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长江档案,流淌大江记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14 04:1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长江档案,流淌大江记忆

常熟老白茆闸。

□ 本报记者 于 锋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滋养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从先秦时代开始,中国人就对长江心存敬畏。虽然长江与河(黄河)、淮(淮河)、济(济水)列为“四渎”,但在数千年漫长的岁月里,人们从未对长江进行系统的测量测绘,更未作过规划、管理、整治、建设。一直到20世纪,这一状况才有所改变。

日前,南京出版社推出十卷本《长江档案》,收录了从1929年1月至1948年8月在南京等地出版的关于长江流域水利的系列刊物,涉及长江流域的地质地貌、泥沙航道、水文气象、水电开发、水利工程等历史信息,为今人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提供了生动的历史依据。

要说起这批“长江档案”的由来,必须提到20世纪上半叶一个重要的长江水利机构——扬子江水利委员会。先来看看“扬子江”这个概念。复旦大学文科特聘资深教授葛剑雄介绍,长江古称江、大江,“江”曾是长江的专称。隋唐时,在扬州城南长江边有渡口扬子津,人们遂将镇江以下长江称为扬子江,沿用至近代。西方传教士来华后,误以为扬子江是长江的全称,将长江译为扬子江(Yangtze River),在清末和民国期间为官方和民间所采用,因此,在这一时期,“扬子江”其实指的就是长江。

早在1921年,北洋政府就成立了扬子江水道讨论委员会,主要从事长江水利勘测。1928年5月,国民党政府将扬子江水道讨论委员会改组为扬子江水道整理委员会,隶属于“交通部”。此后,又改组为扬子江水利委员会。1947年6月,扬子江水利委员会改名为长江水利工程总局,是今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的前身。

从“扬子江水道讨论委员会”到“长江水利工程总局”,这一机构先后出版《扬子江水道整理委员会月刊》《扬子江水道整理委员会季刊》《扬子江水利委员会季刊》《长江水利季刊》等刊物。几十年间,这些刊物刊登了有关长江流域的重要论著、译述、学术演讲稿、调查勘察报告、业务概要、工作大纲、测量工程和方法,涉及长江流域地质、地貌、水文、水电开发、水利工程、泥沙、航道等方面,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

“我们将这些刊物作为珍贵的长江档案重新影印出版,希望对当下研究长江流域的变迁及其治理提供参考。”南京出版社执行总编辑徐智介绍,《长江档案》收录内容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大致可以分为长江流域的自然、工程和社会经济人文方面。自然方面,包括长江的地质地貌、泥沙河道、水文气象等,如丁文江著、汪胡桢译《扬子江下游之地质》,是当时国内外首部以英文发表的研究长江下游地质的著述;工程方面,主要涉及长江流域的河道治理、防汛措施、水电开发勘测等,如对上游川江、金沙江、岷江、嘉陵江的河道治理,中游的防洪护堤、湖泊蓄洪,下游河道的疏通修闸等;社会经济人文方面,如《1931年长江水灾》用翔实的数据记录了长江流域各地的受灾情形。《扬子江濒江各县之调查》则记录了安徽望江、南陵、贵池、宿松、怀宁,江西湖口、彭泽、德安、九江等县的面积、人口、财政、交通、市镇、民俗、工商业、水利、水灾、雨水等信息。

在20世纪前期,就有学者着手研究长江上游的水力发电问题。《长江档案》收录的文章显示,当时,有水利专家带队,勘测出葛洲坝和黄陵庙两个备选的建设水电站的地点。在《长江档案》中留下了葛洲坝、黄陵庙珍贵老照片21张。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在葛洲坝建水电站的设想当时并未实现,直到1988年12月,长江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葛洲坝水利枢纽才全部竣工。

江苏是全国拥有长江岸线最长的省份,《长江档案》中收录了大量和长江江苏段水利治理相关的珍贵内容。比如,在上世纪20年代初,由于长江北岸愈坍,南岸愈涨,镇江港日渐萧条,停泊船只日益减少。有水利学家提出疏浚鲇鱼套、在征润洲北部开引河、在北新洲东南及瓜洲上游筑楗等一系列方法,希望固定江道,保持长江水道“自然缓曲”,改良镇江港埠;宋希尚等水利学家撰写的《会勘扬子江下游南通一带水道变迁》一文,关注了上世纪初南通江岸被水流浸削的严重情形,提出借鉴于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的方法,“用树枝编成柴排,上镇石块,铺于低水位下,在低水位以上使成一比三之坡度,铺大石块以护之”,体现了独特的江岸治理思路。

