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聊聊宋朝的“懒”诗人苏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所作的《岳阳楼记》,不仅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还表达了范仲淹的爱国情怀,要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要为国家的前途与...……更多
...安,李白《赠汪伦》中的汪伦。说到宋代,就不得不提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滕子京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除了文名之外,他的爱国精神和爱民情怀也流传后世。在生活中,他还是一个非常喜欢...……更多
欧阳修激进整顿吏治,引发反对派攻击
北宋庆历年间,在范仲淹、富弼和韩琦等人的极力推动下,为了消除“三冗”现象和革新政治弊端,以范仲淹向宋仁宗递交《答手诏条陈十事疏》为标志,北宋开始了以“明黜陟、精贡举、均公田、重农桑、整武备、减徭役”...……更多
范仲淹:出身贫寒的儒生,一心革除弊政的朝廷重臣
范仲淹,字希文,祖籍邻州(今陕西彬县),生于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他出生后的第二年,任徐州军事长官秘书的父亲范墉因病去世,母亲随后改嫁到山东淄州长山县一户姓朱的人家。范仲淹改名朱说,在长山县长大成人...……更多
欧阳修与庆历新政:历史的波折与个人的沉浮
...之下,宋仁宗终于下定决心进行变革,意图中兴大宋。在范仲淹、富弼等人的推动下,以宋仁宗批准《答手诏条陈十事疏》为标志,北宋开始了以“明黜陟、行贡举、均公田、整武备、减徭役”等为内容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史称...……更多
为什么说历史上只有半个范仲淹
读范仲淹,以前读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时候,便觉出他有仁人志士的风范,顿时生出敬佩之情。而现在再读,生出的却是悲悯,因为历史上只有半个范仲淹。在他的一生中,那个“乐”字从来就不曾跟他...……更多
辉煌功业启后人
...郡980周年 □唐 昕 陈湘源岳阳楼。李 敏 摄岳阳楼双公祠范仲淹与滕子京铜像。张伊林 摄三眼桥。 尹素兰 摄岳阳楼飞檐。 仇玉姣 摄岳阳文庙大成门。 仇玉姣 摄北宋庆历四年的早春二月,滕子京披着征讨西夏元昊的烽烟,从...……更多
范仲淹提出业绩考核制度,为何引来多数人反对
...表达古代知识分子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千古名句。作者范仲淹在历史上也并不只是一个文学家,他所主导推行的庆历新政开启了北宋一代的变法先河,为了解决国家发展的阻碍积弊,为了使国家的一些政治制度、财税制度可以...……更多
...的钱数物料,“岂可诸军请受亦作宗谅(子京)使过?\"(范仲淹语)两方面都是像欧阳修、杜衍、王拱辰、范仲淹等北宋重量级人物。滕子京在朝廷调查之际,又“悉焚其籍,以灭姓名”,一把火把所有的证据都烧毁了。因此,...……更多
北宋奇懒的诗人是谁,一生只写一首诗
...有机会从同事们口中得知,原来杭州新任知州是一位名叫范仲淹的大人物,不仅品行高洁,对下属也极为关怀。这位知州大人有一双慧眼,总能发现人才,将属下们安排到合适的位置,使许多官员得到提拔,人人称颂他是一个顶...……更多
范仲淹: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教育家的传奇人生
提起范仲淹这个名字,估计大家都不陌生,毕竟这个年代还没背过《岳阳楼记》的人已经不多了,即使不知道《岳阳楼记》的人,估计也应该听过那句震铄古今,并将继续源远流长的“先天下之忧而忧”,不过大多数人对于范...……更多
...静的岳阳楼直眺洞庭远方……岳阳楼是感念追思北宋名臣范仲淹胸怀天下的忧乐观,黄兴故居是感佩近代革命先驱的开创精神,三一重工是当代科技兴国的标杆……这三处景致好像没有共同点,但我发现了它们惊人的相通性——...……更多
...务经费怎么花——基于《岳阳楼记》所涉史事的分析吴钩范仲淹《岳阳楼记》开篇即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滕子京为何会谪守巴陵郡,这里有一个比较有趣的故事。张亢、滕宗谅涉嫌滥用的,是属于地方政府...……更多
宋朝时期八大名臣揭秘
...京城。他的正直与勇气,使他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范仲淹,北宋时期的杰出政治家、文学家,他在政治上推行改革,重视农业,加强武备,整顿吏治,他的“庆历新政”虽然最终失败了,但为后来的王安石变法提供了借鉴...……更多
范仲淹运用经济学理念化解了哪两次危机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更多
灾年大兴土木,这位杭州地方官是怎么想的?
