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东湖评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10-04 23:29:00 来源: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挟浩然长风穿越万里丝路千载时空,与今日盛景交汇成波澜壮阔的画卷。“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出自新疆和田地区尼雅遗址的汉代织锦,不仅是考古学上的惊世发现,更是镌刻在民族血脉的精神密码,如同历史深处传来的悠远回响,与现代化中国铿锵前行的脚步交织成宏大的时代交响。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穿越两千年的国宝重现世间,那绚丽的色彩、神秘的占星语和古朴的篆体汉字,无不在静默诉说着一个古老民族的传奇故事,带人们重回那个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年代。张骞出使西域,从此“驼铃悠悠,丝路绵长”,中华文明的印记深深融入这片广袤土地。这片土地上,曾回荡着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豪言,印证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壮举,铭记着左宗棠“湖湘子弟满天山,引得春风度玉关”的功业。如同天山雪水滋润绿洲,大漠长河东流入海,新疆的命运始终与祖国紧密相连,中华文明的滋养让这片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历史的天空斗转星移,总有人如璀璨星辰,照亮民族前行的道路。“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始皇开创大一统格局;汉武帝北击匈奴,南定百越,拓展华夏版图;唐太宗励精图治,开创贞观盛世,使“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星汉灿烂,洪波涌起”,那些历史长河里奔腾的过往,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那大秦的铁骑,大汉的雄风,大唐的荣耀,大宋的文采,大明的风华,在千百年世界文明史上铸造了中华民族的永恒丰碑。及至近现代,多难兴邦,上下求索,那些冒着敌人的炮火,依旧昂然前进的人们,那些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国之脊梁,秉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使命担当,书写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传奇。他们的精神,如同五星闪耀,指引着中国这艘巨轮破浪前行。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在五星红旗的照耀下,新疆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曾经的荒漠戈壁,如今棉海如雪、瓜果飘香;曾经的边陲古道,如今高铁纵横、航班穿梭。阿勒泰的金山守望着牧归的安详,可可托海的驼铃摇曳着过往的传奇,喀纳斯的湖水映照着游人的笑脸,吐鲁番的葡萄凝结着丰收的喜悦,伊犁河谷的薰衣草绽放着幸福的色彩。塔克拉玛干沙漠成功“锁边”绿幕,新疆三文鱼沿着“一带一路”游向世界的餐桌。民族团结之花在这片土地上绚烂绽放,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着“各族人民心连心,天山南北尽朝晖”的美好家园。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站在新时代的潮头,“五星出东方”的古老预言更能显现“利中国”的时代内涵。从“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的三峡大坝,到“上九天揽月”的嫦娥探月工程;从“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港珠澳大桥,到“复兴号”动车组驰骋神州,今日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实现着先辈们的光荣与梦想。华夏儿女欣逢新时代,当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和“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将个人奋斗融入时代发展洪流,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民族复兴之路。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华民族在历经百年沧桑后,正迎来伟大复兴的曙光。征途就在脚下,号角已经吹响,胜利就在前方。看,五星闪耀下的中国,正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书写着人类文明史上最宏美的篇章。听,从帕米尔高原到东海之滨,从漠河北极村到南海曾母暗沙,亿万中华儿女正同声共唱民族团结的赞歌,共同描绘着“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壮丽画卷。“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穿越千年的祝福,正在我们手中变成现实,照亮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谢乔(宜昌“宜人天空”网评团队)

责编:丁楚风【责任编辑:伍佳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05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地评线】东湖评论: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奋进中国未来可期
山河披锦绣,盛世铸华章。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之际,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亿万人民同唱一首歌、同升一面旗,通过各
2023-10-01 00:07:00
盛世华诞,举国同庆。当金秋阳光洒向神州大地,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第74个生日,城市乡村、大街小巷,一面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一首首《我和我的祖国》高声欢唱,神州大地处处洋溢着
2023-10-01 11:00:00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了2025年新年贺词。朴实的语言、温暖的字里行间透露着殷殷嘱托、彰显了汩汩民生,更体现了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奋斗情
2025-01-06 10:06:00
家国共团圆,共迎“中国节”。今年国庆假期与中秋节相遇,给了人们“双倍”的快乐。根据交通运输部分析预测,中秋、国庆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到23.6亿人次,平均每天大概2.9
2025-10-08 00:12:00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一座座丰碑屹立不倒,一次次缅怀致敬英烈,我们要捍卫英烈形象、守护民族信仰,更要用英烈的光照亮自己,在各自的领域积厚成势扬帆,在伟大的新
2024-10-08 12:41:00
“青春没有售价,直上武功绝顶。”今年3月以来,江西武功山累计有28万夜爬“特种兵”、45万大学生游客登顶。夜爬武功山,看似是一种追逐社会热潮的旅行方式,实则散发当代中国青年的时不
2023-08-30 08:35:00
【逐梦苍穹 未来可期⑮】东湖评论:逐梦星河二十载 梦舟揽月再扬帆
二十年时光荏苒,“嫦娥奔月”的神话已成为现实,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先后成功奔月,嫦娥三号着陆虹湾,嫦娥四号降落月背,嫦娥五号实现采样返回,“绕、落、回”三步走圆满收官,圆了国人千年
2024-02-29 10:34:00
【网络中国节·中秋】东湖评论:今夜月明人尽望,平安中国暖人心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是团圆夜中秋。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也是阖家团圆的美好时刻。此刻,走在城市大街小巷,车水马龙、人潮拥挤,一面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一盆盆绽放的鲜花、一张张温暖的笑
2023-09-29 23:44:00
近日,巴黎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成立动员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务委员谌贻琴强调,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和厚望,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全力以赴、顽强拼搏,圆满完成巴黎奥运会参赛
2024-07-15 09:0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