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日本律令制度:不仅是对唐律的吸收改造,也是日本发展的迫切需要
...这么快,是因为唐朝与多国都有密切的经济往来,特别是日本。而唐朝到底对日本影响有多大?本文将谈谈唐代法律制度对日本的影响。此时的日本正处于政治交替状态,社会动荡不安,日本为了稳定必须要整顿国内的部分体制...……更多
...,作出了严谨、细致的规定,并为后代所继承、借鉴。《唐律疏议·名例律》规定:“诸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及废疾,犯流罪以下,收赎。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笃疾,犯反、逆、杀人应死者,上请;盗及伤人者,亦收赎。余...……更多
编纂技术高超 宽平施刑理念尽显
...编纂技术之余,也令其宽平的施刑理念流露无遗。对此,日本学者仁井田陞先生由衷感叹:“像唐律那样的刑法发达程度,可以说在当时世界上无有望其项背者。”诚为得言。正因《唐律》如此精妙与发达,才会被当时周边的国...……更多
...文转自:法治日报□ 殷啸虎明朝的《大明律》在沿袭《唐律》的基础上,多有创新,其中较有特色的就是“讲读律令”的规定,即要求官员对基本的法律应知应会。孟子有一句名言:“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法...……更多
...法律理论之大成,也是后世各朝法典之蓝本,其影响遍及日本、朝鲜、越南等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唐律》成功将儒家义理引入律法条文中,达到了礼法合一的程度。从此,儒家思想全面深入到法律领域中,进一步成为社会...……更多
李治:永徽之治的英明君主与卓越的政治家
...朝求救,李治趁此机会果断出兵,而百济则求救于倭国(日本),五方势力开始角逐朝鲜半岛。 663年,唐朝大将刘仁轨在白江口大败日军,将其势力彻底驱逐,中日历史上第一次交锋以中国的全胜而告终。在击败日军后,唐朝...……更多
古代未成年人犯罪怎么判刑?历朝的判罚不同
...制度最完善,细分详尽,而且制度量刑也比较合适。从《唐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唐朝时期,不是简单的界定"幼"的界限,而是分为以十岁以上十五岁以下、七岁以上十岁以下、七岁以下三个档。以此以“收赎”、“上请”、...……更多
清朝对待未成年人杀人,惩罚要比以往朝代严重得多
...不过是在量刑上面会有一些优待。 而唐代时期的律法《唐律疏议》当中依然沿袭了六岁以下免责的传统,只不过涉及到杀人谋逆这种严重问题的时候,那就必须交给皇帝来裁决。这些律法制定的核心其实就是为了保护老人和孩...……更多
...——集权君主国家秩序,和“礼治”——父系家庭秩序。唐律“十恶”重罪当中,维护集权君主国家秩序者占四条半,维护父系家庭秩序者亦占四条半,只有一条是杀一家三人的犯罪,就是证明。“法治”和“礼治”两者分别适...……更多
汉朝法律规定,这种人哪怕杀人也不用偿命
...明最鼎盛的唐朝,对这一制度更进一步的进行了细化。在唐律中规定对老幼废疾的人,实行减免刑罚分出了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类为七十岁以上,十五岁以下,以及废疾者,犯流罪以下,收赎。即:此类人判处的刑罚在流罪以...……更多
跟着总书记读“典”学法丨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同时,《唐律疏议》对东亚各国立法也产生重大影响,如日本《大宝律》、朝鲜《高丽律》、越南《国朝刑律》等在原则、内容上多以唐律为依据。“盛唐”之所以称之为“盛”,法制相对健全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可以说,形成...……更多
探源中国第一律—秦律
...自首”的法律名词,对汉以后各代律法的影响深远,成为唐律定罪量刑原则的基础。秦律所创制的法律术语,成为中国传统法律的“法言法语”,历代沿用。同时,秦朝的司法体系比较完善,除了裁判官的法律素养较高且具有专...……更多
简介唐朝初年名相房玄龄
...的《永徽律》及中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唐律疏议》奠定了基础;又曾与魏征同修唐礼;调整政府机构,省并中央官员为贞观善政之首;善于用人,不求备取人,不问贵贱,随材授任;恪守职责,不自居功。后世以他...……更多
浅谈唐朝司法制度
...本法律,令、格、式是律的补充。2、唐朝刑罚的设置隋唐律法将刑罚定为:死、流、徒、杖、笞五种。在宽简原则下,删减了大量前朝的酷刑。唐朝时期,徒以上刑罚判定后要提交中央司法机构审核,尤其死刑,只要不是造反...……更多
唐律出入人罪司法责任 规定彰显公正价值意蕴
本文转自:检察日报出入人罪,在唐律中也称“官司出入人罪”,具体指故意或者过失将有罪判无罪、无罪判有罪,或者重罪轻判、轻罪重判。司法官违法断案,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而出入人罪则为典型。司法官本为正义而设...……更多
著名的一代贤相房玄龄,李世民的得力助手
...为唐代的法制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房玄龄主持编修的唐律,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史家给予很高评价。到了晚年,房玄龄虽然身体多病,但仍然心系国事。他以一生的功业,诠释了中国古代贤相的形象:为国家社稷鞠躬尽瘁,...……更多
中国历史上哪部法典最有名?产生于唐朝?影响了整个封建时期?
