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周朝做到的哪七个第一,后世王朝望尘莫及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13 15:3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一,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共持续790年,传30代37王,是持续时间最长和传君主最多的王朝。

周朝做到的哪七个第一,后世王朝望尘莫及

二,发展最快的王朝。

商朝和西周都是奴隶社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周朝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战国中期,各诸侯国经过长期变法,基本都进入到封建社会时期。周朝一个朝代就实现了社会制度跨越,此后十个大一统王朝仍然没有实现社会制度的变革。

三,产生伟人圣人最多。

周初有周武王、周公、召公、姜子牙等一批大人物。

春秋战国时期更是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管仲,孔子,老子,墨子,韩非子,孙武,吴起,商鞅等各领风骚,并且周朝的人才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是各行各业的祖师爷。让此后两千年的人望尘莫及。

中国古代之所以会出现“盲目崇古”的现象,与周朝伟人太多有很大的关系。

四,周朝是古代最自由的朝代。

夏朝和商朝是奴隶社会,仅少部分奴隶主是自由人。

而西周到战国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几百年,礼崩乐坏,旧制度被破坏,新制度的形成需要很长时间,这几百年是古代最自由的一段时期。

当时产生了“士”这个自由阶层。士是家道中落的王族和诸侯的后代,数量庞大,受过比较好的教育。

有了这么多自由的士,才产生了诸子百家那样的文化现象,在士们追名逐利的努力下,新的封建制度最终形成。

五,制度影响最深远。

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等影响深远。

战国时期各国开始推行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法家的律法制度也得到推广。

六,灭国最多。

西周时期,周武王和周公分封了300多个诸侯国,而此时的中华大地还存在着几百个夷狄之国(没有得到周王册封的国家)。

西周和春秋前期的战争,基本是周朝的诸侯国联合消灭夷狄之国的时代,比如周公率军东征,平定了纣王之子武庚的叛乱后,继续向东用兵,一举消灭了几十个小国,所得土地大部分并入鲁国。

