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谢泳重庆林建刚博士知我对陈寅恪晚年诗有兴趣,以凌梅生整理的《又向流云阅古今——凌道新诗札日记存稿》见告,并云或有新史料线索。我将此书读过,知凌道新出身燕京大学,一九七四年去世。早年...……更多
...:北京青年报季羡林清华旁听时——冰心“不解风情”,陈寅恪笑脸相迎◎姚秦川1930年,季羡林考入清华大学,入西洋文学系学习。当时,西洋文学系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规定得有条有理,完完整整,除了必修课和选修课...……更多
陈寅恪之父,为何在85岁时绝食而死
...年生人。是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的长子,也是国学大师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一生以诗名世,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古典诗人”。在1933年,陈三立见到其多年老友郑孝胥投靠日本,当了伪“满洲国”的总理大臣,乃痛骂郑“...……更多
名医华佗到底是曹操老乡,还是印度大夫
...禽戏”。然而,关于华佗的身世,却一直存在众说纷纭,陈寅恪曾提出大胆的质疑,称华佗是印度人。陈寅恪是一位集古典文学研究学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学者,曾敢于挑战权威,他提出华佗是印度人的说法并非凭空捏...……更多
回望王国维
...正确解释的,是他的同事、同是清华四大国学导师之一的陈寅恪。在王国维死后,陈寅恪写了非常著名的一首长诗,叫《王观堂先生挽词》,回顾了王国维一生的际遇和学术成就,在这个挽词的前面,有一个不长但是也不算短的...……更多
华佗是印度人?清华教授拿出三大证据能证明吗?
...期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诗人,语言学家于一身的陈寅恪教授。当然,他不仅仅是的质疑华佗是不是中国人,还有华佗到底是不是真实的历史也是他提出来的。当时的民国有这样一批人,名为“疑古派”。钱玄同还有顾颉...……更多
二十世纪中国史家的得与失
...论及二十世纪中国史家的最高成就,严耕望曾推举陈垣、陈寅恪、吕思勉和钱穆为四大名家。其中陈垣、陈寅恪又并称为“史学二陈”,是历史学界公认的大师,地位崇高,备受景仰。虞云国对二陈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二陈本...……更多
...学成立“清华国学研究院”,聘请四大导师。梁启超提名陈寅恪。校长曹云祥说:“陈寅恪一无著作,二无博士学位,怎能胜任?”梁启超着急了:“我梁启超虽然是著作等身,但是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没有陈先生三百字有价...……更多
...代表性巨著《地中海与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陈寅恪晚年失明后,耗费10年,完成85万字的《柳如是传》,钱穆双目病盲后,费时6年,由其夫人协助完成《晚学盲言》。如一不留神,坠入凡间的精灵,这些人只在传说...……更多
武则天统治时期佛教地位的提升
...位在中国起起伏伏,政治则是导致这种起伏的重要原因。陈寅恪先生认为,这期间的三位君王对佛教的影响最大,他们就是隋炀帝,唐太宗和武后。尤其是在武后时期,她的一系列举措和政令都成功地把佛教的位置拔到了高于道...……更多
历史上的神医华佗,是印度人?清华教授晒出铁证,分析得头头是道
...诞生了,而且这个说法也不是普通人提出来的,是著名的陈寅恪教授提出来的。他是清华大学专门研究历史人物的教授,名气非常高,在国内的地位也很高。但是很多人听完这一观点之后并不愿意相信,毕竟千年以来大家都觉得...……更多
时代浪潮下的史家与史观(图)
...家的学术与命运也随之颠簸跌宕。本书以吕思勉、陈垣、陈寅恪、顾颉刚、吴晗、丁则良、严耕望、刘子健、张家驹与程应镠这些著名史学家为典型个案,再现了他们在时势剧变下的人生轨迹与学术生涯及其历史观与方法论,既...……更多
和气一团的慢性子
...深厚,本人也是哈佛大学的哲学硕士,与国学大师吴宓、陈寅恪并称为“哈佛三杰”,可他却从不以家世和学历自居。20世纪30年代,他经常召集熊十力、蒙文通、钱穆、梁漱溟、陈寅恪等学界同仁在家中聚会,讨论学术。当同...……更多
书高高在上,我很低
...配角,大多设计灵感是他读文本的时候冒出来的。他读《陈寅恪的最后20年》,感觉很压抑,就调用各种设计要素放大这种情绪:用黑色做底色,提取了目录上的文字密密麻麻地堆砌在封面最上方,让每一个字紧挨着旁边的字…...……更多
陈宝琛和陈宝箴是什么关
...代著名画家,并擅长篆刻、书法、诗文;三孙(陈三立三子)陈寅恪(1890—1969)现代著名史学大师、教育家,学识渊博,在国内学术界享有崇高声誉;曾孙(陈衡恪次子)陈封怀(1900—1993)著名植物园专家、植物分类学家。左起陈方恪、陈...……更多
唐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有何历史意义
...,比她当皇帝还重大,你同意吗?这个观点,是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所提出来的。陈寅恪先生通过地域关系研究废王立武事件,认为唐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这个事件,标志着长期统治中国的关陇贵族集团退出了历史舞台,其历史...……更多
曹操的“唯才是举”是政治信念,还是争霸的权宜之策?
