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十载宦游归未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19 07:2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

文昌陵水知县卫晞骏

十载宦游归未得

十载宦游归未得

清代乾隆《韩城县志》科举表中,有卫晞骏考取功名的信息。 阿紫 供图

■ 阿紫

海南古代外地能吏中,有一位才子名声不显、当过文昌陵水两县知县的卫晞骏,曾殚精竭虑续修乾隆《陵水县志》。

韩城少年谓神童

卫晞骏,字卓少,雍正元年(1723年)出生于陕西韩城北原的渚北村,乾隆十五年(1750年)举人,乾隆十九年(1754年)甲戌科进士;他的父亲卫苌是雍正甲辰科(1724年)举人,曾任栖霞知县,升通判。父子二人皆为举人出身。

陕西韩城位于黄河之滨,龙门山旁,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历朝各代,名人辈出,司马迁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明清两代是韩城历史上文化教育发展的盛世之时,科举取士者达800余众,其中进士就有90多人。

卫晞骏少年时在韩城就有“神童”盛名。他幼时读私塾时为应对教书先生临考,即时拟的一副对联,至今仍然在家乡广为流传,“庄列东西,郭田井亩八家地;谷分上下,柳翠杨青三月天”,因为对仗工整,平仄有序,并巧妙嵌入了韩城所属的8个村庄名,成为韩城百姓津津乐道的故事。

不辞劳苦修县志

卫晞骏少年得志,才华横溢,却因性格耿直,不善钻营,在官场上的升迁不尽人意。起先,他在江南的仪征县当县令,先后耗时三年筹集创建书院的经费,发动当地盐商捐资兴建乐仪书院,高资聘任学者沈廷芳担任书院山长,使当地文风蒸蒸日上。奇怪的是,这样一位热心教育而且做出成绩深受百姓爱戴的地方官,却为上级所不喜,被参劾后降级调往琼州,先于文昌任县令,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秋天调任陵水县令。

从富庶的江南水乡来至当时偏僻的南海之滨,已经54岁的卫晞骏在县衙翻阅了康熙年间县令高首标主持编修、后任县令潘廷侯补订的《陵水县志》,感觉此志对陵水的描述过于简单,感慨于当地“人事迭兴,英华渐溢”,山海奇秀,气象万千,士夫朴醇,继而着手续修县志。他兢兢业业,广而游历,“留心采访”,历时两年,纂修《陵水县志》。在县志序中他写道:“余籍陕,素见先民典型,纵自揣荒陋,亦不敢以此事让人。但志乘贵简质,而斯册则冗长不免,盖收葺难,斯不忍割舍者多也。且以见地虽瘴僻,实有可传。踵而增华,将以余所续为继起轩,即供能者窜削,以作事多文省之助,是所望于邑绅士及后之莅斯土者。”

卫晞骏就高、潘旧志重加考订,广而增之,分为舆地志、建置志、田赋志、祠祀志、职官志、人物志、选举志、海黎志、艺文志、杂志十门五十目,所修新志内容已超过康熙《陵水县志》的一倍多。但是,新志告成之日,他的任期已满,来不及付诸刻印,卫晞骏即怅然而去,仅余下样书留置治所。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冬,江苏阳湖人瞿云魁由保昌县丞升授陵水县令,继续在卫晞骏所拟版本的基础上续修县志。

瞿云魁上任距卫晞骏离开陵水十四年,他在卫晞骏的编纂成果上,继续加以考订,“更于十余年中人事之废兴、政治之损益,谘访以载之”,次年秋即完成了续修工作,形成了十卷本、近十万言的新志书稿,该志于清乾隆五十七年付梓刻印。完全按照卫晞骏编本的纲目,内容比康熙草创之高首标版县志记述详细,乾隆版《陵水县志》不仅记载相对广博,内容比较充实完备,而且编辑得当,叙述流畅,颇有文采。

如此经由两代陵水县令接力完成的《陵水县志》,使陵水在乾隆年之前的各方面情况得以尽量记录,为后世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

乾隆版《陵水县志》收录卫睎骏原做县志序、陵水八景诗、闻雷曲、独秀石登高等诗词,其中独秀石登高诗煌煌一千四百多字,文体骈俪,才情俱佳,是乾隆版《陵水县志》中收录文辞最长的诗歌。他的“八景诗”写陵水华峰(今南门岭)“锐峰耸千尺,拂以扶摇风。沆瀣蘸且濡,乃与鸿濛通”;写香水湾“蜃气疑同云,霡霂浑飘飏。潮来怒而飞,春夏俱弥望”;写双女石(双帆石)“东山有孝女,属水为逆流。亦粤曹孝娥,赴海随瓜浮。双石岂其化,望洋洋欲收”。从中,我们既领略到卫晞骏的文采风流,也可以了解到陵水自然风光的美妙。

