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建文忠臣景清:卧薪尝胆,刺杀朱棣未遂引发“瓜蔓抄”
...小就刻苦努力学习的他,终于在洪武二十七年的时候通过科举考试获得了榜眼的好成绩,被授予了编修的官职,不久后便改为御史。事实上在此之前,景清就已经尝试过接连中了两届乡试解元,但他每一次都拒绝进入京城参加会...……更多
百年文化沉淀待开掘
...称南文场、北文场,可同时供四千名士子考试。 “作为科举考试的场所,贡院在建筑物及制度方面,都突出防范舞弊的作用,显示出它的严密性。”长期研究兰州士人文化的关振兴说。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清廷下诏,于丙午...……更多
朱元璋抬来3筐稻谷让考生评优劣,刘伯温脸色骤变:有人要死了
科举考试是封建王朝时期,选拔人才,登科入仕的唯一途径,参与科举的学子们苦读多年,通过重重选拔,极为优秀得人才,才能够来到最后一轮殿试。可明朝的太祖皇帝朱元璋,在殿试之时,出了一道奇怪的题目,拎了三筐...……更多
...题名、独占鳌头、鱼跃龙门……”来到位于夫子庙的中国科举博物馆,随处可见这些成语,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那个让无数读书人魂牵梦萦、爱恨交加、欲罢不能的科举时代。天空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这里曾是古代中国...……更多
当谢灵运诗歌成为科举热题
...多首写于温州的诗歌,笔者统计,至少二十来句成为中国科举的正式考题或模拟考题。这专门术语叫试律诗、试帖诗,即用古句成句为诗题,围绕其诗意内涵创作五言排律,往往题首有“赋得”两字。吟诵着美妙的谢句,无数士...……更多
洪秀全为什么四次参加科举考试都落榜了?
说起洪秀全,后人不禁要问:为什么参加科举考试四次落第,连个秀才都没考上?以前,我们将洪秀全的落第归结为清末封建制度的腐败和科举考试的黑暗造成的,其实这只是他落选的外因。从洪秀全自身来说,主要有两方面原...……更多
洪武年间的陈安,为何做了二十几天状元就被处以车裂?
...明朝统一天下已经三十年了,自洪武三年以来,全国性的科举也进行了多次,而从来没有一次像这次一样,北方考生无一上榜。当时有种言论说南方富庶,北方贫穷,南方教育发达,北方教育落后,提出这种言论的人,简直是脑...……更多
运河重镇聊城孕育三大文化家族
...贡献。朱氏家族:书画润无声聊城高唐朱氏家族是著名的科举与文化望族之一,其成就出众。朱氏家族后世传承家学与家风,在科举、文学、艺术等领域颇有建树。朱氏家族以诗书传家,特别以诗歌创作闻名,世称“满门皆为诗人”。...……更多
张廷玉殿试榜上无名,康熙看试卷后破格录用张廷玉为翰林院庶吉士
...难的,到了殿试的环节更是不可能。张廷玉是清朝中期的重臣,他就是通过科举制选拔的官员。张廷玉参加科举,它的主考官是张英,也就是张廷玉的父亲。在清朝时期,规定了父子是不可以在同一场科举的。要等到三年之后,...……更多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一部讽刺科举黑暗的传世之作
...小就才思敏捷,腹有诗书。同时家中的其余兄弟五人也在科举道路上收获颇多,吴家三代中出了6个进士。但家道中落后,平日里放荡不羁好交友的他几年就把积蓄挥霍一空,最终穷困潦倒而死,只留下一些书卷和一部奇书——...……更多
明朝有个牛人号称“六首状元”,为何在历史上籍籍无名?