...操塑造成与士族对立的逆潮流人物”,这种论调,源自于陈寅恪的“曹魏政权为法家寒门政权”推论,再到易中天教授的多次继承,以易教授的影响力,很多人信以为真。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封魏公,始建魏国,设置魏国...……更多
流淌在注释中的文脉
...。例如钱谦益在《钱注杜诗》中所用的诗史互证的方法对陈寅恪治学也有一定影响。陈寅恪在《柳如是别传》中提出:“可知牧斋之注杜,尤注意诗史一点,在此之前,能以杜诗与唐史互相参证,如牧斋所为之详尽者,尚未之见...……更多
“读书种子”是怎样炼成的
...很自然想到明朝的方孝孺、钱允治,民国时期的叶德辉、陈寅恪,后来的钱锺书、季羡林。这种人不可能太多,但绝不可以没有,一个时代充其量也就是那么三五人,如同凤毛麟角,价值极高,弥足珍贵。“读书种子”一词,出...……更多
...歌,不问世事,后人称之为“竹林七贤”。据近代史学家陈寅恪考据,所谓的“竹林七贤”中的“竹林”并非真的竹林,因为“河南焦作属北方而无竹,故其名取自佛典竹林精舍。”即,所谓的“竹林”指的是佛教的“竹林精舍...……更多
侯景之乱对南朝的历史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其所造成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陈寅恪指出:“侯景之乱,不仅于南朝政治为钜变,并在江东社会上,亦为一划分时期之大事。”侯景之乱使南朝蒙受空前浩劫,庾信的《哀江南赋》正是乱后南朝人悲凄...……更多
说服念shuì服还是shuō服?网友因寒假作业吵翻天,专家:都能用,没必要纠结
...历史资料,甚至可能要做田野调查。比如有个国学大师叫陈寅恪,最后一个字按普通话来说,是恪尽职守的恪(kè),可实际上学术圈都念陈寅恪(què)。为此,复旦大学的一位教授专门写了一篇万字论文,分析这个恪字是念k...……更多
三朝政权兴亡的背后,是一个关陇集团的暗中操纵
...,但这必然只是一种唯心的猜测。半个世纪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对此作出了新的解释,他认为,这三朝的更迭离不开从武川镇走出的一个神秘集团——关陇集团。诞生:血腥政变中走出的少年1500多年前,鲜卑首领拓跋硅建...……更多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遭遇
...也属少见。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也是值得我们深究的。陈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指出“牛李两党之对立,其根本在两晋、北朝以来山东士族与唐高宗、武则天之后由进士词科进用之新兴阶级两者互不相容。”笔...……更多
后三国时代的风云变幻:侯景之乱与南朝的兴衰
...迷于既得利益,因此,江南士族十不存一。近代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评价:“侯景之乱,不仅于南朝政治为钜变,并在江东社会上,亦为一划分时期之大事。”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说,侯景之乱的确让南朝承受了空前的历史浩劫。自...……更多
王国维与《诗经》
...鱼藻轩畔自沉,从时间到地点的选择,都是精心设计的。陈寅恪认为王国维的自沉,是殉我国固有文化,而非殉清。他指出,当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这种文化所化之人,会感到非常痛苦。当这种痛苦达到无法解脱的时候,只...……更多
课本上这些民国名人,你知道他们的关系吗
...朝廷大臣的鼎力支持,这名大臣有个孙女叫唐筼,她正是陈寅恪的夫人。唐筼有个学生叫许广平,后来成了鲁迅的妻子,夫妻俩还资助过萧红。看似没有关系的这些民国名人,其实他们正是在同一个圈子里。 ……更多
广州柏园即将恢复开放
...人文学科的研究机构,曾聚集傅斯年、顾颉刚、杨振声、陈寅恪、赵元任等一批享誉世界的学者,在殷墟考古发掘、古文字、民俗学、方言调查、人类学、民族学等多个领域取得辉煌成绩,奠定了中国现代新学术发展的起点。201...……更多
著名作家来长春,分享新书
