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傅伯星:宋人以“不冠为耻”,出门必须戴帽子
...行走、交友、办事,全是与史实不符的。“不冠为耻”是宋人的一条生活原则,尤其是自尊心极强文人。请帮他们戴上适合的帽子,别亵渎造就了中华文化奇迹的宋人!作者简介:傅伯星,1939年出生,著名宋史专家、画家、主...……更多
周重林:苏东坡喝茶照见宋人生活美学
...茶的身影。苏东坡的茶生活,也是宋代茶文化发展繁荣、宋人生活美学的一面镜子。《和苏东坡吃茶》作者周重林细细梳理了苏东坡与茶相关的50余篇诗、词、文章,辅以权威注释、白话翻译,细细钩沉出一个精细、闲雅、清欢...……更多
...慧所著,从博物馆的书画、器物切入,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宋人的风雅日常生活——插花、焚香、点茶、挂画;而简儿的《宋词里的日常之美》,以词为舟,讲生活的故事。比如,一盏甜酒酿的滋味和宋朝的糯米酒有几分相近,因...……更多
...世界史上的特殊意义:一个近代化的国家已经呼之欲出。宋人王安石的“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代表的是中国的创新和进取精神。正是在宋朝强大的国力支撑下,如人所说,宋式美学,足以领先世界千年。...……更多
书坛名家 | 王卫军
...之者,易也。法而上之者,难也。王卫军先生书作,是以宋人写意之精神而探求晋人写韵之神采。其书法宋人之意者,能从于东坡赤壁清游之乐,亦为南宫苕溪雅逸之事,文以生质,质而传神,文质相兼,意韵天成。流而内美者...……更多
宋朝男子爱戴花是怎么回事
...代不分男女,都要头上插戴重阳节时节正在盛开的菊花。宋人喜欢在重阳节戴菊花,在许多诗词作品中就有证明,比如,苏东坡在《定风波·重阳》中写道:“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菊花 南宋词人范成大...……更多
聊聊宋人如何写信
...是个好东西。”正如当代人的秘密藏在微信聊天记录里,宋人的信札也是解读宋史的有趣切片,暗藏满满的信息量。士大夫面对来信会不会“已读不回”?苏轼与章惇恩怨情仇,黄庭坚晚年被贬重庆,宋朝文人的亲笔书信中流露...……更多
品味东坡、菜系PK、美食品鉴 2023东坡美食文化荟16日海口启幕
...,推介东坡文化。“焚香、点茶、插花、挂画”四雅,被宋人合称为生活四艺,专业演绎团队将在开幕式现场还原宋朝文人日居四般雅事,再现宋人吴自牧《梦粱录》中记载的宋代文人雅士生活。打造美食周主题活动 东坡菜与...……更多
...“南溟文宗”“文脉传承”等形式展现,向市民游客展示宋人精神美学,弘扬东坡精神,传承东坡文脉。据介绍,“寿苏会”是为苏东坡祝寿的一项传统活动,源于北宋,历经元、明、清和民国时期,有900多年的历史,一般在农...……更多
...示墓主爱猫之外,也说明在北宋晚期,养猫已经成为当时宋人普遍的社会习惯。宋朝为何普遍养猫?或许与当时鼠患严重有很大关系。和休闲娱乐主要以上层文人爱好为主流的唐代相比,宋代的休闲生活更具有商业化、通俗化与...……更多
宋代食中有画的象形美学
...月。”以糖霜写诗于饼面咬碎诗句时“文字入腹”当然,宋人象形食品的兴盛,与文人士大夫的推波助澜密不可分。毕竟士大夫既是鉴赏家,更是创作者。王安石晚年退隐金陵,尤嗜“羊头签”——将羊脸肉切丝如签,裹入薄如...……更多
笔笔丹青绘瓷韵
...。“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宋人四雅就在宋人的日常生活里,并且,在四雅中处处可见瓷器的身影。《文会图》煨火备茶 汤瓶流嘴圆小尖利宋代绘画中有不少茶事和酒事的描绘,经常出现在文人雅...……更多
...府尹只好用纯金打造了一只猫,这才平息了这桩荒唐事。宋人养猫仪式感十足如同嫁娶、迁屋、动土这类大事一样,宋人“聘”猫必得择一良辰吉日才能开始行动。侯印国介绍,宋人重商,买卖牲畜均须立约。既已择定吉日,接...……更多
以梅抒情,中国赏梅极简史
