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徐州历史上唯一一位“饽饽状元”李蟠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23 21:31:00 来源:科普社会

据媒体报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徐州李蟠状元府年内将开工修缮。因为李蟠是徐州历史上唯一一位文状元,这一消息引起了当地市民的强烈关注。被戏称为“饽饽状元”的李蟠身上有多少传奇故事?1300年科举史上,江苏出过多少状元?本期“微史记”周刊,邀请到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学术顾问、科举史研究专家许友根教授,聊一聊江苏科举状元的那些事。

徐州历史上唯一一位“饽饽状元”李蟠

李蟠状元府示意图图源:网络

“饽饽状元”

此次引发关注的状元府位于徐州户部山。户主李蟠是清代康熙三十六年状元。据史料,李蟠祖居河北真定,元末迁至徐州丰县,明末定居户部山,晚年他在山势平缓的户部山南麓,背依戏马台,建了这座建筑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的四进院落,如今这座状元府仍完好地保留了静庐、藏书楼和筠香书屋等30余间建筑。

许友根告诉记者,自隋朝创立科举制,到1905年废除科举制,1300年间,能查考确认的状元共计653人。李蟠是籍贯为徐州的唯一一位状元郎。

李蟠小字根大,字仙李,又字根庵,号莱溪,身材魁梧,近似武人,据说食量也很大。李蟠的文章在徐州小有名气,很早便通过乡试,中了举人,康熙三十六年进京参加会试,成绩优异,从而进入最高一级的科举考试——殿试。

清朝的殿试按规定只考策文一项,清晨入殿,日落交卷。李蟠考试当天用篮子装了36个饽饽(麦饼)进考场,这让考官都大吃一惊,把饽饽翻了又翻,终未发现可疑之处,这才让他进入考场。

考场上,其他举子奋笔疾书,文不加点,而李蟠却深思熟虑,审慎落笔,傍晚时,考生陆续交卷,李蟠才开了个头。眼看就要交卷,监考官多次催促,李蟠含泪哀求:“毕生之业,在此一朝,幸毋相促,以成鄙人功名。”监考官见他可怜,发给他几支蜡烛。直到四更,李蟠才交卷。

康熙帝亲自将考官初步选定的优秀殿试卷阅览了一遍,闻听到考官奏报李蟠考试时的情形,又将李蟠的卷子拿来重阅一遍,发现这篇文章见解独特,字迹工整,认为李蟠是一位难得的“苦心之士”,便御笔钦点,李蟠成为状元。

放榜后,李蟠自是喜不自胜,即兴赋诗云:

十年辛苦对青灯,豪气染成万丈虹。

笔架山头腾彩凤,砚池波内起纹龙。

马蹄踏碎长安月,玉管吹消紫陌风。

十二朱楼帘尽卷,佳人争看状元红。

尽情抒发自己中得状元时的得意之情,而该榜探花为“老名士”姜宸英,在“传胪唱名”后,心有不服,信手作五言打油诗《赠李根大》一首,对李蟠大加嘲讽:

望重彭城郡,名高进士科。

仪容好绛勃,刀笔似萧何。

木下还生子,虫边还着番。

一般难学处,三十六饽饽。

绛勃,指绛侯周勃,他和萧何都是徐州人。“木下还生子,虫边还着番”是拆解了李蟠的名字。“一般难学处,三十六饽饽”,夸李蟠的容貌好,笔力好,但这都没什么,最难学的还是带着36个饽饽。讽刺他是靠着这36个饽饽哗众取宠,才夺得状元之名。

由于姜宸英素有诗名,且这首诗又是戏谑新科状元,故而很快流传开来。李蟠“饽饽状元”之名,也由京师传遍各地。

事实上,李蟠是很有见地的一个人。他出身书香世家,祖父李向阳是举人,父亲李弇也是拔贡,李蟠幼承家训,年少聪颖,“读书可一目十行,写文章洋洋数千言,一气呵成、不涂改一字。”是年殿试策文考题涉及有关治水的话题,李蟠自幼生长在黄河之滨,饱受水患之苦,对治河策略多有思考,故而廷试中,对河水治理一事胸有成竹,策文条分缕析,见解独特,且文笔流畅,书法端庄,因而深惬圣意,康熙皇帝钦点他为状元,不无道理。

徐州历史上唯一一位“饽饽状元”李蟠

李蟠雕像图源:百度百科

“惟引咎,弗白也”

