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朝军机大臣的权力与责任:以张廷玉、刘统勋、于敏中为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15 08:16: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雍正七年(1729年)创立军机处到宣统年间裁切军机处,这个清朝历史上最重要的机构存在了180余年,期间一共有147人担任过军机大臣,30人担任过领班军机大臣。能够担任领班军机大臣的都是朝廷重臣,一般都是像胤祥、奕䜣这样的皇室亲贵,也有像鄂尔泰、阿桂、和珅这样的满族亲贵,也有部分汉族大臣。但是在整个180余年间仅有8位汉臣担任过领班军机大臣,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聊聊。

1、张廷玉

张廷玉是雍正最为倚重的汉臣之一,他也是军机处各项制度的制定者及完善者。

张廷玉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考中进士,开始步入仕途,康熙年间,张廷玉官做的不是很大,官至刑部左侍郎,整饬吏治。雍正继位后,张廷玉也迎来了仕途的高峰。

雍正时期,张廷玉先后做过礼、户、吏三部的尚书,雍正六年更是被授予保和殿大学士,在三殿三阁大学士中保和殿排名第一,所以张廷玉堪称是内阁首辅。

清朝军机大臣的权力与责任:以张廷玉、刘统勋、于敏中为例

张廷玉

雍正七年设立军机处后,张廷玉与怡亲王胤祥、户部尚书蒋廷锡一同入值,共同商议军机。当时军机处的各项制度也都是张廷玉制定的。在马尔塞被罢免后,张廷玉成为首席军机大臣,不过张廷玉仅当了半年的首席军机大臣。

雍正帝驾崩之前,遗命张廷玉与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一同为顾命大臣辅佐乾隆帝,不过他与乾隆君臣渐生嫌疑,晚景凄凉,乾隆二十年(1755年)在家中病逝,享年84岁,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文臣,也是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

2、刘统勋

刘统勋是山东诸城人,刘罗锅的父亲,雍正二年(1724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在雍正朝刘统勋的官职并不高,乾隆继位后,刘统勋是步步高升,最后一路做到“宰相”。

在乾隆朝,刘统勋先后担任过左都御史、漕运总督、河道总督、太子太傅兼陕甘总督、工部尚书、刑部尚书、军机大臣、吏部尚书等职。乾隆三十年(1765年)刘统勋升任东阁大学士,国史馆总裁。

清朝军机大臣的权力与责任:以张廷玉、刘统勋、于敏中为例

刘统勋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领班军机大臣尹继善去世后,刘统勋被乾隆帝任命为领班军机大臣,不过刘统勋在任上两年就以73岁高龄去世。

刘统勋去世后,乾隆亲临祭丧,赠太傅,谥号文正,成为清朝大臣中初殁即得谥“文正”的第一人,丧归途中乾隆令沿途文武官员在20里内者亲往灵柩前吊祭,遣官护送。刘统勋深得乾隆皇帝信赖,被乾隆帝称作“真宰相”的唯一一人。

3、于敏中

于敏中是江苏金坛人,乾隆时期有名的汉臣,乾隆二年(1737年)考中状元,步入仕途。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月,于敏中成为军机大臣,从此直接参与机务朝事。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于敏中升为协办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于敏中又晋升为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刘统勋病逝后,于敏中被任命为领班军机大臣。

清朝军机大臣的权力与责任:以张廷玉、刘统勋、于敏中为例

于敏中

当时无论是在朝廷,还是巡幸在外,于敏中都是御前须臾不可离开的最显眼的人物。朝中的许多重要决策,有些就是皇帝采纳他的意见作出的,当时他已是朝野尽知的京中第一权臣。而且他还是乾隆朝为汉臣首揆执政最久者。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十二月,于敏中病逝,终年66岁,乾隆帝下诏赐谥文襄,入贤良祠。次年因疑似牵涉到甘肃监粮冒赈之案被撤出贤良祠。

4、董诰

董诰是浙江杭州人,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中举,隔年参加会试,考中一甲第三名,得探花,乾隆帝认为他是大臣之子,就把他改为二甲第一名。

进入仕途后,董诰历任礼、工、户、吏、刑各部侍郎,《四库全书》副总裁,奉命辑《满洲源流考》,充武英殿总裁,官至文华殿大学士,乾隆四十四年担任军机大臣。乾隆晚年,和珅专权,董诰跟阿桂、王杰等人都是反对和珅的。