修建于1936年的常熟老白茆闸是上世纪初江南地区规模较大的水利工程之一,有“江南第一闸”之称,发挥了控制太湖水位的作用。《长江档案》中收录了一组罕见的黑白老照片,展现了老白茆闸从开建到竣工的全过程。如今,新白茆闸已经建成,老白茆闸结束历史使命,作为省级水利遗产之一,向人们讲述发生在长江和太湖之间的水历史和水知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4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奔腾千年的史诗
...是近代长江流域文献档案的珍藏。1921年,北洋政府成立扬子江水道讨论委员会,长江才有了专门的水利勘测机构。在勘测长江的过程中发布年终报告(后改为月刊),这系列刊物系统、完整地
2024-03-28 06:03:00
江苏南京:文旅融合、百花齐放 奏响新时代“长江之歌”
...。10月21日下午,第四届“见微知著——24+城市微展”在扬子江生态公园拉开帷幕,用“城市之歌”“时代之歌”“文艺之歌”3个篇章,展开了一幅生动的南京长江画卷。在现场,不仅有
2023-11-09 08:53:00
...新区·浦口区·六合区文旅体商一体化发展招商推介会在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上发布《江北新区·浦口区·六合区文旅体商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现场还集中签约1
2025-09-17 07:45:00
...,化作一江清水、两岸碧绿。走进江心洲生态科技岛上的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这里汇聚了一批科学家、智囊团等“最强大脑”以及海内外优势环保资源,面对破解污水治理、生态安全等问题进
2023-06-27 07:19:00
\
...而兴”,拥江发展,日新月异。3 密织跨江通道,奔赴“扬子江时代”南京江心洲长江大桥还是南京“高快速路系统”中绕城高速公路一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党组书记、
2023-10-27 04:46:00
江城共生的金陵故事:当奔涌长江邂逅梦里水乡
...江发展。南京也从原来的秦淮河时代到新街口时代,迈向扬子江时代。”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刘红杰在论坛上表示,南京以文化为金线,促进了水岸城市繁荣发展。在刘红杰看来
2023-11-27 17:47:00
“鼓”舞新春,龙腾春江!记忆中的南京年味儿上新了!
...来更多惊喜!让我们一同向新而行开新春,共同期待属于扬子江时代的南京年味儿!
2024-02-13 00:36:00
长江文化数字大展传播量破亿——数字技术赋能 长江文化出圈
...美方式。江苏匠工营国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江苏省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理事长邵颖萍表示,“如今我们说起长江,更多的是心理认同和身份认同,‘话题度、创新性、年轻态’,是这次大
2024-01-12 11:55:00
...者联盟和南京长江文化文明实践带展示交流基地——南京扬子江生态公园,整合全市沿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工业遗产、红色景点、美丽乡村、研学及文旅资源,通过“点”的激活与“线”的串
2025-04-28 07:4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活力运河①|运河古城 赫赫“大名”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近年来,大运河河北段保护传承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
2025-10-24 08:17:00
涤尽尘心悟画禅 ——记巾帼画家柳咏絮
柳咏絮先生柳咏絮先生1937年出生于江西玉山,自幼受父亲柳子谷的熏染,矢志翰墨,深得其父绘画之三昧。她对中国画往圣先贤
2025-10-24 08:59:00
国际友人到访无棣古城 李之仪诗词架起文化交流桥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芳近日,来自俄罗斯、尼泊尔等国家的国际友人到访山东省无棣县,参观了闻名遐迩的无棣古城及其中的李之仪文化馆
2025-10-23 21:51:00
【大风影像】藏在秦岭北麓的元代建筑——化羊庙
化羊庙始建于宋,坐南面北,明宣德元年(1426年)至清宣统二年(1910年)曾多次重修,原建筑自头天门始,倚山逐步上升
2025-10-23 22:23:00
重走支前路 | “打完这一仗,我就回家” 她用一生守候丈夫这句话
大皖新闻讯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里庄严肃穆,22.5米高的烈士纪念碑直插云霄,“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烈士纪念碑”鎏金大字在秋日厚重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2025-10-23 23:01:00
重走支前路 | 淮海战役期间,543万民工踊跃支前
大皖新闻讯 10月22日,安徽国防动员“重走支前路”主题活动北线寻访组来到淮北临涣,参观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据悉,淮海战役期间
2025-10-23 10:08:00
百岁将军归故里,红色基因永传承
河北新闻网讯 “我能活到100岁,是替牺牲的战友们看一看这和平盛世!”这句深情告白,来自原驻石部队某部副政委潘宗道将军
2025-10-22 14:07:00
重走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抗战之路(十四) 千年古镇的荣光
三不管岭1938年2月23日,从洪洞马牧出发前往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机关,在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带领下,到达府城镇
2025-10-22 18:25:00
源于民间的狐突崇拜
【狐突庙】狐突庙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
2025-10-22 18:55:00
重阳节是秋季除中秋节以外的又一个重大节日,在山西大多数地方称“过重阳节”,岢岚县等少数县称“游重阳节”。从旧志记载看,过重阳节时
2025-10-22 18:55:00
独上山城思寂寥,英雄千古恨难销。鸣蛙尚产居民灶,惊马空留义士桥。齐洞僧归云冉冉,汉宫人去雨潇潇。堪怜此地多离乱,莫向明时负酒瓢
2025-10-22 18:56:00
北宋皇陵“上新”,陵区高粱“走红”
大河网讯 深秋时节,天高云淡,巩义宋陵,再度走红。永泰陵、永裕陵陵区内的高粱,用渐浓的殷红色、低垂的穗子,与神道两侧的石像生进行着一场穿越时空的千年对话
2025-10-22 15:52:00
3600年城址不移:在郑州,与“最早的大邑商”深情对话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1950年的秋天,考古学家韩维周在郑州二里岗偶然发现了绳纹陶片和磨光石器,这不经意的俯首一拾,犹如投入历史长河的石子
2025-10-22 16:23:00
武当太极文化研究添重磅新证 清代《张氏履历》现世!揭秘张三丰后裔踪迹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江)2025年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即将启幕,“太极祖庭”武当山再度聚焦全球目光。10月21日,十堰市张三丰历史文化研究会对外披露
2025-10-22 08:58:00
一件华服见证庐山百年对外交流情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祺)10月17日晚,江西庐山牯岭镇卫斯理别墅灯火通明,一场温馨的移民融入活动在此举行。现场,庐山地方文化研究爱好者陈晖收到了一份漂洋过海而来的特殊礼物——一件百年手工中式女装
2025-10-22 06: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