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范立彬 王春侠《光明日报》( 2024年04月08日 14版)翻译科举是清代专为旗人设立的、与文科举并行的一种科举制度。翻译科举始于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乾隆时期是翻译科举的初创时期,嘉庆道光时,翻译科举各项制度趋于...……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各级功名详解
科举制度,乃系古代中国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将这种科举取士的选拔制度予以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和完善,按照《清史稿·选举志》的说法,“有清一沿明制,二百馀年,虽有以他...……更多
话说兴义府试院(下)
...西南日报兴义府试院内帘兴义府试院号舍遗址兴义府试院科举陈列展一角 严修 (资料图片)洪亮吉 (资料图片)张之洞殿试试卷 (资料图片) 兴义府试院的历史作用道光初年,地处贵州西南部的盘江流域,文化发展出现了...……更多
明代诗歌成就逊于唐宋,八股科举给明代文人带来了什么影响?
从整体情况而言,八股文和科举出身牵耗了士人群体的绝大部分精力与心血,造成了士人群体在教育背景与知识结构上的缺陷。而伴随着出身与否的实现,士人与科举或合或离,与科举之外的文学或离或合,这也刺激了士人是...……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从举人到进士的晋升之路
“进士”,古代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所能获得“功名”的最高等级。从“童试”、“院试”到“乡试”,再到“会试”,然后再到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古代读书人的身份经历“童生”、“秀才”、“举人”、“贡士”和...……更多
...皇帝的钦差,以内阁学士的身份兼任江苏学政,管理江苏科举的事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刘墉来到江苏金坛,一个叫尹宝山的人送给他一首诗。乾隆时期文字狱兴盛,刘墉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他觉得这首诗有问题,...……更多
科举制下的年龄特权:从宋太宗到乾隆的录取特例
隋朝时,隋文帝创立了科举制,这个制度对整个封建社会都有重大影响。科举制出现后,从之前看出身门第选官变成看才学选官。科举制的意义非常大,让所有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才学做官,这个制度一直到今天都在使用。不...……更多
...古代书院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让书院的生员顺利通过科举考试。大程书院本来就是县试的重要场所,就现存的建筑来看,其东西廊房各两排,每排有13间房,共有52间房,这些房间都是生员参加科举考试、用来答卷的地方。...……更多
窥斑见豹“书院风”
...。“宾兴”原指荐举时代地方推选、送别人才的宴席,在科举时代府州县为学子赶考的送行酒仪式,后来演变为资助士子读书、赴考的地方组织。清代中后期,尤其嘉道年间,各地尤其是海南岛上,宾兴事业发展尤为迅速。光绪...……更多
桅杆背后的科举功名
...到多根桅杆。 桅杆亦称旗杆,立在宗祠或坟墓前面,是科举时代的衍生物。科举考试是读书人获取功名、走上仕途的必经之路,成千上万的读书人“三更灯火五更鸡”,为的就是金榜题名。读书人科试中式后,为光宗耀祖、光...……更多
关西师表与文人心志——说巩建丰(上)
...根有一定长度和宽度的大木。真正的独木桥还要算古代的科举考试,每三年一考的科举考试,一次录取的进士大多数年份不到300人,平均一年就几十个人,相对于全国的考生,实在少得可怜。但要上进,绝大多数人还得从这个窄...……更多
从华金寿日记看晚清主考官忙啥
...生活记录,为我们提供有关学官历史的感性认知之外,从科举考试的角度来看,华金寿日记还有两点较为重要的价值:一是提供了丰富的晚清生员录取数据;二是录存了大量岁试、科试和院试等试题。清代童生,一般要经过县试...……更多
秀才是怎样炼成的
...美梦”所改变。他依旧相信,作为士人唯一的“正途”,科举考试才是实现其本人及家族荣耀的必由之路。他再次扎入了府试现场。然而,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直到第四次府试落榜,洪火秀已经万念俱灰。此时,远房亲戚李敬...……更多
谁的朝代只有37年,制度却影响1300年
...—这些读书人此番来到长安,是为了参加可以改变命运的科举考试。随着这些读书人进入长安,科举制在这一年迎来了重大变革,由原来的单一科目考核,变成了明经、秀才、进士诸科。唐朝官方还规定,天下读书人参加科举需...……更多
