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才华是柄双刃剑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18 21:5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

历史随笔

才华是柄双刃剑

清风慕竹

苏州太仓人张溥才华横溢,志向高远,很早就以学识渊博闻名天下。公元1631年,张溥参加科举考试,一举中第,入选翰林院,当上了庶吉士,成为大明帝国前途远大的后备干部。就在大家都以为一颗政治新星将冉冉升起时,谁也未曾料到,他的天空并非艳阳高照。

入官场立足未稳,张溥就遇到了第一个麻烦。当时按照惯例,进士们的试卷都要集录成册,然后颁行天下,供后来的举子们学习借鉴,这个试卷的序言一定要请科考中的阅卷老师(也称房师)来写,以示师生名分。

张溥中举前以教书为业,他有个学生叫吴伟业,与他一同参加的科举,结果会试第一名,殿试第二名,成绩比他这个老师还要好。吴伟业对张溥极为敬重,写序言的事儿居然把提携他的房师李明睿晾在了一边。张溥虽然知道这个潜规则,但却不以为意,毕竟他才是吴伟业实实在在的授业恩师。

在古时官场中,潜规则比显规则更有约束力,李明睿此时已是尚书级别的高官,一怒之下,他要消掉吴伟业的门生资格。事儿闹大了,吴伟业不得不负荆请罪,登门承认错误,这件事儿才得以平息。张溥却觉得李明睿未免小题大做,很不满意,初涉官场,便与李明睿结下了梁子。

张溥的麻烦还远不止于此。在明朝,根据惯例,会试的主考官都是由内阁次辅担任,首辅因为位高权重,要考虑的国家大事比较多,一般不直接插手科举的事。然而那一年,内阁首辅周延儒心血来潮,非要蹚这趟浑水。原来他发现那年参加会试的名士很多,就多了个心眼儿,想将这些人收罗在他的名下,成为他的门生。在那时的官场,门生是很重要的政治资源,可以让自己的执政基础更厚实些。周延儒这么事必躬亲地一破例,自然引起内阁次辅温体仁的不满,两个人为这件事儿暗中较上了劲。

张溥能进翰林院,其实是周延儒的有意栽培,可张溥却没往这方面想,他天真地以为那是自己才华出众、实至名归的结果。这底气一足,就难免眼光高了。

翰林院的潜规则,新来的庶吉士见到馆长就如同见严师,见到先入翰苑的前辈要自称晚进,开会时不能往前排坐。张溥可不管这一套,见谁都像长辈见到晚辈似的,替皇帝草拟诰命敕令时指指点点,语气就像领导给下属下指示一般。翰林们看不惯,就向内阁告状,周延儒自然好言劝解,而温体仁正气不打一处来,批示说:“庶吉士本来就是依例培养的后备人才,能成才就留下,不成才就离开,让张溥走人有什么难的?”

作为一名官场新兵,还没怎么着,就被领导给盯上了,这怎么说都是件烦心事儿。然而张溥不但不躬身自省,想想自己的毛病,调整一下心态,反而跟温体仁杠上了。他搜集了温体仁结交宫内太监、重用同乡等违法乱纪的事,挥动如椽之笔,文不加点,顷刻之间就书就一份奏折,交给学生吴伟业,让他上书弹劾。

吴伟业身为弟子,老师的话虽然不能不听,但他也深知此时去挑战一个内阁次辅的风险,于是折中了一下,将枪口对准了温体仁的亲信加同乡——员外郎蔡奕琛。

这点雕虫小技怎能瞒得过官场老油条温体仁呢?张溥彻底得罪了温派,再加上李明睿时不时地给他添点儿小堵,虽有周延儒的呵护,他在翰林院也待不下去了,便借着为父守丧之由请假回家了。公元1632年,张溥的官场游未及一年,便带着无数的政治梦想黯然离开了京城。

令张溥没想到的是,当他无比落寞地回到家乡,等待他的却是家乡人如火的热情。因为培养出了会元、榜眼这样的优秀学生,他的身价早已在民间大涨,他还远在京城时,附近的士子就跑到他在太仓的家中,向北遥拜,自称弟子,都想沾点老师的仙气。等他回到家乡,登门请求收为弟子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重新找到自身价值的张溥精神焕发,他亲自主持召开了民间社团组织——复社的大会,自任社长,大会盛况空前,“为三百年来,从未一有此也”。