晋国曾联合十几个诸侯国攻打逼阳国(今山东枣庄南),在此战中,孔子的父亲叔梁纥表现神勇,用肩膀抗住城门,掩护部队后撤。

周朝做到的哪七个第一,后世王朝望尘莫及

而楚国(周王封楚为子爵)在长江流域吞并的国家更多,包括众多夷狄之国和中原国家,最终和中原国家接壤。

到春秋末期,夷狄国家已经所剩无几,接着又被一些大国吞并。比如晋国的赵襄子吞并代国,魏文侯吞并中山国等。到战国中后期基本已经没有夷狄之国。

六,周朝是第一个出现大量史书的王朝。

最早有文字记载的王朝是商朝,但是,却是周朝人记载的。商朝有甲骨文,记录非常有限不成体系。周朝有《春秋》《左传》《国语》等史书问世。

七,周朝是第一个被称为华夏的朝代。

中国的主体民族被称为汉族,汉朝之前中原王朝的子民被称为华夏族,最早出现在周朝。史书最早出现“中国”二字也是在周朝。《诗经大雅·民劳》有:“惠此中国,以绥四方”的记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4 0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历史上的短命王朝:秦、隋和后周的贡献与遗产
...分五裂来形容,周朝的天子仅仅是个“吉祥物”。不同的诸侯国割据一方,相互之间谁都不服谁,谁也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能够结束这一混乱局面。商鞅出现之后,秦国彻底成为了“虎狼之国”,短
2023-09-17 15:22:00
夏商周是同时存在的部落吗
...衰落,王朝立马完蛋。周王朝至少西周灭亡,周天子对于诸侯国尚有余威,不然平王怎么东迁?商朝确切来说记载有历史,周朝按照正常实力来说是打不过商的,主要是商主力在打东夷,然后商贵族
2024-06-07 16:13:00
西汉建立之初的“郡国并行制”到底好不好?
...事情的结果当然是事与愿违 汉高祖刘季还没死的时候,诸侯国就相继叛乱,有一些可能是真心叛乱,但更多的都是被他逼出来的,毕竟如果他们要是早点造反,刘邦别说建立汉朝了,恐怕项羽早
2023-05-10 09:46:00
周昭王和汉武帝继承了相同的王朝,却带领各自王朝走向不同的命运
...而汉武帝则不一样,汉武帝采取恩威并施的手段,在地方诸侯国当中大力推行推恩令政策,在无形当中削弱地方诸侯的势力,同时举全国之力与心腹大患匈奴作战,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迫使匈奴
2023-04-29 08:57:00
百乘王朝的建筑遗址及对后世的影响
...国时期的混乱局势,在这个时期,政权的分裂导致了各个诸侯国之间的争斗和割据,形成了一个分裂的格局。百乘国位于中国东部的齐国境内,是一个小国,但其统治者百乘君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和战
2023-06-29 14:30:00
田氏篡位了之后为什么不改国号呢
...和成为齐国国王,称为齐太公。因为当时,各个国家都是诸侯国,需要周天子的承认,在公元前386年,周安王列田和为诸侯,正式成为齐国国君,姜姓齐国为田氏取代。按照中国朝代更迭,比如
2023-05-19 22:16:00
秦制对周制的颠覆与继承
...地方分给自己人。周武王灭商后,分封诸侯达71个,姬姓诸侯国就占到了53,利用姬姓宗族对其他诸侯国进行监视、控制,起到屏藩朝廷、拱卫天子的作用。比如,对刚打败的殷商周围,就放了
2024-02-20 05:59:00
战国时期,哪个诸侯国崇尚孔孟之道?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在兼并战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相继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和变法,如魏国的李悝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和韩国的申不害变法,而赵国和齐国,更是直接由国君
2023-05-30 16:46:00
秦朝有一项制度,早于后世两千年所有的封建王朝
...毫无权威,受尽欺负。不但周王室分裂成多个国家,一些诸侯国也深受其害。比如曾经强盛一时的晋国,在晋文公之后,那些有功的上卿都被分封给不同的土地和人口,然后上卿们再次攻打兼并,最
2023-05-22 13:0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勇担使命强国有我
当 亲 切 的 问 候 萦 绕 在 校 园 , 当 温 暖 的 笑 容 绽 放 在 每⼀ 张 脸 庞 , ⺠ 族 ⼩ 学 的 学 ⼦ 带 着 期 盼 与 欣 喜
2025-09-07 18:45:00
陈纳德雕像前,一眼深情“对望”,胜过万语千言
抗馆公布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增补和勘误名单,抗日航空英雄和英烈后代捐赠珍贵文物,飞虎队创始人外孙女嘉兰蕙也来了陈纳德雕像前
2025-09-06 09:54:00
30年绘就14年抗战烽火,画家崔宁抗日战争长卷展在龙口开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王明城9月5日,在龙口市美术馆,一幅50米长的抗战长卷徐徐铺展,瞬间将观众拉回1931-1945年的烽火岁月——这是退休警营画家崔宁用30年光阴
2025-09-06 12:52:00
淮河三峡第三峡:明光浮山峡
大皖新闻讯 浮山,位于淮河右岸安徽明光段。因南北朝时期,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建浮山堰而出名。浮山堰处在淮河三峡中的第三个峡口浮山峡
2025-09-06 15:38:00
9月6日,“河北五超”第四轮,秦皇岛队远征保定,“榜眼”“探花”即将上演论剑争锋!
2025-09-06 19:11:00
抒写庸常中的传奇|读若非小说集《十二盏微光》
读《回煞记》的时候,我心里在想,民俗的东西竟能够带出这样的一片深情,这再一次印证了好的小说对读者而言从来都是一份情感的馈赠
2025-09-06 23:27:00
大众网记者 周琛 路鑫 张勇 菏泽报道80年的沧桑巨变,你们曾浴血守卫的山河,已是全新的模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
2025-09-05 09:03:00
娄山关|那个一衣带水的地方
走进怀化,是在盛夏季节。扑面而来的不仅仅是热浪,还有高铁站上鼎沸的人声,这样的热火朝天就像我印象中的湖南人,说话噼里啪啦尾音上扬
2025-09-05 15:41:00
大禹文化⑤丨禹疏九河:到底是哪九条河?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05 16:2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不沾血的武器 来自吉林的古代“反战顶流”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首往昔,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愈发清晰。在追求和平真谛的漫长岁月中
2025-09-05 16:55:00
考古新发现|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 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西安市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2025-09-05 18:33:00
考古新发现|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 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其中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2025-09-05 18:34:00
从金代的酒务官署到明代的宰相赞誉,再到清代的帝王题诗,最终在新时代绽放出非遗光彩……在山东茌平,有一抹酒香穿越千年时光
2025-09-05 10: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