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货卖识货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23 01:5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京九晚报

《说岳全传》十七篇记,岳飞刚从军时,要买一把宝剑。卖剑人周三畏拿出祖传宝剑说,此剑无价,但祖上有言,若遇到识货者无偿赠送。岳飞细观一回,认出此剑乃春秋名剑“湛卢”,并将其来历说得清清楚楚。周三畏说,既然壮士是识货人,那就是此剑主人,于是慨然相赠。

徐悲鸿也是个识货的行家。20世纪40年代,徐悲鸿在香港参加展览,无意之中发现了一卷传奇画作。他一眼就认出这是唐代“画圣”吴道子的真迹《八十七神仙卷》,于是重金购入。不料此作在几年后被人偷走。几经辗转之后,徐悲鸿又在市面发现了此作,东拼西凑,用了20万大洋赎回。虽几乎倾家荡产,但他觉得很值,这幅画现已成为国宝。

好东西遇到识货者那是他的福气,若遇到不识货的人,那命运就悲催了。说到识货,就不能不说大名鼎鼎的和氏璧。楚国有个玉匠卞和,发现一块美玉原石,献给楚厉王。他不识货,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左脚。楚武王上台后,卞和再次献玉,又被不识货的武王砍去右脚。直到识货的楚文王主政,这块美玉才被认可,得见天日,并命名为和氏璧

识货,后来被延伸为善于认识人才、笼络人才、使用人才。《水浒传》中军师吴用邀请阮氏三雄入伙,请兄弟三人喝酒,阮小七拍着胸膛说:“若是有识我们,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来!若能够见用一日,便死了开眉展眼!”阮小五随即说出“这腔热血只卖于识货的!”

说到人才识货,最出名的当然还是萧何月下追韩信。项羽不识货,让韩信扛枪站岗;刘邦也不识货,给韩信一个偏将职务。但萧何识货,知道韩信有大将之才。在他的力主下,刘邦筑台拜将,拜韩信为大将。就是因为萧何的识货,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到了晚清,左宗棠的脱颖而出一飞冲天,也与几个识货人有关。他还是个平民时,两江总督陶澍就慧眼识珠,看出他将来必定出将入相,成大气候,因而主动和左宗棠结为儿女亲家。林则徐也看好左宗棠,他路过湖南时,把精心搜集的新疆地图和资料交给左宗棠,相信他将来会大有用处。果然,多年后,这些东西帮助左宗棠收复新疆,立下不世之功。

1925年,清华大学成立“清华国学研究院”,聘请四大导师。梁启超提名陈寅恪。校长曹云祥说:“陈寅恪一无著作,二无博士学位,怎能胜任?”梁启超着急了:“我梁启超虽然是著作等身,但是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没有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正因为梁启超这个识货人,陈寅恪才接到了国学院导师的聘书。陈寅恪也没有辜负梁启超的识货之功,入职后大显身手,一展平生才华,很快就成为“教授中的教授”,名噪一时的国学大师。

识货,也是术业有专攻,学问很大,没那么容易的。要做个识货人,首先自己要是行家里手,得有见微知著的过人眼光,阅人辨才的丰富经验,能看出真品赝品,伟人俗子;其次要有爱才之心,乐于为人才说项,替人才开路,做人才后盾;再次要舍得出价,不惜重金,给人才应有待遇。做到这三条,才是一个合格的识货人,一个有作为的伯乐。

戴维,一个誉满全球、世界公认的大化学家。有人问他一生中最伟大的发现是什么,他绝口不提自己发现的钠、钾、氯、氟等元素,却说:“我最伟大的发现是一个人,是法拉第!”正是戴维的发现、赏识、提携,才使法拉第破土而出,成为大科学家,被誉为“电学之父”。戴维就是个合格的识货人。

