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长江档案,流淌大江记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14 04:1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长江档案,流淌大江记忆

常熟老白茆闸。

□ 本报记者 于 锋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滋养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从先秦时代开始,中国人就对长江心存敬畏。虽然长江与河(黄河)、淮(淮河)、济(济水)列为“四渎”,但在数千年漫长的岁月里,人们从未对长江进行系统的测量测绘,更未作过规划、管理、整治、建设。一直到20世纪,这一状况才有所改变。

日前,南京出版社推出十卷本《长江档案》,收录了从1929年1月至1948年8月在南京等地出版的关于长江流域水利的系列刊物,涉及长江流域的地质地貌、泥沙航道、水文气象、水电开发、水利工程等历史信息,为今人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提供了生动的历史依据。

要说起这批“长江档案”的由来,必须提到20世纪上半叶一个重要的长江水利机构——扬子江水利委员会。先来看看“扬子江”这个概念。复旦大学文科特聘资深教授葛剑雄介绍,长江古称江、大江,“江”曾是长江的专称。隋唐时,在扬州城南长江边有渡口扬子津,人们遂将镇江以下长江称为扬子江,沿用至近代。西方传教士来华后,误以为扬子江是长江的全称,将长江译为扬子江(Yangtze River),在清末和民国期间为官方和民间所采用,因此,在这一时期,“扬子江”其实指的就是长江。

早在1921年,北洋政府就成立了扬子江水道讨论委员会,主要从事长江水利勘测。1928年5月,国民党政府将扬子江水道讨论委员会改组为扬子江水道整理委员会,隶属于“交通部”。此后,又改组为扬子江水利委员会。1947年6月,扬子江水利委员会改名为长江水利工程总局,是今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的前身。

从“扬子江水道讨论委员会”到“长江水利工程总局”,这一机构先后出版《扬子江水道整理委员会月刊》《扬子江水道整理委员会季刊》《扬子江水利委员会季刊》《长江水利季刊》等刊物。几十年间,这些刊物刊登了有关长江流域的重要论著、译述、学术演讲稿、调查勘察报告、业务概要、工作大纲、测量工程和方法,涉及长江流域地质、地貌、水文、水电开发、水利工程、泥沙、航道等方面,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

“我们将这些刊物作为珍贵的长江档案重新影印出版,希望对当下研究长江流域的变迁及其治理提供参考。”南京出版社执行总编辑徐智介绍,《长江档案》收录内容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大致可以分为长江流域的自然、工程和社会经济人文方面。自然方面,包括长江的地质地貌、泥沙河道、水文气象等,如丁文江著、汪胡桢译《扬子江下游之地质》,是当时国内外首部以英文发表的研究长江下游地质的著述;工程方面,主要涉及长江流域的河道治理、防汛措施、水电开发勘测等,如对上游川江、金沙江、岷江、嘉陵江的河道治理,中游的防洪护堤、湖泊蓄洪,下游河道的疏通修闸等;社会经济人文方面,如《1931年长江水灾》用翔实的数据记录了长江流域各地的受灾情形。《扬子江濒江各县之调查》则记录了安徽望江、南陵、贵池、宿松、怀宁,江西湖口、彭泽、德安、九江等县的面积、人口、财政、交通、市镇、民俗、工商业、水利、水灾、雨水等信息。

在20世纪前期,就有学者着手研究长江上游的水力发电问题。《长江档案》收录的文章显示,当时,有水利专家带队,勘测出葛洲坝和黄陵庙两个备选的建设水电站的地点。在《长江档案》中留下了葛洲坝、黄陵庙珍贵老照片21张。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在葛洲坝建水电站的设想当时并未实现,直到1988年12月,长江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葛洲坝水利枢纽才全部竣工。

江苏是全国拥有长江岸线最长的省份,《长江档案》中收录了大量和长江江苏段水利治理相关的珍贵内容。比如,在上世纪20年代初,由于长江北岸愈坍,南岸愈涨,镇江港日渐萧条,停泊船只日益减少。有水利学家提出疏浚鲇鱼套、在征润洲北部开引河、在北新洲东南及瓜洲上游筑楗等一系列方法,希望固定江道,保持长江水道“自然缓曲”,改良镇江港埠;宋希尚等水利学家撰写的《会勘扬子江下游南通一带水道变迁》一文,关注了上世纪初南通江岸被水流浸削的严重情形,提出借鉴于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的方法,“用树枝编成柴排,上镇石块,铺于低水位下,在低水位以上使成一比三之坡度,铺大石块以护之”,体现了独特的江岸治理思路。