清朝军机大臣的权力与责任:以张廷玉、刘统勋、于敏中为例

董诰

嘉庆十七年(1812年),董诰升任领班军机大臣,一直到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上书请求退休,董诰担任了6年的领班军机大臣。董诰当了40年的军机大臣,在乾隆后期和嘉庆朝有着巨大的贡献。他去世后,嘉庆皇帝亲笔书写哀诗“只有文章传子侄,绝无货币置田庄”。

5、曹振镛

曹振镛,安徽人,生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考中进士,开始步入仕途。嘉庆年间,曹振镛逐渐受到重用,先后担任工、吏、户三部的尚书,协办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道光帝继位后,晋封他为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

清朝军机大臣的权力与责任:以张廷玉、刘统勋、于敏中为例

曹振镛

道光七年,清廷平定新疆张格尔叛乱并活捉张格尔回北京,曹振镛作为决策人员赞襄有功,支持有力,被列为功臣第一,图形紫光阁。道光十五年(1834年),曹振镛病逝,享年79岁。道光帝亲临吊丧,下诏褒恤,赐谥文正,入祀贤良祠。

曹振镛为政长达52年,一路高升,加之又是道光帝的老师,所以道光帝非常信任他,曾经代理皇帝事务三个月。在52年的时间里他没有贪污受贿的记录,没有大的过失,可见官宦文化修炼之深。

6、潘世恩

潘世恩是江苏苏州人,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考中状元,开始步入仕途,此后多年历任礼部、兵部、户部侍郎,云南、浙江、江西等省学政,内阁学士、尚书、左都御史等职。

道光十三年(1833年),潘世恩被授予体仁阁大学士,管理户部事务,一年后道光帝任命他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十六年正月,出任上书房总师傅,成为皇子的老师。十七年正月,膺太子太保衔。十八年五月,晋为武英殿大学士。

清朝军机大臣的权力与责任:以张廷玉、刘统勋、于敏中为例

潘世恩

道光十五年(1835年),潘世恩出任领班军机大臣一职,不过他在这个位置上仅待了一年的时间。潘世恩一生为官谨慎,“守口如瓶,防意如城”,进入中枢后从不与疆臣交往。咸丰四年(1854年),潘世恩去世,终年86岁。

潘世恩一家都是学霸,他的弟弟潘世璜考中探花,5个儿子不是举人就是进士,孙子潘祖荫是1852年的探花,曾经救过左宗棠一命。

7、祁寯(jùn)藻

祁寯藻是山西寿阳县人,嘉庆十九年(1814年)考中进士,他以庶吉士起家,先后担任过湖南学政、兵部侍郎、左都御史等职。道光十九年(1839年)亲赴福建筹办海防,查禁鸦片。旋升兵部尚书。主张加强海防,查禁烟贩,捕治汉奸。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祁寯藻调任户部尚书,九月,入军机处,升为军机大臣。祁寓藻在军机处期间,支持林则徐、邓廷桢等人加强海防、严禁鸦片的主张,反对与英国议和,但因身为汉臣、资历较浅,与意见相左的军机大臣郭佳·穆彰阿难以匹衡,所以郁郁寡欢,也受到穆彰阿一派压制,削其权力,难有作为。

清朝军机大臣的权力与责任:以张廷玉、刘统勋、于敏中为例

祁寯藻

咸丰帝继位后,祁寯藻两次担任领班军机大臣,同治帝继位后,他又教年幼的同治帝读书,同治五年(1866年),祁寯藻去世,终年74岁,清廷赐谥号“文端”。

祁寯藻横亘嘉庆、道光、咸丰和同治四代,居官五十余年,忠清亮直,担任过道光、咸丰、同治三位皇帝的老师,有“四朝文臣”“三代帝师”“寿阳相国”之称

8、彭蕴章

彭蕴章是江苏苏州人,生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道光十五年(1835年)考中进士,此后多年先后担任过郎中、鸿胪卿、顺天府丞、通政司副使、宗人府丞、福建学政、工部尚书等职。咸丰六年,拜文渊阁大学士,担任领班军机大臣,管理工部及户部三库事务,充上书房总师傅。

清朝军机大臣的权力与责任:以张廷玉、刘统勋、于敏中为例

彭蕴章

然而,彭蕴章用人失误,轻信了两江总督何桂清。何桂清在太平军大举进攻之际,不战而逃,被清廷抓捕斩首,彭蕴章受到牵连,被迫辞职。虽然后来彭蕴章又一度复出,但再也没有昔日的威风了。同治元年(1862年)病逝,终年70岁。

