
2025-09-10 15:27: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吴瑞:绝命家书立下以身许国铮铮誓言
“倭寇未灭,誓不生还”,1937年9月14日,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师下士吴瑞奉命调上海参战。当夜急行军途中,吴瑞分别给父亲
2025-09-10 15:27:00
六百年屯堡,一部行走的家国史诗
6月28日晚,安顺文化中心剧场内掌声如潮。原创情景歌舞剧《屯堡长歌》安顺首演现场,屯堡石墙与江南水乡在光影中流转,小人物的爱恨悲欢间
2025-09-10 15:58:00
【AI编辑部】“酒神”“酒圣”“酒仙”共赴酒博会,就在贵州这张桌子上
当万千佳酿在第十四届酒博会绽放醇香,一场跨越时空的“品酒盛会”也悄然启幕——我们特邀9位“史上最懂酒的大神”专程赴约,他们或是酿酒始祖
2025-09-10 19:05:00
80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沙县这座闽中山城因“内迁”而成为福建的医疗避风港。这里的医学院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救亡图存”的崇高精神。
2025-09-10 13:13:00
今天,送你一朵小红花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早已不仅是一种职业,而是精神的象征,肩负传承文明的重任。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率先打破了教育的壁垒
2025-09-10 13:53:00
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来宁捐赠侵华日军发放的反动传单原件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图为印有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照片的美国《LIFE》杂志
2025-09-10 07:43:00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
9月9日,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女士携研究团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访,并向馆方捐赠其二战期间日军印制的宣传画报实物。
2025-09-09 19:36:00
9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作为核心举办地
2025-09-09 11:38:00
一缕温烟袅袅升 穿越红楼品古香
姜江正在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焚香方式隔火熏香,品鉴梅花香饼。 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
2025-09-09 07:43:00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