...,是产生于唐朝并影响了以后整个封建时期法典制定的《唐律疏议》。《唐律疏议》是唐朝《永徽律》的律文注释全书,因为在《永徽律》执行过程中对律文的理解有差异,故由长孙无忌等进行了疏解,每条下附有说明和解释,...……更多
古代发生火灾时,如何解决
...人数由五人到一百人,如此一来,实现了消防全覆盖。《唐律》规定:发生火灾时,“其守卫宫殿、仓库及掌囚者,皆不得离所守救火。”对于故意纵火的犯人,《唐律》根据损失大小,决定处罚轻重。对于情节十分恶劣的罪犯...……更多
朱元璋在政治与军事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礼及风俗教化”一类非直接侵犯君主政权的犯罪量刑轻于唐律,但对“盗贼”及“帑项钱粮”之类直接危及专制统治的重大犯罪量刑则重罪加重,法外用刑,狂诛滥罚,制定了族诛、断手、刖足、阉割为奴、挑筋去膝盖等一系列...……更多
《大明律》的制定:朱元璋的治国策略
...护社会稳定,都建立了各自较为完善的律法体系,唐有《唐律》、宋有《宋刑统》、元有《元典章》,明朝也不例外,明太祖朱元璋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开国之后,经过"劳心焦思﹐虑患防微近二十载"的经验总结,建立了名为...……更多
商鞅最后为何死在自己制定的律令之下
商鞅变法,大大增强了秦国的国力,使得秦国从一个西北的贫弱之国变成了虎视天下,视六国如囊中之物的战国霸主。然而,商鞅本人却因为变法,受到五马分尸之刑,不得善终,这究竟是何原因?而笔者认为,只有两个字,...……更多
西夏女性的地位怎么样?随着社会进程的发展产生变化
...庭中沦为男子的从属,生活重心围绕夫家和丈夫。《天盛律令》的体现尽管在西夏仍保留着某些显示妇女地位的习俗,那只不过是旧传统的残存,在社会居主导观念的还是男尊女卑。《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以下简称《天盛律令...……更多
...球中,除开朝鲜,再沒有中国邻国研修我国的政治体制。日本国曾对隋朝時期的中国政治制度填满尊敬,却对元明政体毫不在意。由于他们而以粗暴征服2文明行为,而以心理扭曲一统朝纲,而以后退换得“坐稳奴仆”,翻来翻...……更多
浅析唐代前期府兵与兵器的关系
...府兵与兵器的关系唐朝前期,日比野丈夫,滨口重国,等日本学者,张国刚等国内学者,都曾专门研究过这方面的问题。如菊池英夫所说,唐代军队的任务有三:一是征兵,二是守卫,三是城门。包括驻军、守卫、守卫等等。他...……更多
...,“法医”检验愈加规范,并对致伤方式进行了分类。《唐律·斗讼》篇:“诸斗殴杀人者,绞。以刃及故杀人者,斩。虽因斗,而用兵刃杀者,与故杀同。”同时针对检验不实的问题,出台了处理规定,《唐律·诈病》云:“...……更多
揭秘唐朝法律对奴婢的保护
...朝是怎么保护奴婢的呢?首先是法律上的保护。比如,《唐律疏议》清楚地说:“如果把自己的孩子或别人的孩子卖掉,就要蹲三年牢;如果价格低廉,那就减一级惩罚;还赚了钱,那就按盗窃来处理。哪怕是自己的孩子或继承...……更多
...而德主生”,通过阴阳和谐论证了德主刑辅的正当性。《唐律疏议》对此也进一步指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因此,根据“天人合一”、阴阳和谐观而形成的德主刑辅思想,构成了...……更多
东西问丨南杰·隆英强:公法为主导的中华法系何以体现人本精神?