...同科进士中择优“钦点”,一般每科三五十人,或等同于科举考试的“最高学历”。沈阳在清朝二百多年间仅10人获此荣耀,本地居民视之为读书人中佼佼者。若其人出自城区旧家,获此殊荣后家宅街巷也随之沾光,往往以某“...……更多
清代科举探秘:状元头衔背后的荣耀与仕途起点
...衔。以清代为例,状元分文状元、武状元。文状元就是文科举殿试中位列一甲第一名的进士。清代的文科举考试分为四级:第一级是童试;第二级是乡试;第三级是会试;第四级是殿试。童试分为县试、府试和院试,考生需要通...……更多
他为官40载政绩平平,到雍正手里却成天下第一巡抚
...人,为何在雍正朝代获得如此特殊的地位?监生出身难攀科举高峰1661年农历四月初四日,田文镜出生在山东濮州清河县一个书香门第。这个日子被认为是文星高照之时,所以父母为他取名“文镜”。田家世代光宗耀祖,田文镜...……更多
金榜题名背后的荣耀与辛酸:揭秘科举状元与进士的真实生活
科举制作为我国古代封建时期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虽然有诸多弊端,但是科举制的推行仍然为当时的统治者选拔出了大量的人才。从隋炀帝建立科举制到光绪三十一年清末新政科举制废除,持续了一千两百多年的科举制真正...……更多
明朝科举考试的故事,隆庆年间出了7个宰相18名尚书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在阶层流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不仅是朝廷吸纳精英参政的途径,也是百姓改变社会地位、人生命运的机遇。明朝初建时,朱元璋采用举荐选拔人才,后因地方控制不力,他下令开启科举取士。科举制度...……更多
同样是进士,甲等不同反映在授职上,又有哪些显著区别呢
明清科举史料中经常会提到这么一句话:“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那么,同样是进士,甲等不同反映在授职上,又有哪些显著区别呢?御史以清代为例,来具体讲一讲...……更多
从寒门才子到皇室宠臣:沈德潜的传奇人生
...流着的世家大族的那一支血脉,直至公元587年隋文帝设定科举制度,才给了寒门子弟一个希望。因此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许多人一生的目标就是参加科举并且中举。1690年,已经51岁的蒲松龄依然还在坚持参加乡试,然而却依旧...……更多
千年红墙琉璃瓦,这里诞生了举人1.4w+、进士4000+
...之恢复,使文庙内出现了罕见的“双泮池”景观。“古代科举考试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童试是科举考试中的最初考试,童生经童试合格后成为新进生员,俗称秀才。秀才须经泮桥入宫拜孔子,叫入泮或游泮。入泮...……更多
寄情山水   潜心静学
...人民的理论工具,在明、清两代被提到儒学正宗地位,凡科举应试,悉按其见解为准。公元1151年春,南宋朝廷为了量才授官,举行铨试。22岁的朱熹,满怀报国热情参加了此次的铨试,得授左迪功郎之官,被委派同安县担任主簿...……更多
清朝军机大臣的权力与责任:以张廷玉、刘统勋、于敏中为例
...。张廷玉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考中进士,开始步入仕途,康熙年间,张廷玉官做的不是很大,官至刑部左侍郎,整饬吏治。雍正继位后,张廷玉也迎来了仕途的高峰。雍正时期,张廷玉先后做过礼、户、吏三部的尚书,雍...……更多
三朝重臣张廷玉,晚年为何生活坎坷
...优越的张廷玉从小就勤奋好学,25岁的张廷玉第一次参加科举就中了举人,但是正打算参加会试的时候,他的父亲被任命为了主考官,按照规矩,作为主考的儿子是不能参加的,所以张廷玉就没有参加会试。三年后,张廷玉参加...……更多
十载宦游归未得
...昌陵水知县卫晞骏十载宦游归未得清代乾隆《韩城县志》科举表中,有卫晞骏考取功名的信息。 阿紫 供图■ 阿紫海南古代外地能吏中,有一位才子名声不显、当过文昌陵水两县知县的卫晞骏,曾殚精竭虑续修乾隆《陵水县志》...……更多
和珅的聪明才智:凭借对乾隆的了解成功押题作弊
科举考试,从隋朝出现后,一直是后面王朝选拔官员的重要制度。由于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是官员,所以一直为后代王朝所重视。毕竟这个制度一旦出问题,对国家统治会非常不利。正因如此,历代王朝在科举制度的监管上都...……更多
避讳制度的发展:从《周礼》到唐宋明清的演变
...代人民的新生活影响巨大,首先从唐朝著名诗人李贺参加科举考试的典故说起。唐宪宗元和五年(公元810年)的初冬时节,一位名叫李贺的河南学子一路长途跋涉来到了唐朝的国都长安,准备参加进士考试。这个时候的李贺虽然...……更多
...对全面官员,腐败的无奈。帝国管理需要人才,官员通过科举选拔,与文人共治天下。这些赶考进士的目的就是为了升官发财。于是,穷秀才中举,就成了举人老爷,举人中进士,就会“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科举入仕的...……更多