这个世界上,古玩珍宝的识货人多了,好东西才会物有所值,不至于明珠暗投,暴殄天物;人才领域的识货人多了,各路人才方能脱颖而出,大放异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3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二十世纪中国史家的得与失
...“用新方法整理旧国故”,新方法来自何处?当然首先是梁启超的“史界革命”,虞云国认为,“与同时代的史学大师相比,梁启超‘新史学’的呐喊,更直接、更全面、更深刻地构成了吕思勉史学
2024-05-24 14:23:00
回望王国维
...业分工并不细致,保持了传统“国学”的统包性,导师如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都是通人。国学院兼采中国古代书院和英国牛津、剑桥书院制,强调导师对学生学问及人格整体的照顾及引导,学
2024-01-26 09:42:00
“读书种子”是怎样炼成的
...以拿到学位戴上博士帽,他也不肯再呆下去。他回国后,梁启超引荐他进清华大学时,高度评价说,他虽然没戴博士帽,但比那些博士水平高十倍不止,他写的几篇短文,比我的著作等身更有价值。
2023-02-17 14:25:00
课本上这些民国名人,你知道他们的关系吗
...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或亲人,或恋人,或朋友,或师徒。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和学生徐志摩是情敌,他们追求的女主是林徽因。林徽因的父亲叫林长民,他有个堂弟叫林觉民,后来有一位叫谢銮恩的
2023-05-03 11:18:00
估价百万的“陈寅恪手稿”被质疑是600多元抄本伪造?拍卖公司已下架拍品
...北京瀚海春季拍卖图录中出现了两本估价在80-100万元的“陈寅恪1910年作宋史手稿”(以下简称陈寅恪手稿),而这所谓“陈寅恪手稿”,其实是由2014年成交价650元的一个普
2025-05-23 18:48:00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谢泳重庆林建刚博士知我对陈寅恪晚年诗有兴趣,以凌梅生整理的《又向流云阅古今——凌道新诗札日记存稿》见告,并云或有新史料线索。我将此书读过,知凌道新出身燕京大学,
2024-05-14 14:45:00
...:北京青年报季羡林清华旁听时——冰心“不解风情”,陈寅恪笑脸相迎◎姚秦川1930年,季羡林考入清华大学,入西洋文学系学习。当时,西洋文学系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规定得有条有理
2024-01-24 00:26:00
华佗是印度人而非中国人?清华教授陈寅恪有何依据?确实如此吗?
...依据呢?宣称华佗是印度人而非中国人的清华教授,名叫陈寅恪。这个陈寅恪在民国时期被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发表了许多令人震惊的言论,不过本文却并不是非常认同他的观点!陈寅恪长期
2024-11-04 10:28:00
陈寅恪之父,为何在85岁时绝食而死
...年生人。是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的长子,也是国学大师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一生以诗名世,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古典诗人”。在1933年,陈三立见到其多年老友郑孝胥投靠日本,当了伪“
2023-01-09 15:2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
为何说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这个展览带你追溯“殷商之源”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殷商文化起源于河南商丘,兴盛于河南安阳。从1936年河南省古迹研究会李景聃一行为寻找商文化的起源来到商丘考古调查以来
2025-10-28 13:01:00
东南网10月28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吴洪) 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纪念日。当日,东南卫视、海峡卫视播出4集纪录片《追光》
2025-10-28 10:18:00
鲁网10月27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10月24日,德州天衢新区长河街道簸箕刘社区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培训活动——“学四书五经
2025-10-27 17:00:00
【大风影像】黄河岸边谒祖祠——万荣后土祠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2025-10-27 17:39: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区少陵公园楹联
(曲苑亭 上联: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 下联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神仙)(莲香阁 上联:会松竹柳桐梅兰菊桂以为一体 下联:共冀青徐豫荆扬梁雍而称九州)(翰墨轩 上联
2025-10-27 11:45: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青莲阁楹联缅怀诗仙李白,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鲁网10月27日讯在兖州青莲阁内,现存一副楹联:上联:乘兴偶凭栏,问泗水长流,何殊昔日下联:欲吟还搁笔,有先生在上,不敢题诗诗仙李白
2025-10-27 11:47:00
电影《澎湖海战》发布致敬曲《澎湖》 统一台湾 势不可挡 扫码阅读手机版
10月25日,在台湾光复 80 周年这一重要日子,为了纪念台湾脱离日本殖民统治、重新回归祖国怀抱,海战电影《澎湖海战》在相关单位指导协助下创作并发布致敬歌曲《澎湖》
2025-10-25 12:28:00
10月25日,正值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日,《我的国籍我的血》读书分享会在福建农林大学福州仓山校区举行。
2025-10-25 17:37:00
10月24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山西财经大学东山校区5座元代墓葬发掘资料。5座墓葬形制基本相同,还发现有火葬及迁葬合葬现象
2025-10-25 19: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