...动中,岳南以前作《南渡北归》为线索,讲述了抗战时期陈寅恪、傅斯年等老一批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为往圣继绝学”的崇高理想和品格,并简要介绍了西南联大的历史与爱国华侨陈嘉庚为抗战胜利作出的贡献。作为《南渡北...……更多
他是《西厢记》的原型,堪称千古第一渣男
...小说史略》中说:“元稹以张生自寓,述其亲历之境。”陈寅恪、林语堂等大家也考据属实。图来自网络为感谢援手之恩,元稹姨母郑氏设宴答谢,元稹认识了郑氏之女崔莺莺。中国人喜欢讲表哥表妹的爱情故事,想想古代,除...……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在方国珍和朱元璋对决以前,我觉得方国珍细心的分析了一下自个的战斗整体实力,那时候的朱元璋我觉得战斗能力很强,而方国珍和朱元璋对比并沒有多少的优点
2024-06-26 16:48:00
朱元璋尽管是农户出生,但整治國家的方式也有帝王之术把握的驾轻就熟,只有靠部队牟取天地的君王,常有1个特性,方式强大。朱元璋方式极为强大
2024-06-26 16:51:00
在之前人们國家的封建社会時期里,朱元璋那位草根皇上但是很少有的,在元末明初時期,因为國家太过腐烂了,因此就引来老百姓有许多的埋怨
2024-06-26 16:52:00
“名嘴”海瑞,一骂成名。好一派洋洋洒洒之言,把朕骂了个狗血淋头!我看罢此疏,暴跳如雷———他这是儿子在骂老子,还是老子在骂儿子?一派强词夺理
2024-06-26 16:53:00
崇祯初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战乱遍及全国。洪承畴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战争中,战功不断,曾经设计伏击李自成。李自成全军覆没,只率领十八个部下骑马逃走
2024-06-26 16:56:00
郑成功(1624-1662),明清之际收复台湾的名将。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郑芝龙子。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号“国姓爷”
2024-06-26 16:57:00
郑成功收复台湾平定了三藩的叛乱,趁着告捷余威,康熙又把注意力转向台湾。台湾同中国大陆的渊源深厚而久远。在远古时代,台湾和大陆本来连在一起
2024-06-26 16:57:00
洪承畴(1593~1665),字彦演,号亨九。福建南安人。洪承畴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二十二日。斯时
2024-06-26 16:57:00
从16世纪开始,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殖民者相继来到东方,抢占殖民地,开始了对中国的掠夺和侵
2024-06-26 16:58:00
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在进攻宁远时受了重伤,回到沈阳就死了。其子四贝勒皇太极即位后金大汗,就是太宗。1627年,皇太极亲自率领人马
2024-06-26 17:01:00
当魏忠贤的阉党把明朝朝政闹得乌烟瘴气的时候,后金大汗努尔哈赤正不断在辽东进攻明军。萨尔浒大战以后,明王朝派了一位老将熊廷弼出关指挥辽东军事
2024-06-26 17:01:00
明朝是一个极度集权的朝代。朱元璋设计的帝国运行模式是一整套僵化的文官制度。这个制度中,文官和儒教处于主导地位,而武将则处于从属地位
2024-06-26 17:02:00
戚继光时代的明朝政府军,多年不事征战,加上待遇又低,武将看不到前途,士卒更看不到希望,空有一支二百万人左右的庞大军,队
2024-06-26 17:02:00
鸳鸯阵,中国古代阵法之一。火器广泛运用于战场后,武器的杀伤力和破坏力显著提高,大而密集的战斗队形难以适应作战需要。明代军事将领戚继光
2024-06-26 17:03:00
名人语录守不忘战,将之任也;训练有备,兵之事也。——《戚少保年谱耆编·练兵议》戚继光是明代著名的军事家和民族英雄。他不仅为保卫祖国海疆作出了杰出贡献
2024-06-26 17: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