修建于1936年的常熟老白茆闸是上世纪初江南地区规模较大的水利工程之一,有“江南第一闸”之称,发挥了控制太湖水位的作用。《长江档案》中收录了一组罕见的黑白老照片,展现了老白茆闸从开建到竣工的全过程。如今,新白茆闸已经建成,老白茆闸结束历史使命,作为省级水利遗产之一,向人们讲述发生在长江和太湖之间的水历史和水知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4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奔腾千年的史诗
...是近代长江流域文献档案的珍藏。1921年,北洋政府成立扬子江水道讨论委员会,长江才有了专门的水利勘测机构。在勘测长江的过程中发布年终报告(后改为月刊),这系列刊物系统、完整地
2024-03-28 06:03:00
江苏南京:文旅融合、百花齐放 奏响新时代“长江之歌”
...。10月21日下午,第四届“见微知著——24+城市微展”在扬子江生态公园拉开帷幕,用“城市之歌”“时代之歌”“文艺之歌”3个篇章,展开了一幅生动的南京长江画卷。在现场,不仅有
2023-11-09 08:53:00
...新区·浦口区·六合区文旅体商一体化发展招商推介会在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上发布《江北新区·浦口区·六合区文旅体商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现场还集中签约1
2025-09-17 07:45:00
...,化作一江清水、两岸碧绿。走进江心洲生态科技岛上的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这里汇聚了一批科学家、智囊团等“最强大脑”以及海内外优势环保资源,面对破解污水治理、生态安全等问题进
2023-06-27 07:19:00
\
...而兴”,拥江发展,日新月异。3 密织跨江通道,奔赴“扬子江时代”南京江心洲长江大桥还是南京“高快速路系统”中绕城高速公路一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党组书记、
2023-10-27 04:46:00
江城共生的金陵故事:当奔涌长江邂逅梦里水乡
...江发展。南京也从原来的秦淮河时代到新街口时代,迈向扬子江时代。”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刘红杰在论坛上表示,南京以文化为金线,促进了水岸城市繁荣发展。在刘红杰看来
2023-11-27 17:47:00
“鼓”舞新春,龙腾春江!记忆中的南京年味儿上新了!
...来更多惊喜!让我们一同向新而行开新春,共同期待属于扬子江时代的南京年味儿!
2024-02-13 00:36:00
长江文化数字大展传播量破亿——数字技术赋能 长江文化出圈
...美方式。江苏匠工营国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江苏省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理事长邵颖萍表示,“如今我们说起长江,更多的是心理认同和身份认同,‘话题度、创新性、年轻态’,是这次大
2024-01-12 11:55:00
...者联盟和南京长江文化文明实践带展示交流基地——南京扬子江生态公园,整合全市沿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工业遗产、红色景点、美丽乡村、研学及文旅资源,通过“点”的激活与“线”的串
2025-04-28 07:4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华文明的根系深植于农耕文明的沃土,而粮食作为文明存续的物质基础,早已超越物态范畴成为政治伦理、社会秩序与文化认同的根基
2025-09-30 13:41:00
哈尔滨文庙举办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2025年9月28日,黑龙江孔子研究会部分文化志愿者、孔子后裔联合发起共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系列活动。9月28日9点28分
2025-09-29 10:50:00
乙巳年祭孔大典|卜子后裔纪念先贤卜子诞辰2532周年活动在曲阜孔庙隆重举行
鲁网9月29日讯(记者 卜宪国)9月28日上午,乙巳年祭孔大典|卜子后裔纪念先贤卜子诞辰2532周年活动在曲阜孔庙隆重举行
2025-09-29 14:33:00
白衣传薪火,盛世谱华章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 记者 张宁
2025-09-29 17:01:00
“仁礼天下 和合大同”临沂孔庙2025祭孔大典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李益千雪9月28日上午,临沂孔庙举行2025乙巳年祭孔大典,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76周年
2025-09-29 22:29:00
六朝博物馆常设展上新,张昭墓金印首展
六朝博物馆常设展上新,张昭墓金印首展两砖两印“有故事”,“三国迷”大饱眼福张昭墓出土印章。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南报网讯(记者朱彦)去年年底发掘出的东吴“首席文臣”张昭的金印
2025-09-29 07:07:00
重识孔子丨自称无人理解的孔子,到底有多少“粉丝”?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远明9月27日晚,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暨第二十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颁奖典礼在曲阜尼山举行
2025-09-28 10:56:00
【舌尖上的魏集】“食”光有你 “魏”享中秋
“食”光有你 “魏”享中秋中秋夜,一家人吃团圆饭才是人间至味,这个中秋,跟着这份食单,让每一口美味都盛满吉祥,每一次举杯都映着圆满
2025-09-28 15:01:00
李育善:《童年与故乡》序
百善兄长我十多岁,祖居棣花街 道。我的祖母也是棣花贾塬人,加之我的叔伯姑父李成群又是百善兄的叔父。说起来 ,我和百善兄还有一层亲戚关系
2025-09-28 17:14:00
文明中国看河南丨打卡河南宝藏书院!《岳阳楼记》的诞生地藏不住了
大河网讯 (记者 朱丽文)你,或许没听说过花洲书院,但你一定听过《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就是从花洲书院走出的著名诗词之一
2025-09-27 11:26:00
桥瞰黔景·古桥遗韵|祝圣桥:“缅人骑象过桥来”的历史见证
㵲阳河潺潺流水之上,镇远古城祝圣桥连接山水、沟通往来,犹如一道飞虹,横跨数百年的沧桑。这座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青石大桥,不仅是古城连接两岸的交通要道
2025-09-27 16:02:00
桥瞰黔景·古桥遗韵|北盘江铁索桥:贵州第一座铁索桥
“北盘江波涛汹涌,两岸峭壁对峙,铁索桥36根铁链横跨江面,这座明代开始的‘滇黔锁钥’见证了西南400年来的历史变迁。”晴隆县文物管理所原所长陈亚林站在北盘江畔感慨
2025-09-27 16:02:00
这是一片英雄的土地李文豪鲁网9月27日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举办抗战题材长篇小说《白光》新书发布和座谈会
2025-09-27 17:53:00
古人做的紫禁城圆明园纸质建筑模型,能有多精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9月26日,“始作以成——从烫样说起”展,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乐道堂展厅开幕
2025-09-27 18:19: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人秋游玩啥?都在吉林这件扇面里
国庆将至,又到了秋游好时节。古人对秋日出游的喜爱,丝毫不逊于现代人。从流传千古的诗文到传世的书画,处处都留下了他们秋日赏景的身影
2025-09-27 23: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