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治:永徽之治的英明君主与卓越的政治家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27 20:01:00 来源:戏说三国

序言

对于李治,很多人对其印象基本上是懦弱善良的老实人形象,因为他有一个非常强硬彪悍的老婆——武则天,正是武则天的霸道专权,才把李治映衬得卑微胆怯。

但实际上李治在历史上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在位期间执行李世民的各项政治制度,发展经济,提倡文教,唐朝版图空前辽阔,边陲安定,百姓安定,天下大治,被人称之为贞观遗风,由于年号永徽,所以史称“永徽之治”。

李治:永徽之治的英明君主与卓越的政治家

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出自老子的《道德经》,讲的是“不争”的政治哲学,大意是不与人相争夺,所以天下没有人能跟他相争夺。

这句话听上去很不好理解,实际上却揭示了深刻的辩证法原理,说白了就是以退为进,以看上去不争的方式去争,而李治的上位恰恰证明了这一道理。

李治出生于公元628年,是皇后长孙氏的儿子,也是李世民的第九子,三岁时被封为晋王,李治小的时候就十分聪慧,仪态端庄安详,宽厚仁慈,与兄弟相处和睦。

在一次学问考验中,唐太宗问道:

“你认为《孝经》中什么最重要?”

李治答道:

“孝道最重要,幼年侍奉双亲,长大后侍奉君王,最后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李世民听后非常满意,认为李治将来可以成为栋梁之才。

636年,文德皇后长孙氏去世,晋王李治才八岁,虽然年幼,但表现出的悲哀思念之情感动了左右之人,唐太宗多次加以安慰,从此李治特别受到宠爱,不久被任命为右武候大将军。

李治:永徽之治的英明君主与卓越的政治家

不过在当时最受李世民宠爱的是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且两人都是李治的同母亲哥哥,但他们为争夺皇位已到剑拔弩张的地步。

643年李承乾发动政变失败,导致其被废除太子之位,而李泰因为对谋求太子之位野心过于明显,也失去李世民的垂青,最后在长孙无忌的劝谏下立李治为帝,李治在成为太子后更加低调乖顺。

644年,李世民讨伐高句丽之际,李治神色悲哀,整天啼哭,请求驿站飞马传递自己生活工作起居的表章,李世民回来后生了个大毒疮,李治亲自用口吸毒脓,李治表现的孝顺让李世民十分满意。

649年一代英主李世民病逝,李治继位,是为唐高宗,大唐在他的统治下开启了继贞观之治后的第二个盛世——永徽之治。

永徽时代的贞观遗风

李治继位后延续唐太宗李世民虚心纳谏、勤于政事的作风,而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李治勤政到什么程度呢?

首先李治把唐太宗时的三日一朝改为一日一朝,而且风雨无阻,始终坚持如一日,同时每天召见十几个地方刺史,向他们询问民间情况,并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下去。

在纳谏方面,李治也是丝毫不逊色于唐太宗,公元654年,李治命令在京九品以上的文武官员“各进封事,极言阙咎”,后来李治还因为上奏折数量太少而恼怒责备大臣。

在官员选举方面,李治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科举制度,在唐太宗之前虽然已经有科举制,但是并未得到真正普及。

除了个别寒族幸运儿通过科举出仕,大部分都被士族子弟垄断,但是李治却以科举为突破口,向士族集团宣战。

他选用了一大批出身寒族并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官员,而不仅仅是靠世袭的特权选拔,严重打击江南士族、关陇集团势力。

李治:永徽之治的英明君主与卓越的政治家

李治执政时期,应试中举的人数开始迅速增多,科举出身的官员开始在最高一级官僚机构中表现出来,他身边的好几个宰相都有科举背景,武则天至唐玄宗的盛唐时期实行的科举制度就是从李治时期萌发。

同时李治在位期间多次下求贤令,还对那些享有盛名的隐逸之士厚加礼遇。

一代医圣孙思邈医术精湛,誉满海内,隐居于太白山,杨坚、李世民在位期间均请他出山,但都遭到拒绝,李治继位的时候,孙思邈已是百岁老人,但李治仍把他请到京师,授以谏议大夫之职。

李治对这些德高望重之人的厚待赢取了社会舆论的褒扬。

此外,李治极其重视法律制度建设,651年,李治指令长孙无忌修订《永徽律》,该律令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一部封建法典。

652年,李治招揽大量学者,对该唐律规定逐条进行解释,最后将律文和解释编撰在一起,形成一部详细的刑法官方注释,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唐律疏义》,所以是李治一手将古代封建法制建设推向巅峰。