在明清中了科举,为何比现代做官还舒服
自隋唐开过帝王开创了科举之后,在后世科举便成了国家选取国之栋梁的只要来源,即举人——贡士——进士三级,那如果你在古代考中了举人,会有多打的好处呢?首先,告诉你,假如你在古代中了举人,可谓是脱离了贫下中农...……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丨儒韵清风 廉行济宁①曲阜儒家崇廉尚勤思想教育基地
联合出品:济宁市纪委监委机关 大众网济宁记者:李慧
2024-12-03 16:22:00
不拘一体 古朴雅致 | 梁仲华篆刻作品欣赏
齐鲁壹点记者 贾佳编者按:梁仲华的篆刻作品,展现了篆刻艺术的传统精髓,更融入了个人对美的独特理解和创新。在布局上他讲究匀称之美
2024-12-03 17:17:00
河北新闻网讯(崔楚熙)制作古钱币、模拟考古、拼装榫卯、拓印瓦当、剪纸……每到周末,都会有小朋友聚集在北戴河秦行宫遗址博物馆学习秦汉历史
2024-12-03 18:13:00
沪贵联动 | 阳明·问道十二境之南祠咏怀:破山中贼易 破心中贼难
编者按沪贵联动系列报道刊发以来,围绕“黄小西,吃晚饭”,向读者介绍了贵州众多自然珍宝与文化瑰宝。作为阳明心学的诞生地,贵州近年来大力实施“阳明文化转化运用”工程
2024-12-03 18:55:00
李世民带回“新疆棉”,忽必烈强推,六百年后,棉花终于打败丝绸
当李世民带回“新疆棉”时,没人想到这颗不起眼的种子,六百年后竟然会在全球范围内把丝绸打得彻底败下阵来。想想看,当年丝绸可是一张“国宝”的名片
2024-12-03 09:46:00
明宣宗朱瞻基:文如李世民,艺赛宋徽宗,他是好皇帝,却毁了明朝
明宣宗朱瞻基,这位皇帝的历史评价,总是让人又爱又恨。有人说,他的文采堪比李世民,艺术修养比得上宋徽宗,堪称一个“全能型”帝王
2024-12-03 09:47:00
朱标:太祖一掬泪,宗庙千年恨,朱元璋爱他38年,朱棣骂他忤逆
有些父子关系,从一开始就注定充满了波折。一个父亲对儿子百般宠爱,另一个儿子却在暗中积怨。朱标,作为朱元璋的长子,生前却似乎始终未能得到应有的“父爱”
2024-12-03 09:48:00
朱瞻墡:历经七朝,三失皇位,朱棣最长寿的孙子,享藩王最高礼遇
想象一下,一个人一生中过了七次“皇帝梦”,却每次都与皇位擦肩而过。听起来像电影里的情节,但这竟然发生在历史真实人物身上
2024-12-03 09:49:00
胤祥:尽臣弟之道,树皇子楷模,康熙的可怜儿子,让雍正彻夜不眠
在清朝的宫廷里,父子之间的关系往往复杂得让人捉摸不透。康熙年间,有个皇子,他虽生得高贵,却仿佛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命运的悲剧
2024-12-03 09:50:00
孝慈高皇后:王道之大,始于闺门,朱元璋的结发妻子,因何伟大?
你知道吗?有时候,做一个伟大的帝王,不一定得从刀枪剑戟开始。有一位女人,她没有战场上的英勇,却凭着一股温婉的力量,帮助丈夫从一个普通人
2024-12-03 09:50:00
成吉思汗:骑马打仗的“草原王”
嘿,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聊聊成吉思汗——这位历史上最“会骑马”的大佬!想象一下,一个草原上的小伙子,骑着马,手里挥舞着弓箭
2024-12-03 09:52:00
四面楚歌:项羽的悲壮与孤独,英雄的终章
“四面楚歌:项羽的悲壮与孤独,英雄的终章”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项羽无疑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英雄。他以勇猛和豪情著称,但他的结局却是一个悲剧
2024-12-03 09:53:00
古代皇帝:历史书籍中未曾提及的故事
提到皇帝,许多人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那种威严而又神秘的形象。他们身披龙袍,坐拥江山,手握生杀大权,俨然是权力的化身。然而
2024-12-03 09:55:00
奏始皇:铁腕统一六国,一朝雄心揭秘
秦始皇,那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千古一帝”,在他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壮举后,犹如一位刚刚拿下冠军的运动员,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
2024-12-03 09:56:00
陈友谅:天选之子,称帝4年,朱元璋骂他残暴,却故意隐藏另一面
陈友谅,一个在历史上很少有人提起的名字。你或许只知道朱元璋怎么骂他残暴,怎么说他是个无道昏君。但如果你翻开他的历史,可能会觉得有点不对劲
2024-12-03 09: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