...” 不过由于唐人更喜爱牡丹,对梅花的欣赏程度便不如宋人。牡丹向来被视作 “花之富贵者”,其雍容华贵的姿态正契合唐代万国来朝的盛况。相比之下,宋代的审美偏向素雅清秀,点点寒梅正合宋人的心意。宋代是中国梅文...……更多
杭州不断笋
...”了,烹制寡淡蔬食时加一点,自然“味全,加美”了。宋人尤喜苦笋吃笋讲究鲜甜脆嫩,但宋人更喜欢苦笋。唐宋医家称笋为“发”物,且会“冷血及气”,只有苦笋不发病,“诸家惟以苦竹笋为贵”。虽然最懂笋的赞宁已“...……更多
创意千古无古今
...坐商的各种店招如酒旗、招幌等。据《韩非子》所载:“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其中大意,是说宋人有个卖酒的,分量足,服务好,酒味美,还懂得宣传,将“帜”高高地悬挂在酒店外,...……更多
宋人如何过“暖”冬
...达官显贵所用,到了宋代逐渐平民化。除了暖手的手炉,宋人还盛行用“足炉”。苏东坡曾给朋友杨君素送过一个“暖脚铜缶”,他在信里写道:“送暖脚铜缶一枚,每夜热汤注满,塞其口,仍以布单衾裹之,可以达旦不冷。”...……更多
2022-12-20 17:35:00宋人
...题。而当花与瓶相遇,在一瓶一花的微观中,可以体会到宋人怡情花木的生活方式。日前,由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展览“折枝入瓶——宋人的花事与瓶赏”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更多
韩愈碑志在宋代的传播和接受
...篇、墓志12篇。2影响宋代古文选本选录韩愈碑志几个原因宋人选评古文,极重视古文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但受宋代的现实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受宋代文教和文治政策的影响,古文家们选编文集和选评古文政治教化目...……更多
这个宋人迎接南宋皇帝,没想到却招来杀身之祸
宋朝跟其他王朝相比,对文人官吏非常宽容。有宋三百二十年,一共只有两个断头的一品大员,一个是千古奇冤的岳飞,另一是伪楚的“儿皇帝”张邦昌。有人说张邦昌是为赵家存留江山的重臣,也有的说他是卖主求荣的汉奸...……更多
宋人精神生活非常充实,或许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物质财富的剧增,使人们有大量的时间和物力去充实精神生活,因此宋代的节日娱乐翻新出奇,即便是传统的节日,在宋代其欢乐情景令人陶醉。除传统的节日外,大伙...……更多
聊聊王安石所出一联千古绝对“刁难”苏东坡背后的故事
...到魏晋时流行的“曲水流觞”,再到唐时的“飞花令”和宋人青睐的“唱酬”,无一不体现着古人的好雅、好诗、好玩、好斗。前有东晋永和九年的“兰亭盛会”,王羲之谢安等人吟诗作赋,一觞一咏,畅叙幽情,后有王安石所...……更多
...览聚焦中国茶文化发展的两大高峰时代——宋与清,以“宋人与茶”“清人与茶”为脉络,以茶为经,宋徽宗与清高宗的时代背景为纬,交错对置,编织出一幅绚丽的茶之画卷。一个月展期之后,2月11日,“故宫·茶世界”展迎...……更多
...实而独特的地位。早在2024年国庆节前,我就开始准备写宋人购物车的选题。在《宋人的“购物车”里,是否藏着你的心愿单》一文中,我试图以购物这一普遍的日常商业行为钥匙,开启通往宋代市井生活的大门。宋代商品经济...……更多
...熟油、胡椒、盐各少许,酱油、滴醋拌食”,其味尤佳。宋人真是会吃,一朵雁蕈、几段绿笋,三二杞叶,貌似简单、看似清淡,春风一吹便是人间惊艳。世道真的变了,世道其实没变,至少吃货的胃,从唐宗宋祖,从苏东坡到...……更多
宋代的男人为何特别喜欢头戴鲜花登高
...萸、菊花,头簪鲜花,以求健康吉祥。茱萸花除此之外,宋人最重视的当属科举取士与仕途升迁了。簪花与科举考试关系密切,被认为能给士子带来好运。众多花朵之中,牡丹、芍药是最出名的“花瑞”,某人若有幸簪上牡丹或...……更多
苏东坡,生日快乐!