...法修订并与有效习惯法整合,推动中华法典集大成之作《唐律疏议》的形成;在“参汉酌金”立法指导思想下,清朝继承前朝法制成果、改善弊端,古代中国国家法与边疆少数民族习惯法、民间法达到协调发展的巅峰。《法经》...……更多
...些准则为后世所延续,成为了历代所共同遵守的法则。《唐律疏议·斗讼》中记载:“诸殴伤妻子者,减凡人二等。”“诸妻殴夫,徒一年;若殴伤重者,加凡斗伤三等。”北朝公主死胎案恰好发生在这两个年代之间,再结合尚...……更多
两汉时期的律令极为烦杂,律令和解说合在一起,有26272条,共700多万字,言数益繁,览者益难。于是在曹魏时代,魏文帝曹丕就曾下诏,“但用郑氏章句,不得杂用余家”。所谓“郑氏章句”是指:对于两汉律令,后人根据自...……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开国大校魏文建之子魏建民捐赠一批珍贵资料
大皖新闻讯 近日,裕安籍开国大校魏文建之子魏建民老先生向六安市裕安区委史志室捐赠了一批珍贵资料,这份捐赠内含21张珍贵的照片以及1本回忆录
2025-07-17 19:03:00
抗战中的太原:许牛儿机智送军粮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人民群众给军队送粮食。(资料图片) 八路军游击队员王四锁奉命下山催粮,惨遭日本鬼子杀害,鬼子还将他的人头割下来挂在王郭村真武庙门口示众了3天(见《宁死不屈的游击战士王四锁》一文)
2025-07-17 07:10:00
惊艳法国!折纸《五马渡》,“奔腾”凡尔赛
黄晓娴。折纸作品《五马渡》。 折纸作品《拿破仑》。以鼓楼绿雕孔雀为原型的一对吉祥孔雀。 折纸作品《龙踏沧浪》。□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鲁舒婷日前
2025-07-16 08:22:00
抗战中的太原:宁死不屈的游击战士王四锁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文中提到的收条。(资料图片) 侵华日寇真残狂,“三光”政策祸民殃。游击战士王四锁,拋头洒血庙门旁
2025-07-16 08:26: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魏拯民:为救人民于水火而斗争
在松花江畔、在白山黑水间,魏拯民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魏拯民是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副总司令。原名关有维
2025-07-16 13:57:00
义务守陵二十二载,临沂九旬老人践诺言
22年,7000多个日夜,足以让青丝染尽霜雪,从壮年步入耄耋。在临沂市兰陵县大仲村镇陡沟庄村,90岁的村民李振江,却将这漫长的岁月
2025-07-16 16:27:00
山河铭记丨抗日英烈储蓄谋:隐蔽战线上的“红色长城”
大皖新闻讯 巍巍大别山,滔滔江淮水。80年前,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曾走出一位令日寇胆寒、让百姓传颂的抗日英雄——储蓄谋
2025-07-16 17:38:00
读方志 行贵州|镇远留书:王阳明对贵州旧友和弟子的深情告别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其曾筑室故乡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和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中国四大儒家”
2025-07-16 17:58:00
“鏖兵齐鲁 功昭山河——许世友战山东”讲座将在烟台图书馆开讲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7月16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为深入挖掘展示烟台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彰显城市文化软实力,推动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07-16 18:09:00
合肥83岁退休教师历时8年研究解读《增广贤文》 希望为传统智慧注入时代新解
大皖新闻讯 “一生爱学习,永远有追求,这是我的初心。”因从小爱读书,热爱传统文化,合肥83岁退休教师张宗贵潜心研究蕴含前人智慧的《增广贤文》一书
2025-07-16 18:13:00
血色丰碑丨杨靖宇智取大荒沟
提起杨靖宇将军大家都不陌生至今他的故事仍旧广为流传1936年秋杨靖宇率领抗联第一军军部直属部队在桓仁、宽甸一带活动期间曾与刚刚改编为抗联第一军直属第十一独立师的左子元部联合行动于
2025-07-15 21:35: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青山埋忠骨,热血照千秋
在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有这样一片山脉——春天杜鹃花红如霞,秋天枫叶红似火;最为奇特的是,在阳光照射下,山顶石砬子呈现出红色
2025-07-15 11:33:00
山河铭记|一封家书寻找安葬地后续:被收编一二九师,随军前往晋冀鲁豫
大皖新闻讯 “为救国工作誓死,为救国奋斗到底,希大人不必盼望。”7月9日,大皖新闻报道了六安籍烈士杜立成的一封家书,让许多人为之动容
2025-07-15 15:01:00
钱江观潮丨汪帆:匠心修古籍
今年五月,浙江图书馆启动浙图文澜阁本《四库全书》修复工作,让传承数百年的珍贵典籍重焕生机。今天的《钱江观潮》,一同走近古籍修复师汪帆
2025-07-15 15:47: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红光故事永留磐石大地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由杨靖宇作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
2025-07-15 12: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