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华佗是印度人?清华教授拿出三大证据能证明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25 14:22:00 来源:戏说三国

华佗是印度人?清华教授拿出三大证据能证明吗?

乍一看这个标题,肯定是认为哪家的公知又开始冒头了。但提出这个论点的人,恰恰就是民国至近现代时期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诗人,语言学家于一身的陈寅恪教授。

当然,他不仅仅是的质疑华佗是不是中国人,还有华佗到底是不是真实的历史也是他提出来的。当时的民国有这样一批人,名为“疑古派”。钱玄同还有顾颉刚等人都算是这“疑古派”的一员。

华佗是印度人?清华教授拿出三大证据能证明吗?

这是自中国新文化运动之后出现的一个主要以“疑古辩伪”为特征的史学学术流派,他们对历史文献都保持这怀疑的态度,然后去辨别真伪。

当然在经历过大量的研究过后,孙悟空是中国猴的“本土猴”国籍终于算是保住了。但疑古派的怀疑还是不少,比如说他们对夏朝的怀疑态度,却造就了至今史学界对夏朝存在与否的争论。

华佗是印度人?清华教授拿出三大证据能证明吗?

当然,陈寅恪并不是疑古派的一员,他的一生之中疑古之事也仅仅只有华佗这一件事情。甚至他推论都没有公开发表过,我们仅仅只是自他的一篇手稿之中找到了这个痕迹,这很可能就是这位大师单纯的想法和思想。

但正因为他不随大流的非疑古派身份,以及权威的历史学家身份,华佗是不是中国人,以及华佗到底存不存在一事,就更加引人注目了。陈寅恪先生提出这一点想法的前提,是因为他精通拉丁文,梵文以及古汉语。

华佗是印度人?清华教授拿出三大证据能证明吗?

同时他对于中国的历史,以及印度的历史都比较精通。并且还对其进行过比较详细的研究和比较,于是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一个中医华佗很可能与印度古代文献之中记载过的某种民间医生有很大的联系。

首先是华佗这个名字,与古印度语之中“江湖游医”的发音十分的相似。其二是在用药的方面,华佗最出名的麻沸散与阿拉伯传到印度的某种麻醉药十分的相似。在其三,在那时候震惊国人的开刀手术,在印度次大陆,与华佗同时代的文献中也有相关的记载。

华佗是印度人?清华教授拿出三大证据能证明吗?

经过比较和研究,他认为要么华佗要么是印度医生,主动前来中国的。要么记载中,华佗曾经出过国外,那时候他去的地方就是印度。亦或者是,早在公元145年年左右,也就是华佗出生前后,中印文化就开始有了交流了。

以上这些猜测,俱都能够找到可靠的史料落脚点。但是偏偏有些人就喜欢拿着华佗不是中国人这一点来说,并且加上前面那三条状似无法反驳的证据。断章取义。目的无非就是为了增加热度,但后果却是导致民众们混淆视听。

而另一点,关于华佗到底存不存在这一点。大家可以再读一下陈寅恪先生所写的《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佛教故事》的原文:

大宗世骏《三国志补注》肆引叶梦得《玉涧杂书》略云:“华佗固神医也。……人之所以为人者以行,而行之所以生者以气也。佗之药能使人醉无所觉,可以受其刳割,与能玩养,使毁者复合,则吾所不能知。然腹背肠胃既以破裂断坏,则气何由含,安有如是而复生者乎?审佗能此,则凡受支解之刑者,皆可使生,王者亦无所复施矣。”

华佗是印度人?清华教授拿出三大证据能证明吗?

是昔人固有疑其事者。夫华佗之为历史上真实人物,自不容不信。然断肠破腹,数日即差,揆以学术进化之史迹,当时恐难臻此。其有神话色彩,似无可疑。

陈寅恪先生先写的是,“大宗世骏”,也就是杭世骏,生于1688年。他在《三国志补注》之中怀疑华佗开刀的真实性,因为“行之所以生者以气也”。而华佗开刀的治疗方式,则是“气何由含”,所以他怀疑华佗的真实性。

华佗是印度人?清华教授拿出三大证据能证明吗?

而杭世骏所在的年代还是西医外科没有传入的年代,他的质疑理由放在那时候自然是个理由。但是陈寅恪所在的年代,西医外科早已传入。所以他明白这一点,于是他先摆出了杭世骏的论点,说他是“固有疑其事者”。