...元的人都有大出息,但在当时,绝对是显赫一时的人物;科举制度一共实行了约一千三百年左右,总共诞生了约592名状元郎;但你以为状元郎就是最高荣誉了吗?显然不是,想来应该有人听过“连中三元”吧,所谓“连中三元”...……更多
为何古人中了探花比中了状元还要高兴
...探花比中了状元还要高兴?原来是因为这一条件。古代的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一只延续至清朝末期。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国家为了选举人才,帮助治理天下。它能让底层的老百姓通过考试...……更多
祝枝山出身书香世家,儿子考中进士后他却大受打击
...香世家,加上自身又有文学天赋,祝枝山自然是要去参加科举的,但他的科举之路十分坎坷。祝枝山十九岁中秀才,然后去参加乡试,万万没想到,他接连参加了五次乡试,才考中举人。成化十六年,祝枝山第一次参加乡试,结...……更多
古代云南学子的状元情结
...上较为落后。直到元朝,云南考生才获得了参加中原地区科举考试的机会,但仅有少数人能考中举人、贡生。明、清两朝,云南出现了不少的秀才、举人、进士,但一直没有出过状元。中原地区科举的昌盛,让云南的官员和百姓...……更多
聊聊这位背一麻袋馒头应考的举人
古代选拔官员主要的方式有举孝廉和科举制,举孝廉得有人认可并推荐才能当官,得讲一定的人际关系。而科举则公平得多,不论出身、家庭,有钱没钱,在朝中有没有关系,都可以参加考试,只要考中就能进入仕途,改变卑...……更多
梁灏:历经五代战乱,82岁终圆状元梦
科举在中国存在了上千年,据史书记载,曾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以及10多万进士。然而,中文状元的只有600多人,中状元有多难可想而知。不仅是中状元难,就连中举人都很难。小说《范进中举》中,54岁的范进还是一个...……更多
古代也有科举通知书吗
...殊的录取通知书究竟长什么样子呢?现代有高考,古代有科举,那么古代在科举考中之后,有没有像这样的录取通知书呢?那个时候的人们用什么办法来通知考生考试成绩呢?高考成绩已经正式公布,很多学生已经陆陆续续的收到了...……更多
古代书生进京赶考没有盘缠该怎么办
...产生的制度在现在也能看见其延伸的身影,这项制度就是科举制度。从科举制度建立以来,中国人就自然而然的把读书看作是普通人当官的唯一途径。虽然现在已经不存在科举制度,但是在这个社会老百姓想当官的唯一途径还是...……更多
关西师表与文人心志——说巩建丰(上)
...根有一定长度和宽度的大木。真正的独木桥还要算古代的科举考试,每三年一考的科举考试,一次录取的进士大多数年份不到300人,平均一年就几十个人,相对于全国的考生,实在少得可怜。但要上进,绝大多数人还得从这个窄...……更多
科举的艰难:录取人数、考试时长与科目的挑战
...郎,暮登天子堂”说得正是这个道理。很多人将高考比作科举,以此形容高考的难度和重要性。真正了解科举后,才知道两者没有可比性,因为科举实在太难太难。先说录取人数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高考得到不断地完善和扩...……更多
科举制度的演变:从周朝到宋朝的选拔之路
...子有了一丝生机。在隋朝,因为大统一,所以有了明确的科举制度,任何人都有权利通过考试获取当官的机会。可是因为隋朝建立延续的时间太短了,所以科举制度的流传,是在唐朝。在唐朝,李世民和李治时期,完善了科举制...……更多
曾国藩有了儿子后,不愿意他们参加科考。为什么会这样呢
...如果是别人家的孩子,早就被送去刻苦攻读八股文,参加科举考试,及早获得功名。但曾国藩没有这样做。他的理由是科举制度“误人太深”,没有必要在八股文里面耗费青春。为此,他多次对人说:“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更多
唐朝“蛀虫”元载贪污64吨胡椒,皇帝是如何惩罚他的
...些,高高在上的皇帝又怎能看得见,他还把元载当做他的重臣爱卿呢!逮准机会强势联姻元载权力位极人臣此时此刻的元载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乡村苦读的少年郎,他变成了一个老谋深算的狡猾老狐狸。权力的攫取往往需要强强...……更多
忠臣还是‘奸臣’?黄观与靖难之变的纠葛
...),朱允炆任命黄观为右侍中,与方孝孺、齐泰同为御前重臣。就是这一年,他得罪了燕王朱棣。朱棣入朝不参拜朱允炆,各个大臣畏惧权势,敢怒不敢言,唯独黄观无所畏惧,对朱棣说:“虎拜朝天,殿上行君臣之礼;龙颜垂...……更多
古代科举考场上怎么夹带小抄?这个行为有多严重?
...角色之一程仁清,原本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读书人,因科举考试不顺利,永远失去了参加后续考试的资格,堕落成只认钱财、不讲道义的讼师(后来人格有转变)。他科举失意,根由在于被人诬陷考试时夹带小抄。那么,在古...……更多
唐伯虎才情无双,为何却没能够金榜题名呢?因为他的一句话
隋朝之前,还没有科举制,很多有才情的人没有门路进入仕途,这是一件非常令人惋惜的事情,因此在那个时候产生了很多出名的隐士,他们虽然没有能够进入仕途,但是他们的才情依旧被世人知晓。随着科举制的诞生,对于...……更多
乾隆朝最尴尬的一次科举,官员多说了一句话,第11名成了状元
科举在古代是选拔人才的常用方式,从隋朝开创科举考试以来,经过唐宋时期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已经非常成熟,读书人通过童试、乡试、会试、殿试,最终成为封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虽然科举制度在今天看来...……更多
在古代考中进士就能做官吗?科举考试的利与弊是什么?