十载宦游归未得

卫晞骏在陵水任职时间虽短,修井泉,纂县志,访民间,游陵水各处,尽职尽责。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卫晞骏补授兴宁县令,从琼州又迁至广东兴宁任职,在兴宁期间他写下《潇洒兴宁十章》等诗词,留有“潇洒兴宁县,天南独一隅”等名句,词句豁达舒朗,气度卓然,对百姓生活充满了观察与关切。看着当地百姓安居乐业,年近花甲离家愈久的卫晞骏心中不由也涌起思乡之情。算起来,此时,他一个郁郁不得志的西北汉子已在南方漂泊十余年,面对宁江两岸疏密有致的竹子,听着江中花船传来的悠悠古调,想念着家乡的山川大河,卫晞骏也不禁流露出了心中的愁绪:“晓风残月满江秋,独倒芳樽浇客愁。十载宦游归未得,不堪更听古梁州。”

卫晞骏是一代文官,他热爱执政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每到一地皆处之泰然,满怀热情兴教育,理民生,修志撰文,遍访乡间,关注民生疾苦。作为一个有情怀的古代官员,他的事迹和诗篇一样让人难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9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应记入史册的莱芜县令
...院远景原立于汶源书院的《汶源书院记》碑文拓片《莱芜县志》中记载的李延庆 汶源书院今貌莱芜是嬴、牟故地,自秦置嬴县迄今,莱芜设县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由于岁月流逝和文献不足
2024-04-18 11:58:00
...乾隆年间,郾城县知县傅豫进行了重修。据清乾隆《郾城县志》“职官年表”题名中记载,乾隆十一年(1746年),傅豫始任郾城县知县。“傅豫,字立斋,号旧溪,山东高密人,进士现任。”
2023-09-22 09:09:00
《南陵县志》的历史由来
...舛误,经千百年接续终形成卷帙浩繁的邑志。历代留存的县志于今人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可今人研究县志时多厚今薄古,就南陵旧志而言,关注度最高的当属民国《南陵县志》,这固然和该版县
2023-08-02 17:00:00
槟榔可抗疫?清代岭南槟榔是如何传入湖南的
...疫而全面普及,这个解释似最为合理。乾隆朝两部《湘潭县志》还没有提到槟榔,嘉庆《湘潭县志》则明确记载“槟榔、蔫叶,所在酷嗜”,可证明此俗形成于乾隆朝晚期与嘉庆朝前期之间。 曹
2023-09-21 16:29:00
全县三座狄仁杰庙 “狄大人”在安徽望江很“火”
...有的至今香火旺盛,备受尊崇。望江供奉狄仁杰的国公庙县志记载,望江有三座狄仁杰庙宇狄仁杰既非望江人,也没在此做过官,为何当地老百姓却如此敬重他呢?4月23日,大皖新闻记者调查发
2025-04-23 23:53:00
...公馆记》。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刘正亨主持续修《来安县志》。隆庆元年(1567年),刘正亨参与总纂三修《新淦县志》。刘正亨不但文采出众,其书法造诣同样出色,尤擅飞白。“
2023-07-21 09:44:00
他誓做“宋之文天祥”,到死都不屈服投降
...陪享宗庙。据《明史·左懋第传》、《清史稿》、《莱阳县志》等,左懋第字仲及,号萝石,山东莱阳人。生不逢时,左懋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已经到了大厦将倾的明末,这使为人正直、胸怀
2023-05-10 17:21:00
...生都不错,吴文祥就是他的门生。他去世后,嘉庆《如皋县志》给了特别性情的一句评语:“即此见先儒真实气象。”程化鹏家里挂着一副对联,乃是他的同年刘墉亲笔所书:“政事文章古学者,耆
2024-02-28 01:18:00
韩城周原村:厚重的历史遗存
...聪梅/文 陕西省韩城市周原村是中国传统村落。据《韩城县志》记载,周原在明朝起就是韩城户数及人口最多最大的村子。周原堡原四周筑有城墙,筑有四门,各有题额。东曰“东带黄河”,西曰
2023-09-22 01:4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