李蟠中得状元后,授官翰林院修撰,入国史馆,参与编撰《大清一统志》,并为侍读,深得帝宠。康熙帝还让他身穿一品朝服,参与接待了泰国使节。

两年后,己卯科乡试,李蟠、姜宸英被派去担任顺天府乡试考场的主、副考官。

主持顺天府乡试期间,李蟠、姜宸英正直不阿,坚持以才取人,从应试的秀才中挑选诸多有才干的俊彦,如鄂尔泰、史贻直、厉杜讷等。这些人后来成为一代名臣。

不料考试结束后,京城出现流言,指出这次考试存在舞弊行为,甚至连受贿官员,贿赂银两都传得有鼻子有眼。孔尚任还据此创作了戏曲《通天榜》,火上浇油,让此次考试,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

康熙帝震怒之下,“著九卿詹事科道会同将李蟠等严加详处”。十天之后,“议拟将顺天正副考官李蟠、姜宸英等革职”,但很快,康熙就冷静下来,传下旨意,要将“所有举人通行齐集内廷复试”,亲自验看坊间传言真假。复试结果表明,这一科乡试并不存在舞弊情况。康熙传旨,本次科举基本正常,并没有循私舞弊的行为,“至于落第者,在外怨谤,势必所有,焉能杜绝?诸生试卷,朕一一观其大略,三等以上者,皆可观”。

但是李蟠、姜宸英仍未能被平反,因为他们要对此次科举舆情负责。最终,年迈的姜宸英冤死狱中,李蟠则因要平息民间的议论,被流放沈阳,直到三年后,其门生鄂尔泰等上书悬请朝廷,李蟠方才蒙赐归里,从此心灰意冷,只知闭门著书,不再出山为官。

但凭空遭遇不白之冤,怀才而不为朝廷所用,让他心生忧闷,在《岁暮南归》一诗中,他写道:

百年何事太匆匆,我已颓然半百翁。

犹幸生还和氏璧,无妨自失楚人弓。

储将村酒千杯绿,买得歌儿一字红。

从此优游甘岁暮,漫劳车马到山中。

1705年,康熙帝南巡,途经徐州时,想起了李蟠,把他召到御前,问他:“何故去官?”李蟠答道:“惟引咎,弗白也。”雍正六年,李蟠以74岁高龄逝世,葬于徐州城南焦山。其死后80年,曾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的蒋攸铦为李蟠写传记,为其澄史正名。

徐州历史上唯一一位“饽饽状元”李蟠

李蟠书法图源:徐州博物馆

江苏状元知多少

李蟠是江苏科举史上的一个成功范例,他夺得了头名。而在江苏科举史上,又出现多少状元?

许友根告诉记者,大业年间,隋炀帝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

明清时代是科举制度最为完备的时期。这时的科举考试分为四个级别,最低的一级叫童试,通过后成为生员,俗称秀才;然后是省一级的乡试,考中的叫举人;再高一级的是会试,考取的叫贡士,考上的人就有资格参加最高一级殿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通过殿试的人分为三个等级:一甲三人,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

因史料残缺,我们现在已无法得知1300年科举史上所有进士(包括状元)的信息。比如隋代的登科进士,大多已不可考,唐代状元应该有200多人,我们现在已知的也仅有160余人。

江苏是科举大省、强省,自有科举以来,全国科举史上大约有进士10万余人,据初步统计,籍贯为江苏的进士约有8000余人,其中至少有95位是状元。

许友根介绍说,在江苏众多状元中,以苏州状元为最多,计50位。我们现在能查考到的第一位江苏状元就是唐代的苏州人归仁绍,自他之后,也开启了苏州归氏家族的“科举盛世”:

869年归仁绍夺得状元,874年他的弟弟归仁泽又金榜夺魁,紧接着,892年归仁泽的儿子归黯,901年归仁绍的儿子归佾,都夺得头名。905年,归氏一族的归系也高中状元,短短30多年间,归氏一门共出现5位状元。这在科举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到了清代,全国共有状元114人,江苏49人,其中苏州就有26人。

江苏状元多分布在江南地区,例如自南唐起,南京出过11位文状元,7位武状元。这十几位状元为南京留下了朱状元巷、黄状元巷、焦状元巷、秦状元巷等等地名。

在古代,常州府辖武进、无锡、宜兴等县,常州出了状元9名,榜眼8名,探花11名。

泰州一共出了5名文武状元:王俊乂、李春芳、张兆璠、刘荣庆、刘国庆。其中,刘荣庆、刘国庆是同胞兄弟,分别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五十四年(1789)状元及第,故在中国科举史上有“三科两状元”和“皇榜连标第一家”之说。

