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朝科举制度的奇特现象与统治者的微妙心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15 22:02:00 来源:戏说三国

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导致门阀士族垄断了官场,使得社会阶层更加固化。为此从隋朝开始,大力推行科举制度,一直到清末结束,科举制度一直延续了近1300多年。据统计,在这段时期内,中国一共产生了800多名状元,其中第一位状元便是唐高祖时期的壬午科状元孙伏伽,最后一位状元则是1904年甲辰科的刘春霖。当然大家都知道,只要是考试,就必然存在机会运气,有的状元运气极好,轻易便考中进士。但有一个状元,堪称是史上运气最好的状元,此人便是胡长龄,据史料记载,公元1758年胡长龄出生,一直到公元1789年被钦点为状元,成为翰林院的修撰。大家要知道的是,其实胡长龄在殿试中的表现还是比较普通的,在殿试中排名第10,与前面的9个人还是有差距的。

清朝科举制度的奇特现象与统治者的微妙心理

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他却被乾隆帝看中,最终他还被钦点为状元,那么这又是为何呢?其中肯定是有原因的,熟悉乾隆帝的朋友都知道,乾隆帝一生十分自负,认为自己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并且还自诩为十全老人,乾隆帝70岁的时候,曾故意翻开史书,仔细查找超过70岁的皇帝,然后拿他们与自己对比,结果得到了这样一个结论,“自己才是最完美无缺的一个。”而且在乾隆帝的心中,认为圣明的君主,才能够活得久,自己就是那样的一个人,至于像崇祯皇帝那样自杀殉国的人,乾隆帝根本就看不起,相反还十分鄙视。当时主考官将胡长龄的卷子递给了乾隆帝,乾隆帝看到胡长龄的名字后,十分高兴,随口说了句,“胡人乃长龄”。乾隆帝认为这个名字十分吉祥,于是在高兴之余将他钦点为状元。

清朝科举制度的奇特现象与统治者的微妙心理

并且将其从第十名提到第一名,着实是让人想不到,坦白来说,纵观整个清朝历史,在科举制度上,清朝还是比较任性的。为何这么说呢?我们来看看两个人,首先便是晚清著名的实业家张謇,在科举考试中考了第60名,大家要知道的是,当年正好是慈禧太后60大寿。慈禧太后高兴之余,居然将张謇点为状元,丝毫不顾及其他人的感受。再来看看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其实他本来是第二名,第一名是广东人朱汝珍,但因为当时广东革命势力发展迅速,再加上他还姓朱。于是慈禧太后便选择刘春霖为状元,可以这样说,虽然满清王朝看上去十分重视文化的发展,但实质上却并不是这么一回事。满清王朝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王朝,为了稳固统治,不得已才启用汉人,但在思想层面上却大加控制,多次推行文字狱。