↑北京故宫南薰殿珍藏的范仲淹像,清宫殿藏画本38岁那年,范仲淹第一次来到了杭州,对西湖的秀美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时的他,还是一位在基层辗转多年的小官,杭州于他,也只是过客。很多年以后,经历了人生的起落,以...……更多
...愈发熠熠生辉。其中,北宋杰出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父子三人先后执掌太原权柄的历史,应该是太原政治史、官吏史上一段值得回味的章节。宋庆历四年(1044),北宋著名又短命的变革“庆历新政”流产后,56岁的范...……更多
...年(1004),富弼生于洛阳,他自幼便与众不同,不但被范仲淹称赞为王佐之才,还凭借过人的文采被前宰相晏殊招为了女婿。在朝中的富弼以刚正不阿、直言不讳著称,因此,尽管因直言得罪过宰相吕夷简,也惹怒过宋真宗,...……更多
中国古代最“仁”皇帝赵祯简介
...的意见。仁宗知人善用:在位期间提拔的名臣包括包拯、范仲淹、王安石、苏轼、欧阳修、富弼,韩琦,文彦博,苏澈,张方平,吕夷简,狄青等。“庆历新政”的改革: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推行“庆历新政”,试图解决土...……更多
北宋文豪欧阳修,为什么要害立下不世之功的狄青?
...贾昌朝与陈执中,听到后立马火上浇油。当时欧阳修在同范仲淹主持庆历新政的时候,抨击过他们二人,于是他们决定报复欧阳修。他们找来的一位主审官挖出了欧阳修曾经写过的一首词。 《望江南》江南柳,叶小未成荫。人...……更多
范仲淹:直言劝谏,为民请命的官员典范
...视天下为己任,不计得失为民排忧解难的官员。而北宋的范仲淹,就是这种官员中的翘楚。官小胆不小,敢把太后架在火上烤1049年冬,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饥荒席卷了杭州。稻米、小麦歉收,粮价飙涨。而粮食商人则趁火打劫,...……更多
...,信韩文公以来一人而已”。庆历三年(1043),仁宗以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富弼、韩琦为枢密使,欧阳修、蔡襄等任谏知,推行“新政”。次年,曾巩上书欧阳修,阐述了对“新政”的看法和支持,同时献所作通论杂文一篇、...……更多
今古齐观 | 滕王阁
...年,湖南岳阳楼那里已有这种做法,在规定时间内背诵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就可以免门票。这些做法值得推崇,无论从景区的主观动机上还是从达成的客观效果上,对光大这些千古名篇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作者...……更多
范仲淹:宋朝的救世英雄,影响深远的文化改革者
...大臣才是整个宋朝开创性的人物。这个大臣是谁呢?他是范仲淹。为什么这么说?(范仲淹画像)首先,范仲淹是宋朝立国后,文臣带兵打胜仗的首例。宋朝前三代皇帝重文抑武,让文臣带兵。但文臣代表,却不会打仗。范仲淹...……更多
古代文武双全的巅峰人物:曹操、岳飞、辛弃疾与范仲淹
...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的文武表现为后人所称颂。名相名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范仲淹的名言,也是他一生追求强国复兴的信念。范仲淹是大家熟知的政治家、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更多
揭秘宋朝如何通过战败来赢得尊重
...抑武的大宋几乎没有良将可用。宋仁宗把刚刚被贬出京的范仲淹封为统帅,领兵出征,虽然身为文官,但范仲淹打仗还是有模有样的,他招募士兵,筹备粮草,加固防线,知道自己并不是武将出身,准备打一场持久战,并不时的...……更多
宋朝冗官问题及其影响
...制度。真宗时期,规定文武官职满三年,给予磨勘迁秩。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载:“今文资三年一迁,武职五年一迁,谓之磨勘。”但是,磨勘制度在实际执行中走样变形,“不限内外,不问劳逸……虽愚暗鄙猥,人莫齿...……更多
神童晏殊到底有多么逆天
...一位就是号称“神童”的晏殊,因为没有他,就可能没有范仲淹、欧阳修等这些千古流传的大文豪了。晏殊自幼聪颖,五岁的时候就能创作诗词,被誉为“神童”。在景德元年,晏殊受到江南按抚张知白的推荐,以神童的身份参...……更多
...又升格为南京,为宋朝陪都之一。天圣四年(1026年),范仲淹因丧母守制商丘,受知府晏殊之聘,主持应天书院。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参政“庆历新政”,应天书院升为南京国子监,与东京(今开封)、西京(今洛阳)...……更多