南通出过2位状元,一为胡长龄,一为张謇。两人故居均有遗存,张謇还是江苏科举史上最后一位状元,为近代中国的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

江苏籍状元,在区域分布上,为何以江南居多?许友根解释说,这主要是因为江南的经济发展远超江北地区。“苏湖熟,天下足”,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文化的兴盛,以致江南地区尚文重学,文化教育也远超江北地区。经济发展为文化教育的昌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状元多出江南,也就不足为奇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3 22: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清朝考生扛着一麻袋参加殿试,被拦了下来,皇帝却说:状元就你了
...雕的玉,等待着皇帝的慧眼识珠。而李蟠,这个来自江苏徐州的考生,更是用他独特的方式,给世人展示了什么是金子总会发光。康熙三十六年春,紫禁城的殿试现场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考生——李蟠
2023-10-10 15:59:00
聊聊这位背一麻袋馒头应考的举人
...状元是康熙年三十六年的钦点状元,叫李蟠。李蟠是江苏徐州人,徐州极少出状元,他高中之后,成为当地明清两个朝代唯一的文状元。科举考试拖的时间很长,除了极个别的天才读书人,能在二十
2023-01-31 16:15:00
康熙帝钦点,李蟠的状元之路
...时间最长的状元、带干粮最多的状元、清朝唯一一个来自徐州的状元。他生于书香门第。祖父李向阳,是明代天启年间的举人。父亲李合,是明末弘光年间的拔贡,著有《忖庵诗集》。他幼承家训,
2024-02-10 16:50:00
随着冬至的临近,江苏省徐州市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崔焘故居即将于12月22日至23日举办一场温馨而寓意深远的活动,为徐州学子送上别具意义的状元水饺。这项活动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2023-12-07 18:52:00
寻迹江苏老地名|古代高考留下多少地名印记,去邂逅“连中六元”的超级学霸
...、7人来自南京、5人来自无锡、4人来自扬州。此外南通、徐州状元各2人,镇江、淮安状元各1人。历代江苏各地诞生的进士、举人更是如满天繁星,数不胜数。南京朱状元巷保存至今的江苏“
2023-06-08 17:31:00
探花是什么?探花为何比中状元还要兴奋?原来是有这个活动
...此一旦成为”探花郎“,就成了各豪门官宦之家眼中的香饽饽,这对后面的仕途和婚姻皆是有利的臂助,可比高居榜首的状元郎还要风光兴奋。不过这种现象只出现在唐朝,在之后便没有了这种“探
2024-09-07 10:41:00
科举考试:古代的公平选拔与官场变革
...私人助理。”这一重要职位的转变,使得翰林院成为了香饽饽。宋代将翰林纳入官职与科举制度接轨,只有考中状元的人可进入翰林为官。翰林院里面的人物都是当朝社会地位与学问学识最出色的一
2023-10-26 14:48:00
历史上唯一的状元驸马:一生只做三件事,吃饭、睡觉、骂宰相
...仕途。他们原本能取得的成就很低,自然就把驸马当作香饽饽了。反之,能中状元的人,那自然是才华横溢之辈,前途不可限量。尤其是郑颢这种背景深厚的状元,基本上宰相的位置是跑不掉了。然
2024-11-11 11:13:00
南北榜案朱元璋错杀状元,只因事关江山社稷
...;中卷: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及凤阳、庐州,滁州、徐州、和州。这也是目前高考分区的雏形。影视剧中的殿试场景在这场南北榜案中,最大的赢家似乎不是重新获得考试并被录取的北方学子,
2023-05-31 19:1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
淮军公所看大戏,听戏的时候别忘抬头看看戏台这里!
2025-10-01 13:26:00
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开幕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上午,由淮南市文联主办的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在该市1952美术馆开幕
2025-10-01 14:04:00
有声书|郎官巷里的“中国西学第一人”
迈过东街口前气派的南后街大门,往前步行十余米,举身向左,可见郎官巷静静等候的身影。在中华民族最风雨飘摇的年代,这短短百余米的小径旁
2025-10-01 16:03: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
视频提供|唐山投控(文旅)集团
2025-09-30 21:41:00
周总理临终都在牵挂的福州人,又上央视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国庆将至一位福州人的事迹在央视播出他的身上有什么故事?余则成是虚构的但吴石是真实的今年9月30日这是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当天
2025-09-30 22:45:00
中华文明的根系深植于农耕文明的沃土,而粮食作为文明存续的物质基础,早已超越物态范畴成为政治伦理、社会秩序与文化认同的根基
2025-09-30 1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