而后他自己再次强调,“夫华佗之为历史上真实人物,自不容不信”。他是肯定了华佗是历史上得真实人物得,但之所以有人说华佗不是真实存在得。甚至还引用了陈寅恪先生得话得人,纯粹是断章取义,非蠢既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5 1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华佗的身份不是中国人,而是印度人?清华教授陈寅恪:我有证据
...”字与印度语词汇音近,此发现强有力地支持了华佗或为印度人的推测。经姓氏研究与田野考察,陈先生初步断定华佗之名蕴含异国情调,非同凡响。他矢志深挖,力求厘清华佗生平更多细节,以验
2024-11-05 10:36:00
华佗是印度人而非中国人?清华教授陈寅恪有何依据?确实如此吗?
...是中国人,但清华的一位教授却称华佗并非中国人,而是印度人,这是为什么呢?有何依据呢?宣称华佗是印度人而非中国人的清华教授,名叫陈寅恪。这个陈寅恪在民国时期被称为“前辈史学四大
2024-11-04 10:28:00
历史上的神医华佗,是印度人?清华教授晒出铁证,分析得头头是道
...议,引发了人们的讨论。正因如此,华佗不是中国人而是印度人的说法就诞生了,而且这个说法也不是普通人提出来的,是著名的陈寅恪教授提出来的。他是清华大学专门研究历史人物的教授,名气
2023-10-24 17:35:00
名医华佗到底是曹操老乡,还是印度大夫
...一直存在众说纷纭,陈寅恪曾提出大胆的质疑,称华佗是印度人。陈寅恪是一位集古典文学研究学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学者,曾敢于挑战权威,他提出华佗是印度人的说法并非凭空捏造。他
2024-04-17 22:04:00
【环时深度】印度去殖民化“高歌猛进”的背后
...视自己的文化和传统。这影响了国家的发展。”奈杜要求印度人民放弃“殖民思维”,学会为自己的身份感到自豪。据印度《金融快报》报道,畅销书《印度就是婆罗多》的作者迪帕克认为,印度思
2023-09-19 11:44:00
家长翻墙帮学生作弊,还有考点老师帮忙答题,印度“医学高考”作弊猖獗
...弊丑闻不断发酵,印度竞争性考试的公平性再度引发普通印度人的担忧,并引起印度青年和学生们的强烈不满,甚至要求印度教育部长普拉丹立即辞职。从家长翻墙帮学生作弊到高价买卖替考位、从
2024-06-27 13:45:00
在印度首都德里,近乎过半的女性都不出门?
...被拴在床上,拴在家里,”她说道。德什潘德教授认为,印度人也可能正在用他们自己的语言以不同方式解释外出出行的概念。“例如,我不会将上学或大学归类为外出出行,”她说。 此外,也
2023-03-07 14:48:00
印度关键地方选举,莫迪受挫
印度执政党印度人民党日前被印度国大党夺走一个至关重要的南部邦——卡纳塔克邦(Karnataka)的控制权,外界分析指出
2023-05-16 14:31:00
莫迪访美,打开印度超级大国之路?哈佛教授泼冷水,给出4点判断
...小了。在去年的时候,印度GDP总量超越了英国,这让许多印度人欢欣鼓舞,认为更进一步指日可待。莫迪更是在这次访美期间放出豪言,表示印度的经济总量将很快挤进全球前三。但当我们看向
2023-07-02 10:0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特别观察丨北京这个文物特展,为啥关注度这么高?
8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内,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正在静静上演。走进“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仿佛步入了八十年前的白山黑水之间
2025-08-31 09:36:00
【微纪录片】东方战场的生命堡垒
1939年的中国,硝烟漫过黄河,掠过长江,最终在西南腹地的群山前停下脚步。位于贵阳东南郊的图云关,正悄然迎来一群特殊的“守关人”
2025-08-31 21:34:00
一只水壶一张地图见证抗战烽火岁月 鼓浪屿华侨后裔讲述先辈参与抗战的故事
年轻时的陈珊轮。雷文铨1940年拍摄于昆明的照片。 陈珊轮的军用水壶。雷文铨1932年绘制的“晋江惠安仙游三县沿海仇货入口地图”
2025-08-30 08:31: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跨越80年!国际援华医疗队后裔齐聚图云关,共缅烽火情谊
“我们为先辈们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战争
2025-08-30 11:44:00
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京开展
为铭记抗联历史,缅怀抗联先烈,弘扬抗联精神,讲好抗战故事,8月30日上午,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
2025-08-30 15:4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开学了,来吉林看看古代的高端文具
又到开学季,学生们是不是开始为新学期准备文具清单了?那么在古代,学子们是不是也一样要为开学准备文具清单呢?说起古代的文物清单
2025-08-30 16:19:00
【图云关·跨越八十年的回响】援华医生后裔重访战地: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前行 Descendants of the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lief Corps revisited Tuyunguan
“我们为我们的先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战争
2025-08-30 18:3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百余件抗战实物见证血性抗争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蒋巍 朱江 田晶晶)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武当山一名收藏爱好者收集了百余件与抗战紧密相关的实物
2025-08-30 20:37:00
1955年上映的电影《平原游击队》以华北抗日根据地展开的反“扫荡”斗争为背景,讲述了游击队长李向阳奉命到平原地区牵制日军松井中队
2025-08-29 09:10:00
它们,遭侵占被迫更名;他们,勇战斗不曾屈服
1938年的中山路大中路口。(视觉厦门 供图)1940年,被日本占领的太古码头。(鹭客社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上世纪三十年代末
2025-08-29 09:19:00
大禹文化④丨大禹出身“顶级豪门”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8-29 10:12:00
玄武湖打造全省首家“诗词文化景区”绵延千年文脉“金陵诗仙馆”讲述李白的金陵往事□通讯员胡凯常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诗仙”李白一生多次造访玄武湖
2025-08-29 11:59:00
互动H5丨中原丰碑
这是一段每个河南人都不能忘却的历史这是一曲用血与火写就的中原壮歌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现在
2025-08-29 14:01:00
组图: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在临沂展出
“金色海昏——汉代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特展”近日在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正式开幕。展览以“金色海昏”为主题,展出了西汉海昏侯国遗址出土的120余件(组)珍贵文物
2025-08-29 14: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