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2022年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收官之作——《重阳奇妙游》里,舞蹈节目《登高抒怀》以重阳登高望远习俗为背景,取景于黄山、宏村等地,节目之中,一群年轻的宋代书生头上簪花、载歌载舞,从富有烟火气的村落走向田间地头,吟诗作赋、乘风落帽,登黄山之巅,眺日落之景。该舞蹈节目刷屏网络,好评如潮,不少人在称赞节目之时不由心生疑惑,为什么这些个大男人要在头上插一朵花呢?真的好看吗?宋代男人的审美为什么这么“娘气”?其实,重阳节时宋代男子酷爱在头上簪花,是受到了历史文化与社会环境的双重影响。一、图个吉利伴随着物质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精神世界也逐渐丰富,那些雍容华美或芳香沁人心脾的花朵,常被人们视为祥瑞,称“花瑞”。宋时史铸在其著作《百菊集谱》中记载菊花为“延寿客”,茱萸为“辟邪翁”。这两类花本身皆可入药,有强身健体之良效。故古人认为,随身佩戴茱萸、菊花,可以祛病,延年长寿。为图吉利,每逢重阳节,大宋百姓便纷纷佩戴茱萸、菊花,头簪鲜花,以求健康吉祥。
茱萸花除此之外,宋人最重视的当属科举取士与仕途升迁了。簪花与科举考试关系密切,被认为能给士子带来好运。众多花朵之中,牡丹、芍药是最出名的“花瑞”,某人若有幸簪上牡丹或芍药花,将来必定为高官。这听起来有点玄,不过确有宋人在自己的笔记中,记载了簪花与仕途之间冥冥之中的联系。宋人蔡绦在其著作《铁围山丛话》卷六中记载:“维扬芍药甲天下,其间一花若紫袍,而中有黄线者,名金腰带。金腰带不偶得之,维扬传:一开则为世瑞。且簪是花者,位必至宰相盖数数验。昔韩魏公以枢密副使出维扬,一日金腰带忽出四蕊。魏异之,乃燕平生所期望者三人与共赏焉,时王丞相禹玉为监郡,王丞相介甫同一人,俱在幕下。及将燕,而一客以病方谢不敏。及旦日,吕司空晦叔为过客,来,魏公尤喜。因留吕司空,合四人者咸簮金腰带。其后四人果皆辅相矣。”这是说,在韩琦任扬州太守时,其官署后园中有一株神奇的芍药花,该花一条枝干上长了四条分叉枝,每条分叉枝都开了一朵芍药花,并且花瓣上下呈红色,一圈金黄蕊围在中间,因此被称为“金腰带”。其后,韩琦、王珪、王安石、吕公著(一说为陈升之)四人在头簪“金腰带”所开的四朵芍药花后,都先后官至宰相之高位。四相簪花的故事,对宋人尤其是士子有莫大的感召力。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你不“迷信”都不行!万一哪次簪上芍药花后就天降祥瑞,步步高升了呢!
二、大宋“花语”和“花卉经济”的繁荣花文化在我国有着漫长悠久的历史,战国的屈原喜爱兰花,并以其自比;晋代陶渊明素爱菊花,采菊东篱下;唐代白居易爱紫薇花,自称“紫薇郎”;北宋周敦颐爱莲,因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花文化经过众多文人的传承与发展,至宋代沉淀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成果。各类花卉都被文人雅客赋予丰富的精神含义,对应着某种高尚品德,传达了人们的信念和理想,此所谓花卉的“花语”。宋人爱花、赏花、簪花,直接刺激了宋代花卉经济的发展,而花卉市场的繁荣又反过来推动着世人喜爱簪花现象的盛行。宋代立国之后,经济逐渐发展,花卉经济也逐渐繁荣起来,尤其到南宋时,都城临安府的花卉生意异常火爆。南宋临安人对花卉情有独钟,在这里,栽花、卖花、赏花、簪花之风极其盛行。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底层百姓,人人皆爱花。在这种社会风气的带动下,花卉经济十分繁荣,特别是在重大节日之时,买花簪花更是盛行。逢年过节,观花、赏花、逛花会,关于花的活动让人应接不暇,直可谓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宋代货郎簪花图三、朝廷赐花簪花宋代皇帝都很爱花,除了普遍喜爱有着至尊象征的牡丹之外,宋真宗爱海棠,宋徽宗爱月季,皆是十分出名的。宋代皇帝热衷于簪花风俗,虽然与皇帝本人的个人喜好密不可分,但他们更看重的是簪花风俗在政治上的礼仪规范功能。
清苏六朋《簪花图》局部任何或大或小的典礼制度的推行都包含着一定的政治目的,宋代朝廷赐花簪花制度也不例外。如宋人吴自牧在笔记《梦粱录》中记载:“嘉定四年十月十九日,降旨遇大朝会、圣节、大宴及恭谢回麥,主上不簪花。又条具遇圣节、朝会、宴赐群臣通草花;遇恭谢、亲乡食赐罗帛花。且臣寮花朵各依官序赐之。”这说的是,到了南宋时期,皇帝在宴会中逐渐不再簪花,对此南宋人的解释是显示皇恩浩荡,“惟有至尊浑不戴,尽将春色赐群臣”。此外,还明确规定“臣寮花朵各依官序赐之”,赐花数量和规格按照官员品级逐步递减。如果说簪花是为了佩戴的礼仪化,赐花则更加鲜明地突出了政治等级化,官员们所簪之花的品种依据的是官员品阶高低和官职的不同。至此,赐花簪花礼仪制度在宋代已经较为完善且系统。
四、以俗为美虽然宋代之前也有男子簪花的现象,但是不及宋代这般兴盛。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包括当代社会,女子爱花戴花现象一直不绝,将花戴在头上似乎是女子的专利,这就使得男子簪花之风俗成了很另类、很难理解的事。那为什么在宋代男子簪花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呢?这其中与世俗审美观念的改变有着莫大关系。
宋代门阀士族全盘覆灭,寒门庶族全面崛起,以贵族为主导的传统审美观念发生重大改变,以俗为美的审美观念则迅速发展。苏轼就曾说:“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玮丽者也。”说的就是万物都有它可供人观赏的地方,只要有观赏性,就可以使人感到欢愉,而不仅仅是那些奇特瑰丽的东西才能让人快乐。宋代崇文抑武,使文化得到迅速发展和繁荣。其中市井文化的快速发展刺激着人们的感官,使宋人审美观念发生改变,以俗为美的审美观念变得流行起来。宋代大文豪欧阳修在诗《谢观文王尚书惠西京牡丹》中写到“京师轻薄儿,意气多豪侠。争夸朱颜事年少,肯慰白髪将花插”,体现了京师少年把簪花当作社会新潮流。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鬓畔常簪四季花”,反映了浪子燕青将男子簪花看作独特之处。科举取士制度使大批寒门子弟得到了做官的机会,也推动了以俗为美的审美观念的发展。比如一生极为爱花的陆游,十分喜爱簪花,适逢佳节,他都要饮酒簪花。他在《识喜》中就说“意适眷花舞,身轻舍杖行”。随着时间的发展,男子簪花己经逐渐演变成宋代的-种民间习俗,而不会受到他人异样的目光。民间百姓纷纷效仿部分官员的簪花行为,引起世俗审美观念的变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5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