小结:

在清朝这个满人为主的朝代,汉人要想有所作为确实不如满人容易,所以他们能够担任领班军机大臣的确已经是人中龙凤。自彭蕴章之后一直到清朝灭亡,在最后的50多年兼再也没有汉臣担任领班军机大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5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于敏中:清乾隆朝的一位得失参半的权臣
...外的武将不谋而合。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首席军机大臣刘统勋死在任上。当日刘统勋一早坐轿前往军机处,行至东华门时病发,未及上朝便急忙回家。乾隆闻讯后,急忙派福隆安从宫中带药前往刘
2023-09-16 18:52:00
乾隆执政时的8位领班军机大臣,为何只有三人得以善终
...过任内他也没管过什么事,次年就去世了,终年75岁。5、刘统勋(1771年4月-1773年11月)刘统勋是山东诸城人,刘罗锅的父亲,雍正二年(1724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在雍
2022-12-25 16:22:00
大臣把女儿嫁给孔子后裔,乾隆为何含泪送亲
...隆身边的大臣也比较多。其中汉族大臣出名的有张廷玉、刘统勋、于敏中、王杰等人,于敏中最为特殊,他被称为“乾隆朝汉臣首揆执政最久者”。也就是说,于敏中在乾隆时期,做汉臣首领,做的
2023-10-28 17:33:00
...折》,奏请搜辑《永乐大典》中佚书。当时,内阁大学士刘统勋认为此非政务要事,不与动议。而于敏中对此奏议则深为赞赏,他力排异议,据理力争,认为朱筠所奏“合我朝文治天下之大计,应予
2023-03-14 20:45:00
刘墉为何始终进不了军机处
刘墉是清代历史上著名的大臣,与其父刘统勋被誉为“父子宰相”。他在民间的人气更高,素有“宰相刘罗锅”的称谓。然而正史上的刘墉,却与人们想象中有很大的差距。放眼乾隆一朝,刘墉始终处于
2023-05-29 11:12:00
刘墉的父亲刘统勋,为何能深受乾隆重用?
...刘罗锅刘墉,其实在历史上刘墉不仅是大学士,连他老爹刘统勋也是大学士,父子二人皆是大学士,清朝是不设宰相的,清朝的内阁大学士几乎就等同于宰相,可以说刘墉和刘统勋父子二人是父子两
2023-03-09 20:13:00
刘统勋位列清朝的“五阁臣”,他在皇帝心中占据何等地位呢?
...墉于清朝的官职、名声、地位和影响几乎全都仰仗于其父刘统勋。因为刘统勋,刘墉未参加县试、府试、乡试,直接以“蒙荫举人”的身份,参加了当年的会试和殿试,获得了进士出身;因为刘统勋
2023-06-10 11:26:00
乾隆称他为“真宰相”,刘统勋到底有多牛?
...这里唉声叹气。这位老者不是别人,正是暂代河务总督的刘统勋。因为上任河务总督办事不力,刘统勋暂代其职,他奉旨在黄河水退后督促修筑堤坝。可是没想到,一个月时间过去,堤坝却迟迟没有
2023-02-11 21:01:00
他是首席军机大臣,曾贴身保护雍正
...,讷亲在朝中的地位不断上升,还拥有相当大的权力。当刘统勋弹劾讷亲时,乾隆还为其说话:“讷亲为尚书,模棱推诿,固所不可,但治事未当,亦所不免,朕时时戒毋自满。今见此奏,益当自勉
2023-02-21 16: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
大风·影像|中国最“吓人”村子:坟上村
与世隔绝500年,专心致志守墓,坟墓上就是家,顺着墓道进出村!网友惊叹《盗墓笔记》具象化了……山西省临汾市坟上村因明代晋王的陵墓而得名这个村子就是地处吕梁山脚下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坟上村
2025-10-09 21:22:00
赤子心承红色志,红嫂后代徐美安让沂蒙六姐妹的故事“活”起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在沂蒙山区野店镇,有一位特殊的红色故事讲述者。他不是专业的文史学者,却对沂蒙六姐妹的事迹了然于胸
2025-10-09 21:38:00
林州市世纪学校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2025年9月28日是至圣先师孔子2576周年诞辰。9月28日上午,林州市世纪学校组织全体师生
2025-10-09 10:33:00
大风影像·闹市寻迹|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
漫步在西安南门里的书院门街上,笔墨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行至深处,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落静静矗立,飞檐翘角间,透着岁月的厚重
2025-10-08 1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