晚唐宰相被贬海南,登高望远写了一首诗尽显旷达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抒发自己忧国忧民情怀的名句,我想此句用在李德裕身上,也绝不言过其实。“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因为,就算被贬蛮荒,回...……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广大群众为苏西太湖地区的抗日斗争作出了众多贡献,在西山的抗日斗争中,西山人民和抗日干部亲如一家人,鱼水情深
2024-06-14 01:17:00
本文转自:今晚报1911年7月,黄炎培到北京参加教育工作会议,特于天津下车游玩,并顺便考察了直隶女子师范学校及其附属小学等活动
2024-06-14 01:40:00
本文转自:今晚报●津门园忆之荣园纪事章钰的荣园诗词章钰,字式之,是近代著名藏书家、校勘学家,江苏长洲(今苏州)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进士
2024-06-14 01:40:00
范仲淹的义田义庄
本文转自:学习时报江晨颖 何兵兵 范氏义庄旧址(今苏州市景范中学)范仲淹一生乐善好施,有许多高风义举,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是创建义田义庄
2024-06-14 03:32:00
长江档案,流淌大江记忆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常熟老白茆闸。□ 本报记者 于 锋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滋养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从先秦时代开始,中国人就对长江心存敬畏
2024-06-14 04:15:00
商代军队是以师为单位吗?普遍有何作战方式
军队商代军队以师为单位,卜辞有“王作三师,右、中、左”。“三师”为军队的基本组织形式,大概相当于后世的三军。虽然每师的具体人数尚未见有记载
2024-06-13 15:06:00
周幽王死后晋文侯开始如何复仇
晋穆侯第二位夫人杨姞(曲沃晋侯墓地63号疑似墓主)的真实身份应该是:周厉王的外甥女,周宣王的表妹。在《诗经·大雅·韩奕》中
2024-06-13 15:04:00
周武王向朝歌进攻,途中遇到了什么
周武王虽已高龄,但他意气风发,老当益壮,亲率大军向纣都朝歌进发。据《荀子·儒效》说,是在“兵忌”日出发,行军时又迎太岁星
2024-06-13 15:03:00
禹的儿子启把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了,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中华文明最开始是实行禅让制的公天下,但是到了禹的儿子启的时候就变成了家天下了,这到底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在启建立夏朝前天下是由各个部落组成的
2024-06-13 15:06:00
商朝一直在频繁地迁都,他们到底在躲避什么
在夏朝灭亡之后,商朝却一直在频繁地进行迁都活动。那么他们到底是在躲避什么?或者说是在害怕什么?难道是担心夏朝势力复辟么
2024-06-13 15:00:00
末代周天子赧王,到底窝囊成啥样
周朝的末代周天子姬延,他的一生都在窝囊憋屈中度过,他的结局更是窝囊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就连他的谥号周赧(nǎn)王,也相当的“名副其实”
2024-06-13 15:02:00
纣王被世人误解三千年,郭沫若先生写了一首什么诗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第二个朝代,大约创始于公元前1600年,于公元前1046年前后被周朝所灭,共传承十七世三十余王
2024-06-13 15:19:00
提起商代,总是习惯性的称之为殷商,这是为何呢
汤伐桀,商代夏之后,定都于亳。但是我们今天无论是看小说《封神榜》,还是研究金石甲骨,提起商代,总是习惯性的称之为殷商,这是为何呢
2024-06-13 15:23:00
周朝做到的哪七个第一,后世王朝望尘莫及
一,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共持续790年,传30代37王,是持续时间最长和传君主最多的王朝。二,发展最快的王朝。商朝和西周都是奴隶社会
2024-06-13 15:32:00
商代女战神震惊世人,她竟然姓“好”
国家文明上下五千年,有不少的历史都埋没在岁月的长河中,现代的人们不仅可以通过流传下来的古籍文学去了解和发掘历史,更重要的是通过考古去还原历史的真相
2024-06-13 15: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