作为一个在籍守制的官员,这动静闹得也实在太大了,很快就惊动了朝廷,引起了朝廷的警惕。再加上唯一赏识他的周延儒告老还乡,死对头温体仁又升任首辅,张溥三年守制期满,却再也没有得到起复的机会。张溥在家郁郁而终,死时还不到50岁。

苏辙对他哥哥苏轼四处碰壁、失意连连的解释是:才高为累,道大难容。其实这只是说出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当年嵇康学成下山时,他的老师孙登曾跟他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火一产生就有光,如果不晓得利用它的光亮,跟没有光亮没什么差别;就如同人天生有才华,却不懂得运用自己的才华,那就跟没有才华没什么两样。所以想利用光亮,必须有木柴,来保持光亮的延续;想运用才华,就要了解外在的客观世界,才能展示自己。

一个人有才华不是问题,如何运用才是问题。如果不能恰当地使用自己的才华,不仅不会成为成功的利器,还容易像张溥那样,为自己的才气所伤,那岂不可惜又可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8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才貌双绝的卞玉京是如何这么出名的呢
...还有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让无数后人唏嘘,那就是她与吴伟业相爱却遗憾地错过。卞玉京是个才貌双绝的女子,不仅长得娇俏艳丽,而且很会作诗作画,甚至弹琴作曲都有一手。那时候她的名气很
2023-07-25 15:28:00
简介明朝大臣张至发
...。至发怒,两疏诋道周,而极颂体仁孤执不欺,复为编修吴伟业所劾。讲官项煜论至发把持考选,庇儿女姻任浚而抑成勇。至发上章辩,帝遂逐煜去。内阁中书黄应恩悍戾,体仁、至发辈倚任之,恃
2024-06-26 10:32:00
江左三大家指的是哪些人
明末清初的诗人钱谦益、龚鼎孳、吴伟业是当时最为著名的三大才子,合称为“江左三大家”(籍贯都属旧江左地区),三人都曾在矛盾中降清,并且同在乾隆朝进入《贰臣传》,诗才、仕途和名声可谓
2023-05-29 15:40:00
《圆圆曲》是古典长篇叙事诗的巅峰之作 (239)
...句):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出处:《清史·吴伟业传》。参资:古诗文网《圆圆曲赏析》。吴伟业像二、《圆圆曲》作者吴伟业其人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
2024-03-17 10:41:00
明朝福王朱常洵被李自成煮,真的有可能吗?
...真的被李自成煮了,那么《明史》可能不会为他掩盖。▲吴伟业画像再来看看其他记录,《鹿樵纪闻》又被称之为《绥寇纪略》,作者是明末清初人吴伟业,吴伟业是崇祯年间的一个进士,在满清建
2023-02-19 17:33:00
...政坛的中心人物都会到勺园来参与聚会,商议国家大事。吴伟业在《鸳湖曲》中写道,“欢乐朝朝兼暮暮,七贵三公何足数。十幅蒲帆几尺风,吹君直上长安路。长安富贵玉骢骄,侍女薰香护早朝。
2023-09-19 06:54:00
...业生活。在展厅中,观众可以看到“江左三大家”之一的吴伟业所写扇页《书阆园诗其三》。吴伟业为“孤山五老”之一李太虚的别墅阆园作了十首诗,黄媛介所作《阆园诗为豫章李太虚先生赋四首
2024-10-11 14:42:00
新的巫师故事是一把双刃剑,这是一个令玩家兴奋和实验性的项目
随着CDProjektRed在《巫师》宇宙中开始一个新的冒险故事,这对开发者来说似乎是一个令人兴奋和实验性的项目。当游戏迷们想到标志性的奇幻ip时,《巫师》系列很可能很快就会出现
2023-01-17 21:31:00
本文转自:太原晚报AI读书是把“双刃剑”□徐建中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身处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AI)技术给阅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人类的阅读方式和学习习惯正经历着
2024-04-25 07:2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