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张廷玉殿试榜上无名,康熙看试卷后破格录用张廷玉为翰林院庶吉士
...人才,康熙帝想出了一个办法。康熙帝破格录用张廷玉为翰林院庶吉士,让他进入读书人的最高殿堂,也为日后入阁拜相铺好道路。就这样,清朝的重臣出现了在康熙帝时期,康熙帝时期,张廷玉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汉臣,他对清...……更多
科举考试:古代的公平选拔与官场变革
...家如此费神费力吗?答案是值得。因为他们任职的地方是翰林院。翰林院由唐朝建立,一开始只是供皇帝玩乐并没有纳入官职之中。可是晚唐之后,翰林院就成为为皇帝起草重要文书的场所之一,变成了天子的“私人助理。”这...……更多
金榜题名背后的荣耀与辛酸:揭秘科举状元与进士的真实生活
...榜结束后,立马就会授予官职,大概为六品到七品之间的翰林院修撰或者翰林院编修。在翰林院任职学习为官经验后,会被提拔到内阁或六部等地,大多身居高位,官至宰相都有较大可能。二甲取得进士出身功名的学子,则会在...……更多
明代诗歌成就逊于唐宋,八股科举给明代文人带来了什么影响?
...其大要曰:明代庶吉士制是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延伸,也是翰林院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明代官僚政治和士人仕宦前途产生了重大影响。从文学发展史看,庶吉士教习在开展文学教育、确立与传播文学经典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更多
明朝为何是科举制的鼎盛期
...廷重要岗位(比如想进入帝国核心机构内阁任职,必须是翰林院出身),还需要进一步的参加考试。殿试第一甲为前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可以直接进入翰林院做岗前培训;而第二和第三甲则需要再次考试,考中的成为庶吉...……更多
聊聊明清科举进士的上岸史
...进士朝考”通道,允许新科进士参加考试,继续深造,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待三年后散馆,再依照实习成绩决定去留岗位。张居正发愁的,正是自己能否成为翰林院庶吉士的大事。01明朝建立以来,“非科举者毋得与官”已经成...……更多
明朝科举制度与座主门生关系的形成
...要是礼部尚书还有内阁大臣担任,而会试同考官则主要是翰林院的学士担任,通常占比在百分之六十以上,六科六部的官员属于少数群体,这是明朝会试的情况。 乡试属于是省一级的考试,基本上各省主考官都是由京城派出的...……更多
古代科举竞争激烈,高中后的人有什么待遇?
...的待遇了。通常来说,刚刚高中的状元郎们,会被安排到翰林院里做一些辅助性工作,其实就是相当于现代的文秘了。甚至,在宋代,状元郎们还得“排队做官”,也就是说,朝廷当中有人告老还乡空出了职位,他们才有顶替的...……更多
...最后谭延闿以二甲第三十五名,赐“进士出身”,并选任翰林院庶吉士。谭延闿与其父谭钟麟同为翰林,成为当时科举场上的佳话。到了1905年,直隶总督袁世凯,会同盛京将军赵尔巽、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周馥、两广总...……更多
古代的状元能授予多高品级的官职?
...为同进士出身。自唐朝之后,唐朝开设了一个官职机构叫翰林院,最开始的时候这个机构并非正式的官制机构,而是隶属于皇帝安置一些文学、经术、占卜、医术、僧道、书画、弈棋等人才陪皇帝消遣娱乐的私人会所机构。但是...……更多
...天下。公元1631年,张溥参加科举考试,一举中第,入选翰林院,当上了庶吉士,成为大明帝国前途远大的后备干部。就在大家都以为一颗政治新星将冉冉升起时,谁也未曾料到,他的天空并非艳阳高照。入官场立足未稳,张溥...……更多
哪个朝代的进士最受重视
...者常常为自己居官不高而感到羞愧。进士中以一甲三人和翰林院庶吉士最为显赫。一甲三人往往能官至宰辅,明人陆楫说:“进士第一甲例取三名,授翰林修撰、编修等官,储之阁馆,以备台辅,其重无以加矣。”嘉靖壬戌科(15...……更多
在古代考中进士就能做官吗?科举考试的利与弊是什么?