清朝科举制度的奇特现象与统治者的微妙心理

笔者认为,虽然乾隆帝自诩为十全老人,在其前期励精图治,将康乾盛世推到顶峰,但不可否认的是,乾隆帝继位的时候,当时国库充盈,是一个十分富足的皇帝。但他却贪图享乐,多次南下江南,耗费大量钱财,晚期更是大力推行所谓的闭关锁国国策,使得中国开放的大门从此关闭。可以这样说,大清帝国的国运,正是在乾隆帝统治时期开始发生转变,而慈禧太后作为晚清后期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虽然颇具帝王之术,能够驾驭天下臣民。但为人却比较任性,感性色彩比较浓厚,在科举制上她的表现便足以说明这点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6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聊古代科举考试的奇特现象
在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状元、榜眼、探花是最高荣誉的象征。然而,有趣的是,有时候中了探花的人比中了状元还高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探寻这其中的原因。一、科举考试的选拔制度
2024-11-10 20:39:00
中国历史上,禅让制度的影响
...两位草根皇帝的成功经历也使得后来的历史书写更加注重统治者在国内的综合能力,而非仅仅着眼于血统的贵贱。血统观念虽未完全消失,但渐渐被社会对能力、智慧和领导力的重视所取代。总体而
2023-08-02 21:01:00
元朝的“知识分子”为何有如此“多”身份?
...知识分子自己愿意的,他们也是希望自己的才能可以得到统治者的赏识从而踏上仕途。而因为科举制的衰落使得知识分子的政治之路日渐渺茫,当时的选官制度要求他们想要入仕,就要开始尝试着通
2023-03-08 12:29:00
...设立国子监,地方设州学、县学,并举行科举考试。元朝统治者仿照宋制,在中央设立国子学、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三类学校。地方上各级行政区域除设立普通官学外,还设立了培养专门人才的
2023-09-03 17:02:00
五代十国时期科举考试作弊现象及其应对措施
...的籍贯。其实这样的做法,并不是在五代十国时期,因为统治者不重视科举制度而产生的,其实在之前的唐朝时期,也产生了类似的一种现象。但是由于唐朝时期的科举制度比较发达,所以这样的现
2023-11-09 22:02:00
古代太监和士绅谁的威胁更大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帝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然而,历史上却有许多皇帝将部分权力下放给宦官,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太监和士绅谁的威胁更大?本文将从历史背景
2024-11-10 20:34:00
打破世俗门第的科举制度,对历史影响有多大?
唐朝经济高度发展,统治者为了培养人才,实现江山永固的长远目的,出现了系统化的学校教育,并在唐朝时期发展迅速,与之息息相关的科举制度也日臻完善。科举的产生对唐朝人以及后世都产生了深
2023-04-22 07:38:00
都说宋朝积贫积弱,为何能出现文化与经济鼎盛的局面?
...人才会采取的手段。 另外,大力提高文人地位也是宋朝统治者吸取了唐朝前车之鉴的结果。唐朝前期虽然依靠节度使营造了一片盛世景象,但在安史之乱后,唐朝却陷入了藩镇割据的乱象当中,
2023-06-16 11:51:00
元朝为什么不推崇儒家那套呢
...,在元朝时是中国势力版图最大的一个时候。对于元朝的统治者来说,他们并不在乎儒家思想,对于人们思想领领域控制的重要作用。野蛮的说,他们只自信自己手中的刀兵,就能够杀服这些被征服
2024-09-29 13:5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时期,这些清流印记不能忘
东南网8月31日讯(通讯员 吴火招 沈兴源 文/图)清流是21个原中央苏区县之一,也是主力红军的主要活动区域。抗日战争爆发后
2025-09-01 00:03:00
特别观察丨北京这个文物特展,为啥关注度这么高?
8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内,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正在静静上演。走进“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仿佛步入了八十年前的白山黑水之间
2025-08-31 09:36:00
【微纪录片】东方战场的生命堡垒
1939年的中国,硝烟漫过黄河,掠过长江,最终在西南腹地的群山前停下脚步。位于贵阳东南郊的图云关,正悄然迎来一群特殊的“守关人”
2025-08-31 21:34:00
一只水壶一张地图见证抗战烽火岁月 鼓浪屿华侨后裔讲述先辈参与抗战的故事
年轻时的陈珊轮。雷文铨1940年拍摄于昆明的照片。 陈珊轮的军用水壶。雷文铨1932年绘制的“晋江惠安仙游三县沿海仇货入口地图”
2025-08-30 08:31: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跨越80年!国际援华医疗队后裔齐聚图云关,共缅烽火情谊
“我们为先辈们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战争
2025-08-30 11:44:00
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京开展
为铭记抗联历史,缅怀抗联先烈,弘扬抗联精神,讲好抗战故事,8月30日上午,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
2025-08-30 15:4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开学了,来吉林看看古代的高端文具
又到开学季,学生们是不是开始为新学期准备文具清单了?那么在古代,学子们是不是也一样要为开学准备文具清单呢?说起古代的文物清单
2025-08-30 16:19:00
【图云关·跨越八十年的回响】援华医生后裔重访战地: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前行 Descendants of the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lief Corps revisited Tuyunguan
“我们为我们的先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战争
2025-08-30 18:3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百余件抗战实物见证血性抗争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蒋巍 朱江 田晶晶)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武当山一名收藏爱好者收集了百余件与抗战紧密相关的实物
2025-08-30 20:37:00
1955年上映的电影《平原游击队》以华北抗日根据地展开的反“扫荡”斗争为背景,讲述了游击队长李向阳奉命到平原地区牵制日军松井中队
2025-08-29 09:10:00
它们,遭侵占被迫更名;他们,勇战斗不曾屈服
1938年的中山路大中路口。(视觉厦门 供图)1940年,被日本占领的太古码头。(鹭客社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上世纪三十年代末
2025-08-29 09:19:00
大禹文化④丨大禹出身“顶级豪门”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8-29 10:12:00
玄武湖打造全省首家“诗词文化景区”绵延千年文脉“金陵诗仙馆”讲述李白的金陵往事□通讯员胡凯常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诗仙”李白一生多次造访玄武湖
2025-08-29 11:59:00
互动H5丨中原丰碑
这是一段每个河南人都不能忘却的历史这是一曲用血与火写就的中原壮歌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现在
2025-08-29 14:01:00