科举考试对于出身于寻常百姓家庭的读书人来说,科举考试是他们实现人生跨越的一次机会,同时也是走进官场的唯一正途渠道。他们在科举考试之路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寒窗苦读数十载,因此古代还有“一榜定终身”的说...……更多
明代南直隶进士时间分布“前期低”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平衡的特点,是各地在人口、经济、交通、教育、政治、科举氛围等方面所存差异综合作用的结果。洪武三年首开科举,洪武四年举行殿试,至崇祯十六年癸未科,历时273年,共举行88科89榜殿试。第一,元末明初江南地区战火...……更多
科举考试:古代的公平选拔与官场变革
...次科举才考中。比如神童刘伯温他12岁时就考中,而晚晴重臣曾国藩他却考了五六次。但即便如此,他考中之后也还是兴奋不已。在范进中举中,我们可以看到范进50多岁中举之后欣喜若狂。那么古代为什么都想要考中状元,考...……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千年之后,东坡文化为何依然能在潍坊诸城熠熠生辉?
大众网记者 牛鞠榕 潍坊报道他,为“超然台”赋名,以超脱凡世之眼,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不朽佳句。他,坚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2024-09-25 15:53:00
侯小强新书《寸进》讲述曾国藩逆袭改命的关键秘籍
很多正陷入困境的人常感有无力感、不确定感,不知道如何才能突围。一百年多年前,曾国藩也曾遇到极为动荡的至暗时刻,却凭借巨大的生存智慧
2024-09-25 16:11:00
古代夫妻就寝时,通房丫鬟就守在旁边伺候,床上的两个人不尴尬吗
自古以来,我国封建社会的生活方式独特且丰富多彩,其中就包括通房丫鬟这一特殊的存在。在古代的大家族中,通房丫鬟作为家中的一员
2024-09-25 10:52:00
匈奴王陵被发现,陪葬品让人发颤,学者:汉武帝真的太伟大了
匈奴作为中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虽然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在历史也留下了浓厚的一笔,据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
2024-09-25 11:32:00
16年肯尼亚撕毁中企合同,拒赔10亿违约金,2年后却恳求我们完工
中国作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制造大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相信很多小伙伴出国留学、旅游都经常会看到甚至是买到中国制造的东西
2024-09-25 11:37:00
古代太子的地位真的像电视剧里那么不稳吗?
今日新谈资:网友:太子确实危险,兄弟陷害,皇帝忌惮。尤其是皇帝,不立太子吧,江山不稳,野心家都想害死他断了传承天下大乱
2024-09-25 12:02:00
“正道沧桑——2024苦禅门下翰墨情杨子洋书画展”在济南李苦禅纪念馆开幕
《华夏山河路路通》2024年9月24日,纪念中国大写意书画宗师李苦禅先生诞辰 125周年,由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服务中心
2024-09-25 08:50:00
跨越76年,111位无名烈士重归有名英雄
本文转自:人民网-山东频道乔姝“舅舅,我们一家四代人,一直在寻找您的下落,如今终于团圆了。”9月24日,在济南革命烈士陵园隋永奎烈士墓前
2024-09-25 09:54: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江南 赵珊珊清龙河畔,百花山腰,有一座依山而建的古村,村内古木繁茂,远看一片郁郁葱葱,好似一只青狮镇守“山门”
2024-09-25 05:53:00
关羽和张辽,谁更胜一筹?正史上,关羽和张辽压根不是一个级别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说到三国名将,那可是一个比一个厉害
2024-09-24 22:38:00
贾宝玉的前世,神瑛侍者的原型是谁?侍者二字给出令人意外的答案
上文讲“三生石”典故,出自唐代袁郊传奇小说《圆观》,后被苏轼改编为《僧圆泽传》。三生石典故解决了两个问题:一,贾宝玉母亲肯定姓王
2024-09-24 20:06:00
妙玉和贾宝玉的真实关系,曹雪芹用四句话隐晦说明,果然非同一般
妙玉判词图画“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要洞明“美玉与泥垢”以“德”衡量的准绳。德行高尚的人如“美玉”。德行低下的人如“泥垢”
2024-09-24 20:07:00
贾母含笑劝慰王熙凤的话,尺度之大震碎三观,却让旁观者遍体生寒
曹雪芹笔下最精彩的是人物刻画,最精妙的是人物语言,其次才是伏笔和隐喻。其他所有描写,在以上三点面前,都要位居其后,哪怕也都各擅胜场
2024-09-24 20:07:00
《红楼梦》最恐怖的一幅画:一条饿狼扑向美女,背后故事不忍细说
金陵十二钗判词在妙玉判词后,划出分水岭。贾宝玉人生中最重要的六个女儿: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和史湘云、妙玉便交代完成
2024-09-24 20:08:00
红楼梦被忽略的细节:神瑛侍者为何不让绛珠草枯萎,坚持甘露灌溉
前文分析神瑛侍者的身份和原型,从三生石典故为和尚转世,茫茫大士为其忙前忙后看,他很可能是佛祖胁侍弟子阿难尊者。“瑛”指像玉的美石和光彩
2024-09-24 2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