...法”。首先,选拔出一批进士当中的优异者,让他们进入翰林院进行重点培养,这些人称为庶吉士。庶吉士并不是正式的官员,而是相当于在翰林院实习的学生,他们在这里自学或者跟随翰林学士深造。等到三年的期限一到,翰...……更多
徐州历史上唯一一位“饽饽状元”李蟠
...源:百度百科“惟引咎,弗白也”李蟠中得状元后,授官翰林院修撰,入国史馆,参与编撰《大清一统志》,并为侍读,深得帝宠。康熙帝还让他身穿一品朝服,参与接待了泰国使节。两年后,己卯科乡试,李蟠、姜宸英被派去...……更多
“父子双翰林”传佳话
...该官职一直沿用到清朝,但具体职能几经变化。清代设置翰林院,主管编修国史,其长官为掌院学士,以大臣充任,属官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和庶吉士等。清朝时期,萍乡虽是湘赣边界的一个小县,但科举成绩却很突出。据统...……更多
...的苏轼,仕途就相当坎坷了。苏轼经历过几代君臣,做过翰林院学士、礼部尚书等官职。但在“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被贬,晚年又因新党执政被贬至惠州。面对官场的起起落落,苏轼的态度是相当乐观的。其曾做诗自嘲一...……更多
聊聊科举制度的兴起对地方门阀制度的冲击
...前几名的状元、榜眼、探花是不会下到地方的,状元是授翰林院修撰,相当于从六品,榜眼和探花担任翰林院编修,正七品。 所以,陈光蕊担任江州知府,虽然级别很高,但是并不是科举制成型时候该有的事情,陈光蕊是魏征...……更多
以名士富绅知名的“锡翰林胡同”
...十一岁考中举人,十年后又以殿试二甲第四十名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又过数年,胞弟锳珍也考中进士入京为官,使沈阳锡翰林胡同以出兄弟两进士为全城人羡慕。1919年,72岁的锡均病逝,锡翰林胡同却并未因此淡出人们记忆...……更多
一甲、二甲、三甲的进士区别是什么
...意义,朝廷在选庶吉士和庶吉士以后的散馆留用为翰林和翰林院授职等次,就取决于原来授二甲还是三甲。通常我们俗语说的连中三元,是指在乡试时考第一名解元,会试时考第一名会元,殿试时考第一名状元,就叫连中三元。...……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从举人到进士的晋升之路
...“一甲第一名”,也就是“状元”身上,能被直接授予“翰林院修撰”一职。翰林院,基本类似于现今的“社科院”,但清朝时期的“翰林院”汇聚社会地位的士人群体,集中了知识分子中的精英人物,一般作为朝廷“储备干部...……更多
同样是进士,甲等不同反映在授职上,又有哪些显著区别呢
...授职情况,相信大多数读者都是很清楚的。按例,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也就是说,一甲三名享有特权,不用像二、三甲进士那样,需要通过朝考来决定能否成为庶吉士。但是一甲三名所授的官职,也仅...……更多
...(1697)会试金榜题名,成为沈阳籍第一位进士,并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数年后又奉旨出任江南提学使,只可惜未能大展才华便英年早逝。后获赦回京的陈梦雷也为之惋惜不已。不过,由于陈梦雷学识渊博且教学有方,加上铁范...……更多
聊聊晚清的一桩科场案
...正主考、副都御使左必蕃对科场舞弊视而不见,副主考、翰林院编修赵晋胆敢贪污受贿。 有考生将五路财神像抬进学宫,放在孔子像旁,意思是,谁送钱给考官,谁就能考中举人。还有人将贡院匾额用纸糊上,然后在纸上写两...……更多
张廷玉被康熙连贬三级,回家却“偷着乐”是为何?
...基本无望,但康熙帝深知他的才能,于是破格让他留在了翰林院任职,授为翰林院庶吉士,与其父二人同朝为官。 崭露头角,冉冉新星入朝后的张廷玉并未倚仗父亲的身份,反而是一步步从底层干起。在初入仕途三年后,又被...……更多
聊聊这位背一麻袋馒头应考的举人
...的时候,被皇帝注意到了,当即拍板,定了他为状元,授翰林院修撰。这位状元是康熙年三十六年的钦点状元,叫李蟠。李蟠是江苏徐州人,徐州极少出状元,他高中之后,成为当地明清两个朝代唯一的文状元。科举考试拖的时...……更多
曾国藩中进士的前夜,道光皇帝做了个什么怪梦
...由皇帝“赐同进士出身”。其中,状元、榜眼、探花可授翰林院修撰、编修等官,相当于直接入职。剩下的考生还需参加第三场考试——朝考,再分等级,优等的进翰林院充庶吉士,其余的则分配到朝廷各部或地方任职。曾国藩...……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的奇特现象与统治者的微妙心理
...1758年胡长龄出生,一直到公元1789年被钦点为状元,成为翰林院的修撰。大家要知道的是,其实胡长龄在殿试中的表现还是比较普通的,在殿试中排名第10,与前面的9个人还是有差距的。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他却被乾隆帝看...……更多