...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在宋代,苏轼是一个文化现象,宋人对他的为文为人存在一种复杂的心理情结,爱护心、崇敬心、仿效心、归附心、仙化心、忌恨心交织。朝廷曾三度毁禁苏轼文集,甚至把他刻上《元祐党籍碑》“扬恶...……更多
宋朝的宫宴究竟有多奢靡繁琐
...如此讲究“花类艺术”,并把“花”广泛用于日常生活。宋人不仅用花装饰生活,还研制出香料、花酱、花饰等,犹如一个到处是花的生活。因此,代表美学的花,被用来装饰宫宴,成为宫宴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宋宴开席之...……更多
冬天太冷了,古人睡觉一定要抱着什么
...例佐证之。目前可见的关于“汤婆子”的记载最早出现于宋人的诗词文集中,黄庭坚就作有《戏咏暖足瓶》诗二首:小姬暖足卧,或能起心兵。千金买脚婆,夜夜睡天明。脚婆原不食,缠裹一衲足。天明更倾泻,颒面有余燠。 ...……更多
看看宋国的开始和灭亡
...洗脑,已经彻底屈服于周王朝,改革与复兴,幻想而已。宋人在整个春秋战国来看,基本上没有出现过什么彻底的变法派人物和翻天覆地的变法事件,就算是宋国的世仇郑国,也出现过子产这样的变法先驱,可见宋国人本来就少...……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鲁网7月31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邹城孟庙(亚圣庙)。孟庙是祭祀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场所。在孟庙亚圣殿中央设青石须弥座神龛
2025-07-31 16:05:00
【灵山夜话】灵山神仙传说知多少
江西灵山的云雾里,藏着一串响当当的名字,他们不是缥缈的神仙,却是被山民捧在心上的“仙”。(图:郑群)左慈的故事最带些传奇
2025-07-31 17:36: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牛沐“清廉爱民,循良为吏;积德行善,宅心仁厚……识才爱才,推贤黜佞;远离浮华,崇惇尚厚。”走近高密市逄戈庄村的清爱文化园
2025-07-31 18:00:00
大皖新闻讯 烽烟岁月,山河铭记。行走在江淮大地的山水之间,仿佛仍能听到新四军将士的抗日壮歌。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2025-07-31 19:44:00
文脉华章丨成语里的中国:徙木立信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十年不够就二十年
2025-07-31 22:29: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牛沐《菜根谭》有言:“操存要有真宰,无真宰则遇事便倒,何以植顶天立地之砥柱?”意思是说,人要坚持操守就要有定力
2025-07-31 16:53:00
雨花英烈陈子涛遗物中发现《日寇暴行实录》书中有多幅侵华日军屠杀南京城百姓的照片南报网讯(通讯员周鑫玥记者李子俊)电影《南京照相馆》里被盖上“不许可”红章禁止外传的日军屠杀百姓照片
2025-07-31 08:04:00
抗战中的太原:战火中的妇女纺织班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妇女纺织训练班旧址。(资料图片) 在抗日战争艰苦的岁月里,娄烦妇女纺织班于吕梁山深处诞生,在日军“扫荡”与经济封锁下
2025-07-30 08:23:00
青铜铸史,文明交融。“晋疆铜辉,丝路和鸣——青铜文明交流展”7月30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揭幕,开启一场跨越山河的文化对话
2025-07-30 08:23:00
历史的长河奔涌不息,但有些记忆永远镌刻在民族的血脉之中。每当翻阅抗战历史相关书籍,或是聆听那激昂的抗战歌曲,内心深处对抗战岁月的敬意便如潮水般翻涌
2025-07-30 11:35:00
山河铭记丨童长荣:用热血在白山黑水间铸就抗日丰碑
大皖新闻讯 在中华民族抗击日寇的壮阔史诗中,安徽籍烈士童长荣挺身而出,以“宁为抗日而死,不为惜生而生”的钢铁意志,创建东满抗日游击根据地
2025-07-30 11:44:00
“知行合一”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明代大儒王阳明在贵州修文“龙场悟道”,阳明心学由此昌明、影响世界。可以说,五百年前的“龙场之悟”深刻塑造了阳明心学的本体论
2025-07-30 15:06:00
吴济夫梁山,座落于鲁西南黄河畔,俗称水泊梁山,史称梁山泊。它本名“良山”,春秋设良邑,秦置寿良县,汉代为皇家猎场。《史记·梁孝王世家》载
2025-07-30 15:33:00
阳坊涮肉:重走“贡羊进京”古道,唤醒百年饮食文化记忆
2025年7月,阳坊涮肉以“头羊节”活动为载体,沿着“贡羊进京”的历史轨迹,从锡林浩特大草原启程,穿越居庸关长城,经阳坊镇集散
2025-07-30 17:44:00
滨州邹平:焦桥学子聆听“八路胡同”里的红色传奇
通讯员 刘晴晴蝉鸣渐起,蛙声阵阵。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邹平市焦桥镇初级中学的学子们踏着朝阳走进前大成村,围坐在老兵韩发俭的身边
2025-07-30 17: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