在军事上,李治取得的成绩也足以与他的父亲相媲美,在他即位之后完成的第一件伟业就是用兵西域。

公元649年(永徽元年)至657年,李治用八年时间发动三次远征平定西突厥,设立濛池、昆陵二都护府,使帝国势力进一步越过葱岭,进入中亚内陆腹地。

李治:永徽之治的英明君主与卓越的政治家

在用兵西域的同时,李治在朝鲜半岛也同样施展拳脚,655年,高句丽与百济联军攻打新罗,新罗向唐王朝求救,李治趁此机会果断出兵,而百济则求救于倭国(日本),五方势力开始角逐朝鲜半岛。

663年,唐朝大将刘仁轨在白江口大败日军,将其势力彻底驱逐,中日历史上第一次交锋以中国的全胜而告终。

在击败日军后,唐朝军队攻破百济,此后唐军集中兵力攻打高句丽,668年,唐军攻占平壤,灭亡高句丽,李治解决了从杨坚、杨广到李世民都未能解决的高句丽问题。

唐代的版图,以李治时期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北达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这一状况维持了32年。

李治:永徽之治的英明君主与卓越的政治家

太平祥和的安居盛世

李治继位后继续推行轻徭薄赋的经济政策,并没有因为李世民时期取得的成绩骄傲懈怠。

李治在位期间明确禁止罢除军役及各项皇家工程建设,在解脱百姓负担的同时,李治还提出控制物价的措施。

655年起建立常平署,即在物资供应充分时以高于当时市场的价格买回商品,物资短缺时再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卖出,使物价浮动保持在一定限度内,稳定市场物价,保证经济稳定运行。

永徽时期,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经济持续发展,物价也相当便宜。

李治:永徽之治的英明君主与卓越的政治家

永徽五年(654年),粮食获得大丰收,尤其是洛阳一带,粟米每斗两钱半,粳米每斗十铜钱,全国人口也从648年的360万户,增加到652年的380万户。

小结

公元660年以后,李治经常出现眩晕症,武则天逐渐走向前台处理政务,朝堂出现帝后同朝的局面,而且越到后期李治的病越厉害,以至于目不能视,无法接见朝廷大臣。

而武则天逐渐坐大,最终篡夺李氏江山,武则天虽然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李治的政绩,但并不能抹杀李治对唐朝甚至华夏的贡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7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世民为何不传位给博学多才的魏王李泰
...王来说,可能会带来潜在的威胁。李世民作为一个精明的政治家,不可能不考虑这一点。进一步分析,李世民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得国家强盛,社会安定。他深知国家的稳定需要文
2024-04-16 19:30:00
...出朝堂,最终实现君主专权。在此过程中高宗体现了作为政治家的素养,试问这是昏童也就是傻小子的所作所为吗?第三、高宗在位时关心国计民生,评价一个人是不是明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是否关
2023-04-16 22:10:00
废太子李忠为何被武后赐死?因曾被立为皇太子
...成了武则天攫取政治权势的第一个牺牲品。李忠是唐高宗李治的庶长子,也是李治第一个儿子。贞观十七年李忠出生时,其父李治刚刚被立为皇太子,他的出生可谓给父亲带来了喜气。李忠的生母刘
2023-06-22 05:50:00
唐高宗李治缔造繁荣盛世,因这个女人功绩被抹杀
...着国家的性格。李治能够早立太子,说明他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永徽四年,驸马都尉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高阳巴陵公主谋反,伏诛;杀荆王李元景、吴王李恪。徐王李元礼为司徒,李勣为司
2023-10-04 16:44:00
李世民的儿子李恪被重臣陷害,临死前说出23字诅咒
...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李世民有勇有谋,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李世民虽然功劳卓著,但是太子却是哥哥李建成,
2023-02-08 15:03:00
揭秘李世民、李治与李勣的君臣传奇
...日渐衰弱,但头脑依旧清晰,他开始为大唐的未来布局。李治,这个即将登上皇位的年轻人,是李世民的第九子。他眼中有着对父亲的敬仰,也有着对未来的迷茫。李世民深知自己这个儿子性格忠厚
2024-03-10 05:54:00
...言传身教之外,还通过书面形式总结自已的领导经验,对李治进行教育。贞观二十二年(648),他亲撰《帝范》十二篇,从《君体》、(去谗》、《戒盈)、《崇位)、《赏罚》、《务农》、《
2023-04-21 15:04:00
李恪:唐太宗心中的理想继承人与政治牺牲品
...李泰因涉嫌夺嫡被贬。按照古代立长立嫡的规则,应该立李治为太子,可观察一段时间后,唐太宗发现李治过于软弱,可能难堪大任。一天,唐太宗找来长孙无忌,两人就立谁为太子问题做了一番交
2024-03-29 14:48:00
被低估的李治,历史上他到底有多厉害?
前言唐高宗李治,一位被低估的明君?一位君主,要想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往往需要具备传奇色彩。那么,一位治国有方、深得民心而终被“平庸”之名冠上的帝王,他又该如何评论?李治之
2023-12-25 15:5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