多亏了张廷玉,他才能从死囚转身成为一代名臣
...径:买官,比如李卫就是通过纳捐出仕的。 大家都知道翰林院中的学士都是知识分子中的精英,也是社会地位最高的群体。要想进入翰林院,必须有过硬的才华,通过科举才能考入。然清朝时期,唯有满族人是不需要经过科举...……更多
举人如果没有考中进士,能到哪里工作呢
...下令修撰《四库全书》,因为《四库全书》的数量巨大,翰林院以纪昀为首的修撰官人数不足,为此乾隆下旨,从科举考试中举的学子中,抽调有才华之士,入翰林院协助修撰官们修书,其中戴震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戴震学富...……更多
清代科举探秘:状元头衔背后的荣耀与仕途起点
...得“文状元”头衔后,他就会立即被授予官职,授从六品翰林院修撰(掌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为皇帝讲经史,以及草拟朝廷典礼文稿),一跃成为六品京官。除此,榜眼、探花则授正七品翰林院编修。二、三甲进士在授职前...……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黄冈日报本报讯 (记者吴娅婷 通讯员周鹏)6月11日,记者从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端午假期,全市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较2023年
2024-06-12 08:30:00
西魏长安城,一桩凶杀案陡然发生
(长安)公元552年,西魏长安城,白日喧闹,人来人往,一桩凶杀案陡然发生,一个叫做杜叔毗的普通百姓杀掉了另外一个普通百姓曹策
2024-06-12 08:49:00
在古代,男女授受不亲,和尚和尼姑更是严禁谈情说爱。然而,总有一些有心人,突破世俗的枷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比如今天要分享的故事主角便是一对和尚与尼姑情侣
2024-06-12 08:49:00
徐娘虽老犹尚多情,杜岸叛詧烹诸鼎镬
侯景遣于子悦略吴郡,太守袁君正举郡降侯景,唯新城戍将戴僧遏不肯从令。侯景又遣来亮入宛陵,宣城太守杨白华诱来亮入城,拿下处斩
2024-06-12 08:50:00
司马迁给李广立专传,为何卫青反而成了小人
李广卫青是民族英雄,多次北驱匈奴;飞将军李广也是同时期的名将,但他因“李广难封”而成为古代社会里郁郁不得志的代表。司马迁认为
2024-06-12 08:51:00
周武王灭商后都干了些啥
周武王,名发,文王的次子,因其兄伯邑考被商纣王所杀,故得以继位。他即位之后,以姜尚为师,主要负责军事,周公旦为辅,主要负责政务
2024-06-12 08:51:00
公元261年,时任蜀汉镇军大将军,爵位为关内侯的宗预,家里来了个老朋友。这个老朋友叫廖化,廖化当时时任右车骑将军,爵位是中乡侯
2024-06-12 08:55:00
聊聊敢“问候”田文镜妈妈的马国成
一提到金陵副将马国成,相信大家都会微微一笑,这可是《雍正王朝》中的名人,尤其是以盘辫子,晃头,外加一口标准的京味国骂出名
2024-06-12 08:56:00
何仙姑是哪里人
相传,在北宋仁宗时期,聚仙会上有一位女鞋工,鞋不但织得好,还贤良淑慧,是方圆百里之内难得的良人。后来应铁拐李邀约,连夜赶路
2024-06-12 08:57:00
唐朝的青楼文化有多发达
周襄王十九年(齐桓公十六年),管仲为解决财政开支,在齐国都临淄的民街旁试点开了七家官办的青楼,每一室都要有女闾100人
2024-06-12 08:57:00
关张之子都在冲锋陷阵,为何不见赵云儿子
三国演义中,关羽张飞死后,他们的儿子都在冲锋陷阵,持续为蜀汉效力,为何赵云死后,他的儿子就消失不见了呢?为何战场中不曾见到赵云的儿子呢
2024-06-12 08:58:00
梁武帝萧衍去世后,他的八个儿子都是什么结局呢
梁武帝萧衍是南朝梁开国皇帝(502年4月30日-549年6月12日在位),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南齐丹阳尹萧顺之之子
2024-06-12 08:58:00
在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在所有的后发现代化国家都有过争议。中国因为拥有悠久、辉煌的历史文化,这方面的论争就更加激烈
2024-06-12 08:59:00
荆轲刺秦的故事在中国几可谓家喻户晓,魏晋以降,题咏、改编之作络绎不绝,不仅有诗词文赋,还进入到小说、戏曲领域;二十世纪以来
2024-06-12 08:59:00
我国古代最完美的四个皇帝,你最佩服哪一位
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更迭史中,共经历过494位皇帝的统治。但只有4位才称得上是完美的帝王,想抹黑他们都无处下手
2024-06-12 0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